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出臺新版國家北極戰略

2020-12-05 騰訊網

俄總統普京10月26日籤署命令,批准《2035年前俄聯邦北極地區發展和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下稱國家北極戰略或戰略)。該文件是對俄3月最新出臺的《2035年前俄聯邦國家北極基本政策》(下稱國家北極政策)的重要落實,同時也是對剛剛收官的《2020年前俄聯邦北極地區發展和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下稱上版國家北極戰略)的接替更新,其實施目的在於保障俄在北極地區的國家利益,實現國家北極政策設定的各項目標。

一、基本框架

俄新版國家北極戰略由7部分組成:

總則

北極地區發展和國家安全保障現狀評估

戰略實施目的和主要任務措施

戰略在部分行政區劃內的主要實施方向

戰略實施階段和預期成果

戰略主要實施機制

戰略重要指標的各階段目標值(附件)

二、主要內容

(一)總則

戰略的總則部分概述了戰略編制的總體框架和法律依據,並描述了北極地區的自然經濟與社會環境特點。其中,除自然氣候條件極端、基礎設施發展水平低下、區域經濟不平衡、經濟活動資源密集度高等特點外,還指出北極地區「出現衝突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二)俄北極地區發展和國家安全保障現狀評估

戰略第二部分從北極對俄羅斯的重要意義、上版國家北極戰略的實施成果、北極地區面臨的威脅挑戰,以及國家北極管理體制調整等方面,對俄羅斯北極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與國家安全保障現狀做出全面評估。

一是論證北極地區對俄社會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保障意義重大。主要體現在:巨大的石油天然氣資源開發儲備量、促進高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產品的發展、北部航道的世界運輸走廊意義、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價值,以及部署戰略威懾力量防止敵人侵略的意義等。

二是總結上版國家北極戰略取得顯著成果。截至2019年,俄羅斯北極地區在人口壽命、人口遷出數量、失業水平、地區生產總值、政府預算投入、北部航道貨物運輸量、接通寬帶網絡家庭比例、現代武器裝備比例等方面指標均取得明顯改善。其中,在北極地區的武器和軍事與特種裝備中,現代化武器裝備佔比從2014年的41%提升至2019年的59%。

三是分析俄當前在北極地區面臨一系列威脅、危險和挑戰。主要包括:氣候變暖加速;人口數量下滑;居民生活水平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職業風險高;企業競爭力低;教育體系不滿足社會經濟需求;北部航道基礎設施和破冰船隻建設拖期;信息通信發展水平低;高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經濟部門在北極地區生產總值中的增加值份額減少;研發部門與實體經濟之間互動薄弱,缺少完整創新循環;可能從境外輸入劇毒和放射性物質以及高危傳染病;事故救援與公共安全系統建設跟不上經濟活動增長步伐;衝突可能性增加要求持續提高駐北極武裝力量和軍事單位的戰鬥能力等。

四是說明俄近期對國家北極事務管理體製做出重要調整。2019年,俄羅斯擴大了聯邦政府直屬的國家北極發展問題委員會的職權範圍,並批准了新的委員會成員名單;在聯邦政府內新設立了聯邦遠東與北極發展部;決定將遠東發展機構的能力擴大到北極地區。

(三)戰略實施目的和主要任務措施

戰略第三部分明確了其實施目的、實施領域和各領域主要任務,並分別提出完成各領域任務的主要措施。

實施目的:保障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國家利益,實現俄羅斯國家北極政策設定的各項目標。

實施領域:與國家北極政策提出的政策實施領域相一致,包括北極地區的社會發展、經濟發展、基礎設施發展、科學技術發展、環境和生態安全保護、國際合作發展、緊急狀況防範應對、公共安全保障、軍事安全保障,以及國家邊防等十大領域。

