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蜂究竟是什麼蜂

2020-10-09 終於不明白

近日,四川廣安一老人出殯,由於燃放鞭炮,驚嚇了馬蜂,導致十多人被刺傷,一位六十歲抬棺人死亡。造成這場悲劇的「馬蜂」只是民間的俗稱,那麼馬蜂到底是什麼蜂呢?

馬蜂,學名「胡蜂」,又稱為「螞蜂」或「黃蜂」,體大身長毒性也大。是一種分布廣泛、種類繁多、飛翔迅速的昆蟲。屬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螫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幹擾時,會群起攻擊,可以致人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馬蜂築巢使用的是嚼碎植物纖維加工成的「紙漿」,而不像蜜蜂那樣使用自己分泌的蜂蠟。因此馬蜂亞科的英文名叫做paper wasp,這是對它們「造紙技術」的肯定。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蜂類都會蜇人,會主動攻擊人的,是那些有強烈護巢習性的真社會性蜂,尤其是蜜蜂和胡蜂(馬蜂)這兩種蜂多勢眾的。蜂蜇對人有多大影響,一是看劑量,被一隻蜂蜇一下和被一窩蜂蜇了滿頭包顯然不一樣;二則是看個人體質,不過敏的人可能起個小紅包就完事了,中度過敏的人則會又腫又痛地難過上好幾天;而真正危險的是那些對蜂毒嚴重過敏的人,過敏性休克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導致死亡。

總的來說,蜂類對人並沒有什麼敵意,它們蟄人是為了自衛和保護自己的巢穴,我們只要和巢穴保持距離就好。如果在人類經常活動的地方發現蜂巢,最好找專業人士來清除。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再次發生。

