第二次車臣戰爭:俄羅斯正處於經濟崩潰邊緣,為何還要堅決開戰?

2020-12-06 泥腿看客

俄羅斯經濟低迷時,為何還堅持打第二次車臣戰爭,有何意圖?

1999年8月26日,俄羅斯聯邦發起第二次車臣戰爭,重新控制車臣。此次戰爭為期9個月,基本上消滅了車臣分裂武裝。

1994年12月至1996年8月,俄羅斯曾經進行過第一次車臣戰爭,雖然表面勝了,實際上俄羅斯損失慘重,而且還籤了「城下之盟」,給予車臣分裂勢力更多的權力,也助漲了車臣分裂勢力發展。

但第二次車臣戰爭時,正值俄羅斯獨立以來最艱難的時期,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而且俄羅斯還趕上金融危機,國力衰弱,在外界眼裡根本無力再打這場戰爭。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俄羅斯堅決要打,而且此次戰爭俄軍猶如脫胎換骨,戰鬥力很強,最終取得戰爭全勝。

那麼俄羅斯為何要打這場戰爭呢?

1.國家面臨分裂危險

俄羅斯之所以堅決打第二次車臣戰爭,主要因為車臣分裂勢力發展速度極快,到了無法遏制的階段。

1999年8月7日,車臣分裂武裝頭目沙米爾·巴薩耶夫指揮5000多名武裝分子,在達吉斯坦和車臣邊境聚集,然後兵分兩路進攻達吉斯坦,並向在達吉斯坦的俄軍發起猛烈進攻。

車臣分裂武裝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嘗到了甜頭,以為俄軍不堪一擊。因此,車臣分裂武裝以為在車臣趕走俄軍後,然後再在達吉斯坦打敗俄軍,那麼車臣、達吉斯坦就脫離俄羅斯,就能建立一個獨立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國家。

面對巴薩耶夫的進攻,1999年8月10日,剛被葉爾欽任命總理的普京,與總統葉爾欽及有關部門領導人討論了車臣形勢時,普京認為:「車臣是一個被匪徒和宗教極端分子佔領的地區,是從外部攻擊和內部顛覆(俄羅斯)的前哨陣地」,對車臣分裂勢力「如果今天不動手,明天損失會更大」。「不管車臣匪徒藏在何處,俄軍都將把他們消滅」

普京在這裡說了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內部顛覆,一個是「明天損失會更大」。實際上普京眼光很準確,他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車臣分裂勢力之所以能發展到與俄軍抗衡的地步,一方面俄軍沒時間顧及,另一方面,車臣分裂武裝受外部勢力支持。而外部勢力也在俄羅斯內部進行顛覆政權的行動。

作為克格勃出身的普京,深知這種危險性。如果不徹底消滅這支叛軍,有可能就會獨立。

而普京所說的「明天損失會更大」指出不消滅車臣分裂勢力,如果車臣獨立,勢必得到外國的資助,那俄羅斯更難對付車臣勢力,而且車臣獨立將在俄羅斯起到連鎖反應。因為俄羅斯很多地區都以民族建立的聚居地,如果都鬧獨立,俄羅斯根本無法控制。這是俄羅斯下決心要堅決消滅車臣匪幫的主要目的。

2.轉移金融危機視線

第二次車臣戰爭時,俄羅斯經濟不景氣,而且經歷過「休克療法」後,俄羅斯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

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俄羅斯經歷了三次金融大風波,從而導致國內金融危機。從外媒資料上看,主要原因還是俄羅斯自身經濟虛弱。俄羅斯從蘇聯解體後獨立不到10年,可以說從計劃經濟到全面市場化經濟過渡時間太短,國內根本不知道西方設的套路太深。

而玩金融是西方國家百年的經驗,俄羅斯雖然有經濟專家,但都是紙上談兵,無法與西方國家金融所抗衡,加之國內寡頭賣國求利行為,都助長了危機。

從過程來看,俄羅斯第一次大波動主要是外來造成的,是東亞金融危機所引起的,第二次、第三三次則主要是俄羅斯政府政策失誤所導致的信任危機。

此時國際金融炒家就染指俄羅斯金融市場,從這一點看,國際金融炒家已經對俄羅斯下手了。

在此期間,葉爾欽頻繁的「換相」,主要目的就是想急於擺脫金融危機,重振民眾信心。最後選定了普京。

面對國內經濟與金融的危機,俄羅斯勢必要找到一個突破口,轉移民眾對政府不滿情緒。於是車臣分裂勢力讓俄羅斯痛下決心決定開戰。第二次車臣戰爭中戰中和最後贏得勝利後,俄羅斯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高漲,也掩蓋了危機下的俄羅斯。

從這一角度看,第二次車臣戰爭不得不打,也必須要打。否則葉爾欽總統之位都會保不住,民眾怒火已經指向他。

3.普京「登基」之戰

第二次車臣戰爭中,我們會發現,作為俄羅斯新任總理的普京,親自指揮,而且還冒著危險親臨前線,慰問參戰的俄軍,這些舉動都與第一次車臣戰爭截然不同。

第一次車臣戰爭時,俄軍士氣低迷,而且總統總理也沒有看望參戰軍人。但這次普京作為總理,為何要走上一線呢?

