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組與轉錄組高通量測序應用最新技術與數據分析」高級實操...

2020-11-23 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關於舉辦「基因組與轉錄組高通量測序應用最新技術與數據分析」高級實操班培訓通知

各有關單位:

隨著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在準確度大大提高的前提下, 進一步降低測序成本。由此不斷產生出巨量的分子生物學數據,這些數據有著數量巨大、關係複雜的特點,以至於不利用計算機根本無法實現數據的存儲和分析。隨著生物信息學作為新興學科迅速蓬勃發展,正在改變人們研究生物醫學的傳統方式,高通量測序技術以及數據分析技術已成為探索生物學底層機制和研究人類複雜疾病診斷、治療及預後的重要工具,廣泛應用於生命科學各個領域,是21世紀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的重要戰略前沿和主要突破口。為進一步推動我國生物信息學特別是基因組學的發展,提高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更好地促進專家學者們在研究中的分享和交流,應廣大行業工作者的要求,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生物技術與生物產業信息工作委員會主辦「生物信息學暨基因組與轉錄組高通量測序應用最新技術與數據分析」高級培訓班並由北京中科潤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具體承辦,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訓目標及特點

本培訓以第三代測序、第四代測序技術的應用與數據分析、基因組、轉錄組為主題,精心設計了具有前沿性、實用性和針對性強的理論課程和上機實操課程。培訓邀請的主講人均是有理論和實際研究經驗的人員,學員通過與專家直接交流能夠分享到這些頂尖學術機構的研究經驗和實驗設計思路。學員通過集中專題學習後能夠擴展思路,在研究技術方面領悟

二、培訓對象:

大中專院校生物信息、生物計算、生命科學、醫學、化學、農學、計算機科學、數學類專業的課程負責人、一線教師、教研室骨幹人員、教學管理人員;科研單位從事生物、生命科學、微生物研究的相關人員;生物、醫藥、化學及相關企業的領導與技術骨幹。

三、時間地點

2017年6月9日——6月13日 新疆 烏魯木齊

(時間安排:第1天報到,授課4天)

四、培訓內容

章節

內 容

生物信息學介紹

生物信息學介紹與前沿技術動態

序列的比對

1、全局比對 Clustalw,Muscle,Hmmer

2、局部比對 Blast, Sim4,Genewise

3、序列比對算法分析

基因組/基因注釋分析

1、新一代測序技術原理和數據處理介紹

2、基因組拼接與組裝

基因組de novo組裝方法

重複序列分析技術

3、 RNA分析
tRNA,rRNA,microRNA,snoRNA

RNA幹擾,SiRNA預測技術
4、基因預測
原核:Glimmer,真核:Genescan, Augustus
5、 基因功能注釋及常用的資料庫介紹

基因組學研究概述

1、structural genomics: 結構基因組學

2、functional genomics: 功能基因組學

3、Drug discovery: 藥物研發

4、Personalized medicine:個性化、精細醫療

DNA測序技術-轉錄組分析的進化

1、第一代測序技術:Sanger測序原理

2、第二代測序技術:Illumina,454, Ion Torrent原理

3、第三代測序技術:PacBio, Hellicos原理

4、第四代測序技術: Oxford NanoPore原理

5、其他技術Hybridization based methods (NabSys)

Experimental procedure for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Introduction

Number of duplications

Sequencing coverage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using NGS (RNA-Seq)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using PacBio (Iso-Seq)

IsoSeq Experimental design

Data analysis (part 1):data pre-processing

evaluation of data quality 數據分析

Data format,fasta,fastq,quality value,gff3 Data cleanup

Quality filter, trimmer, clipper

Data analysis (part 2):reference free analyses(無參轉錄組分析)

Gene discovery

Trinity de novo transcriptome assembly

Analysis of Differential Expressed Gene (DEGs)

Abundance estimation using RSEM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analysis using EdgeR

Explore the results (cummerbund)

MA plot, Volcano plot, False Discovery Rate (FDR)

hierarchical two-way clustering, pairwise sample-distanc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使用R語言進行生物信息學相關的分析

使用R語言相關的包對轉錄組等組學的高通量測序數據進行差異表達、富集分析等。

生物信息學專業圖KEGG、GO等的繪製方法與運用R語言進行實現

基因組可視化軟體circos的使用

使用circos繪製基因組圈圖

生物信息學專業常用工具及繪圖方法

應用生物信息常用的工具進行專業繪圖及格式轉換;

學BioEdit、WeGO等常用生物學專業軟體的圖表及格式轉換

五、主講專家

主講專家來自中科院等科研機構的高級專家,擁有豐富的科研及工程技術經驗,長期從事生物信息領域項目研究,具有資深的技術底蘊和專業背景。

六、頒發證書:

員經培訓考試合格後可以獲得:

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頒發的《生物信息工程師》水平認證培訓證書

註:請學員帶兩寸彩照2張(背面註明姓名)、身份證複印件一張

七、報名辦法及費用:

