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一水流殤
早在2019年12月,美國芝加哥德保羅大學社會學家德馬約就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在公共衛生領域,不平等會殺人。可能換到其他國家的民眾,對這一說法並不太理解,但從美國社會現狀來說,這是真實而客觀的描述。因為不平等,所以會造成大量低收入民眾的死亡,這就是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造成的惡果,而這一問題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間更是分外突顯。
據Worldometers的數據顯示,截止到1月4日16時,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死亡病例累積超過36萬例。根據美國疾控中心流出數據,截至2020年11月30日,從確診病例、住院人數和死亡病例上來說,非洲裔美國人分別是非拉美裔白人的1.4倍、3.7倍和2.8倍。對於拉美裔來說,同比數據分別是1.7倍、4.1倍和2.8倍。印度裔相關數據比例基本相同,分別是1.8倍、4.1倍和2.6倍。
伴隨著相關數據,美國社會的種族問題越發突顯。雖然病毒並無「歧視」之意,但社會卻有歧視之心。在疫情期間,美國有色人種在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之後,受到醫生冷處理的案例屢見不鮮。正是因為醫療機構對於有色人種的歧視,才造成了有色人種比白人更高的死亡率。其實,這並不是個例,在美國整個醫療衛生體系之中,這種不平等貫穿始終。
據美國醫療數據顯示,非洲裔等的合併症患病率更高,比如糖尿病、肥胖症等。在美國低收入民眾中,成年人患有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達36%。其中,有50%的受訪者因為經濟問題,選擇了拒絕治療。而這數據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僅僅只佔12%左右,差距十分懸殊。可以說,美國的低收入人群遠比在其他國家的同類人群更為不幸。
實際上,醫療衛生領域的不平等也折射出了更大的社會問題。因為種族歧視問題,這些低收入人群大多從事的是低收入工作,他們沒有辦法得到很好的工作崗位。而在疫情期間,由於崗位存在感不強,他們更是大量失業,完全失去了基本生活的保障。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不公平的。而這種不平等,會讓他們逐漸被社會吞沒。
免責聲明:本文由時代之聲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