其實這裡面有很多因素,一個是葉爾欽考察的因素。從過往的資料我們會看到,葉爾欽選擇普京,實際上是作為接班人來考慮的。普京行不行,還需要在關鍵時候歷練,因此車臣戰爭也是葉爾欽放手讓普京去指揮,能否打贏就是普京能力如何了。

如果第二次車臣戰爭失敗,或許普京也將被撤掉總理職務,更不要說問鼎總統大位了。

另一個,也是為普京接班奠基之戰。

葉爾欽此時已經處於多病狀態,他對於普京是信賴的,兩人是否之前商議過接班的事,但第二次車臣戰爭與俄羅斯總統大選基本是重合的。

葉爾欽讓普京接班還需要得到民眾的支持,堵住反對派的嘴。而車臣戰爭就是一個最好機會。普京也因此戰,使他當選總統順理成章,支持率很高。就連反對派也不得不佩服葉爾欽選了一個好的接班人。但這都是第二次車臣戰爭所帶來的結果。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車臣的兄弟國,為何堅決不跟隨車臣鬧獨立?
    這放在國家層面更是如此,在古代戰爭中,很多同宗同源的兄弟國家或者志同道合的同盟國家,往往聯合在一起作戰,共同禦敵,最終取得勝利。而且從世界歷史來看,即使鬧獨立,都是一起。但是有時候,也會有例外,最典型的車臣的兄弟國,為何當年就堅決不跟隨車臣鬧獨立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是三點。
  • 車臣兄弟國印古什,車臣鬧獨立,為何印古什親近俄羅斯?
    俄羅斯作為蘇聯繼承者,繼承了大部分遺產。但俄羅斯獨立之初並沒有想像的那樣美好,國家不穩定,經濟險些崩潰,寡頭盛行。更讓俄羅斯頭疼的是車臣居然鬧獨立,想趁著蘇聯解體獨立建國。因為俄羅斯事情太多,葉爾欽沒有過多的精力處理,面對車臣分裂武裝,只想妥協退讓,讓車臣分裂勢力越來越大。最讓俄羅斯不滿的是,葉爾欽居然給予車臣更大的自主權,車臣分裂勢力想獨立的念頭更大。面對這種情況,葉爾欽不得不發動第一次車臣戰爭。但第一次車臣戰爭,說俄羅斯慘勝是面子問題,實際上根本沒有徹底解決車臣問題。 在車臣戰爭時,車臣分裂武裝經常跑到印古什避難。
  • 莫斯科地鐵又現連環爆炸 俄羅斯車臣傷口再潰瘍
    蘇聯解體前夕,在葉爾欽「共和國想要多少主權,就能得到多少主權」的口號下,1991年9月6日,蘇聯空軍少將、車臣人杜達耶夫用武力推翻了車臣當地政權,並隨後當選「車臣共和國總統」,車臣正式走上了「獨立」之路。「獨立」後的車臣不斷製造事端,俄羅斯政府不得不於1994年、1999年兩次出兵鎮壓。長期造成的歷史積怨,成為恐怖活動的肥沃土壤。  第二,民族仇恨的種子長出了恐怖主義的苗。
  • 圖說車臣戰爭(之二)
    1758年,大車臣村的村民又次發動起義,5000俄軍由弗勞恩道夫將軍率領前來鎮壓,義軍及時撤離,俄軍勞而無功。在這250年間,車臣人與沙俄關係的疏密隨著地域產生明顯的變化。依據地域可將車臣人分為捷列克河流域車臣人、平原車臣人和山地車臣人。捷列克河流域車臣人指松扎河右岸24村和捷列克河北村莊的車臣人,這些部落親俄,與當地的俄羅斯移民和哥薩克也一直保持良好的關係。
  • 國土狹小實力弱,也沒有大國支持,車臣為何能讓強大的俄羅斯慘敗
    中亞的小國車臣,就因為一些利害關係,被大國俄羅斯視為必須掌控的對象。 雖然車臣與俄羅斯之間的國力差距十分明顯,可是俄羅斯發動的對車臣的戰爭,最終卻以俄羅斯的失敗撤退告終。其實車臣不但國土狹小,國力更是被俄羅斯甩開了十八條街,背後又沒有大國的支持,為什麼能讓俄羅斯遭遇慘敗呢?下面就來分析一下。
  • 車臣是個共和國,俄羅斯為何不允許它獨立?
