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北京智陽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所和美國Campbell Scientific Inc的大力支持下,圓滿舉辦了通量數據應用及數據處理新方法的研討會。
會議伊始,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所的張汪壽老師介紹了他們天目湖站的觀測情況,表達了科研訴求,如何更多地把科研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為民解決水源地汙染問題。
Campbell Scientific Inc公司的應用科學家周新華教授給大家詳盡地分享了他近幾年的工作,把離線通量數據處理編程為在線處理程序-EasyFlux-DL,他還開玩笑說:雖然名字是EasyFlux,實際一點都不Easy!這是Campbell應用科學家們耗時五年的成果,只為減輕科研工作者大量通量數據處理的煩惱,解放更多的精力關注科學問題。周教授的報告結束後,引來大家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周教授根據多年的經驗,耐心給大家一一講解。
Campbell中國公司資深工程師李尚剛介紹了EasyFluxTM Web的功能,這是一款Campbell公司傾力開發的網頁版軟體,可以更好地管理多個臺站的運行。李工還詳細介紹了渦度相關系統的安裝及維護事項,深度解析了分析儀和三維超聲風速儀的構造、測量原理、時間同步、空間一體化,減少頻率損失等內容。李工對Campbell Scientific 30多年渦度通量測量經驗及做出的貢獻極其驕傲,作為Canpbell的代理商,我們也與有榮焉,科學沒有國界,引進國外先進的儀器和經驗助力國內的科研和民生,這也是智陽科技工作的價值!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所的趙曉松老師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環境中心的張彌老師分別分享了在全椒和鄱陽湖的實驗,這兩個站點,都是針對小型水體的研究,近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把視野投向了面積小但貢獻大的水體,包括小型湖泊、養殖、溼地等。
趙曉松老師把人工神經網絡引入模型分析,加強了模型的精細化,更加精細區分模型中植被和水體的貢獻。
張彌老師團隊通過多途徑、多方位綜合觀測,來驗證各種科學問題,其嚴謹的實驗方案設置讓大家嘆為觀止!
儀器是服務於科研的,儀器就是科研人員手中的武器,同時,科研的發展和訴求也反推著儀器不斷的改進和發展,北京智陽科技作為業內的一員,願用自己多年的現場經驗和優質服務,架起科研和儀器之間的那座橋梁。
短暫的一天交流會結束了,分享者和學習者帶著或多或少的收穫離去,未嘗不是科研和儀器相輔相成的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