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探測器:宇宙或許並不如我們想像的擁擠

2021-01-13 中關村在線

1月13日消息,雖然我們可能會把太空看成是一片漆黑的海洋,但只要我們在夜晚仰望,就會發現它布滿了無數的星星。宇宙中的恆星數量一直是未知的。20世紀90年代,科學家普遍認為宇宙中約有2000億個恆星系統,經過不斷探索,這個數字擴大到約2萬億。

然而,科學家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宇宙可能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擁擠。


NASA探測器:宇宙或許並不如我們想像的擁擠

據外媒 cnet 報導,科學家研究了 NASA「新地平線號 「探測器最近觀測的數據,該探測器目前位於太陽系邊緣,比哈勃望遠鏡觀察到的天空要暗 10 倍,天空中的星系也比預想中的要稀少。

還有一項即將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由 Postman 共同撰寫的新研究也表明,宇宙中的星系總數可能是數千億,而不是數萬億。

哈勃望遠鏡的繼任者詹姆斯 · 韋伯太空望遠鏡將在今年萬聖節前後發射(10 月 31 日),屆時將更進一步了解到底有多少種星系以及什麼類型的星系會發出微弱的背景光,使宇宙無法完全變黑。

免責聲明:凡標註轉載/編譯字樣內容並非本站原創,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http://news.zol.com.cn/760/7606432.html news.zol.com.cn true 中關村在線 http://news.zol.com.cn/760/7606432.html report 905 1月13日消息,雖然我們可能會把太空看成是一片漆黑的海洋,但只要我們在夜晚仰望,就會發現它布滿了無數的星星。宇宙中的恆星數量一直是未知的。20世紀90年代,科學家普遍認為宇宙中約有2000億個恆星系統,經過不斷探索,這個數字擴大到約2萬億。然而,科學家最近的一項...

