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2018洛杉磯藝博會藝術家劉以林:東方原創力是本質主義創作

2021-01-11 財經直播間

當代藝術家劉以林

文/張 瑜

全球知名、美國老牌藝術博覽會——第23屆洛杉磯國際藝術博覽會於洛杉磯當地時間1月10日至14日在洛杉磯會展中心精彩舉辦。由中國文化部支持、中國文化傳媒集團組織實施的中國國家展區第四次亮相這一美國西海岸乃至影響全球藝術行業的年度藝術盛會。

美國藝術粉絲與劉以林先生(左)合影

一如既往地堅持學術性與藝術性並重,中國國家展區在本屆洛杉磯國際藝博會上特別推出了《東方氣韻》為主題的劉以林個人藝術空間展覽,以十多件雕塑、近30幅油畫與十多件鋼筆畫閃耀登場,在與來自全球數十個國家的頂尖藝術家同臺競藝中,吸引了潮水般的客流湧入,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業績,贏得了美國主流社會政商界人士的陣陣好評。

日前,劉以林家鄉——《滁州日報》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

1.您的作品《萌驢》北京冬奧會試點村吉祥物在第23屆洛杉磯藝術博覽會大放異彩,請談談「萌驢」的創作靈感來自哪裡?

答:這與中國這一屆冬奧會的吉祥物設計觀念有關。冬奧會吉祥物設計尚未開始,但中國作為一個崛起的大國,吉祥物設計如何能達到世界最頂尖級?有三個方面必須明確迴避:一是不能具象,在具象上,法國人羅丹已達極致,此區域突破的可能性很小;二是不能「歐美式抽象」,這一方面,英國人亨利·摩爾已達極致,此區域突破的可能性同樣很小;三是不能卡通,卡通境界中,很難顯示此一作品與彼一作品的巨大區別。吉祥物設計,必須在創作觀念上領先,走東方原創主義道路,其作品境界,應在西方的「旁邊」或「前面」而不是「後面」。現在,世界原創力已出現東移跡象,中國美術有望改變仰視西方的「信息輸入狀態」而進入「信息輸出時代」,我在冬奧會論壇發表了上述觀點,我的這個小作品的「創作靈感」,大致與此有關。

美國教育部原副部長張曼君(左)與劉以林先生在《萌驢》北京冬奧會試點村吉祥物前合影

2.您的作品在洛杉磯國際藝博會上很受歡迎,有評價說您的作品展現了「東方原創力」,您怎樣解釋「東方原創力」?

答:千百年來,人們進行美術創作,主要靠經驗和視覺,經驗中有,看見過或正看見,然後學習美術,臨摹,寫生,創作,這樣創作的作品,一般表現的是大自然的一個點;西方文藝復興以後,推進到畢卡索和亨利·摩爾這個位置,摒棄了經驗和視覺,靠的是概念和思維,二維喧囂,衝擊力很強。世界美術,包括中國美術,大致在這兩個創作範圍之內。我個人感知的所謂「東方原創力」,是「本質主義創作」,一切事物都有最後存在形式,這個最後形式是哲學形式,此形式物化,即用美術形式表現出來,有幾個特點:一是所表達的事物飽含此事物的本質特點;二是極簡,這種「簡」不是簡單,而是「大道至簡」的簡,是老子「少則得」那種少,此種少實際是無限多;三是沒有區域性局限,即不論內行人或外行人,也不論東方人或西方人,看了都會喜歡,它有一個超越爭論的位置;四是作品所傳達的境界沒有破壞感、陰鬱感和猥瑣感,生機勃勃,陽光向上,令人愉悅,幾乎平行於唐詩宋詞意境,與當下崛起的時勢非常契合。這就是「東方原創力」。舉一個例子,蛇,它精神上的陰森和形體上的細圓,這二者都是不能改變的,改變一個,它就不是蛇了,但我的雕塑《蛇》,這兩個都改變了,精神上吉祥愉悅,形體上扁,它為什麼仍是一條蛇?我在法國巡展時與法國藝術家討論,這是西方美術理論不能解釋的,它就是「東方原創力」的顯現。

好萊塢奧斯卡金像獎獲得者安德森導演(左)與劉以林先生

3.您最早是文學出身,後來又從事美術創作,為什麼會走上這樣的道路?您又是如何完成這種轉變轉型的?

