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平線」號探測器發現,太空比我們想像的要更暗

2021-01-13 知新了了

在可觀測的宇宙中有多少個星系呢?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多。美國宇航局的「新地平線」探測器測量了天空的黑暗程度,發現可能「只有」幾千億個星系在發出微弱的光,我們無法探測到,這比之前的估計要少得多。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現在要想真正看清楚夜空中的星星,你需要開車離開城市,遠離光汙染。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宇宙飛船 —— 太陽系內部充滿了遮擋光線的漂浮塵埃,所以只有到達太陽系外圍的探測器,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宇宙中最微弱的光線。

作為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之一,「新地平線」號非常適合這項工作。在2015年飛越冥王星、2019年飛越柯伊伯帶天體阿洛克思之後,該飛行器現在距離地球超過40億英裡(64億公裡)。在這個距離下,周圍的天空比哈勃望遠鏡所觀測到的要暗10倍。

因此,一組天文學家用它來檢測宇宙光學背景,這種散射可見光發出的光線非常微弱,以至於大多數地球上或繞地球軌道運行的望遠鏡都無法在局部光汙染的影響下真正看到它。

天文學家告訴我們:「雖然宇宙微波背景告訴我們大爆炸後最初45萬年的情況,但宇宙光學背景告訴我們自那時以來形成的所有恆星的總和。它限制了已經形成的星系的總數,以及它們可能在何時何地。」

根據這項新研究,可能有數千億個未被發現的星系潛伏在黑暗中。這聽起來很多,但遠遠低於此前根據哈勃數據推斷出的2萬億左右的估計。

天文學家解釋道:「把哈勃望遠鏡所能看到的所有星系都加一倍,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但僅此而已。」

為了得出這個結論,研究小組分析了「新地平線」號檔案中的圖像,校正了星際塵埃反射的銀河系恆星的光線。這留下了非常微弱但仍然可以測量的背景光。

那麼,這些剩餘的光來自哪裡呢?天文學家認為,它可能來自相對較近的彌散矮星系,或者來自更遠的較暗星系。脫離星系的流氓恆星也可能是罪魁禍首,或者可能是星系暈比我們想像的要亮。

未來的觀測,比如將於今年10月發射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將有助於回答這些問題。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相關焦點

