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疆按:益元——2020後水墨年度展的展覽形式比較獨特,因為藏品是第一次亮相,故而只有到現場的人才能看到。但參與者卻是不拘一格,他們的觀點會推出來,或對話或貼文,同時會展示言談者的作品,這樣就構成了古今對衝展,也是同時發掘不同的藝術,比如數日前的劉以林及其作品。而這些言論和作品或許會對你有所啟示有所觸動,下面湖北某大學教授向宏年的這篇文章就是——
「賀疆VS視界」劉以林之「慢」
向宏年
每天都在忙。正如有位同事所言:每天起床都得仔細想一下,今天要做哪些事情。不然,可能必須做的那些事被一些瑣事給耽擱了。的確,我們的時間在不知覺間,無情地碎片化了!被動的、分裂的狀態快要成為一種常態,似乎總在"趕路",慢不下來,遑談停下來凝神思考呢?
儘管很忙,但這幾日,「賀疆VS視界」公眾號中劉以林的一句話讓人回味:「一個人真能慢下來,那他就會快得誰也追不上」。這種慢,是不在意結果的一種狀態;是「無心插柳」的狀態;是只為純粹的酷愛而行動的狀態;是自己的精神得到馳騁,「放下」功利的一種境界。正因為「放下」,純化了心境,進入「無我」境界的一種「虛心」,最終成就了「快」。這與為了「快」的結果而「有目的地放下」不在同一種境界。
中國畫中講究「虛實相生」「計白當黑」以及「疏可跑馬、密不透風」無一不透露出「空」、「虛」的重要意義;而亨利摩爾的孔洞雕塑中嚴謹地闡釋出摩爾「孔洞本身如同實心的體積一樣具有形體的意義」,摩爾「孔洞「的穿透性與其人物雕塑的生命力不可分割。回看劉以林的藝術作品,不論是中國之「虛」還是摩爾的「孔洞「生命力在其十二屬相雕塑中都發出了無聲的言說;中國民間美術中的高純度色彩,西方超現主義畫家米羅近乎兒童般的稚拙畫面在劉以林的十二生肖動物雕塑中同樣得到了濃縮的醇化。
不管是十二生肖,還是劉以林簡潔的鋼筆畫,總有一種向上的、陽光的「精」「氣」「神」溢出。活潑而不張揚、簡潔而不簡單、鮮亮而不俗氣,融東西方多家之長能自成一體,中國民族的氣質,傾心向陽的個性濃縮在去繁就簡、凝神聚氣的作品中,這便是劉以林十二生肖動物雕塑給我的第一印象。按照賀疆「賀疆VS視界」公眾號中介紹的,劉以林經常自嘲自己「是同學裡最沒有名氣的,全國認識我的不超過50人。」如果說,賀疆「是那50個人之一」。而我並不是,「劉以林」這個名字我確第一次是在「賀疆VS視界」發布中看到。
齊白石曾說:藝術「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我以為,「賀疆VS視界」公眾號中推介的劉以林的藝術正是這樣。而要做到這一點並非易事,還是重溫劉以林的另一句話:「我應該做的就是堅守自己的慢,就像池塘堅守永恆的村莊,大地草根清寂之處,那才是我心安寧的地方。」
每天都在忙。而我們的快樂並不在「忙」裡,正在於「慢」下來之後的思考。
2020年12月28日 於武漢江夏紙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