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加拉河位於伊利湖與安大略湖之間,僅有57.6公裡長,是紐約州與加拿大安大略省之間的界河,尼加拉河從伊利湖流出時,河面寬240-270米,水流平緩,中遊尼亞加拉懸崖形成50多米的湖面差,當急流穿過陡峭的懸崖時,水流垂直下落,形成壯麗的自然景觀,這就是尼亞加拉大瀑布。
尼加拉瀑布總寬度1240米,平均落差51米,瀑布中間有一個長350米的小島,山羊島,把瀑布分成東西兩部分,東面叫美國瀑布,305米寬,落差50.9米,在美國西面呈弧形彎曲,中部凹陷,因此被稱為馬蹄瀑布,寬914米,落差49.4米,位於加拿大境內,尼加拉瀑布的水量平均為每秒約6700立方米,其中90%以上流經馬蹄瀑布,水從50米高降至谷底,發出雷鳴般的巨響,十多公裡之外,都能聽到巨大的水聲,很久以前,當地印第安人就給尼加拉瀑布取了個響亮的名字——尼加拉瀑布,意思是「雷神之水」。
尼亞加拉瀑布的寬、高、落差在世界著名瀑布中並不突出,但它又具有自身的特點,水量大、穩定性極好,儘管能讓人們一年到頭都能看見尼亞加拉瀑布的壯觀魅力,但也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瀑布的懸崖常常坍塌,每隔幾年甚至更長時間就會發生大規模坍塌。
一九三四年,尼亞加拉大瀑布的懸崖上有數萬噸巖石隨瀑布墜落,引發地震,造成該地區的地面塌陷,其原因是,在強水流和砂礫摩擦作用下,上面的基巖變成硬石灰巖層,下面的頁巖變成軟巖層。
人們也許會問,如果瀑布崩塌這麼久,會不會逐漸退卻到河的上遊,的確是這樣,尼亞加拉瀑布誕生一萬多年來,已經退卻了12公裡,現在還在以每年約1米的速度退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