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高通量技術的SFTS病毒基因組測序方法的建立

2021-01-09 騰訊網

作者:俞維維 孫逸 顏浩 姚文武 樓秀玉 茅海燕 張嚴峻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2009年在我國湖北和河南山區發現的新發傳染病,臨床表現為發熱、血小板減少以及伴有消化道症狀,嚴重者可出現全身瀰漫性血管出血和多臟器功能損傷等症狀,平均死亡率約為5.3%[1,2]。現已證實其由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毒感染所致,截止到2017年,至少有23個省市報導該病毒,其中18個省市已證實該病毒的傳播[3]。韓國、日本和美國等地也相繼報導發現有經蜱蟲叮咬傳播的類似SFTS病毒感染病例[4,5,6]。但目前並無針對該病毒的特效藥,而是以對症治療為主。

材料與方法

1.1 細胞和樣本

非洲綠猴腎細胞(Vero細胞)由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3例SFTS病毒感染標本由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採集,分離血清於-80 ℃保存。

1.2 主要試劑與儀器

胎牛血清、MEM培養基:美國Gibco公司,

RNeasy Mini Kit:德國QIAgen公司,

AgPath-ID One-Step RT-PCR Kit:

美國Applied Biosystems公司,

SureSelect Strand-Specific RNA Library

Preparation試劑盒:美國Agilent公司,

RNA Seq Fragmentation Mix:美國Agilent公司,

AMPrure XP磁珠:美國Beckman Co μlter公司,

Agilent2100分析儀:美國Agilent公司,

Illumina Hiseq 4000:美國Illumina公司

1.3 核酸提取與檢測

病毒感染培養7 d後,用RNeasy Mini Kit標準方法提取總RNA。採用Real-Time螢光定量RT-PCR試劑盒AgPath-ID One-Step RT-PCR Kit,反應體系為25 μl,RNA為2 μl。經螢光定量RT-PCR檢測後的RNA用NanoDrop定量,根據結果,將RNA稀釋至5ng/ μl以下,使用Agilent2100(pico晶片)檢測RNA質量。

1.4 oligo(dT)磁珠抓取建庫

1.4.1 RNA抓取和片段化:

使用oligo(dT)磁珠抓取SFTS病毒的RNA。將捕獲到的RNA在高溫條件下利用二價陽離子進行片段化,加入RNA SeqFragmentation Mix後94 ℃孵育8 min後降溫至4 ℃,進行下一步cDNA合成。

1.4.2 DNA的合成:

將片段化的RNA加入RNA Seq First Strand Master Mix通過其中逆轉錄酶的作用合成為cDNA,同時加入放線菌素D,防止cDNA模板重新合成RNA。反應條件為:25 ℃ 10min,37 ℃ 40 min,降溫至4 ℃。用AMPrure XP磁珠進行純化後溶於20 μl水中,進行下一步二鏈合成反應。將一鏈與RNA的複合雙鏈轉化成DNA雙鏈,同時在二鏈中摻入DUTP,反應步驟為20 μl一鏈產物中加入25 μl RNA Seq Second Strand和End Repair Enzyme Mix,再加入5 μl RNA Seq Second Strand和End Repair Oligo Mix,總體積為50 μl,16 ℃ 30 min後降溫至4 ℃,用AMPrureXP磁珠進行純化後溶於20 μl水中,進行下一步的3′加A鹼基反應。

1.4.3 末端修飾:

在雙鏈DNA3′端加一個A鹼基,以方便進行接頭連接,反應步驟為在20 μl二鏈產物中加入20 μl RNA Seq dA Tailing Master Mix 37 ℃ 15 min後降溫至4 ℃,進行下一步接頭連接反應。利用雙鏈DNA3'端的A鹼基與接頭3′端的T鹼基進行連接,20 ℃ 15 min後降溫至4 ℃。用AMPrure XP磁珠進行純化和片段篩選,產物溶於17 μl水中,進行下一步擴增和純化反應。

