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為什麼被彈丸之地車臣打的找不到北

2020-12-06 無敵紫荊

車臣問題一直是俄羅斯比較頭痛的一個問題,而車臣也是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第一次發生局部戰爭的地方。車臣的面積相對於俄羅斯來說還不到1‰,但卻一直是俄羅斯國軍事政治投入的一個熱點。

當年第一次車臣戰爭的時候,俄羅斯出動了8萬大軍想要徵服車臣,但最終卻於折戟而歸。

我們先來了解下車臣。

一、車臣位於高加索山脈北側,與喬治亞隔山為鄰,面積約1. 5萬平方公裡。首府格羅茲尼是在1818年建立的格羅茲尼城堡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車臣人驍勇善戰,信奉伊斯蘭教。由於戰爭等原因,大部分居民遷出未歸,人口由1989年的40.1萬銳減到1999年的15萬。2000年2月登記註冊的居民為9833人。

二、國徽的線性構圖是在二維平面的圓周上完成的。選擇車臣共和國國徽。國徽造型的風格體現了民族氣質和車臣人民在當今的顏色主要有四種:紅、黃、藍和中間的白色。在白色圓環內部是紅色的車臣民族圖飾,象徵著團結、永恆。高山、瓦伊納霍夫古塔和石油井架呈藍色。白色圓環內各圖案構成一個正方形。

在白色圓環外的藍色背景上,對稱環繞著兩根金黃的麥穗,象徵車臣人民的富足。麥穗頂端相對簇擁著金黃色的星月圖案。在最外圍圓環的白色背景上,是具有車臣民族風格的花紋圖飾。 2004年2月25日,車臣新徽章的原始方案得到了車臣共和國國務委員會的認可。徽章上的造型是傳統的車臣瞭望塔、石油井架、麥穗、民族圖飾,還附有俄語、車臣語的共和國國名。

三、車臣人

高加索地區的穆斯林民族之一。又稱「切欽人」。自稱「納赫喬人」。主要居住於在北高加索地區的中部和東部。人口約86.5萬人(1985),另有約5萬人散居在西亞地區,種族屬歐羅巴人種高加索類型。語言屬高加索語系東部語族,或稱納赫一達格斯坦語族。有自己的文字。

第一次車臣戰爭。

第一次車臣戰爭發生於1994-1996年,是俄羅斯與車臣武裝分子之間的一次軍事衝突。

戰鬥的初期,俄軍以火箭炮和戰鬥機不斷對城內設施進行轟炸。但由於車臣武裝部隊善於匿藏在民居之中,空襲最終帶來大量平民死亡。

1994年12月31日,俄軍地面部隊向城內進攻,遭武裝軍頑強抵抗,一夜之間有超過1000俄軍陣亡。

1995年1月19日,經過一個多禮拜的激烈巷戰後,俄軍終於攻佔格羅茲尼。武裝軍退往南部山區。在格羅茲尼之戰後,俄軍繼續以空襲方法進佔車臣南部其他鄉鎮。在不斷撤退之同時,車臣武裝軍將策略轉移到綁架和恐怖襲擊 (在這一期間發生許多極不人道的屠殺戰俘事件),謀求引起民眾壓力逼使俄軍撤離。

1996年8月31日,在國內壓力和大選逼近下,鮑裡斯·葉爾欽和車臣籤署停火協定。第一次車臣戰爭正式結束。第一次車臣戰爭給俄軍帶來嚴重的傷亡代價。

根據官方數字,俄軍死亡人數為3826人,傷者17892人,另有1906人失蹤。此外,這次戰爭亦導致超過10萬平民死亡,大量設施遭嚴重破壞。在此後3年,儘管車臣仍為俄羅斯共同體的其中一員,但實質上卻享有非正式的獨立。

俄羅斯面對小小的車臣為什麼損失慘重?