  • 「新地平線號」探測器拍到最清晰冥王星照片 發現心形暗斑
    「新地平線號」即將為我們解開太陽系行星系統中的最後一個謎團。 隨著新地平線號逐漸靠近冥王星,它為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觀察視角,照片也是不斷發來,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讓人著迷,而這顆遙遠矮行星的神秘面貌也正在一點一點揭開,並且很多發現都相當神奇。 好好看看這張冥王星的最新照片吧,因為它顯示了這座矮行星表面的暗斑,而這些暗斑在下星期的歷史性飛越過程中將不會再看到。
  • NASA 探測器發現:宇宙可能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擁擠
    IT之家1月13日消息 儘管我們可能將太空視為一片漆黑的大海,但只要在夜晚抬頭看,就能發現其中布滿了無數恆星。宇宙中恆星的數量一直是個未知數,在上世紀 90 年代,科學家普遍認為宇宙中大約有 2000 億個恆星系,之後經過不斷的探測,這一數字擴充到了兩萬億左右。
  • NASA探測器:宇宙或許並不如我們想像的擁擠
    1月13日消息,雖然我們可能會把太空看成是一片漆黑的海洋,但只要我們在夜晚仰望,就會發現它布滿了無數的星星。宇宙中的恆星數量一直是未知的。然而,科學家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宇宙可能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擁擠。
  • 人類首顆冥王星探測器「新地平線號」甦醒 已航行9年48億公裡
    電影《星際穿越》熱度尚未過去,一個又一個太空任務接踵而來,5日,美國新一代飛船「獵戶座」首飛成功,今天,中巴合作資源衛星04型成功發射,同日,還有一個更遙遠的消息傳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的「新地平線號」(New Horizons,臺灣譯作「新地平線號」)探測器在飛行了近9年,今日凌晨4點從休眠中轉醒,開始人類首次冥王星(Pluto)探測工作。
  • 「新地平線」號:這份距地球最遙遠的禮物 請籤收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表示,冥王星探測器「新地平線」號將在新年第一天帶給我們一份特別的禮物,它將於2019年的第一天,飛越距冥王星16億公裡柯伊伯帶天體。「新地平線」號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於2006年發射升空的冥王星探測器,其主要任務是探測冥王星及其最大的衛星冥衛一以及探測位於柯伊伯帶的小行星群。「新地平線」號是人類發射過起始速度最快的太空探測器,已經於2015年7月飛掠冥王星。隨後,它快速飛離冥王星,目的地是柯依伯帶天體,一個被稱為「終極極北之地」的地方。
  • 64億公裡外的太空,出現遠超人類想像的景象
    據報導,近日,來自美國的天文學家團隊通過大量的觀測研究後發現,在距離太陽64.4億公裡之外的外太空中,那裡有一些比想像中更明亮的東西存在,這也讓宇宙並不如此前認為的那麼黑暗,這項研究也發表在美國的《紐約時報》上。
  • 「新地平線」飛上路(圖)
    一去不還辭別冥王直飛柯伊伯帶  「新地平線」號此行肩負兩個使命,它除了要探測冥王星及其衛星外,還將探測位於太陽系邊緣的神秘地區——柯伊伯帶。  冥王星是太陽系中離太陽最遠和最小的行星,「新地平線」號將是人類第一個造訪冥王星的探測器。科學家認為,研究冥王星有助於加深對太陽系形成的了解。
  • 點亮宇宙的未知物質,冥王星探測器傳回的探測結果震撼世界科學家
    人類對世界的認知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而修正的,世界的面貌也因時代局限而總有不同,在過去,人類面對浩瀚藍天,只覺得天是藍的,只有雲那麼高,後來才知道,對流層,只是大氣層的最下層,而我們的「天」也只是宇宙中的一粒沙塵。
  • 黃金唱片有望登上「新地平線」號 讓外星人了解地球
    現在又要有新的黃金唱片了?喬恩·朗姆博格是「旅行者」號飛船攜帶的「黃金唱片」的封面設計者。現在,他發起了籌款活動,希望讓數字版黃金唱片登上美國宇航局的「新地平線」號星際飛船。唱片將存儲照片、音樂以及其它數據,讓外星人了解地球。
  • 「新地平線號」將一探「冥界」風光?
    據美國宇航局官方網站報導,美國宇航局的新地平線號探測器即將已經開始進入對冥王星開展觀測的第一階段工作,而到今年的7月14日,這 艘飛船將會抵達距離冥王星最近的位置,在距離地球約75億公裡的遙遠太空深處首次對這顆我們知之甚少的矮行星開展考察。
  • 距離旅行者號發射已經42年了,為何人類不再發射星際探測器
    從1957年人類有能力發射人造衛星開始到今天,人類的太空發射任務已經累計超過4000次了,我們發射了很多的探測器,但是真正被人們記住的卻沒有幾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旅行者系列,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旅行者1號,他已經發射升空持續飛行超過42周年了。他是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探測器。
  • 美新地平線號造訪冥王星 港媒:中國科學家抱怨航天項目太謹慎
    【7月14日,北京時間凌晨4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地平線號」太空探測器飛掠冥王星,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對這顆「第九大行星」的探測,並發回迄今為止最清晰的冥王星圖像。 NASA昨日公布的有史以來冥王星最清晰的照片 香港《南華早報》7月14日報導,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為「新地平線號」(The New Horizon)太空探測器歷史性飛越冥王星做準備之際
  • 視野號探測器發現佔據冥王星2000公裡的心形圖案原來是它
    2015年7月14日,美國太空總署(NASA)冥王星探測器「新地平線號」(New Horizon)傳回一批迄今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不僅發現一個綽號名為「鯨魚」(The Whale)的陰影區,更揭露冥王星表面出現一個心型。冥王星表示:我很有愛心!
  • 「暗物質的發現比上帝粒子更重要」
    暗物質這個概念就很老了,可以追溯到1933年,那一年天文學家Zwicky發現一個星系團中的星系速度比預期的要大,根據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意味著星系之間還有很多我們沒有看到的物質,當時叫丟失了的物質。東方早報:黑洞是暗物質嗎?李淼:黑洞與死掉的恆星都是存在的,但是天文學家通過觀測,通過微引力透鏡的手段觀測到,所有死掉的恆星和黑洞,它們的質量加起來,不足以解釋暗物質。
  • 探索「天涯海角」的新地平線號發現了一個奇怪事情
    距離太陽65億公裡之外的幽暗太空中,NASA新地平線號探測器正在駛向柯伊伯帶一顆代號為2014 MU69的冰凍小行星,這一距離比冥王星還要遠16億公裡!科學家將這顆小行星形象地命名為Ultima Thule(天涯海角)。
  •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一艘探測器進入太空的黑暗中,發現了意想不到...
    2015年7月,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創造了歷史,成為首個近距離飛越冥王星的探測器。 隨後,該太空飛行器在2018年12月31日首次遭遇柯伊伯帶物體(KBO),即Arrokoth(又名2014 MU69)。此外,它在太陽系外的獨特位置使天文學家能夠進行罕見而有利可圖的科學活動。
  • 旅行者1號暴露「地球坐標」,那麼人類能不能將它追回來?
    說起如今的社會發展,每一個人肯定都能說出自己的驚嘆,畢竟10年前智慧型手機也才剛剛開始,但是人類在很多方面卻並沒有進步,例如人類目前所踏足的最遠距離,依舊是阿波羅登月時創造的,而說到人類最遠的探測器,則要追溯到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
  • 人類徵服太空的七大步驟,從太空探測器開始
    第一步,發射太空探測器。從1957年10月4日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上天,人類一直不斷的在向星空發射探測器。人類發射的探測器已經拜訪了太陽系所有的行星。NASA計劃在2029年,「新地平線」將第一個飛出太陽系,成為史上第一個傳回太陽系外畫面的飛行器。空間探測器對宇宙空間的探測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18年,中國的天宮一號實驗室回歸地球。第二步,建造太空實驗室。
  • 未來20年美國宇航局太空探測的重大項目
    除了這些任務,宇航局的未來任務還包括描繪完整的宇宙歷史,測繪暗物質和暗能量。帕克探測器裝有一個強大的「防護盾」,能夠為儀器降溫。柯伊伯帶的雪人形太空巖石「天涯海角」,由「新地平線」號飛船拍攝2.「新地平線」號繼續勘測柯伊伯帶 發射時間:2006年1月19日 抵達時間:2019年1月1日1月,「新地平線」號飛船抵達「天涯海角」,這是迄今為止人造飛船造訪過的最遠天體。「新地平線」號已經將「天涯海角」的視頻傳回地球,但科學家要等到2020年末才能接收到「新地平線」號飛掠時獲取的觀測數據。
  • 新地平線號冥王星探測器發回最新圖像 包括冥王星和衛星卡戎 7月...
    2月4日,美國宇航局公布了新地平線號探測器最新拍攝的冥王星及其衛星圖像。2006年1月19日,肩負第一個造訪冥王星的人類探測器使命的新地平線號探測器,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機上載有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Clyde Tombaugh)的骨灰,正是他在1930年代首次發現冥王星。美國東部時間2014年12月6日,新地平線探測器的主要系統從休眠中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