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臣獨立後,前後有4位領導人被擊斃,俄羅斯是怎麼精準定位的?

2021-01-08 筆尖文史

車臣可能很多人都沒聽說過,它是一個自治共和國,緊挨著俄羅斯。俄羅斯和車臣之間也有很多的歷史聯繫,在車臣獲得獨立後,先後有四位領導人遭到刺殺。但卻讓人產生一個疑問,究竟俄羅斯的內部機構是怎麼去確定這四位領導人的位置呢?

先說杜達耶夫,他推動了車臣的獨立,對車臣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杜達耶夫最開始從事的是空軍領域,通過不斷地努力和付出,杜達耶夫從一名飛行員慢慢發展成了一位高級軍官,收穫了不少的軍事經驗,在當地也是很有名氣的英雄人物了。後來,杜達耶夫在車臣掀起政變,讓自己成為了新一任的領導人。

另外,杜達耶夫還讓車臣獲得了獨立,建立了一支屬於車臣的軍隊。車臣想要完全的獨立,但俄羅斯聯邦的管理和介入,讓車臣也是很不滿意的,一直對此進行著抵抗,對俄羅斯提出的條約也不理睬,這讓俄羅斯很是惱火,也讓俄羅斯感受到杜達耶夫是一個巨大的隱患。所以,俄羅斯派過不少的間諜去秘密謀殺杜達耶夫,但最後都失敗了。

而後來俄羅斯當局杜達耶夫使用的衛星電話下手,檢測電話所在的位置,同樣都是沒有結果,之前俄羅斯曾經多次嘗試鎖定杜達耶夫的準確位置,但杜達耶夫經常轉變打電話的地點,這讓俄羅斯每次都晚了一步。有一次杜達耶夫可能因為時間緊迫,沒有改變位置,俄羅斯當局很快就找到了杜達耶夫的準確地點。然後,立刻向車臣發射了飛彈,杜達耶夫沒能逃脫掉此次的謀殺。

揚達爾比耶夫最開始是從基層幹起得,從事過不少的職業。後來揚達爾比耶夫選擇了作家這條道路,但是沒過多久,他就參與到了車臣的獨立運動當中。在杜達耶夫去世後,由揚達爾比耶夫代理了車臣了事務,這讓他獲得了不小的權力。但是在之後的總統大選中,揚達爾比耶夫很出乎意料地敗給了其他人,這一結果讓揚達爾比耶夫有些不能接受,本來揚達爾比耶夫就已經有著總統的權利了,但是最後卻換成了別人。

在後來,揚達爾比耶夫不甘心屈服於俄羅斯的統治,甚至與國際中其他的恐怖組織聯手,對俄羅斯進行了多次地襲擊,嚴重威脅到了俄羅斯的安全。俄羅斯高層不可能坐視不管,自然是要採取措施的,將揚達爾比耶夫也定為了暗殺對象之一。之後揚達爾比耶夫在汽車上遭到了轟炸,俄羅斯的這個心患終於消失了。

馬斯哈多夫就是那位打敗了揚達爾比耶夫的總統候選人,馬斯哈多夫也引起了多次的武裝行動,其中最為嚴重和恐怖的就是別斯蘭人質劫持事件了,馬斯哈多夫講劫持對象鎖定了教師和學生,這就很違背社會道德了,弱勢群體一直是社會所保護的對象,對弱勢群體下手,實在太過殘忍了。

共有1000多名民眾遭到挾持,馬斯哈多夫以此做威脅,要求俄羅斯滿足自己的條件,不過幸好最後俄羅斯還是成功解救了這麼多的人質。馬斯哈多夫做出如此舉動,自然是逃不了俄羅斯的追殺了,最後同樣是被炸死。

薩杜拉耶夫繼任了總統一職,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對俄羅斯的反抗,依舊謀劃了不少次對俄羅斯的恐怖活動,那麼肯定要成為俄羅斯重點觀察對象之一了,不過薩杜拉耶夫的藏身地點很是隱秘,讓俄羅斯也是有些頭疼。