各領域主要任務:與國家北極政策提出的各領域主要任務相一致。其中,北極科學技術發展領域的主要任務包括:擴大開展科技發展重點方向上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活動,在北極開展綜合遠徵研究;開發並應用對北極發展至關重要的技術,包括用於解決國防和公共安全保障領域問題的技術,開發在北極條件下使用的材料和設備;擴大開展關於北極地區危險自然現象的研究活動,開發並應用在氣候持續變化條件下預測這些現象的現代方法和技術;開發並應用可有效防止全球氣候變化對基礎設施造成損害的工程技術解決方案;開發並發展可提升北極人口壽命與健康水平的技術;發展國家科研船隊。北極軍事安全保障領域的主要任務包括:實施綜合舉措防止對俄使用軍事力量,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提高俄軍部署在北極地區的部隊和其他軍事單位的戰鬥能力,維持一定水平的戰鬥潛力,確保能完成擊退侵略者的各項相關任務;完善對俄北極地區空中、水面和水下態勢狀況的綜合監控系統;建設改造現代化軍事基礎設施,為俄軍部署在北極地區的部隊和其他軍事單位提供生存與活動保障。

完成任務的主要措施:針對上述十大領域,戰略詳細提出完成各領域任務需採取的主要措施。其中,完成北極科學技術發展領域任務的主要措施包括:確定北極相關的科技發展重點方向,擴大開展相關基礎和應用研究活動;開發和應用對北極發展至關重要的技術,研製可在北極自然氣候條件下工作的地面運輸工具和航空裝備,開發可提升北極人口壽命與健康水平的技術;開展北冰洋綜合遠徵研究,開展長期深水水文研究;制定關於極地生態系統和全球氣候變化的國際科學研究計劃;發展國家科研船隊,包括建造漂流式自航平臺和北極科研船隻;圍繞北極相關的基礎和應用研究重點方向建立一批科教中心;對北極地區的科技發展進行監測、評估和預測。完成北極軍事安全保障領域任務的主要措施包括:完善北極地區部隊和其他軍事單位的組成和結構;確保在北極地區建立有利的作戰體制,包括根據俄羅斯面臨的實際和預測的軍事危險或威脅,保持北極地區部隊和其他軍事單位的戰鬥準備水平;為駐北極地區部隊和其他軍事單位增加配備適應極地條件的現代化武器和軍事與特種裝備;發展北極地區基地的基礎設施,完善對遂行任務的北極地區部隊和其他軍事單位的物資保障體系;利用兩用技術和兩用基礎設施執行北極地區國防領域相關任務。

(四)戰略在部分行政區劃內的主要實施方向

戰略第四部分針對俄地處北極的部分聯邦主體和市政當局,根據各地不同情況,分別提出它們在落實戰略時的主要方向。這些聯邦主體和市政當局包括:摩爾曼斯克州、涅涅茨自治區、楚科奇自治區、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卡累利阿共和國部分市政當局、科米共和國部分市政當局、薩哈共和國部分市政當局、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部分市政當局、阿爾漢格爾斯克州部分市政當局。

(五)戰略實施階段和預期成果

戰略第五部分以2024年、2030年和2035年為節點,劃分出三個戰略實施階段,並詳述每個階段應達到的預期成果。其中,在科學技術發展和國家安全保障方面設定的階段預期成果主要有:

第一階段(2020~2024):建成可保障北極地區穩定不間斷衛星通信的高橢圓軌道衛星星座;建成從事北極相關研究與開發的世界級科教中心;設計建造多艘科研船隻,漂流式自航平臺投入使用。

第二階段(2025~2030):建成可提供高時間解析度水文氣象數據的高橢圓軌道衛星系統;採用創新材料製造的新型機器人裝備、船隻設備、無人運輸系統和可攜式能源裝備等開始投入工業使用;開始組建在北冰洋高緯度區域開展複雜科學研究的國家科研船隊。