每人¥4500元(含報名費、資料費、培訓費、考試費、證書費),住宿可統一安排,費用自理。請各有關部門統一組織本地區行政、企事業單位報名參加培訓,各單位也可直接報名參加,報名回執表請傳真至會務處。

、聯繫方式

聯繫電話:010-56234741

報名郵箱:zky-im@vip.163.com

監督電話:010-64807385-8012



相關焦點

  • 「基因組與轉錄組高通量測序應用最新技術與數據分析」高級實操班...
    由此不斷產生出巨量的分子生物學數據,這些數據有著數量巨大、關係複雜的特點,以至於不利用計算機根本無法實現數據的存儲和分析。隨著生物信息學作為新興學科迅速蓬勃發展,正在改變人們研究生物醫學的傳統方式,高通量測序技術以及數據分析技術已成為探索生物學底層機制和研究人類複雜疾病診斷、治療及預後的重要工具,廣泛應用於生命科學各個領域,是21世紀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的重要戰略前沿和主要突破口。
  • 三大巨頭高通量測序(NGS)的原理特點、技術應用和意義
    在高通量測序發展的過程中,也有很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數據在臨床診斷上的作用,測序數據的儲存和分析,數據的安全和信息隱私等。二、技術應用測序技術推進科學研究的發展。隨著第二代測序技術的迅猛發展,科學界也開始越來越多地應用第二代測序技術來解決生物學問題。
  • 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原理和應用——第二代測序技術
    , HTS) 是對傳統Sanger測序技術革命性的變革,可以一次對幾十萬到幾百萬條核酸分子進行序列測定,因此也稱其為下一代測序技術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出現使得對一個物種的轉錄組和基因組進行細緻全貌的分析成為可能。
  • 彭廣敦教授:空間轉錄組測序技術轉錄組學研究領域的新方向
    本次會議多組學研究和臨床轉化研討會以邁向臨床精準醫療為主題,聚焦基因組學、轉錄組學、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等多組學技術聯用研究臨床疾病,以及多組學數據的整合交叉分析應用,會議涉及基因變異、測序分析、轉錄調控、代謝研究、RNA幹擾等,力圖打通多組學研究到臨床應用的通道,推動多組學技術在醫學轉化上的應用。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化細胞所的彭廣敦教授分享了「空間轉錄組測序技術」精彩議題。
  • Nature子刊發布重磅測序技術:基因組和轉錄組平行測序
    四月二十七日的Nature Methods雜誌上發布了一項引人注目的測序技術,G&T-seq(Genome and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該技術能夠實現大規模的DNA和RNA平行測序,同時展現單個細胞的基因組序列和基因活性。
  • 西南民族大學最新文章:基於RNA-Seq的轉錄組研究
    目前針對每期的重點內容,生物通將展開詳細推薦,歡迎讀者共同參與……  生物通報導:RNA-Seq 作為近年來新發展起來的高通量轉錄組測序技術, 為大規模轉錄組學研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且更為有效的方法,近期來自西南民族大學,深圳華大基因的研究人員以犛牛卵巢組織作為研究對象, 應用RNA-Seq技術對其進行高通量轉錄組測序分析,獲得了卵巢測序文庫,並進行了深入分析。
  • 亞熱帶生態所開展「微生物16S高通量測序數據分析及作圖培訓」講座
    鑑於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近年來對微生物的測序量大、研究生對測序數據的分析和信息挖掘不熟悉,造成微生物測序數據的發表相對滯後,應研究所研究員孔祥峰和所青年創新促進會的邀請,南京農業大學消化道微生物研究團隊的副教授成豔芬7月31日至8月2日到該所進行微生物16S高通量測序數據分析及作圖培訓。
  • 基因測序(視頻+課件),輕鬆學會數據的處理和分析
    比如,什麼是基因組,什麼是轉錄組,什麼是蛋白組,什麼是染色體,什麼是基因,什麼是基因重組,什麼是進化/演化,什麼是表觀遺傳,什麼是變異,變異類型有哪些,NGS技術是什麼,測序儀的工作原理是什麼,DNA是如何被測出來的等這些東西。因為,你只有真正了解數據是如何來的,才能更好地明白數據該如何處理和分析,以及如何才能有效地挖掘出它背後隱含的生物知識。
  • 專注液滴微流控技術 萬乘基因致力高通量單細胞多組學測序的應用普及
    單細胞測序技術是HCA計劃實施的重要底層技術。與基於大量細胞樣品提供平均化了組學數據的傳統測序方法不同,單細胞測序可以獲取關於樣品中每一個細胞的所有組學數據,明確樣本中包含的細胞類型,並記錄別個細胞所發生的特定變化。因此,單細胞技術對於生物醫學的革命性意義可以和顯微鏡的發明相比較,二者都可使研究者真正看到單個細胞的細微差異。
  • 基於高通量技術的SFTS病毒基因組測序方法的建立
    1.7 數據分析對有效數據進行分析,以NCBI(https://www.ncbi.nlm.nih.gov)上HB29/China/2010為標準株的L、M、S序列分別作為參考基因組序列,將有效數據與參考基因組序列採用bwa-v0.7.10軟體進行比對,用MEGA軟體對3株病毒全基因組核苷酸序列與GenBank中已知的SFTS病毒核苷酸序列進行分析,並構建系統進化樹。