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俄羅斯抓到了一名有毒癮的武裝分子,他因為禁不住誘惑,便交代了薩杜拉耶夫的位置。俄羅斯立即展開行動去抓捕薩杜拉耶夫,但是在薩杜拉耶夫卻一直不服從,被當場結束了性命,俄羅斯的這場刺殺行動又獲得了成功。

相關焦點

  • 若普京不在位了,車臣人會脫離俄羅斯獨立嗎?隨時都有可能
    車臣獨立問題一直是俄羅斯讓一個非常頭痛的問題。如果俄羅斯沒有強權人物的壓制車臣共和國,它就會立即就獨立。車臣人要求脫離俄羅斯獨立由來已久,從19世紀60年代沙俄吞併車臣以後,車臣人就一直沒有放棄反抗俄羅斯的統治,當然也被俄羅斯當局進行強烈鎮壓多次。
  • 車臣兄弟國印古什,車臣鬧獨立,為何印古什親近俄羅斯?
    蘇聯解體後,12個加盟共和國相繼獨立(波羅的海三國在蘇聯解體前就已經獨立)。俄羅斯作為蘇聯繼承者,繼承了大部分遺產。但俄羅斯獨立之初並沒有想像的那樣美好,國家不穩定,經濟險些崩潰,寡頭盛行。更讓俄羅斯頭疼的是車臣居然鬧獨立,想趁著蘇聯解體獨立建國。
  • 車臣恐怖頭目「高加索之狼」巴薩耶夫,是怎麼被普京牽頭擊斃的
    世人皆知,在普京還是一個代總理的時候,便與車臣有了扯不斷的關係。當然,車臣方面也沒少記恨普京。所以,這兩方可稱得上水火不容的關係。但普京作為鐵腕總統,何時忌憚過別人的憎恨?車臣敢反,車臣恐怖組織敢挑事,等待他們的便只有死路一條。巴薩耶夫的「偉大夢想」,不只是讓車臣獨立,更要為車臣的過去報仇提及俄羅斯的車臣問題,那可真是歷史舊帳了。
  • 為什麼俄羅斯允許其他加盟共和國獨立,卻不允許車臣獨立呢?
    在當年車臣鬧獨立的時候,很多人都說,蘇聯解體的時候不獨立,蘇聯解體完了你鬧獨立,俄羅斯肯定不幹啊!其實這是大家普遍的誤區,很多人都覺得車臣也是一個共和國,為啥俄羅斯就是不讓他獨立呢?隨著十月革命的到來,車臣選擇了繼續留在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裡,而當蘇聯成立時,車臣才正式屬於自治州,但是它還是在俄羅斯的隸屬之下。在二戰時期,車臣被德國人利用,但卻從而又勾起車臣的反叛勢力,雖然被史達林打壓下去,但反叛的萌芽再次興起,直到五十年後的蘇聯局勢急劇動蕩,民族分離勢力再次興起,而高加索地區,就是一個典型的地區。
  • 蘇聯解體時,俄羅斯為什麼不允許車臣獨立?
    然而到了十九世紀,局勢有了新的變化,因為俄羅斯人來了。 俄國依靠先進的火器擊敗了奧斯曼帝國,同時也將高加索山地上的車臣納入自己的版圖。但沙俄貴族們的統治簡單且粗暴,久經壓榨的車臣人顯然不太樂意做沙皇的忠實臣民,所以反抗活動此起彼伏。進入二十世紀,沙俄在日俄戰爭當中戰敗,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對西南邊疆的控制力,同時也刺激了車臣激進分子的獨立神經。
  • 車臣是個共和國,俄羅斯為何不允許它獨立?
    俄羅斯面積約1709.82萬平方公裡,世界第一,俄羅斯民族194個,其中包括車臣族。圖-車臣在俄羅斯的位置俄羅斯原本有85個一級行政區,包括共和國、直轄市、州、自治州、自治區、邊疆區等。圖-車臣的位置車臣人是高加索東北部的土著與外來人長期混血形成的民族,隨奧斯曼帝國崛起,車臣人逐漸伊斯蘭化。俄國與土耳其的俄土戰爭中,車臣一直是雙方最前線,車臣人因宗教信仰站在土耳其一邊,車臣與俄羅斯的仇恨就是此時開始的。
  • 14個國家獨立出去,俄羅斯都沒說什麼,為何偏偏不準車臣獨立