第三階段(2031~2035):組建完成在北冰洋高緯度區域開展複雜科學研究的國家科研船隊。

此外,戰略的附件設定了一系列重要指標的分階段目標值。

(六)戰略主要實施機制

戰略第六部分從領導管理、跨部門協調、規劃計劃和資金保障等方面,確定了落實戰略的主要機制。一是戰略的實施由俄聯邦總統總體領導;二是聯邦政府應負責制定並批准關於落實國家北極基本政策和實施國家北極戰略的統一行動計劃;三是戰略的實施需要國家和聯邦主體行政機構、地方自治機構、國家級科學研究院和其他科學教育組織、支持科技和創新活動的基金、社會組織、國有企業、國家參股公司,以及商業界的一致行動予以保障;四是戰略實施過程中國家行政機構、地方自治機構和其他組織的任務職能分配和協調互動程序,應按照國家相關立法確定;五是戰略的實施要求對《俄聯邦北極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國家規劃》《2035年前北部航道基礎設施發展計劃》等相關文件做出相應修訂;六是戰略中的軍事安全和國家邊防領域任務需要通過實施《國家武器裝備發展規劃》和年度國家國防訂貨計劃等來保障完成;七是戰略實施的資金保障由聯邦預算和預算外來源共同提供。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來源 | 克裡姆林宮網站