答:有人說,東方智慧的源頭是易經,高峰是禪宗,禪宗的核心思想之一就「頓悟」,這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是它的受益者。我沒有任何美術訓練,進入山居以後,美術的東西,說來「突然」就來了。美術界也多有疑問,即便境界上感知了,美術技術上如何解決?它很好解決,在頓悟境界中,所有技術問題都不是問題,它與意識是一體的,意識本身就是能量,它的物化,帶有明確方向性,對於創作主體而言,它們可以按需到達。還有就是,我並非轉變轉型,我只是在文學的旁邊增加了美術創作,比如今年,我出版的著作將有七本,其中還有一本用文言創作的當下生活的散文,這與專業作家有何區別?

劉以林油畫購買者(左一)與他以及紐約州立大學博士合影

4.您是個詩人,出過詩集,詩對您的美術創作有何影響?

答:我出版的詩集有《大匠之歌》《敬畏之歌》等七部,現在仍是創作旺盛期。詩是一切藝術核心中的核心。詩歌現在受眾面小,但,它是文學的象牙塔尖,至艱至難。所有藝術,其至深境界都是詩。詩是我美術創作的推動力之一。

5.您不僅寫作,也在雕塑、油畫、鋼筆畫、水墨等領域都有所涉獵,且產生一定影響力,您是如何實現這種多元化創作的?

答:世間規律,是博而不精,精而不博。一個人如果是汽車頂級專家,很可能他在汽車輪子的花紋或哪一方面獨有建樹,如果他什麼都懂,那就十分可疑。我讀大學時,曾一再懷疑達·文西是假的,他一天24小時,那麼多領域,每個領域都那麼精深,他不睡覺嗎?他的學習時間從哪來?但,如果從中國傳統文化角度說,比如從佛教的角度說,這種情況,就是很普通的,一個人(所有任何人,不是只有什麼特殊天才人物)只要能放下,到達某種狀態,智慧和能力就是難以思議的。以雕塑為例,我到網上查,雕塑家一生幾百件作品,鮮有過千件者,我兩年時間,做了6202件,這能是真的嗎?但,作品就在那裡。神秘嗎?一點也沒有。老子言:「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我的體會是:「一個人如果真能慢下來,他就會快得誰也追不上。」

好萊塢奧斯卡金像獎獲得者安德森導演(右)與劉以林先生

6.您的鋼筆畫被稱為「簡妙」派,如何理解「簡妙」二字?這是否與您崇尚道家美學有關?

答:《讀書》雜誌,每期一幅插圖,前30年是丁聰插圖,標為漫畫,其圖確實是漫畫;2013年5月起,是我插圖,也標為漫畫。我的圖肯定不是漫畫,但不是漫畫它是什麼畫?現在已出了50多本插圖書,《人民文學》等雜誌作插圖時也都討論,這到底應叫什麼畫?哲思畫、簡妙畫、寫意畫、靈意畫、禪意畫,各種叫法都有,到現在也沒有定論。「簡妙」只是說法的一種。過去繪畫規律是「畫龍畫虎難畫骨」,畫,都是視覺形象,不能「畫骨」,我這種鋼筆畫因為是「本質主義」理念,它可以「畫骨」,卻可以把科學、宗教、哲理、詩歌等難言境界用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亞裡斯多德的一句話「人的本性在於求知」,這個抽象境界,就能表現出來。這種畫,視覺上是「簡」,至於說它是「妙」的,也可能是讀者表揚我吧。當然,道家的東西是我們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十分喜歡。

洛杉磯原郡長夫人(右一)欣賞劉以林作品《中國武術》雕塑

7.您曾經從事過企業管理,並曾經週遊中國、週遊世界數載,現在又「隱居」北京深山,閉關創作,這兩種不同的方式對您的生活和創作有何影響?

答:對生活沒有影響,一切順其自然。對創作當然有重大影響。創作之境界,乃是「學」和「道」兩個部分。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是「學」的部分,規律是「為學日益」,沒有這個部分,人生當下的努力和汲取就是不足的;而「道」的部分,規律則是「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當下體驗和受益,當然也很難超出這個邊界。

8.接下來,您有何新的創作計劃?

