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蜂記|義工隊8年捅馬蜂窩近萬個,舟山的馬蜂為啥這麼瘋?

2020-12-04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唐旭鋒

舟山,因其獨特的氣候和海島環境,比較適宜蜂類繁殖和生存。馬蜂尤其多。在舟山,有這樣的民間俗語:毒蜂賽虎,三隻毒蜂能咬死一頭牛。

毒蜂,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馬蜂,它的學名叫作胡蜂,也叫作大黃蜂。

馬蜂資料圖片。

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螫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幹擾時,會群起攻擊,可以致人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發生在海島舟山上的捅蜂窩的故事。

馬蜂窩

海島居民和馬蜂的恩怨情仇

去年9月,舟山富翅島上一名72歲的大伯上山砍毛竹,被馬蜂蜇咬了七八口,回到家裡毒性發作,當場休克倒地。當120趕到時,老人已不治身亡。

這個馬蜂襲擊居民事件還未就此結束。

前不久,死者的女兒打電話向119求助,稱父親去世後,獨居的母親在家裡發現了馬蜂窩。出於對馬蜂的恐懼,趕忙報了警。

消防將這條求助信息,轉發給了普陀區新居民義工服務隊隊長楊秀青。

當晚,楊隊長就帶著幾名滅峰隊員,驅車四五十公裡從沈家門趕到富翅島,發現求助者母親家裡的柴房確實有一個碩大的馬蜂窩。身著防護服的楊秀青拿出殺手鐧——一罐雷達滅蚊噴劑,點火即燃。

先將峰巢口用噴火燒一下,堵住馬蜂出口,然後立即一盆水澆去,接著迅速用袋子將馬蜂窩整個兜住,帶到室外徹底殺滅。

「先用火攻,再用水澆,是避免柴房燒起來。」楊秀青告訴小時新聞記者。

浙江海洋大學發現的最大的一個馬蜂窩,長達1米。

在海洋大學,4小時滅了7窩馬蜂

浙江海洋大學位於舟山長峙島上,一個暑假過去,校園裡多了很多馬蜂窩,威脅師生的安全。

前天(9月13日)晚上,受學校保安隊求助,楊秀青帶著隊員進入學校,經過4個小時的「戰鬥」,將校園內7窩馬蜂成功剿滅。

這7個大馬蜂窩,有的在學生宿舍陽臺,有的在教室旁,有的在會展中心。最大的一個,掛在學生宿舍D區6樓的山牆邊,長1米,斷面直徑0.8米,形狀特別像一個大冬瓜。

楊秀青從窗戶鑽出去,沿著窄窄的樓沿,慢慢爬上有斜坡的樓頂。為了保證安全,他的身上系了安全繩,繩子的另一端,由另外兩名隊員僅僅攥在手上。

當晚下著小雨,楊隊長慢慢靠近蜂窩,他深呼吸一口氣,把手上的掃帚點燃,再打開雷達噴霧劑,同樣用火攻之法,清除了這窩馬蜂。

「這是我獨創的方法,雷達噴霧劑還是很危險的,在1.5米以內效果很好,超過這個距離,必須用竹竿和掃帚連接,在掃帚毛端插一筒報紙卷,進行遠攻。」楊秀青說。

浙江海洋大學的蜂巢多達二三十個,春天的時候,楊隊長到學校裡滅過一次蜂。學校保安隊隊長吳銀國告訴小時記者,學校自己也組織人員進行過清理,剩下最後的這7窩難度太高,只能再次求助楊秀青的專業滅峰隊。

「有學生和教職工被蜇傷的。」吳銀國說,一位學生脖子被蜇到,在校醫務處就診。還有一位搞清潔的後勤人員,在室外公共區域被蜇了兩下,當時腫得很高,又癢又痛,送到市區的大醫院急救。

因為馬蜂太多,需求較大,楊秀青不光幫海洋大學滅蜂,還給學校的保安進行培訓,教他們自己處理一些比較簡單的蜂巢。

一戶人家窗簾旁的巨大馬蜂窩。

舟山的馬蜂為什麼這麼多

舟山消防救援支隊的柳申榮說,指揮中心經常會接到有關馬蜂的求助,夏天特別多。對於這些求助信息,大部分都會轉交給楊秀青的民間滅峰隊處理。

「雖然滅峰不是消防的主業,但前幾年我在基層消防隊的時候,也上門滅過蜂,自己也被馬蜂蜇過。」柳申榮告訴小時新聞記者。

楊秀青。

舟山的馬蜂為什麼這麼多?