圖片 | 網際網路

作者 | 馬婧

編輯 | 陳培

註:原文來源網絡,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相關建議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普京批准俄羅斯新版海洋學說 強調與中印合作
    據俄羅斯衛星網7月27日報導,普京周日批准了俄羅斯新版海洋學說。該文件當天在總統官方網站公布。俄羅斯新版海洋學說其中指出,將同中國和印度海軍開展更緊密的合作。 新版海洋學說將成為制定俄羅斯短、中、長期既在本國水域又在大洋進行海上活動的計劃的基礎。它是對軍事學說的補充,與其共同確定國家為確保本國海洋活動戰略利益而採取的方針。
  • 俄羅斯強化北極地區力量部署
    2021年,俄將進一步在北極地區部署新型戰鬥機和直升機,並完善駐軍指揮系統和通信網絡部署,從而成為首個在北極地區部署空中力量的國家。從總體看,俄羅斯強化北極軍力是其目前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冷戰時期,蘇聯為了更好地與美國爭奪霸權,曾在世界各地建立自己的軍事基地。蘇聯解體後,經濟低迷的俄羅斯無奈放棄了大部分的海外軍事基地。
  • 俄羅斯批准聯邦北極地區發展戰略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批准聯邦北極地區發展戰略。文件確定近15年北極圈外區域開放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其中優選方向有:生態、社會領域、提升經濟和國家安全。     12月末前,政府應提交實施既定任務的詳細計劃。其中,2035年前,液化氣生產計劃增加到10倍,北極海路運輸量幾乎增加3倍,平均工資最少應上漲一倍。
  • 俄新版海洋學說強化大西洋戰力 溫和警告北約擴張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於26日海軍節當天主持召開俄羅斯新海洋學說會議,並批准了新版海洋學說。時隔15年後出臺的這一新版學說將俄海軍發展的「重音符」放在大西洋和北極地區,點名批評北約將軍事設施推向俄羅斯邊界。德國《明鏡》周刊認為,「俄新版海洋學說是對美國在世界霸權的回應」。
  • 俄羅斯「押寶」北極:在北冰洋部署10餘艘戰略核潛艇
    4月5日電 據《俄羅斯報》報導稱,俄軍事偵察人員正參加在北極地區的軍事科研演習,演習中將測試其裝具,檢驗技術裝備、裝具、武器以及軍事通信設備在北極條件下的適用性。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在莫斯科報導指出,俄羅斯北極部隊成立於2014年12月,目前正在研究在城市下瓦爾託夫斯克成立將在北極服役的空降兵和特種兵分隊人員培訓中心。俄羅斯一直將北冰洋作戰重要的軍事基地,部署了海軍、空軍和精銳的地面部隊。為加強對美戰略核威懾,俄羅斯在北冰洋部署了10餘艘彈道飛彈核潛艇和7艘柴電潛艇,近幾年一直在北冰洋巡航。
  • 關注|北極冷戰再啟?大國爭奪北極地區控制權
    冷戰時期,寒冷的北極地區就成為核武器試驗的「練兵場」,蘇聯太平洋艦隊的主要基地都部署在北極圈附近。冷戰後,俄羅斯經濟衰退,蘇聯時期的北極軍事基地一度被廢棄。近年來,美國及其盟國、準盟國從東部和西部對俄羅斯形成戰略壓力,強度達到冷戰以來最高峰。向北突圍威脅美國本土,成為俄羅斯比較可行的一個戰略選擇,北極的重要地位再次凸顯。
  • 十問:盛世良俄羅斯為什麼在北極插旗?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有關規定,大洋底土,特別是近海大陸架部分,如果是這個國家地貌的直接延伸,那這塊地方就是專屬經濟區,另外還有一定的寬度。而這次俄羅斯北極考察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證明俄羅斯的大陸架向北極自然延伸。 俄羅斯這一舉措的動機是什麼?
  • 爭奪北極圖解——哪些國家聲稱有正在融化的北極部分主權
    北極資產過去認為北極幾乎是穿不透的,隨著氣候變化融化了北極冰蓋,北極逐漸具有了新的戰略意義,而且數以萬億美元計的財富也已經觸手可及。環繞該地區的8個國家都在匆忙竭力聲張和維護自己對北極的主權,儘管對部署兵力來說,北極仍然是全球最令人畏懼的地區之一。
  • 俄羅斯吶喊:不能放過這裡——北極領土!
    經過一二次世界大戰以及這些年來大大小小的戰爭,大多數國家地區也都經歷過戰火的洗禮,其中最不容易被關注到的地方就是兩個極地——南極和北極。今天翁哥就說說北極!北極地帶分析北極地帶地理上包括了亞歐大陸和北美洲北部地帶,北冰洋及其島嶼也包括大西洋和太平洋北部,通常大多數以及主流情況都以北極圈為界限。
  • 俄「北極三葉草」軍事基地:暗藏謀求復興大國雄心
    這是俄軍首次公開介紹其在北極的軍事基地。北極戰略位置險要,在此部署軍事基地威懾意味不言而喻,聯想到不久前美國動用「戰斧」飛彈襲擊敘利亞的硝煙還未散盡,俄羅斯此舉的目的就更加耐人尋味。 近年來,俄羅斯面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從東歐、中東、東北亞三個方向施加的戰略擠壓。
  • 北極的機遇:這個不毛之地,對各國究竟有哪些戰略意義?