一、俄羅斯是典型的尚武不善戰,敗多勝少,勝也是慘勝。

克裡米亞戰爭被英法聯軍打的那叫一個慘,日俄戰爭被小日本修理,一戰把沙皇都打沒了,蘇芬戰爭軍隊比別人人口都多,結果愣是丟人丟到姥姥家,二戰更是慘,至今男多女少,阿富汗戰爭就更不提了。

二、俄羅斯的進攻是在敵佔區。

當今世界進入敵佔區不敢大開殺戒是所有正規部隊的噩夢,在古代可以以屠城威懾敵方,致使敵方不敢反抗,現在要保護平民所以敵方武裝可以輕易混進民眾間對軍隊開槍,俄羅斯在車臣的失利基本源於此。

三、政客的無能

第一次戰爭後期俄軍在付出巨大努力和犧牲後重兵把車臣武裝已經圍在山坳裡了,正準備發揮武器優勢強力打擊的時候被無恥的政客出賣了籤訂了停戰協議,普京也多次提到這個事情。

四、俄羅斯損失慘重的原因還是多方面輕敵

從裝備來說,T80最後基本被T62代替,甚至只裝備波浪火控的T54表現都比80好,對付車臣狙擊手的辦法少,米格24面對城市作戰手足無措。我總感覺全球軍隊如果講火氣時代巷戰,非蘇軍德軍莫屬,為什麼師傅被徒弟吊打呢?想不通。

結語

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正規軍的巨大損失,尤其是一個月250輛以上的坦克損失告訴我們,武器不是最重要的,沒有正確的指揮和戰術才是最可怕的。在己方保存相當實力的前提之下,城市作戰可以有效殺傷進犯對方,甚至達成最後擊退敵人的戰略目的。