楊秀青分析說,首先和舟山的地理氣候環境有關。在北方,到了七八月份,氣溫降低,馬蜂基本就沒有了,可是在舟山,由於溫度比較溼熱,每年10到11月,還能看到馬蜂。另外一個重要原因,舟山有著豐富的食物供給。

「馬蜂做的窩含有蜂膠,這個是馬蜂吃了半腐的蔬果分泌出來的,譬如葡萄皮等。舟山恰好盛產各種水果。另外,舟山的臭魚爛蝦特別多,這些半腐肉食是馬蜂最喜歡的。」楊秀青說,很多舟山人都會自己曬魚乾、蝦幹,這些海貨半乾的時候,經常能看到成群的馬蜂飛過來偷食。

小時新聞記者查閱資料獲悉,一窩馬蜂中,通常有蜂王、雄蜂和工蜂。每年春天,氣溫到達15攝氏度左右時,它們出來活動。蜂王與雄蜂交配,雄蜂交配後即死去,蜂王則開始產卵。

「馬蜂的壽命只有七八月,所以不去弄它,也會自然死掉。」楊秀青說。

只有準蜂王會越冬,它體內儲藏了雄蜂的精子,次年開春後產下一窩幼蟲,由越冬雌蜂負責哺育。然後,整個種群開始繁衍開來。

被蜇了怎麼辦?用鹼性肥皂清洗,把刺拔掉然後就醫

馬蜂身上帶有長螯針,遇到攻擊或幹擾時,會攻擊人類,導致被叮咬者出現過敏或毒性反應。有的人抵抗能力強,被蜇了以後打個針吃點藥就沒事了,嚴重的會出現過敏性反應、身體僵硬甚至休克。

小時記者從舟山醫院皮膚科了解到,最近醫院收治過一些被馬蜂蜇咬的病人,不過病情不是很嚴重。

「如果被蜇,建議病人先用鹼性的肥皂水清洗,把刺拔掉,再及時到醫院進行消毒和對症治療。」醫生說。

寧波李惠利醫院皮膚科的蔡寶祥醫生說,醫院最近幾個月都能碰到被馬蜂蜇的病人,「馬蜂釋放的毒素,的確會導致有特異性體質的人出現過敏甚至休克反應。」

取下來的馬蜂窩。

作為有多年滅蜂經驗的楊秀青說,前段時間滅蜂隊一位副隊長就被馬蜂蜇過,脖子被蜇處十分癢痛,甚至出現了身體僵硬以及休克的症狀。

「如果是普通老百姓,最好不要去招惹它們,幹擾到它們的生活,這樣會讓馬蜂誤以為你要攻擊它們,從而發起反擊。」楊秀青說,如果馬蜂影響到了人們的生活,可以向消防等部門求助。

接到求助信息後,滅峰隊就會出動,義務幫老百姓滅蜂。

「細腰長腳的小胡蜂,毒性不是很大。肚子粗壯的大胡蜂,要特別注意,千萬別去招惹。」楊秀青再次強調。

馬蜂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供圖

他組建的義工隊,8年捅了近萬個蜂窩

61歲的楊秀青是河南西峽縣人,來舟山已經20年了,目前在一家民營醫院從事管理工作。他牽頭組建的普陀區新居民義工隊,從8年前的幾個人,到現在的1000多名志願者,成員大多都是外來務工人員。