1.5 隨機引物建庫

1.5.1 RNA片段化:

將RNA在高溫條件下利用二價陽離子進行片段化。94 ℃孵育4 min後降溫至4 ℃,進行下一步cDNA合成

1.5.2 雙鏈cDNA合成:

將片段化的RNA通過逆轉錄酶的作用合成cDNA。然後使用二鏈合成試劑,將這些DNA與RNA的複合雙鏈轉化成DNA雙鏈,同時對雙鏈DNA的末端進行補齊為平末端,利用磁珠對其進行純化。

1.5.3 末端dA-Tailing:

再在其兩端各加上一個A鹼基,使其能夠與末端帶有T鹼基的接頭進行連接,再利用磁珠對其片段大小進行篩選和純化。

1.5.4 PCR擴增與純化:

PCR擴增形成片段大小為300 bp (±50 bp)的文庫,用磁珠對產物進行純化。

1.6 Illumina測序

使用Illumina Hiseq 4000,按照標準操作對其進行雙端測序。Illumina測序得到的原始圖像數據經過Base Calling轉化為序列數據,結果以FASTQ文件格式來存儲。並將原始數據進行預處理,去除測序reads中的接頭序列,進行窗口法質量掃描,掃描窗口默認為6 bp,當窗口內平均質量值低於20時,將reads從窗口起始到3′終止的部分截掉。再去除截短後長度小於100 bp的序列和N的含量在5%以上的序列。

1.7 數據分析

對有效數據進行分析,以NCBI(https://www.ncbi.nlm.nih.gov)上HB29/China/2010為標準株的L、M、S序列分別作為參考基因組序列,將有效數據與參考基因組序列採用bwa-v0.7.10軟體進行比對,用MEGA軟體對3株病毒全基因組核苷酸序列與GenBank中已知的SFTS病毒核苷酸序列進行分析,並構建系統進化樹。

結 果

2.1 核酸提取與分析

經檢測,3例樣本的提取的核酸濃度、純度、質量如表1。採用Agilent2100生物分析儀分析核酸,未見明顯18S和28S RNA。

表13份標本的病毒RNA濃度、純度和質量檢測結果

Tab.1Concentration, purity and quality of virus RNA from threesamples

2.2 建庫結果

分別利用隨機引物建庫和oligo(dT)磁珠抓取建庫的方法對3株病毒進行測序比較。採用Agilent 2100生物分析儀分析文庫,結果見圖1。3例樣品測序讀取片段數、讀取鹼基數、有效數據率、測序深度、覆蓋度和Q30%總結統計於表2。

圖1兩種方法擴增文庫毛細管電泳結果

Fig.1Electrophoresis assay for libraries of the two methods

表2兩種方法建庫測序獲得的數據結果

Tab.2Sequencing data of the two methods

2.3 測序結果

對採用oligo(dT)磁珠抓取建庫法的3株病毒測序結果進行剪輯和拼接,獲得標本的全基因組序列,表2。與NCBI上HB29株的L,M,S三條序列進行比對,其中S片段相似度分別為94.8%、94.1%和94.5%;M片段相似度分別為93.8%、92.9%、93.2%;L片段相似度分別為95.8%、95.7%和95.4%。

GenBank獲得的SFTS病毒基於S、M和L片段的分子系統進化樹:3株病毒與浙江、日本和韓國分離株在同一分支,SFTSV-1、SFTSV-2和SFTSV-3分別於與Zhejiang/ZHSH-WRF/2014、Zhejiang/DS04/2013和Zhejiang/DS03/2013進化關係最近。但SFTSV-2與Zhejiang/DS04/2013在M片段進化關係較遠(圖2)。

圖2GenBank獲得的SFTS病毒基於S、M和L片段分子系統進化樹

Fig.2Phylogenetic trees of SFTS virus S, M and L genomic segmentsbased on GenBank databases

討 論

SFTS病毒是一種新發病毒,它的分子特徵目前還沒有完全闡明,對病毒全基因組的高效測序並進行不同基因組序列之間的比對分析,有助於了解病毒的遺傳進化、功能表位和突變位點等[10]。傳統的一代測序耗時長,通量低且對未知病毒的檢測較為局限,近年來,高通量測序已廣泛應用於以轉錄組測序等為代表的功能基因組學研究中[11,12]。對於有參考基因組序列的物種,轉錄組測序數據可以大大豐富和驗證對基因組數據的注釋[13]。其中Illumina平臺測序技術輸出序列長度短,通量大,速度快,被廣泛應用於核酸檢測研究。