相關焦點

  • 鄭州公園裡有成群的馬蜂?專家解釋稱是木蜂 不必驚慌
    大河報 大河客戶端 記者 李堯 文 張琮 攝影 近幾日,有市民反映鄭州市人民公園內出現上百隻馬蜂,很擔心在園內遊玩時被蟄傷。公園管理人員趕到現場後發現這些昆蟲看著並不像馬蜂,但不能確定到底是什麼。經過一番求證後,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表示公園內出現的其實是木蜂,蜜蜂的一種,市民不必驚慌。 7月2日上午,記者趕到了鄭州市人民公園,在一處亭子旁邊的花叢中,有成群的類似於馬蜂的昆蟲在植物上空飛來飛去。不少遊玩市民不敢靠近,擔心被這些昆蟲蟄傷。「這些蟲子在這裡有好幾天了,我看著像馬蜂,你看它們個頭都不小啊,被蟄一下可受不了啊。」市民劉先生說。
  • 滅蜂記|義工隊8年捅馬蜂窩近萬個,舟山的馬蜂為啥這麼瘋?
    因為馬蜂太多,需求較大,楊秀青不光幫海洋大學滅蜂,還給學校的保安進行培訓,教他們自己處理一些比較簡單的蜂巢。一戶人家窗簾旁的巨大馬蜂窩。舟山的馬蜂為什麼這麼多舟山消防救援支隊的柳申榮說,指揮中心經常會接到有關馬蜂的求助,夏天特別多。對於這些求助信息,大部分都會轉交給楊秀青的民間滅峰隊處理。「雖然滅峰不是消防的主業,但前幾年我在基層消防隊的時候,也上門滅過蜂,自己也被馬蜂蜇過。」
  • 眼下正是馬蜂繁殖期 市民到醫院看病卻被馬蜂蜇了一口
    眼下正是馬蜂繁殖期,消防部門提醒,市民遇到馬蜂時,不能奔跑,要蹲或趴在地上,用衣服遮住裸露部位,靜候馬蜂散去。家裡如有馬蜂窩,可撥打119讓消防官兵處理,不要自己動手招惹。  「突然感覺後頸有什麼東西,一陣刺痛,我就伸手一拍,好像拍到什麼硬硬的蟲子。」施先生回憶,他拍了一下,蟲子沒死,從脖子上飛走了,飛到牆上。他定睛一看,竟然是一隻馬蜂,個頭還不小。施先生說,他以前參加過捕蜂隊摘過馬蜂窩,所以認得馬蜂的樣子。旁邊一名阿伯也看出是馬蜂,趕緊拿起拖鞋,把馬蜂給拍死了。
  • 農村山裡的馬蜂是「益蟲」還是「害蟲」?
    關於農村山裡的馬蜂是「益蟲」還是「害蟲」的問題,蜂部落認為可以算作益蟲。害蟲與益蟲的區別其實蜂部落人認,害蟲與益蟲之間並沒有什麼明確的界限,只是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來看來,還有就是昆蟲的數量。為什麼說馬蜂是益蟲?馬蜂對於養蜂人來說的確是害蟲,畢竟吃蜜蜂厲害,對養蜂業危害嚴重,但是很多朋友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馬蜂除了會吃蜜蜂,還會吃很多昆蟲,那麼如果我們不是養蜂人,而是種植莊稼的農民,馬蜂為我們的莊稼除害,那麼馬蜂也可以算作益蟲。
  • 馬蜂冬天是如何過冬的?
    馬蜂的蜂群中有後蜂、職蜂(雌蜂)和雄蜂,後蜂為前一年秋後與雄蜂交配受精的雌蜂,雄蜂在交配後不久即死亡,雌蜂則把精子貯存在貯精囊中。天漸冷時,受精雌蜂紛紛離巢尋覓牆縫、草垛等避風場所抱團越冬,氣溫越低抱團越緊,氣溫稍高則抱團鬆散,溫度高於7℃時便開始散團。
  • 一餐館年可食8萬蜂 虎頭蜂馬蜂成另類美食
    吃蜂狂人3個多月吃50多窩蜂「我們比消防抓蜂還厲害。」40歲的老梁自誇。他來自貴州,和老鄉也喜歡吃蜂,不過是個頭小的馬蜂。 老梁說,從今年8月份起,他們有空的時候,就會在漳州角美和廈門的交界處找蜂,到山上去找,白天先踩好點,天黑再行動,「因為晚上馬蜂都回巢了」。
  • 最大的馬蜂,體長7釐米/翅展長9.35釐米,是普通馬蜂的兩倍
    說起蜜蜂大家肯定都見過,指不定還有人被蜜蜂給蜇過呢,可說起馬蜂那就很難見了,一般來說馬蜂的體型比蜜蜂要大很多,並且還帶有劇毒,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一聊在我國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馬蜂,它的體長達到了6釐米。
  • 專家說馬蜂是益蟲,為什麼農村人都說馬蜂是害蟲?這是怎麼回事?
    關於專家說馬蜂是益蟲,農村人卻說馬蜂是害蟲的說法,蜂部落認為主要是專家與農村人站的角度不一樣,最後產生了這樣的分歧。專家角度站在專家角度,畢竟是屬於研究人員,對一種昆蟲的好壞,必然會從這種昆蟲的實際意義來綜合評論。蜂部落認為站在專家角度考慮的會有以下幾個角度。
  • 如何區分黃蜂、蜜蜂、馬蜂、胡蜂……各種蜂?
    但是太陽是不停向西運動的,每小時移動的夾角為15度,而在「跳舞」的時候,偵查蜂會結合時間對太陽的方位做出修正。胡蜂巢(嚴瑩/攝)胡蜂和蜜蜂不同,大多數都是吃葷的,胡蜂總科中至少有1萬多種,這裡面最傑出的就是馬蜂。馬蜂屬(Polistes)雖然只是胡蜂家族的一個小支脈,但它們是世界性分布的。
  • 如何區分馬蜂蜂王、雄蜂、工蜂?養蜂人告訴你方法
    導讀:關於馬蜂蜂王和雄蜂以及工蜂怎樣區分的問題,首先我們把上面三種蜜蜂叫做蜂群中的三型蜂,馬蜂也是社會化群居的生物,生活方式與蜜蜂相似,上面提到的蜂王、雄蜂、工蜂其實就是一個蜂群中的三型蜂,在馬蜂的蜂群中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職蜂,實際上我們說的職蜂就是工蜂