相關焦點

  • NASA 探測器發現:宇宙可能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擁擠
    IT之家1月13日消息 儘管我們可能將太空視為一片漆黑的大海,但只要在夜晚抬頭看,就能發現其中布滿了無數恆星。宇宙中恆星的數量一直是個未知數,在上世紀 90 年代,科學家普遍認為宇宙中大約有 2000 億個恆星系,之後經過不斷的探測,這一數字擴充到了兩萬億左右。
  • 宇宙「頂級文明」能有多先進?NASA:人類不敢想像,科幻片拍不出
    宇宙「頂級文明」能有多先進?NASA:人類不敢想像,科幻片拍不出來說起宇宙文明,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很多人也都從科幻片當中看到過宇宙文明的景象——當中不乏宇宙飛船、星球大戰等等科幻鏡頭,還有外星人的出現。
  • NASA南極發現平行宇宙證據,「我們旁邊」或許存在一個鏡像宇宙
    美國著名物理學家、費曼的師弟——休·埃弗雷特,跳出來說:都別吵,貓在即死又活,如果我們打開盒發現貓死了,那麼在另一個宇宙的我們打開的盒子裡貓肯定是活的。阿蘭古斯提出了暴脹理論解決了這3個問題:宇宙在早期量子漲落引發了劇烈快速的膨脹,創建並捋直了我們的空間,使它的曲率為0,宇宙繼續膨脹。
  • 「我們旁邊」或許存在鏡像宇宙,NASA在南極發現潛在證據
    美國著名物理學家、費曼的師弟——休·埃弗雷特,跳出來說:都別吵,貓在即死又活,如果我們打開盒發現貓死了,那麼在另一個宇宙的我們打開的盒子裡貓肯定是活的。圖:我們宇宙和平行宇宙的貓波爾、愛因斯坦、薛丁格,鴉雀無聲!接下來說說多元宇宙。
  • 「我們旁邊」或許存在鏡像宇宙,NASA在南極發現潛在證據
    美國著名物理學家、費曼的師弟——休·埃弗雷特,跳出來說:都別吵,貓在即死又活,如果我們打開盒發現貓死了,那麼在另一個宇宙的我們打開的盒子裡貓肯定是活的。阿蘭古斯提出了暴脹理論解決了這3個問題:宇宙在早期量子漲落引發了劇烈快速的膨脹,創建並捋直了我們的空間,使它的曲率為0,宇宙繼續膨脹。
  • NASA「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即將發射
    NASA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將於北京時間本周四7月30日晚上7:50搭載聯合發射聯盟的擎天神五號運載火箭,於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的41號航天發射複合體發射。實時報導和倒計時評論將於北京時間當天晚上7:00開始,可前往Theta.TV (https://www.sliver.tv/win/nasa )以及NASA的網站(https://www.nasa.gov/live/)觀看。
  • 宇宙生存守則:相見不如懷念
    1950年,也正是UFO流行的那一年,物理學家費米在和同事午餐聊天時,提出了一個尋找外星人行動中不可忽視的理論矛盾,其基本內容是:按照宇宙的尺度來計算,我們預測出現外星文明的可能性是很高的,但為何我們卻沒有看到如外星飛船或探測器之類的證據、為何它們不給我們「打電話」呢?費米悖論後來在1975年得到了科學家麥克·哈特的擴展為「費米·哈特悖論」,成為了科學家始終不解的難題。
  • 我們的宇宙中會存在多大的生物?研究人員:可能會超乎你的想像
    然而,當我們長大了了解到了一些人類當下的天文學常識時,我們是否會想到,在我們生存的這個廣袤無垠的宇宙中,我們人類會不會也擔當著螞蟻的角色呢?要知道,我們人類目前觀測到的宇宙範圍是直徑900億光年的宇宙。在這片宇宙中像我們銀河系這般規模的星系就有兩萬億之多,而我們的太陽系在銀河系中只是銀河系中所有恆星系的兩千億分之一。
  • 「新地平線」號探測器發現,太空比我們想像的要更暗
    在可觀測的宇宙中有多少個星系呢?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多。美國宇航局的「新地平線」探測器測量了天空的黑暗程度,發現可能「只有」幾千億個星系在發出微弱的光,我們無法探測到,這比之前的估計要少得多。
  • NASA公布12億光年外的宇宙奇觀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一張非凡宇宙圖,揭示了宇宙深處一個名為Abell 2384的龐大系統的驚人面貌。據介紹,Abell 2384距離地球約12億光年,由緊密相鄰的兩個星系團構成,總質量高達太陽260萬億倍,完全是超乎想像的存在。
  • 宇宙中佔比非常大的暗物質,或許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神秘!
    天文學家努力了將近80年,企圖搞清瀰漫於宇宙的神秘暗物質是由什麼構成的。通過星系的運動,天文學家想到了利用暗物質來解釋為什麼宇宙的質量好像比可見恆星和星系擁有的質量大得多。通常,暗物質會在星系周圍形成一個巨大的暈輪,銀河系的暗物質暈就是把我們維繫在一起的因素之一:銀河系的旋轉非常快,如果沒有暗物質產生的額外引力將其維繫在一起,銀河系就會飛散。但是,對這個星系團中的一個星系來說,暗物質暈的中心點偏離了星系本身的中心點,偏離值大約為5000光年。就太空而言,這個距離不算遠。
  • 我們看到的宇宙因你而不同