本文首先對3株SFTS病毒採用同樣的方法分離並提取RNA,要求RNA質量大於300ng,260/280和260/230在1.8以上。經Agilent2100分析儀分析,3株病毒提取的RNA含有少量的18S和28SRNA,可能是rRNA、tRNA和mRNA等宿主RNA,隨機引物建庫的方法可能會使後續獲得的數據含有宿主序列[14]。目前,樣品RNA的提取與處理仍是研究的關鍵技術瓶頸,有研究人員通過設計特異性雜交探針,建立基於磁性微球的特異性富集純化SFTS病毒基因組的方法,但也存在新病毒或變異較大的病毒難以被探針捕捉而被遺漏的缺陷[15,16]。利用oligo(dT)磁珠抓取病毒RNA的方法可以選擇性抓取末端含有多個A鹼基的SFTS病毒的RNA,而少量的宿主mRNA不穩定,易分解,從而達到富集病毒RNA的目的[17,18]。

本研究對3株病毒分別採用了隨機引物和oligo(dT)磁珠抓取建庫的方法,後者針對SFTS病毒基因組5′末端含有多個A鹼基,利用帶有寡聚胸腺嘧啶的oligo(dT)磁珠進行抓取建庫[17,18],擴增了病毒核酸序列。結果發現,oligo(dT)磁珠抓取建庫法讀取的鹼基數、測序深度和覆蓋度明顯高於隨機引物建庫法(表2)。通過oligo(dT)磁珠抓取建庫法測序,測序深度都在900×以上,覆蓋度均超過99%。獲得的3株病毒序列與參考株三條序列比對率均達到了90%以上。結果證明,oligo(dT)磁珠抓取建庫法可選擇性去除無關的RNA,如rRNA,tRNA或組蛋白mRNA,提高建庫的特異性[19],而隨機引物建庫法失敗可能是提取核酸時宿主核酸汙染造成。

通過系統進化發行,發現3株病毒與日本、韓國、浙江株屬於同一分支,且3株病毒均來自浙江舟山市。根據報導,蜱可將SFTS病毒以及一些蜱傳播病毒傳播給其他動物,包括陸地鳥類和海鳥[20]。中國、韓國和日本緯度接近,有許多島嶼,為遷徙海鳥提供了棲息地,攜帶蜱蟲的海鳥可以作為傳播SFTS病毒的間接載體,因此推測這3株病毒可能存在跨洋傳播[10]。其中SFTSV-2病毒與Zhejiang/DS04/2013株的S與L片段在進化關係上最近,但M片段進化關係較遠,該片段可能存在變異。

綜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一種針對SFTS病毒的耗時短、特異性高、經濟有效的高通量測序建庫方法,為研究SFTS病毒基因組遺傳變異以及同源性提供了技術支持。

選自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誌, 2019,33(1)