  • 高通量測序技術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
    傳統的染色體核型分析作為產前診斷染色體畸變的金標準已使用多年,但存在耗時、耗力、解析度低、依賴於細胞培養技術、不能發現小於5~10Mb的遺傳變異等不足。近年來,基因晶片、高通量測序及其他基因檢測技術的不斷成熟和臨床應用,拓展了侵入性產前診斷的適宜病種。基於基因晶片技術的染色體微陣列分析(CMA)可以檢測染色體數目異常、拷貝數變異(CNV)、單親源二體。
  • 高通量測序+驗證套路,5分+SCI,可移植性高,門檻低,懂?
    高通量測序是一次性對幾百萬到十億條DNA分子進行並行測序,又稱為下一代測序技術,其使得可對一個物種的轉錄組和基因組進行深入、細緻、全貌的分析,所以又被稱為深度測序。在高通量測序發展的過程中,也有很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數據在臨床診斷上的作用,測序數據的儲存和分析,數據的安全和信息隱私等。
  • 高通量多通道的單細胞測序設備,將投入醫療科研應用
    彼時,Bulk RNA測序還是細胞活檢組織轉錄組研究的主要手段,通過將組織中RNA釋放出來,然後進行全轉錄組的高通量定量檢測。 2012年美國上市公司Fluidigm推出了C1系統,96個單細胞腔體的Smart-Seq cDNA建庫解決方案,使得對96個細胞進行RNA測序和定量成為可能。
  • 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成果落地,萬乘基因獲500萬元天使輪融資
    目前已實施商業化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服務,並與數十家三甲以上醫院合作,為醫生(科室主任以上)發表論文提供單細胞技術服務,已有成果發表在《蛋白質與細胞》雜誌上。據報導,該結果是國內首次採用非10x基因組技術的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平臺進行研究,初步證明了該技術平臺的穩定性。
  • 專注高通量單細胞多組學技術,「新格元生物」完成3000萬美元A輪融資
    本輪資金將用於加速單細胞測序平臺產品的進一步開發及臨床應用轉化;推進單細胞測序技術及數據在藥物開發中的應用;加速自主開發產品的國內商業化布局,並開展國際化運營。「新格元生物」成立於2018年,從事高通量單細胞多組學平臺產品的自主開發及臨床轉化。
  • 論文|高通量技術在微生物培養中的應用進展及分子測序對比分析
    3 高通量分子測序技術對比分析若把20世紀70年代由Frederick Sanger發明的雙脫氧鏈終止法核酸測序技術看作第一代分子測定技術,高通量分子測序技術則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第二代和第三代測序技術。
  • 全轉錄組高通量數據挖掘與疾病表型關聯分析-從入門到精通8晚訓練營
    :測序及晶片介紹非編碼RNA的機制、調控模式(miRNA、lncRNA與circRNA)經典生信SCI文章的解讀,了解TCGA資料庫、GEO 資料庫這些公共數據的挖掘獲得創新結論並發文章的思路。非編碼RNA的創新文獻解讀(含miRNA、lncRNA和circRNA)TCGA資料庫NCBI GEO資料庫TCGA資料庫:最全的癌症高通量數據公共庫(簡介)TCGA資料庫的介紹和使用(包含了轉錄組、基因組、表觀組和臨床信息數據)GEO資料庫介紹:  數據量最大的高通量公共資料庫。
  • 高通量測序的前世今生
    對於高通量測序而言也是一樣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對環境中微生物的探索也從未終止過。先前依賴於傳統的平板純培養法,然而卻多達99%的微生物在現有實驗條件下無法得到培養鑑定。因此,基於非培養方法的高通量測序技術應運而生。
  • ChIP-seq在全基因組範圍內檢測與組蛋白、轉錄因子互作的DNA區段
    在全基因組範圍內檢測與組蛋白、轉錄因子互作的DNA區段。這需要染色質免疫共沉澱技術ChIP結合第二代測序技術(高通量測序),組合起來就是ChIP-seq。染色質免疫共沉澱技術(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也稱結合位點分析法,是研究體內蛋白質與DNA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通常用於轉錄因子結合位點或組蛋白特異性修飾位點的研究。將ChIP與第二代測序技術相結合的ChIP-Seq技術,能夠高效地在全基因組範圍內檢互測與組蛋白、轉錄因子等互作的DNA區段。
  • 轉錄組測序技術與口腔疾病、牙種植及組織再生
    包括基於測序技術的轉錄組測序技術和基於雜交技術的微陣列技術。該技術是一種基於測序技術的高通量轉錄組測序技術,可以對所有種類RNA進行測序以研究其轉錄表達情況。背景:自從轉錄組測序技術的應用使得黑色素瘤和乳腺癌的研究取得顯著成果以來,轉錄組測序技術成為科學研究中最具應用前景的研究手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