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考研工作基本結束了,考得上考不上其實結果已經差不多了,只差最後一步而已。不過對學生來說,一屆接著一屆考試,上一屆的考試跟下一屆沒什麼關係。今年的考研工作已經要開始準備了,而一戰不利的考生們,也應該準備自己的二戰了。
很多考生都很疑惑,我的目標是頂尖大學,可是考不上我要不要接受調劑?今年沒考上,我要不要去準備二戰、三站,甚至直接去找工作,然後邊工作邊考研,付出幾年的時光值得不值得。關於這方面,網絡上有很多的雞湯文,考生們都是喝著雞湯一路過來的。不過今天有一個不同的視角,考上名校就是改變命運。
北航的研究生畢業了
就在昨天,2018學年北航的研究生們畢業了,這次北航一共有613名博士生,3518名研究生畢業,數量算得上比較少了。而北航校長公布的數據就更令人震驚了,北航畢業的研究生和博士們,他們的平均年薪是17.21萬元,這還只是統計的工資收入而已。
要知道北航畢業的碩士和博士,超過半數都會進入國防企業和研究所,而這樣的企業福利雖然不錯,但是收入比較有限,對比同等次的人才來說,差距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畢業生的年薪還能達到17.2萬,真的是一個很高的數字,17.2萬元的平均年薪放在任何一個地區,都是不低的收入了。
不僅僅是博士年薪高
根據統計數據來看,北航本科生的年薪也達到了15.31萬,而博士有18.3萬元,研究生則是17萬元左右。高考能考上北航的,都是高中裡算得上很厲害的學霸,北航應該是屬於全省前一千人才能上的專屬大學,其他的人完全沒有任何希望,競爭實在是過於激烈了。而錯過一次機會的學生,考研給了他們第二次機會,而且是可以直接躍升的機會。年薪對頂尖名校來說,其實只是追求的最低層次。在這樣的學校裡,學生們可以接觸到更多的機會,而對現在來說,機會就是未來。
筆者以前有一個學生,當初考了全市的理科第二名,去了北京大學,他毫無疑問是優秀的學生。據他跟我描述,考完試那段時間他走到哪裡人都是飄的,走路都有一種不穩的感覺,尾巴都翹到天上了。他有沒有資格驕傲?當然有,畢竟考上了北大,可當他到北大報名的時候,他被打擊的自信全無,因為他們宿舍裡一個是北方某省的狀元,一個是國家物競的金牌,最後一個普通一點,但也是全省前十。
頂尖名校如何呢?只有和優秀的人在一起,才能變得更優秀。北航的研究生裡,會不會有混日子的?肯定有,但為什麼還是能拿很高的年薪?就是因為能和優秀的人在一起,能去頂尖的名校。而且考上北航這樣的院校,薪水只是其次,更重要的還有社會地位的加持,北航很多專業還是很簡單可以去軍隊的研究所的,去了那裡就有更多的期待與未來。目標是什麼?年輕人當然要去最好的學校,北航尚且如此,那清北又是什麼模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