    俄羅斯面積約1709.82萬平方公裡,世界第一,俄羅斯民族194個,其中包括車臣族。圖-車臣在俄羅斯的位置俄羅斯原本有85個一級行政區,包括共和國、直轄市、州、自治州、自治區、邊疆區等。圖-車臣的位置車臣人是高加索東北部的土著與外來人長期混血形成的民族,隨奧斯曼帝國崛起,車臣人逐漸伊斯蘭化。俄國與土耳其的俄土戰爭中,車臣一直是雙方最前線,車臣人因宗教信仰站在土耳其一邊,車臣與俄羅斯的仇恨就是此時開始的。
  • 探析:俄羅斯韃靼共和國曾與車臣站在一起,為何現在不鬧獨立了?
    淵源不深,仇恨深,韃靼人組成的國家,為何現在不想鬧獨立了?冷戰時期曾與美國爭霸的蘇聯於28年前「轟然倒塌」,很多人不明白,建立了近百年的超級大國,為何說解體就解體呢?蘇聯解體的原因很多,既有外部也有內部的,但民族矛盾是主要問題。
  • 車臣總統卡德羅夫:鐵腕執政,不懼美國,誓與俄羅斯共存亡
    這次車臣之戰最終以兩方達成的哈薩維尤爾特協定」而告終,俄羅斯軍隊也在1997年全部撤出車臣。同年,馬斯哈多夫當選車臣總統,但仍堅持自己是獨立國家,不履行籤署的任何條約。而且這一時期,車臣的極端民族主義勢力開始聯合周邊地區頻繁活動。俄羅斯已經忍無可忍,於1999年8月再次出兵車臣,打響了第二次車臣之戰。
  • 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為什麼被彈丸之地車臣打的找不到北
    車臣問題一直是俄羅斯比較頭痛的一個問題,而車臣也是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第一次發生局部戰爭的地方。車臣的面積相對於俄羅斯來說還不到1‰,但卻一直是俄羅斯國軍事政治投入的一個熱點。當年第一次車臣戰爭的時候,俄羅斯出動了8萬大軍想要徵服車臣,但最終卻於折戟而歸。
  • 14個國家獨立出去,俄羅斯都沒說什麼,為何偏偏不準車臣獨立
    蘇聯解體之後,整個聯盟分化成15個國家,這些國家和當年蘇聯的主體國俄羅斯,不再具有依附關係,都擁有相當獨立的主權和平等的國際地位。 但是卻有這麼一個國家,想學其它加盟共和國鬧獨立,卻被俄羅斯極力阻攔。俄羅斯甚至不惜發動兩次戰爭進行打擊,無論如何要將其留在俄羅斯的版圖之內。它就是車臣共和國。
  • 蘇聯解體時,俄羅斯為什麼不允許車臣獨立?
    然而到了十九世紀,局勢有了新的變化,因為俄羅斯人來了。 俄國依靠先進的火器擊敗了奧斯曼帝國,同時也將高加索山地上的車臣納入自己的版圖。但沙俄貴族們的統治簡單且粗暴,久經壓榨的車臣人顯然不太樂意做沙皇的忠實臣民,所以反抗活動此起彼伏。進入二十世紀,沙俄在日俄戰爭當中戰敗,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對西南邊疆的控制力,同時也刺激了車臣激進分子的獨立神經。
  • 別的國家都只有一個總統,為什麼俄羅斯有那麼多總統
    西周的結局早已被歷史寫明,俄羅斯當然不想步一個異國祖先的後塵。 當政權交接到普京時,俄羅斯其實已經風雨飄搖,隨時可能倒在泥土的塵埃裡,因為葉爾欽執政時,輕信了美國的休克療法,又被西方國家戲耍一通,食言而肥,導致俄羅斯經濟徹底崩潰,GDP攔腰斬斷。眾多寡頭在這場盛宴上吃的盆滿缽滿,最後組成了七大寡頭。
  • 若普京不在位了,車臣人會脫離俄羅斯獨立嗎?隨時都有可能
    車臣獨立問題一直是俄羅斯讓一個非常頭痛的問題。如果俄羅斯沒有強權人物的壓制車臣共和國,它就會立即就獨立。車臣人要求脫離俄羅斯獨立由來已久,從19世紀60年代沙俄吞併車臣以後,車臣人就一直沒有放棄反抗俄羅斯的統治,當然也被俄羅斯當局進行強烈鎮壓多次。