答:慢。平常心。隨緣。

相關焦點

  • 「本質主義」藝術家劉以林應邀參加2020中國·青島公共藝術大展
    本質主義」藝術家劉以林文/爾雅由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主辦,青島市公共空間藝術促進中心和中國雕塑院青島分院承辦,由全國城雕委副主任、天津美術學院景育民教授策展的「2020中國·青島公共藝術大展」,於7月11日在青島市雕塑館開展。
  • 大選之後,「不朽此刻」的2016邁阿密海灘巴塞爾藝博會
    和場外掛著「不朽此刻」的燈光裝置呼應的,是內場入口有著黑色標題的巨大紅色燈箱:來自洛杉磯布魯姆和坡畫廊( Blum & Poe)的觀念藝術家山姆·杜蘭特(Sam Durant)創作於2008年的作品《無上之白(End White Supremacy)》。他的作品總是能夠簡潔而又有力地表達對自己當下政治景觀的警覺和憤怒。
  • 第25屆廣州藝博會12月3日開幕,七大主題單元內容提前揭秘
    參展藝術家既有頂尖藝術名家、行業領軍人物,也有兼具傳承與創新的實力派新生代藝術家代表,這次展出的藝術大家及作品涵蓋全國近現代及當代的藝術家,致力於呈現一場全面化、多元化、國際化的藝術盛宴。該主題展區將以一代藝術名師黃永玉的創作生涯作為展覽線索,圍繞黃永玉各個時期的經典作品如《三月天》《花城》等精品進行展示,以故事敘述的角度勾勒出黃永玉的藝術創作風貌,讓廣州市民有機會近距離了解、欣賞這位藝術大師的名作。
  • 洛杉磯:美國當代藝術市場的新中心(圖)
    此外,洛杉磯作為全美僅次於紐約的第二大藝術品交易市場,當然少不了藝博會的身影。已有17年歷史的洛杉磯藝博會是最資深的本土藝博會,由當初的只有12家畫廊參展到今年超過108家的規模,見證了洛杉磯當代藝術的發展軌跡。
  • 上海藝博會11月8日開幕,120家藝術機構呈現海納百川
    上海藝博會11月8日開幕,120家藝術機構呈現海納百川 澎湃新聞記者 陸林漢 2018-10-24 19:56 來源:
  • 2018上海藝博會11月8日開幕 特設「榮耀亞洲」展區
    東方網記者鬱婷藶10月24日報導:記者獲悉,第二十二屆上海藝術博覽會將於2018年11月8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開幕,再次為海內外收藏家獻上陣容華麗的藝術盛宴  在主展區的近120家參展畫廊與藝術機構,將為觀眾帶來趙無極、陳佩秋、陳鈞德、黃來鐸、何多苓、龐茂琨、葉永青、劉慶和等從藝壇泰鬥到業界中流砥柱的名家名作;倫勃朗、魯本斯、畢卡索、呂佩爾茨等國際藝術大師的原作也為藝博會帶來世界級的藝術視野。
  • TASCHEN上海西岸藝博會首展精彩呈現
    在VIP專屬日中,特邀嘉賓、讀者們共同以香檳慶祝TASCHEN在藝博會的首次亮相,並共同迎接於全球首次面世的限量版書籍《David Hockney. My Window》(《大衛·霍克尼 我的窗戶》)(預覽版)。
  • 收藏本文,一年有效:2018年全球將舉辦哪些藝博會?
    一位遊客正從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畫廊板塊中藝術家馬丁·克裡德作品前路過。圖片: by Harold Cunningham/GettyImages今年三月,所有的目光都將聚焦在新走馬上任的紐約軍械庫藝博會(Armory Show)總監尼科爾·貝裡(Nicole Berry)帶領下的藝博會。在紐約軍械庫藝術周上將要發生兩件大事:其一,軍械庫藝博會將顛覆傳統,展期將持續一周。
  • 2020上海藝博會回歸夢開始的地方
    由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主辦、上海藝博會國際展覽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上海藝術博覽會於今晚至12月6日在上海世貿商城舉辦。不同於去年的雙館辦會,今年上海藝博會整體回歸上海世貿商城。這裡是上海藝博會從創建到第19屆的舉辦地,見證了藝博會從誕生到興盛的耕耘。
  • 全球藝場與上海時間|西岸藝博會觀察:復甦與輻射
    、 16場專業論壇、23件公共藝術作品、40部影像作品,97家國內外知名畫廊與機構與逾700位藝術家集結亮相,結合從11月2日-15日的線上畫廊單元,帶來線上線下的全方位體驗。其中包括豪瑟沃斯、大田秀則畫廊、佩斯畫廊、香格納畫廊、白立方、空白空間等連續六年參展的畫廊將繼續為觀眾呈現藝術家多元而豐富的創作;同時,常青畫廊、高古軒、科林沁格畫廊、立木畫廊、裡森畫廊、紐格赫姆施耐德、貝浩登、阿爾敏·萊希等多次參與展會的國際知名畫廊也悉數回歸。此外,還有多家畫廊首次參展。
  • 邵大箴:藝術家從本質上講是手藝人
