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臣問題一直是俄羅斯比較頭痛的一個問題,而車臣也是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第一次發生局部戰爭的地方。車臣的面積相對於俄羅斯來說還不到1‰,但卻一直是俄羅斯國軍事政治投入的一個熱點。
當年第一次車臣戰爭的時候,俄羅斯出動了8萬大軍想要徵服車臣,但最終卻於折戟而歸。
我們先來了解下車臣。
一、車臣位於高加索山脈北側,與喬治亞隔山為鄰,面積約1. 5萬平方公裡。首府格羅茲尼是在1818年建立的格羅茲尼城堡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車臣人驍勇善戰,信奉伊斯蘭教。由於戰爭等原因,大部分居民遷出未歸,人口由1989年的40.1萬銳減到1999年的15萬。2000年2月登記註冊的居民為9833人。
二、國徽的線性構圖是在二維平面的圓周上完成的。選擇車臣共和國國徽。國徽造型的風格體現了民族氣質和車臣人民在當今的顏色主要有四種:紅、黃、藍和中間的白色。在白色圓環內部是紅色的車臣民族圖飾,象徵著團結、永恆。高山、瓦伊納霍夫古塔和石油井架呈藍色。白色圓環內各圖案構成一個正方形。
在白色圓環外的藍色背景上,對稱環繞著兩根金黃的麥穗,象徵車臣人民的富足。麥穗頂端相對簇擁著金黃色的星月圖案。在最外圍圓環的白色背景上,是具有車臣民族風格的花紋圖飾。 2004年2月25日,車臣新徽章的原始方案得到了車臣共和國國務委員會的認可。徽章上的造型是傳統的車臣瞭望塔、石油井架、麥穗、民族圖飾,還附有俄語、車臣語的共和國國名。
三、車臣人
高加索地區的穆斯林民族之一。又稱「切欽人」。自稱「納赫喬人」。主要居住於在北高加索地區的中部和東部。人口約86.5萬人(1985),另有約5萬人散居在西亞地區,種族屬歐羅巴人種高加索類型。語言屬高加索語系東部語族,或稱納赫一達格斯坦語族。有自己的文字。
第一次車臣戰爭。
第一次車臣戰爭發生於1994-1996年,是俄羅斯與車臣武裝分子之間的一次軍事衝突。
戰鬥的初期,俄軍以火箭炮和戰鬥機不斷對城內設施進行轟炸。但由於車臣武裝部隊善於匿藏在民居之中,空襲最終帶來大量平民死亡。
1994年12月31日,俄軍地面部隊向城內進攻,遭武裝軍頑強抵抗,一夜之間有超過1000俄軍陣亡。
1995年1月19日,經過一個多禮拜的激烈巷戰後,俄軍終於攻佔格羅茲尼。武裝軍退往南部山區。在格羅茲尼之戰後,俄軍繼續以空襲方法進佔車臣南部其他鄉鎮。在不斷撤退之同時,車臣武裝軍將策略轉移到綁架和恐怖襲擊 (在這一期間發生許多極不人道的屠殺戰俘事件),謀求引起民眾壓力逼使俄軍撤離。
1996年8月31日,在國內壓力和大選逼近下,鮑裡斯·葉爾欽和車臣籤署停火協定。第一次車臣戰爭正式結束。第一次車臣戰爭給俄軍帶來嚴重的傷亡代價。
根據官方數字,俄軍死亡人數為3826人,傷者17892人,另有1906人失蹤。此外,這次戰爭亦導致超過10萬平民死亡,大量設施遭嚴重破壞。在此後3年,儘管車臣仍為俄羅斯共同體的其中一員,但實質上卻享有非正式的獨立。
俄羅斯面對小小的車臣為什麼損失慘重?
一、俄羅斯是典型的尚武不善戰,敗多勝少,勝也是慘勝。
克裡米亞戰爭被英法聯軍打的那叫一個慘,日俄戰爭被小日本修理,一戰把沙皇都打沒了,蘇芬戰爭軍隊比別人人口都多,結果愣是丟人丟到姥姥家,二戰更是慘,至今男多女少,阿富汗戰爭就更不提了。
二、俄羅斯的進攻是在敵佔區。
當今世界進入敵佔區不敢大開殺戒是所有正規部隊的噩夢,在古代可以以屠城威懾敵方,致使敵方不敢反抗,現在要保護平民所以敵方武裝可以輕易混進民眾間對軍隊開槍,俄羅斯在車臣的失利基本源於此。
三、政客的無能
第一次戰爭後期俄軍在付出巨大努力和犧牲後重兵把車臣武裝已經圍在山坳裡了,正準備發揮武器優勢強力打擊的時候被無恥的政客出賣了籤訂了停戰協議,普京也多次提到這個事情。
四、俄羅斯損失慘重的原因還是多方面輕敵
從裝備來說,T80最後基本被T62代替,甚至只裝備波浪火控的T54表現都比80好,對付車臣狙擊手的辦法少,米格24面對城市作戰手足無措。我總感覺全球軍隊如果講火氣時代巷戰,非蘇軍德軍莫屬,為什麼師傅被徒弟吊打呢?想不通。
結語
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正規軍的巨大損失,尤其是一個月250輛以上的坦克損失告訴我們,武器不是最重要的,沒有正確的指揮和戰術才是最可怕的。在己方保存相當實力的前提之下,城市作戰可以有效殺傷進犯對方,甚至達成最後擊退敵人的戰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