    蘇聯解體之後,整個聯盟分化成15個國家,這些國家和當年蘇聯的主體國俄羅斯,不再具有依附關係,都擁有相當獨立的主權和平等的國際地位。 但是卻有這麼一個國家,想學其它加盟共和國鬧獨立,卻被俄羅斯極力阻攔。俄羅斯甚至不惜發動兩次戰爭進行打擊,無論如何要將其留在俄羅斯的版圖之內。它就是車臣共和國。
  • 車臣總統卡德羅夫:鐵腕執政,不懼美國,誓與俄羅斯共存亡
    這樣的普京很難不在世界範圍收割一眾粉絲,更不要說他在俄羅斯聯邦內部的吸粉程度了。不過在他的眾多迷弟中,最出名且最忠實的當屬車臣總統—卡德羅夫。卡德羅夫和普京可謂「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其強硬程度如出一撤,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曾放話要美國跪下,誓與俄羅斯共存亡。
  • 歷史上車臣「恐怖大師」巴薩耶夫到底是怎麼死的呢?玩火者必自焚
    1965年,巴薩耶夫出身在車臣的南部山區。在他中學畢業後,他就應徵入伍,在莫斯科空軍總司令部擔任了兩年消防員。退役後,還上了兩年大學,但因為成績太差,被勒令退學。隨後,他就回到他的家鄉車臣。由於他在蘇聯軍隊中的服役經歷,他回到車臣後,進入車臣的軍隊,先後擔任了車臣共和國杜達耶夫分離主義武裝衛隊長、副總參謀長,車臣非法武裝司令、總司令。
  • 探析:俄羅斯韃靼共和國曾與車臣站在一起,為何現在不鬧獨立了?
    蘇聯建立後雖然進行民族確認,建立了一些以民族為聚居地的自治區,但蘇聯民族確認有時並不科學,有的民族是被蘇聯是「硬捏」在一起,有的則是混淆沒弄清。這也是蘇聯末期不穩定。即使蘇聯解體後,一些俄羅斯聯邦內的加盟國也鬧獨立,其中鬧的最兇的是車臣共和國。還有一個同時期鬧獨立的國家,那就是韃靼共和國。但後來韃靼共和國並沒有像車臣那樣,走上分裂俄羅斯的道路,而是繼續留在俄羅斯體制內。
  • 第二次車臣戰爭:俄羅斯正處於經濟崩潰邊緣,為何還要堅決開戰?
    俄羅斯經濟低迷時,為何還堅持打第二次車臣戰爭,有何意圖?1999年8月26日,俄羅斯聯邦發起第二次車臣戰爭,重新控制車臣。此次戰爭為期9個月,基本上消滅了車臣分裂武裝。因此,車臣分裂武裝以為在車臣趕走俄軍後,然後再在達吉斯坦打敗俄軍,那麼車臣、達吉斯坦就脫離俄羅斯,就能建立一個獨立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國家。
  • 車臣的兄弟國,為何堅決不跟隨車臣鬧獨立?
    但是有時候,也會有例外,最典型的車臣的兄弟國,為何當年就堅決不跟隨車臣鬧獨立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是三點。這個國家就是印古什共和國,位於俄羅斯北高加索地區,車臣共和國和北奧塞梯共和國之間,國土面積4000平方公裡,人口50萬。說到印古什的歷史,那是比車臣人還要悠久,其在高加索地區的歷史長達3000多年。而印古什共和國從血統、宗教、語言上來看,跟車臣那是親兄弟國家。
  • 莫斯科地鐵又現連環爆炸 俄羅斯車臣傷口再潰瘍
    蘇聯解體前夕,在葉爾欽「共和國想要多少主權,就能得到多少主權」的口號下,1991年9月6日,蘇聯空軍少將、車臣人杜達耶夫用武力推翻了車臣當地政權,並隨後當選「車臣共和國總統」,車臣正式走上了「獨立」之路。「獨立」後的車臣不斷製造事端,俄羅斯政府不得不於1994年、1999年兩次出兵鎮壓。長期造成的歷史積怨,成為恐怖活動的肥沃土壤。  第二,民族仇恨的種子長出了恐怖主義的苗。
  • 被稱為「高加索之狼」的車臣頭目巴薩耶夫,結局是怎樣的