    北極對歐美國家戰略意義更大,對俄羅斯產生直接威脅雖然,現在的俄羅斯已經不復甦聯榮光,但是,憑藉著蘇聯軍事遺產,俄羅斯仍然是美洲和歐洲的心腹大患;雖然說,俄羅斯本身沒有體會到本國對世界的影響,但是美國和歐洲一些強國已經開始發現俄羅斯的威脅性。
  • 俄遠東和北極發展部網站編譯版:俄2035北極發展戰略通過
    據俄遠東發展部10月26日報導,俄總統普京籤署命令確定《2035北極發展和國家安全保障戰略》。《戰略》確定了北極發展的基本方向、任務、措施以及機制、階段和預期結果。特魯特涅夫:北極是我國的戰略地區,保障它的安全具有全球意義。總統命令中提出發展北極的具體目標,首先就是要提高250萬當地人民的生活質量,這與地區經濟增長和作為國際運輸走廊的北方海路緊密相連。
  • 金一南點評俄羅斯北極跳傘,澳大利亞南極耍賴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地區冰蓋加速融化,其自然資源、航道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對北極的爭奪,逐漸成為地緣政治競爭中的一個熱點。比如早在幾年前,美國的核潛艇就曾多次航行在北極海域,對俄羅斯形成軍事壓迫。而且從地理位置來看,美俄之間最近的空中航線就從北極上空穿過,所以,俄羅斯出於維護自身安全的考慮,北極地區是它必須把控住的一道重要關口。
  • 美國說:北極地區不是你俄羅斯的,我想來就來!
    上世紀自美蘇爭霸以來,美蘇就圍繞北極資源展開各種對抗,穿越北冰洋上空,無論是戰略轟炸機還是遠程飛彈,都能以最近的距離向對方實施攻擊。北極地區,也一度成為北約,華約兩大軍事陣營先進武器部署最密集的地區,尤其是戰略彈道飛彈的部署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
  • 俄羅斯未來或將獨享北極航道,這一點世界各國都比不上
    北極地區目前正在成為大國角力的競技場,在北極附近的國家都想來分一杯羹,俄羅斯、美國、加拿大等8個國家對於北極地區所具有的戰略地位都相當重視,紛紛派遣自己的力量進入到北極地區。北極長時間以來覆蓋著厚厚的冰層,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地區的冰層開始融化,這使得人們看到了開闢一條新航道的希望,如果可以開通北極航道,那將極大的縮短歐洲國家船舶去往太平洋的時間,同時這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不過目前這一計劃也只是停留在構想階段,最大的阻礙就是北極地區仍分布有大量的冰層,普通的船舶根本無法在北極地區航行。
  • ...已成為國家重大戰略。這表明將有更多扶持政策出臺,哪些科技股...
    習近平演講透露出創新驅動發展已成為國家重大戰略。這表明將有更多扶持政策出臺,哪些科技股將率先受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中國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國家重大戰略。希望中外工程科技專家學者加強合作,共同為人類社會進步做出新的貢獻。習近平指出,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等交叉融合正在引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未來幾十年,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同人類社會發展形成歷史性交匯,工程科技進步和創新將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
  • 俄羅斯的新戰略:三分歐亞大陸
    莫斯科為此提出了「三分歐亞大陸」的戰略:北極和俄羅斯、裏海和中東地區,構成中部能源生產區;亞太地區和歐洲構成東西兩大能源消費區,分別由中國和德國領導;俄羅斯通過出兵敘利亞、拓寬在中東地區的能源版圖,來鞏固對中部能源生產區的領導,在塑造新的歐亞大陸體系方面邁出決定性的一步。
  • 俄專家:北極上空是美國最有可能打擊俄羅斯的最短距離
    公開資料顯示,北極圈內有北冰洋、島嶼、陸地,它們分屬8個國家: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丹麥、冰島、挪威值得關注的是,北極圈住主要的軍事力量就是俄羅斯四大艦隊中最強的北方艦隊,而美國也在該地區駐有相當強力的軍隊。 毋庸置疑的是,未來北極圈主要爭奪國家勢必是俄羅斯和美國,其他國家可能只能打打醬油,因為只有美俄擁有完整的「核三位一體」打擊能力!
  • 俄組建第五個軍區,主打戰略威懾,管控範圍涵蓋北極和北大西洋
    從當年12月1日開始,北極戰略司令部開始運作,當時新組建的北極戰略司令部就接管了來自俄西部、中部、東部、南部軍區的部分部隊和艦艇等力量。其中,當時還隸屬於西部軍區的北方艦隊全編制、空軍及防空部隊部分指揮部轉交北極戰略司令部管轄,北極戰略司令部領導人選直接由俄羅斯國防部篩選。
  • 北極將成為戰場?美戰艦又要「自由巡航」,直逼俄羅斯家門口
    圖為在北極航行的破冰船北極在這些年越來越成為戰略熱點,環北極圈的國家都對北極提出了主權要求,還有其它利益要求。那麼為什麼北極現在越來越受到關注,成為一個香餑餑呢?圖為北極地區俄軍演習俄羅斯是戰略眼光最遠的,而且它也動手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