相關焦點

  • 圖說車臣戰爭(之二)
    1722年,沙皇彼得一世派大軍擊敗波斯開進北高加索和裏海西部沿海地區,築造城堡,建立哥薩克村莊,企圖控制北高加索和環裏海地區。1735年至1739年,沙俄聯合奧地利擊敗土耳其,亞述又一次易主,成為沙俄掌中之物。葉卡特琳娜二世在位期間,於1768年和1787年兩次對土耳其用兵。從土耳其手中奪取了克裡米亞半島、從南布格河到德涅斯特河之間的黑海北岸地區、外高加索的喬治亞。
  • 車臣兄弟國印古什,車臣鬧獨立,為何印古什親近俄羅斯?
    俄羅斯作為蘇聯繼承者,繼承了大部分遺產。但俄羅斯獨立之初並沒有想像的那樣美好,國家不穩定,經濟險些崩潰,寡頭盛行。更讓俄羅斯頭疼的是車臣居然鬧獨立,想趁著蘇聯解體獨立建國。因為俄羅斯事情太多,葉爾欽沒有過多的精力處理,面對車臣分裂武裝,只想妥協退讓,讓車臣分裂勢力越來越大。最讓俄羅斯不滿的是,葉爾欽居然給予車臣更大的自主權,車臣分裂勢力想獨立的念頭更大。面對這種情況,葉爾欽不得不發動第一次車臣戰爭。但第一次車臣戰爭,說俄羅斯慘勝是面子問題,實際上根本沒有徹底解決車臣問題。 在車臣戰爭時,車臣分裂武裝經常跑到印古什避難。
  • 第二次車臣戰爭:俄羅斯正處於經濟崩潰邊緣,為何還要堅決開戰?
    俄羅斯經濟低迷時,為何還堅持打第二次車臣戰爭,有何意圖?1999年8月26日,俄羅斯聯邦發起第二次車臣戰爭,重新控制車臣。此次戰爭為期9個月,基本上消滅了車臣分裂武裝。1994年12月至1996年8月,俄羅斯曾經進行過第一次車臣戰爭,雖然表面勝了,實際上俄羅斯損失慘重,而且還籤了「城下之盟」,給予車臣分裂勢力更多的權力,也助漲了車臣分裂勢力發展。
  • 蘇聯解體時,俄羅斯為什麼不允許車臣獨立?
    然而到了十九世紀,局勢有了新的變化,因為俄羅斯人來了。 俄國依靠先進的火器擊敗了奧斯曼帝國,同時也將高加索山地上的車臣納入自己的版圖。但沙俄貴族們的統治簡單且粗暴,久經壓榨的車臣人顯然不太樂意做沙皇的忠實臣民,所以反抗活動此起彼伏。進入二十世紀,沙俄在日俄戰爭當中戰敗,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對西南邊疆的控制力,同時也刺激了車臣激進分子的獨立神經。
  • 車臣是個共和國,俄羅斯為何不允許它獨立?
    俄羅斯面積約1709.82萬平方公裡,世界第一,俄羅斯民族194個,其中包括車臣族。圖-車臣在俄羅斯的位置俄羅斯原本有85個一級行政區,包括共和國、直轄市、州、自治州、自治區、邊疆區等。注意了,共和國在俄羅斯,也只是一級行政區,是一個名稱而已,並不代表就是一個國家。車臣共和國,位於高加索山脈北側,靠近裏海,但距裏海還隔著一個達吉斯坦共和國,是一個內陸省。面積1.73萬平方公裡,人口約140萬。面積不到重慶的五分之一,人口也就是我們一個小城市的規模,雖然名稱是共和國,其實只是俄羅斯的一個行政區。
  • 被稱為「高加索之狼」的車臣頭目巴薩耶夫,結局是怎樣的
    最近幾十年間,俄羅斯與車臣問題越發嚴峻。儘管在兩次車臣戰爭之後,俄羅斯軍隊控制了車臣的大部分領土。但由於雙方在歷史上仇怨頗深,因此直到現在,車臣武裝分子仍然不斷地在俄羅斯境內製造恐怖活動。在車臣勢力中,巴薩耶夫絕對算得上是一個「恐怖大師」。在他的策劃與指揮中,車臣武裝分子進行了多次恐怖劫持活動,這也給俄羅斯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 為什麼俄羅斯允許其他加盟共和國獨立,卻不允許車臣獨立呢?
    車臣屬於俄羅斯車臣共和國,雖然它和15個加盟共和國有著相同的共和國三個字,但是它卻僅僅是俄羅斯聯邦北高加索聯邦管區下轄的一個自治共和國,這與加盟共和國有著很大的差距。再說車臣的歷史,車臣在1859年的伊瑪目國滅亡之後,正式劃入了俄帝國版圖,但是車臣地區也曾經多次反抗俄國的統治,可都被殘酷的鎮壓下去了。
  • 車臣恐怖頭目「高加索之狼」巴薩耶夫,是怎麼被普京牽頭擊斃的
    當年沙皇還在位的時候,車臣人民就被收拾得很是悽苦了。雖然他們也一直處於反抗狀態,但效果基本不大。及至史達林上位之後,更是將所有車臣居民都被打發到了西伯利亞,完全就是滅國之恨。車臣本地人事實上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才回到自己國土的,而原本佔據著車臣的俄羅斯人也在這塊地盤慢慢縮減,最終車臣又恢復了自己原土居民化的國家。
  • 車臣的兄弟國,為何堅決不跟隨車臣鬧獨立?
    這放在國家層面更是如此,在古代戰爭中,很多同宗同源的兄弟國家或者志同道合的同盟國家,往往聯合在一起作戰,共同禦敵,最終取得勝利。而且從世界歷史來看,即使鬧獨立,都是一起。但是有時候,也會有例外,最典型的車臣的兄弟國,為何當年就堅決不跟隨車臣鬧獨立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是三點。
  • 車臣總統卡德羅夫:鐵腕執政,不懼美國,誓與俄羅斯共存亡
    深受戰亂苦與難,車臣的前世今生車臣共和國——作為俄羅斯聯邦北高加索聯邦管區下轄的一個共和國。地處於北高加索山區,首府格羅茲尼。有關它的最早記錄可以追溯到7世紀以前,原本車臣只是一個小村莊,但隨著人口的壯大逐漸變成了車臣族。但其發展極其坎坷,13世紀受到韃靼人的侵襲、14世紀又被亞帖木兒帝國軍隊的蹂躪。