義工隊每周都會組織志願服務活動,參與者可以從當地政府拿到信用積分。小時新聞記者前段時間採訪舟山菸蒂不落地活動時,認識到這群可愛可敬的志願者。

他們中,有大約50人,是專業滅峰隊的。

夜晚滅蜂歸來。

楊秀青的滅蜂隊有多忙呢?可以用數字說話——8年來,他們的滅蜂行動達到了9800多次。

「夏秋的時候,每天晚上都要出動。前天晚上去了浙江海洋大學,昨天晚上分頭去了四個鄉鎮,剿滅了12個馬蜂窩。」楊秀青說。

「昨晚就去了定海區政府、城管以及派出所等單位,幫他們捅馬蜂窩。」楊秀青呵呵一笑。

滅蜂也是一種十分危險的工作。

楊秀青從少年時代開始,就與胡蜂打交道。

他回憶說,小時候,鄉親們去山上開荒,經常被胡蜂蜇。在他10歲那年,父親被馬蜂蜇傷後,在醫院住了七八天院。

從那以後,每天放學,只要聽說後山上哪裡有馬蜂窩,他就戴著草帽,穿著厚衣服,抱著麥稈去山上燒馬蜂窩。

「小時候沒有肉吃,吃過幾次蜂蛹,現在不吃了。」楊秀青說,小時候的經歷,讓他練就了爬樹和不恐高的本領,所以現在的行動,一些高難度的蜂窩,還是自己上。

也許正是這些經歷,讓他和平常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馬蜂「耗上了」。

到舟山後,有一次從當地報紙上看到舟山馬蜂多,時常蜇傷人,消防忙不過來,老百姓又有迫切需要,就組建起了一個三人的滅蜂隊。

「我本人是黨員,最初的兩個滅蜂隊員,也是黨員。」楊秀青說。

現在,民間義務滅蜂隊配置的裝備都是專業的,有皮卡車、爬梯、雷達噴霧劑、防護服、鏟刀、鉗子等等。

放養蜜蜂。

「並不是所有的馬蜂,我們都要殺滅的。」楊秀青說,8年來,他們放養了500多巢蜜蜂和200多巢馬蜂。有些放到山上,有些送給養殖戶。蜜蜂可以授粉,馬蜂可以殺害蟲。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民間義工隊8年捅了近萬個馬蜂 捅馬蜂窩他們是專業的
    浙江在線9月16日訊 舟山,因其獨特的氣候和海島環境,比較適宜蜂類繁殖和生存,馬蜂尤其多。  它學名叫作胡蜂,也叫作大黃蜂。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螫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幹擾時,會群起攻擊,可以致人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而在舟山,有那麼一群義工,8年捅了近萬個馬蜂窩。
  • 遵義有人去捅馬蜂窩,招來大群馬蜂圍攻,導致一人死亡
    近日,正安縣法院中觀法庭就審理了一起因捅摘馬蜂窩致人死亡的民事賠償案件,人家不但招惹馬蜂,還摘走了馬蜂窩。案件回顧:2020年9月,湖南省長順縣人何某某、蘭某某、伍某某聽人說正安縣班竹鎮的馬蜂窩非常多,就提議到正安縣班竹鎮摘馬蜂窩,三人隨即準備了防蜂服、殺蟲噴霧、貓爪、手鋸、繩子等工具,由何某某駕車由湖南長順縣到正安縣班竹鎮,三人在務川縣涪洋鎮下高速,沿線找尋馬蜂窩並摘取。
  • 1小時摘6個馬蜂窩 消防提醒:發現馬蜂快報警
    6月30日,灃東大秦衛星站在一小時內連摘6個大如籃球的馬蜂窩,為市民消除安全隱患。 1小時連摘6個馬蜂窩 6月30日8時許,海關怡臻花園物業辦江女士報警稱,在住宅5號樓2至7層發現了6個巨型馬蜂窩,希望消防隊員幫忙摘除。
  • 僅20天合肥消防接到500起捅馬蜂窩警情!怎樣防止被馬蜂蟄?被蟄了...
    21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合肥市消防支隊獲悉,8月1日至8月20日,合肥消防共接到群眾關於處理馬蜂窩的報警已有500起,而上月的一天,消防官兵出動100多次捅蜂窩。合肥消防人士稱,群眾對馬蜂窩的恐懼,消防部門非常理解、理應解決,只是在處置過程中,希望有更多群眾對消防官兵多些理解與包容。