    重新認識宇宙 30年來,哈勃太空望遠鏡深刻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說它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太空項目毫不為過。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覆蓋了人類研究宇宙的各個層次:大到宇宙尺度,小到如小行星和彗星這樣的天體。
  • 「纖維」宇宙結構假說:或許我們人類,處於宇宙「偏僻」的角落
    「纖維」宇宙結構假說:或許我們人類,處於宇宙「偏僻」的角落最早託勒密提出「地心說」時,人類認為自己腳下的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甚至後來提出「日心說」的哥白尼,還要被教會迫害,被抨擊為「異端邪說」。可是隨著人類科技文明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類也漸漸意識到了地球的渺小,在宇宙中只是一粒塵埃,甚至連太陽系,在宇宙中都是非常微不足道的存在。像太陽這樣的恆星,銀河系中就有幾千億顆,更不要說宇宙中還有數萬億像銀河系這樣的恆星系了。
  • 先驅者10號曾是離我們最遠的探測器,正飛向畢宿五恆星
    既然我們人類暫時沒法走向更遠的宇宙深處,那我們就發射一些無人的探測器,帶領我們去領略一下外面的世界。和載人飛船相比,無人探測器可以有更長的工作時間,也可以飛得更遠,因為不需要搭載保障太空人生存的生命系統,也不需要考慮這些無人探測器如何返回地球的問題。
  • 宇宙的本質是什麼?或許是一個「超級黑洞」,我們生活在黑洞中?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宇宙誕生於一場138億年前的「奇點爆炸」,可是為什麼會發生這場爆炸,在爆炸之前又存在什麼東西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個十分有趣的推測,或許可以給我們解釋這個難題。或許在宇宙之外,無數的宇宙就如同氣泡一樣慢慢的膨脹,相互依靠著存在,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並不是平行宇宙的概念,只是有些類似,在恆星演化的過程中,雖然內部能源的不斷消耗,必然會走向滅亡,在這個過程中恆星也會發生變化,質量足夠的恆星就會演變成為「黑洞」,宇宙中最可怕的天體之一。
  • 洞察號,我們等你很久了!
    target=https%3A//mars.nasa.gov/insight/spacecraft/about-the-lander/%23cameras【2】 InSight's First Image from Marshttp://link.zhihu.com/?
  • 64億公裡外的太空,出現遠超人類想像的景象
    據報導,近日,來自美國的天文學家團隊通過大量的觀測研究後發現,在距離太陽64.4億公裡之外的外太空中,那裡有一些比想像中更明亮的東西存在,這也讓宇宙並不如此前認為的那麼黑暗,這項研究也發表在美國的《紐約時報》上。
  • 宇宙有多大?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到底有多渺小?看看就知道了
    永遠不要停止,思考,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宇宙,世界,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到底有多渺小,也許只有從太空回望地球才能感受到1946年10月24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不久,因為v2火箭從美國的白沙飛彈靶場騰空而起,攝像機在距離地面105千米的高空拍攝下地球彎曲的,表面和覆蓋著雲層這一高度已經越過卡門線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
  • 歐羅巴,太陽系內最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星球,我們可能並不孤單
    發射了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伽利略號探測器的圖片和數據表明,歐羅巴表面覆蓋一層10-30公裡的冰層,歐羅巴由矽酸鹽巖石構成,具有鐵芯和巖石地幔,就像地球一樣。重啟了歐羅巴探測計劃,取名為歐羅巴快船計劃,歐羅巴計劃將在2020前後發射探測器,針對歐羅巴表面的冰層探測,科學家還研製了專門鑽透冰層的鑽冰機器人,等鑽冰機器人鑽透冰面的那一刻,也是激動人心的時刻,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在那一刻,會有什麼情況在等待我們。
  • 銀河系中心的恆星密度是如此緻密,看似難以想像的擁擠
    銀河系中心區域猶如星團的雪花2020年6月4日,星期四: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這張照片中,閃閃發光的恆星像宇宙雪花一樣閃耀,這張照片顯示的是距我們銀河系中心1.3萬光年的球狀星團NGC 6441。這張圖片是歐洲航天局哈勃科學小組6月1日發布的原本以為離銀河系中心黑洞越近,周圍的星球和恆星就會越少,因為按照常理和目前的理解離得近的都會更容易被中心黑洞超強的引力拉攏和蠶食,但實際結果是完全相反的,中心黑洞的「飲食習慣」』或許並不是人們想像的暴飲暴食和無規律飲食。實際的情況是越是遠離中央區域的地方,星球和恆星相對更加稀疏,恆星會更加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