  • 國土狹小實力弱,也沒有大國支持,車臣為何能讓強大的俄羅斯慘敗
    中亞的小國車臣,就因為一些利害關係,被大國俄羅斯視為必須掌控的對象。 雖然車臣與俄羅斯之間的國力差距十分明顯,可是俄羅斯發動的對車臣的戰爭,最終卻以俄羅斯的失敗撤退告終。其實車臣不但國土狹小,國力更是被俄羅斯甩開了十八條街,背後又沒有大國的支持,為什麼能讓俄羅斯遭遇慘敗呢?下面就來分析一下。
  • 莫斯科地鐵又現連環爆炸 俄羅斯車臣傷口再潰瘍
    車臣恐怖主義的根源  在車臣戰爭已經結束,車臣秩序基本恢復,當地的政權建設基本完成後,恐襲事件卻在增多。恐怖分子發動針對平民而沒有明確政治目標的血淋淋的襲擊,其原因是複雜的。  首先,蘇聯時期留下的後遺症一時難以消除。恐怖活動多源於北高加索,其範圍包括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印古什共和國、車臣共和國和達吉斯坦共和國等。
  • 14個國家獨立出去,俄羅斯都沒說什麼,為何偏偏不準車臣獨立
    (車臣區位圖) 那麼,為什麼親手肢解蘇聯的俄羅斯,放任其它共和國脫離,在車臣問題上卻寸步不讓,堅決反對車臣獨立呢? 可以看出,車臣和其它蘇聯加盟共和國身份不同。 早在蘇聯成立之時,蘇聯憲法賦予各加盟共和國有退出的權利。而車臣並非蘇聯加盟共和國,它只是俄羅斯的16個民族自治共和國之一,相當於俄羅斯的管轄省或市的地區概念。俄羅斯可以放任當年大蘇聯時代擴張納入的各個兄弟國家分離,但絕不會容許自己的私有領土分割出去。
  • 若普京不在位了,車臣人會脫離俄羅斯獨立嗎?隨時都有可能
    車臣獨立問題一直是俄羅斯讓一個非常頭痛的問題。如果俄羅斯沒有強權人物的壓制車臣共和國,它就會立即就獨立。車臣人要求脫離俄羅斯獨立由來已久,從19世紀60年代沙俄吞併車臣以後,車臣人就一直沒有放棄反抗俄羅斯的統治,當然也被俄羅斯當局進行強烈鎮壓多次。
  • 號稱大高加索之狼的車臣,到底有多狠,竟讓戰鬥民族苦不堪言
    200年的時間不到,俄羅斯就由一個平原小公國,擴張到了橫跨亞歐大陸的世界領土面積第一大國。雖然面積擴張到了世界第一,但這個廣闊的面積也給俄羅斯帶來了很多問題。在東歐平原擴張的時候,俄羅斯並沒有碰到一些很難解決的問題,因為東歐平原一帶,都是以斯拉夫人為主,本就與俄羅斯同文同種,被佔領之後,這些地方很快就與俄羅斯融為了一體。
  • 歷史上車臣「恐怖大師」巴薩耶夫到底是怎麼死的呢?玩火者必自焚
    巴薩耶夫是車臣叛軍的重要頭目,他策劃和實施了莫斯科軸承廠文化宮劫持人質事件、別斯蘭人質事件等眾多的人質劫持事件,他被稱為「恐怖大師」。他被俄羅斯情報和安全部門一直不遺餘力地加以追殺,雖然都被他僥倖逃脫,但最後這個巴薩耶夫還是難逃一死。那麼,巴薩耶夫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 探析:俄羅斯韃靼共和國曾與車臣站在一起,為何現在不鬧獨立了?
    即使蘇聯解體後,一些俄羅斯聯邦內的加盟國也鬧獨立,其中鬧的最兇的是車臣共和國。還有一個同時期鬧獨立的國家,那就是韃靼共和國。但後來韃靼共和國並沒有像車臣那樣,走上分裂俄羅斯的道路,而是繼續留在俄羅斯體制內。為何韃靼斯坦共和國後來不鬧了?讓我們通過韃靼的歷史和現實因素進行剖析。
  • 巴薩耶夫之死肯定普京反車臣分子鐵腕政策(圖)
    巴薩耶夫之死對俄羅斯反恐乃至全球反恐而言都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它對車臣恐怖分子、反政府武裝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在某種程度上說,巴薩耶夫之死的意義超過扎卡維之死,我們僅從普京以及俄羅斯各方對此事的反應就可以看出此事的意義與價值。車臣總理甚至認為它給車臣反恐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車臣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就此翻過。  但我們必須承認,正如普京所言,俄羅斯面臨恐怖襲擊的形勢仍然很嚴峻,車臣總理的話更多的只是向外界傳達一種樂觀的情緒與態度。
  • 被譽為「恐怖大師」的車臣武裝頭目巴薩耶夫,到底是怎麼死的?
    說起俄羅斯和車臣之間的淵源,雙方在歷史上可以說是仇怨頗深,即便是今天,俄羅斯軍隊已經控制了車臣大部分的領土,但是還是會有一些極端分子,仍然不斷的在俄羅斯境內製造恐怖活動。而說起車臣武裝,就不得不說說被譽為「恐怖大師」的車臣頭目巴薩耶夫。
  • 車臣、北非移民法國連打三天,各方兄弟來支援,AK47都用上了,警察呢?
    現場有人用槍打壞監視攝像頭:有車臣青年還一本正經地向法國電視3臺解釋他們的邏輯,他們只想「震懾」那些北非裔毒販,以便讓罪魁禍首被「內部清算」:「他們侮辱了我們、襲擊了我們的成員,我們就去教訓他們。」聽起來似乎理所當然??▲電視3臺記者轎車被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