  • 兩兄弟摘馬蜂窩泡酒 路過少女被蟄身亡
    不要亂捅馬蜂窩!重慶武隆人馬文、馬華兄弟沒有想到,他們原本是想摘蜂巢泡酒,卻使得一位花季少女為此殞命。少女在路過捅馬蜂窩地點附近時,被馬蜂蜇咬,經搶救無效死亡。事後,少女的父母將馬文、馬華等相關人員告上法庭,要求索賠。武隆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要捅馬蜂窩者承擔70%的民事賠償責任,賠償死者親屬58萬餘元。
  • 兩兄弟為父治病摘馬蜂窩泡酒 路過少女被蟄身亡
    不要亂捅馬蜂窩!少女在路過捅馬蜂窩地點附近時,被馬蜂蜇咬,經搶救無效死亡。事後,少女的父母將馬文、馬華等相關人員告上法庭,要求索賠。武隆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要捅馬蜂窩者承擔70%的民事賠償責任,賠償死者親屬58萬餘元。被告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近日,市三中法院作出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 在農村捅掉馬蜂窩,怎麼做才能保護自己不被馬蜂蟄呢?
    說起馬蜂窩,很多人的兒時滿滿的回憶,小時候淘氣、比較皮的孩子,幾乎都和馬蜂窩幹過架,當然也沒少挨蟄,馬蜂雖然很愛蟄人,但大多時候不去招惹馬蜂,馬蜂一般也是不蟄的,招惹方式莫過於捅馬蜂窩,這時候的馬蜂會炸了窩,全體出擊,去尋找、報復破壞蜂窩的破壞者,這時候的馬蜂是集體行動,一窩蜂的去攻擊,少則被蟄幾個包,嚴重的要趕緊就醫。
  • 一餐館年可食8萬蜂 虎頭蜂馬蜂成另類美食
    現在正是農曆十月,一隻只蜂被油炸之後,成為另類美食佳餚,端到廈門個別餐館的桌上。為了保證全年的供應,有些餐館正在不斷下訂單從外地大量進貨。土家菜館一年吃8萬隻蜂 冰箱打開,一隻只凍僵的虎頭蜂被抓起,下到燒熱的油鍋裡,噼裡啪啦油炸,炸到外酥裡嫩,撈出,撒上蔥花、椒鹽。
  • 施工作業驚到馬蜂窩 八旬老人被馬蜂蟄傷不治身亡
    在安徽省中醫院給黃秀芳老人開具的死亡醫學證明上,記者看到,上面明確寫著死亡原因,是蜂蟄傷。      村民們告訴記者,由於樹木眾多,村子裡有很多馬蜂窩,但平日裡馬蜂是不蟄人的。
  • 一男子與人去摘馬蜂窩 第二天馬蜂回巢蜇死路人
    採摘馬蜂窩泡藥酒,被其破壞蜂巢的馬蜂回巢時,將路人朱某桂蜇傷後送醫不治身亡。近日,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審結該案,判決採摘馬蜂窩者姚某周賠償受害人親屬損失38萬餘元。在前往目的地途中,姚某周等人途經案外人呂某軒家時,發現路旁的樹上有馬蜂窩,姚某周一行五人自行採取措施將該馬蜂窩取下,然後繼續前往原定目的地。此時,李某松及賴某俊在約定目的地等待姚某周一行。雙方見面後,在李某松、賴某俊的指引下,姚某周等人又摘取了9個馬蜂窩。第二天,呂某術等人的親屬朱某桂途經呂某軒家路旁時,被馬蜂蜇傷後送醫搶救治療無效後死亡。
  • 西溪溼地大門口築巢大馬蜂蜇傷八位遊客一位保安
    大門口地面上的馬蜂屍體。  浙江在線08月25日訊 (錢江晚報記者 吳崇遠 實習生 宋昀瀟文/攝) 夏天快要結束了,正是遊山玩水的好時節,但也是馬蜂等昆蟲頻繁出沒的季節。  俗話說「七蜂八蛇」,說的便是夏季七八月份,毒蛇馬蜂等活動頻繁易傷人。
  • 打死一馬蜂遭數百馬蜂報復 被群蜂活活蟄死