    最近幾十年間,俄羅斯與車臣問題越發嚴峻。儘管在兩次車臣戰爭之後,俄羅斯軍隊控制了車臣的大部分領土。但由於雙方在歷史上仇怨頗深,因此直到現在,車臣武裝分子仍然不斷地在俄羅斯境內製造恐怖活動。在車臣勢力中,巴薩耶夫絕對算得上是一個「恐怖大師」。在他的策劃與指揮中,車臣武裝分子進行了多次恐怖劫持活動,這也給俄羅斯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 圖說車臣戰爭(之二)
    埃米爾國是北高加索山民為了響應列寧「俄國境內所有民族均有自決權」的口號而成立的,是為了擺脫沙俄殖民統治而興起的反帝反殖爭取民族獨立的一次重要嘗試。埃米爾國支援紅軍清除了鄧尼金在高加索的統治,為蘇俄國內革命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可是建國者希望建立一個伊-斯-蘭教法治國的獨立山民國家。
  • 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為什麼被彈丸之地車臣打的找不到北
    車臣問題一直是俄羅斯比較頭痛的一個問題,而車臣也是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第一次發生局部戰爭的地方。車臣的面積相對於俄羅斯來說還不到1‰,但卻一直是俄羅斯國軍事政治投入的一個熱點。當年第一次車臣戰爭的時候,俄羅斯出動了8萬大軍想要徵服車臣,但最終卻於折戟而歸。
  • 國土狹小實力弱,也沒有大國支持,車臣為何能讓強大的俄羅斯慘敗
    二戰結束後,世界局勢總體趨於和平。不過在世界格局中,大國與小國之間,終究是不對等的國際關係。中亞的小國車臣,就因為一些利害關係,被大國俄羅斯視為必須掌控的對象。 雖然車臣與俄羅斯之間的國力差距十分明顯,可是俄羅斯發動的對車臣的戰爭,最終卻以俄羅斯的失敗撤退告終。
  • 詳解俄羅斯爆炸襲擊:對付俄羅斯的恐怖分子多是車臣人
    在1991年僅2起,而最新統計出的2012年則有151起。這期間恐怖襲擊最猖獗的2010年達到了251起。從1991年到2012年,資料庫總共記錄了1895起恐怖襲擊事件,這些事件絕大多數都與車臣恐怖分子有關。襲擊的目的則主要是為了對抗俄羅斯聯邦,以謀求車臣獨立。
  • 人質已被擊斃,綁匪統統殺光:2002年莫斯科劇院人質事件
    「人質已被擊斃,快放棄抵抗投降」——對俄羅斯人的解救人質方式,網上有這樣一句流行詞。雖說是在調侃,但戰鬥民族對付綁架分子確實是態度異常強硬,不信,且讓我們回顧一下15年前震驚世界的莫斯科劇院人質事件。圖:綁匪劫持劇院人質2002年10月23日晚間,40多名車臣武裝綁匪闖入莫斯科東南區的莫斯科軸承廠文化宮大樓劇院,脅持文化宮內的850多名人質,要求俄羅斯軍隊撤出車臣。
  • 號稱大高加索之狼的車臣,到底有多狠,竟讓戰鬥民族苦不堪言
    越過烏拉爾山脈之後,這裡的人群便不是斯拉夫人了,而是以亞洲的棕色人為主,與俄羅斯既不同文也不同種,俄羅斯的軍隊,雖然能夠輕易地佔領這些地方,但很難同化這些地方地人,無法做到長治久安,經常會遭遇當地人的武裝反抗鬥爭。在中亞地區的大高加索山脈一帶,俄羅斯也碰到了同樣的問題,而且碰到了一個「硬茬兒」——車臣人。如果說俄羅斯人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幹,那麼車臣人就是有仇必報幹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