來源:檢驗科空間 / 編輯:Yang

相關焦點

  • 基於高通量測序技術的新方法,可有效分離SARS-CoV-2!快速進行分析!
    為了儘快分離出SARS-CoV-2核糖核酸,與下一代測序(高通量測序)技術合作,提供一個對監測和研究SARS-CoV-2有用的工具,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研究團隊快速設計了誘餌捕獲平臺,用於無培養和無擴增的SARS-CoV-2下一代測序,從複雜樣本中發現基因,通過有樣本驗證,將有助於防治目前的疫情爆發。
  • Cell|高通量文庫敲入方法用於基因組工程化的細胞免疫療法
    該研究通過文庫敲入篩選的方法,向T細胞的TCR位點大片段敲入特定的標記文庫序列,進而檢測這些基因組工程化的T細胞在體外和體內對免疫抑制環境的適應性及抗腫瘤免疫功能是否有提高。最後,再結合單細胞測序的方法分析驗證,從而鑑定出可以提高T細胞功能性的敲入序列。因此,該研究建立了一套可以用於高通量篩選和鑑定可以提高T細胞功能的敲入序列的方法,為基因組工程化的細胞免疫療法提供了高效技術手段。
  • 一文讀懂測序技術在新冠病毒檢測中的應用
    目前,基於高通量測序技術在新冠病毒的檢測和研究中可展開的技術路線或方法有3種[2]:宏基因組測序(Meta)、探針捕獲測序(Capture)和多重PCR擴增子測序(Amplicon)。
  • 「基因組與轉錄組高通量測序應用最新技術與數據分析」高級實操...
    關於舉辦「基因組與轉錄組高通量測序應用最新技術與數據分析」高級實操班培訓通知各有關單位:隨著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在準確度大大提高的前提下, 進一步降低測序成本。隨著生物信息學作為新興學科迅速蓬勃發展,正在改變人們研究生物醫學的傳統方式,高通量測序技術以及數據分析技術已成為探索生物學底層機制和研究人類複雜疾病診斷、治療及預後的重要工具,廣泛應用於生命科學各個領域,是21世紀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的重要戰略前沿和主要突破口。
  • 高通量測序的十年:從科研進入臨床
    由於有了已經完成的人類基因組當做參考基因組,採用廉價、快速的方法對多個樣本、群體、病種基因組的比對測序就能提供大量有價值的科研和臨床信息。這就要求測序價格足夠低、速度足夠快,然而對測序結果是否易於拼接、組裝基因組則沒有明確需求。於是,美國國家基因組研究院(NHGRI)提出了把全基因組測序降至1000美金的研究規劃,從而引領科學界、企業界大力發展測序技術。
  • 「基因組與轉錄組高通量測序應用最新技術與數據分析」高級實操班...
    >各有關單位:隨著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隨著生物信息學作為新興學科迅速蓬勃發展,正在改變人們研究生物醫學的傳統方式,高通量測序技術以及數據分析技術已成為探索生物學底層機制和研究人類複雜疾病診斷、治療及預後的重要工具,廣泛應用於生命科學各個領域,是21世紀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的重要戰略前沿和主要突破口。
  • 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原理和應用——第二代測序技術
    , HTS) 是對傳統Sanger測序技術革命性的變革,可以一次對幾十萬到幾百萬條核酸分子進行序列測定,因此也稱其為下一代測序技術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出現使得對一個物種的轉錄組和基因組進行細緻全貌的分析成為可能。
  • 青島能源所建立工業產油微藻基因組編輯技術
    Cas9蛋白和指引RNA分子(guide RNA)的設計和共同表達,結合基於二代測序的高通量轉化株鑑定方法與單細胞中心發展的一系列單細胞拉曼成像、拉曼分選和測序技術相結合,該基因組定點編輯技術能夠以出色的精度、廣度和通量來建立微藻基因型和表型之間的關聯,並進而通過基因組精準手術來設計與塑造理想的微藻性狀。這一嶄新技術平臺的建立與完善對於能源微藻的分子育種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 ...標本進行新冠病毒全基因組高通量測序和序列分析。21日測序分析...
    2020-11-22 09:37:37來源:FX168 【天津瞰海軒小區19號樓確診病例測序分析結果公布:與本土第3例無症狀感染者病毒序列一致】11月18日至21日,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本土第5例無症狀感染者康某某、第141例確診病例申某及第144例確診病例楊某呼吸道標本進行新冠病毒全基因組高通量測序和序列分析。
  • 高通量測序的前世今生
    對於高通量測序而言也是一樣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對環境中微生物的探索也從未終止過。先前依賴於傳統的平板純培養法,然而卻多達99%的微生物在現有實驗條件下無法得到培養鑑定。因此,基於非培養方法的高通量測序技術應運而生。