  • 肉食性蜂怎麼度過冬天?
    蜜蜂是靠儲存蜜糖度過蜜源枯竭的冬天,那麼那些肉食性的馬蜂,胡蜂該怎麼樣度過冬天呢?這個問題比較有意思,答案可能令人想像不到。世界上的蜂種很多,但只有那些採花釀蜜的蜜蜂才有儲存蜜糖的習慣,才會避免冬天被凍餓而死。
  • 蜜蜂和馬蜂有什麼區別?不僅僅是外觀不同,其他區別也極為明顯!
    蜜蜂和馬蜂是野外最常見的兩種蜂類,但很多人卻不能準確將它們區分開來,甚至於不管什麼蜂都稱之為蜜蜂或馬蜂,事實上蜜蜂和馬蜂是完全不同的蜂類,尤其是被蜂蜇後兩者的處理方式截然不同!正在覓食的馬蜂2、食性不同蜜蜂和馬蜂的食性截然不同
  • 「殺人蜂」乾死老鼠別大意!揚州小虎頭蜂也兇呢
    熱傳「殺人蜂」乾死老鼠揚州有沒有厲害的蜂?「一隻老鼠,被一隻『殺人蜂』乾死了。」家住槐泗的居民張先生稱,最近朋友間在傳著多張視頻截圖,一隻馬蜂模樣的蜂叮老鼠,體型大其數倍的老鼠沒了生命。張先生說,轉發中,有人稱這是正入侵美國的「殺人蜂」,還提醒大家不用怕,這是外來物種,目前揚州地區還沒有。「我越看它越像是我們見過的馬蜂,非常像!」張先生說,他網上查了一下,美國、澳大利亞等地都正在遭這種厲害的蜂入侵。一個「殺人蜂」,沒想到竟成了全球熱點。
  • 農村俗語「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什麼意思?
    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說的就是不能碰的三種動物,那麼,這句俗語具體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是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應該很多在小時候都有被蜜蜂蜇傷的經歷,當時被蜇過的部分立馬就會產生紅腫,還伴隨著又疼又癢的感覺。而這句俗語中的七月蜂,卻是比蜜蜂厲害得多的角色——馬蜂。
  • 馬蜂是益蟲還是害蟲,為什麼有人喜歡有人厭?
    關於馬蜂是益蟲還是害蟲的問題,蜂部落認為主要與我們個人的所站的角度有關,從生態學的角度來說,從廣義上來說,只要是對人類有好處的昆蟲都可以算作益蟲,但是從利於某個行業發展的角度來說,就算是益蟲也當做害蟲來處理,主要是有礙我們的生產。
  • 緬甸紅娘馬蜂跟吊包蜂2者有什麼區別呢?三農小夥說說看
    現在人工養殖的主要就是大土蜂,在地下挖洞或者土洞中築巢的稱為土蜂,還有一種為吊包蜂,也叫樹蜂,主要是在樹上築巢的。目前發現產量最高就屬緬甸紅娘馬蜂,紅娘馬蜂一窩最高產量曾有200多斤,職蜂在3萬隻左右,等到蜂群強大時可人為補食來增加產量,它掠食範圍最廣為10km,毒性強,毒腺大。據說一隻大水牛最多能挺住讓它蟄三下就死亡,對於郭敏體質的人說來只要一次就能夠出現休克,需要馬上送往醫院。職蜂拿來泡酒是最好的,它的安全距離為10米,請勿靠近,養殖馬蜂永遠要記得安全第一!
  • 阜陽敬賢山莊出現好多馬蜂,居民不敢開窗!
    阜陽藍天救援隊的工作人員接到敬賢山莊一業主的求助電話稱自家的院子裡發現了蜂窩請求幫助排查清掃這些蜜蜂↓ ↓ ↓當隊員趕到現場時發現並沒有什麼馬蜂窩,而是在>牆角的竹竿裡發現了大量的馬蜂。原來這家住戶喜歡在自家的小院裡種一些瓜果蔬菜,這些竹竿就是用來瓜果做支架的,沒成想反倒給這些馬蜂留了安家的地方。考慮到小區過往群眾較多,蜂窩影響周邊居民安全。藍天救援隊的隊員穿好防蜂服後,將竹竿抱到空曠的地方。
  • 被蜂蜇怎麼辦?一文讀懂蜂蟄傷,關鍵時刻救你命
    是真的蜂,馬蜂蜜蜂都在此列,否則,蜂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杭州景園社區有人在小區養蜂不到2個月,蜜蜂飛出去把鄰居家4歲的小孩蟄傷了(2018-04-09《錢江晚報》的報導);南京遊客在西溪溼地遭遇馬蜂「突襲」,可能是大風吹過的緣故,樹上的馬蜂成群飛出來,樹下遊客見狀驚恐,伸手驅趕在身邊盤旋的馬蜂,反而招來了大群馬蜂的圍攻突襲。
  • 同樣被蟄 蜜蜂馬蜂蜇傷處理方法不同
    &nbsp&nbsp&nbsp&nbsp8月20日8時許,威海市立醫院接診了一名被馬蜂蟄傷的劉姓患者,他是一名木工,因無意中碰到了馬蜂而被蜇,此時,劇痛難忍。&nbsp&nbsp&nbsp&nbsp劉先生告訴醫生,當天早上,他在搬運木材時不小心撥弄了身旁的灌木叢,頓時,一群馬蜂「呼嘯」而出。「我一看不好,扔下木頭趕緊往前跑。」劉先生說,儘管他跑得不慢,但還是被馬蜂追上,蜇了十幾下。
  • 馬蜂體內似有「異物」,用鑷子一夾,竟扯出來一根超長寄生蟲!
    馬蜂體內似有「異物」,用鑷子一夾,竟扯出來一根超長寄生蟲!一名國外男子無意間發現馬蜂體內似有「異物」,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用鑷子一夾,沒想到竟然扯出一根長長的東西,這根東西的長度幾乎佔據了馬蜂的半個身體,小夥對此感到非常納悶,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