    雖然對「異化」的觀點有不同的理解,但這確實很值得我們思考,西方藝術家對此就很敏感。這是一方面的合理性。 從手段的角度來說也有其合理性,那就是適應現代工業、科技、信息革命,適應現代環境的變化、現代人對社會認知的變化等。這些變化帶來了很多新的材料、媒介,比如視頻、影像都被運用到藝術創作中。視覺、聽覺,甚至是觸覺都被綜合利用,各種藝術材料、藝術手段也都被綜合運用。
  • 向宏年:「賀疆VS視界」與劉以林之「慢」
    但參與者卻是不拘一格,他們的觀點會推出來,或對話或貼文,同時會展示言談者的作品,這樣就構成了古今對衝展,也是同時發掘不同的藝術,比如數日前的劉以林及其作品。而這些言論和作品或許會對你有所啟示有所觸動,下面湖北某大學教授向宏年的這篇文章就是——「賀疆VS視界」劉以林之「慢」向宏年每天都在忙。正如有位同事所言:每天起床都得仔細想一下,今天要做哪些事情。
  • 藝術家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洛杉磯劇照展
    40年的職業生涯回顧——目前正在洛杉磯市中心的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作為此次展會核心的是謝爾曼廣為人知的「無題電影劇照」,劇照中藝術家擺著各種懷舊的造型,嚴格構思的場景讓人想起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和60年代的低成本電影。
  • ASCHEN首登上海藝博會 同時開設官方微信、微博與天貓旗艦店
    A Bigger Book》在藝博會現場共同展出。TASCHEN展位也於中國內地首次向特邀嘉賓、媒體與讀者展出攝影SUMO巨著《David Bailey》,以及呈獻一系列與知名藝術家、設計師及建築師等合作的書籍,如《Ferrari》、《Daniel Kramer. Bob Dylan》、《Sebastião Salgado. Gold》、《Piano.
  • 蒸汽波、資本主義終焉與西洋美術史的終點,為什麼這位日本藝術家...
    在澀谷PARCO新開業的「OIL by 美術手帖」畫廊,藝術家玉山拓郎為我們帶來了開幕個展「The Sun, Folded.」(2019年11月22日~12月11日)。近年玉山以使用日用品等現成品創作的作品,以及充滿了強烈色彩的空間性作品而備受關注。在展覽開幕之際,《美術手帖》總主編巖淵貞哉與藝術家本人進行了深度交流。
  • 洛杉磯藝術之花太平洋標準時間10月盛大開幕
    騰訊體育訊 日前,受國際關注的60多個文化機構首次齊聚洛杉磯,揭幕最新的藝術展太平洋標準時間:1945-1980洛杉磯藝術展( Pacific Standard Time: Art in L.A. 1945-1980)。
  • 美國藝術家辛西婭·費斯特作品
    藝術家國際推廣平臺
  • 一周觀展指南|紛至沓來的上海雙年展、藝博會、ART021
    11月的上海除了迎來「第12屆上海雙年展」、「ART021」、「上海藝博會」外,龍美術館和復星藝術中心也紛紛開啟了「布爾喬亞」和「辛迪•舍曼」大展。而在杭州,觀眾則可以欣賞到古代墨竹名跡展;在北京,則可在故宮感受佛陀造像;在日本,既可傾聽來自蒙克靈魂的「吶喊」,也可在奈良感受正倉院的館藏珍寶。
  • 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11月啟動,包括西岸藝博會等百場活動
    首個「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活動將以「西岸標誌,全城聯動」的形式開展,屆時,將有西岸藝博會、ART021等交易和藝術品展覽展示等百場活動集中開展,雲集國際國內拍賣行、境內外知名畫廊和國內外藝術家、收藏家。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首場新聞發布會現場8月29日上午,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首場新聞發布會在上海西岸舉行。
  • 10幅2020年不能錯過的瑞典藝術家Krs藝術作品
    瑞典藝術家Krstoffer Kullengren 克裡斯 庫倫格林畢業於歐洲著名的亞洲文化研究學院,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前身為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也是老舍曾在英國就職的學校,彼時學校的負責人曾是清朝末期宣統皇帝溥儀的英語教師),瑞典藝術家Krs對亞洲文化與哲學有著深刻的研究。瑞典藝術家Krs的作品也時而反映他對當代人性的哲學思考,其中「監獄」系列作品便是不能錯過的代表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