  • 美國利用納米孔測序技術,實現對非洲豬瘟病毒基因組的實時檢測
    近期,美國農業部下屬的研究機構在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雜誌上發表了針對非洲豬瘟病毒的首個結合樣品富集、納米孔MinION測序技術、以及新型快速分析軟體的報告,實現對該病毒基因組序列的真正實時檢測。
  • 高通量測序技術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
    傳統的染色體核型分析作為產前診斷染色體畸變的金標準已使用多年,但存在耗時、耗力、解析度低、依賴於細胞培養技術、不能發現小於5~10Mb的遺傳變異等不足。近年來,基因晶片、高通量測序及其他基因檢測技術的不斷成熟和臨床應用,拓展了侵入性產前診斷的適宜病種。基於基因晶片技術的染色體微陣列分析(CMA)可以檢測染色體數目異常、拷貝數變異(CNV)、單親源二體。
  • 中國疾控中心千萬元訂單背後:高通量基因測序市場之爭
    在這個過程中,第一時間獲取新發未知病毒的基因組序列信息尤其重要。高通量基因測序儀在病毒的檢測中發揮重要作用。「這些設備主要能用來監測病毒後續的變異等情況,對儀器精確度的要求比較高。」一位測序設備商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監測病毒的變異情況,不僅能讓科學家對病毒的進化有進一步的認識,而且也能確認潛在疫苗和藥物的有效性。
  • 華大基因:宏基因組高通量測序具有檢測範圍廣、無需預先培養樣本...
    2)腫瘤的測序試劑盒定價策略,如何替代主流PCR試劑?3)感染防控的市場規模有多大?謝謝!公司回答表示,感謝您的關注。 1) 公司率先面向合作夥伴提供多組學大數據服務,致力於成為全球生命科學研究機構的卓越合作夥伴,為從事生命科學研究的機構和企業提供高質量、行業領先的基因測序、質譜、生物資料庫、雲計算等標準化技術服務和全流程系統解決方案。
  • 三大巨頭高通量測序(NGS)的原理特點、技術應用和意義
    技術進步使得這一方法變得不斷可靠( Hamady et al.2008),絕大多數的轉錄表達(包括那些表達量極少的轉錄本)都能夠被精準地定量( StoloⅦ itzky etal.2005)。隨著序列讀長的增加,454焦磷酸測序法的使用頻率將大增,能進一步增加在非模式物種中鑑定基因的概率( Hudson2008)。由於測序的讀長較短,這項技術最初只能用於已測序的模式物種  。
  • 疑似病例完成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分析僅需半小時—新聞—科學網
    當前,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檢測技術有免疫、PCR和高通量測序(NGS)三類,其中免疫和PCR方法是一種定向檢測,可以對病毒進行篩查,適合對患者標本中是否存在病毒進行診斷
  •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
    打開APP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該五篇文章幾乎都是同時發表,表明該領域的競爭激烈,同時也說明了單細胞測序技術在植物研究應用中已經成熟,期待未來更多的植物組織細胞的測序,為解決植物如何從胚發育成全株提供更多的信息!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
  • 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成果落地,萬乘基因獲500萬元天使輪融資
    這輪融資主要用於上海中心實驗室和代理網絡的建設,高通量核單細胞測序技術的開發,以及單細胞測序設備的設計和製造。萬城成立於2018年,主要業務是利用自主研發的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平臺服務於科研、臨床和工業市場。
  • 科研人員完成新版樹鼩基因組測序 填補首版約73%拼裝缺口
    圖為最新版樹鼩基因組與資料庫。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供圖 攝中新網昆明8月21日電 (記者 胡遠航)記者21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近期,該所科研人員完成了新版的樹鼩基因組高精度測序、組裝和注釋。
  • 專注液滴微流控技術 萬乘基因致力高通量單細胞多組學測序的應用普及
    單細胞測序技術是HCA計劃實施的重要底層技術。與基於大量細胞樣品提供平均化了組學數據的傳統測序方法不同,單細胞測序可以獲取關於樣品中每一個細胞的所有組學數據,明確樣本中包含的細胞類型,並記錄別個細胞所發生的特定變化。因此,單細胞技術對於生物醫學的革命性意義可以和顯微鏡的發明相比較,二者都可使研究者真正看到單個細胞的細微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