    一工人安裝維修高壓電線時「滅」一馬蜂遭數百馬蜂「報復」  馬蜂窩不能輕易去捅,馬蜂也不能隨便惹。昨天,在深圳梅林施工安裝高壓電線的工作人員在施工中打死了一隻馬蜂,結果遭到數百隻馬蜂報復性群起進攻。
  • 保潔員被蜇後暈厥 近期市中醫院每天接診馬蜂蜇人10多例
    市中醫院平均每天接診馬蜂蜇傷病人10多例昨天杭州消防幫居民處理了33個馬蜂窩  昨天中午,讀者韓女士打電話來說,自己2歲的女兒在玉泉附近一家餐廳吃飯時,也被一隻大馬蜂蜇了,左手掌高高腫起,韓女士心疼壞了,趕緊把女兒送到市中醫院。「醫生給她塗了點藥膏,然後用了抗過敏藥物,現在已經好多了。」
  • 11個馬蜂窩扎堆小區 隔壁養蜂場數萬隻蜜蜂慘死
    在華中農業大學教工宿舍西苑小區,好幾戶和我一樣住在頂層的居民,都在窗戶附近發現馬蜂窩,為什麼馬蜂這麼喜歡我們小區?居民們都感到很好奇。  ——讀者李先生  今夏,華中農業大學教工宿舍西苑小區總有成群馬蜂活動。這些馬蜂從哪來?為何扎堆在此築巢?記者隨湖北省養蜂學會副理事長、華農高級工程師張新軍一路追查,最終揭開了謎底。
  • 被蜂蜇怎麼辦?一文讀懂蜂蟄傷,關鍵時刻救你命
    是真的蜂,馬蜂蜜蜂都在此列,否則,蜂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杭州景園社區有人在小區養蜂不到2個月,蜜蜂飛出去把鄰居家4歲的小孩蟄傷了(2018-04-09《錢江晚報》的報導);南京遊客在西溪溼地遭遇馬蜂「突襲」,可能是大風吹過的緣故,樹上的馬蜂成群飛出來,樹下遊客見狀驚恐,伸手驅趕在身邊盤旋的馬蜂,反而招來了大群馬蜂的圍攻突襲。
  • 超大馬蜂窩藏身崇明檔案局
    ,消防員身著防蜂服移除天花板,夾層裡露出了巨大的蜂窩。早報記者 楊深來 圖在上海,發現馬蜂窩不為奇,但崇明縣檔案局樓內聚集著4個大型馬蜂窩,且最大一個直徑達1.2米,實屬罕見。由於馬蜂、蜜蜂數量劇增,檔案局工作人員被嚇得不敢待在樓內工作,生怕被蜇傷。昨晚,崇明近30名消防官兵,帶著防蜂服、二氧化碳滅火器、鐵鍬、麻袋等設備,一舉摘除了所有蜂窩。
  • 老外把螞蟻引進馬蜂窩,馬蜂徹底淪陷,網友:好一個借刀殺人
    馬蜂窩想必大家看到都是避之不及的,被它蟄一下是非常的疼。但如果馬蜂們將窩搭在自己家門外,那是不能不去理。那該如何去處理呢?這不,就有一老外把螞蟻引進馬蜂窩,馬蜂徹底淪陷,網友:好一個借刀殺人!自己拿棍子去捅馬蜂窩,肯定是會受傷的,所以這老外是突發奇想用螞蟻去搗亂馬蜂窩,看能不能趕走它們。說做就做,只見他先是找來了一根繩子把螞蟻窩和馬蜂窩相連接。
  • 三門峽一八歲小女孩被馬蜂蟄傷 搶救無效離世
    在史家灘村,一位姓寧的村民告訴記者:「我當時聽見叫聲跑出來一看,一個小女孩倒在地上,滿強倒在他家後院,兩人頭上都爬滿了馬蜂,滿強他大哥拿蒿草點菸把馬蜂燻走後,小女孩家人跑回來把孩子抱走了,在村邊大人從孩子頭髮裡捏馬蜂,可能由於殘留在頭髮裡的蜂太多了,孩子好大一撮頭髮都被揪掉了,現在那頭髮和死蜂還在現場,孩子下午三點多送到醫院,聽說沒有搶救過來,幾個被蜂蟄的較輕的大人現在都還在醫院治療。
  • 馬蜂蜇在肚子上男子眼前一片黑
    > 2013年09月29日  來源:齊魯晚報 【PDF版】
  • 貴陽一小區24樓外牆掛著巨型馬蜂巢,四周都是馬蜂亂飛......
    據樓下住戶介紹,蜂巢存在已經有段時間了,但近期卻突然開始增大,四周也是馬蜂亂飛,平日裡連窗戶都不敢打開,擔心對人員造成傷害,這才請求消防到場幫忙。考慮到蜂巢所處位置較高,距離地面有七八十米的距離,一名消防員穿戴好防蜂服,做好雙繩保護後,從25樓垂降,站在窗戶外框上,採取火燒的方式馬蜂窩進行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