  • 《鳥瞰俄羅斯》最終集:毛子、車臣與三角洲
    俄羅斯是一個多民族聯邦國家,共有46個州,22個共和國,9個邊疆區,4個民族自治區,3個聯邦直轄市和一個自治州。其中不乏多民族混雜的區域,比如車臣、達吉斯坦共和國等,歷史中的紛爭和戰亂也連綿不斷。本集是《鳥瞰俄羅斯》系列紀錄片的第五集,也是最終集。
  • 為什麼俄羅斯允許其他加盟共和國獨立,卻不允許車臣獨立呢?
    在當年車臣鬧獨立的時候,很多人都說,蘇聯解體的時候不獨立,蘇聯解體完了你鬧獨立,俄羅斯肯定不幹啊!其實這是大家普遍的誤區,很多人都覺得車臣也是一個共和國,為啥俄羅斯就是不讓他獨立呢?車臣屬於俄羅斯車臣共和國,雖然它和15個加盟共和國有著相同的共和國三個字,但是它卻僅僅是俄羅斯聯邦北高加索聯邦管區下轄的一個自治共和國,這與加盟共和國有著很大的差距。再說車臣的歷史,車臣在1859年的伊瑪目國滅亡之後,正式劃入了俄帝國版圖,但是車臣地區也曾經多次反抗俄國的統治,可都被殘酷的鎮壓下去了。
  • 高加索:俄羅斯,真男人咱們就拼刺刀!
    入侵19世紀俄國吞併喬治亞部分地區,由於地區各國臣服於其他強國,俄羅斯遂與土耳其、波斯以及奧斯曼相繼開戰。通過連年戰爭俄羅斯得以繼續深入高加索地區,深入的俄羅斯人野蠻佔領、破壞自然、重稅壓榨,這也使得原住的民族聯合起來對抗俄羅斯,車臣方面應該是最早對俄羅斯發起反擊的勢力。
  • 美國參與大大小小200多起戰爭,美國為何只打一些小國?
    美國成為世界強國之後可謂是天不怕地不怕,哪國不聽話就直接開戰,哪怕是非正義戰爭,安理會不同意,先斬後奏也要打,因此那些被美國支配的小國只能深陷戰爭的沼澤中無法自拔。美國參與大大小小的戰爭也有200多起,實力第一的他自是不害怕會打不贏,可是美國為何只打一些小國?從不敢與俄羅斯直接交手呢?都說柿子要挑軟的捏,美國非常清楚這個準則,雖然軍事實力、經濟體量都是第一位,但是美軍的耐戰力太差了,只要陷入長期戰爭損失就難以估量。
  • 歷史上車臣「恐怖大師」巴薩耶夫到底是怎麼死的呢?玩火者必自焚
    1991年,車臣前總統杜達耶夫趁著蘇聯解體,趁機宣布車臣獨立,但並沒有得到俄羅斯的承認。1994年,車臣前總統杜達耶夫對境內實施了大規模的」種族清洗「,大量的非車臣人被屠殺,車臣的分裂趨勢日益嚴重。葉爾欽為了維護統一,出兵車臣,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在俄軍的進攻下,車臣叛軍節節敗退。
  • 車臣恐怖頭目「高加索之狼」巴薩耶夫,是怎麼被普京牽頭擊斃的
    世人皆知,在普京還是一個代總理的時候,便與車臣有了扯不斷的關係。當然,車臣方面也沒少記恨普京。所以,這兩方可稱得上水火不容的關係。但普京作為鐵腕總統,何時忌憚過別人的憎恨?車臣敢反,車臣恐怖組織敢挑事,等待他們的便只有死路一條。巴薩耶夫的「偉大夢想」,不只是讓車臣獨立,更要為車臣的過去報仇提及俄羅斯的車臣問題,那可真是歷史舊帳了。
  • 號稱大高加索之狼的車臣,到底有多狠,竟讓戰鬥民族苦不堪言
    但在200年前,俄羅斯還只是個領土範圍僅限於莫斯科周圍平原的小公國,當時俄羅斯的名字還叫莫斯科公國。從彼得大帝開始,莫斯科公國進入了擴張步伐,彼得大帝定都聖彼得堡,贏得大北方戰爭,奪取波羅的海出海口,建立了俄羅斯帝國。嘗到了領土擴張帶來的甜頭之後,俄羅斯的擴張之路,便一發不可收拾,之後的葉卡捷琳娜二世更是將擴張之路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