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大幅降低光熱發電成本 曬太陽就能掙錢

2020-11-22 央視網

「中國製造」大幅降低光熱發電成本 曬太陽就能掙錢

原標題:

  甘肅阿克塞2000平方公裡的戈壁灘,見證了一個「曬著太陽就能掙錢」的歷史時刻。近日,全球首個高溫熔鹽槽式光熱發電平臺項目在這裡正式併網投入運營。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第一次從集熱、儲熱、換熱、發電到併網等全產業鏈全部實現了國產化。「以前建一座光熱電廠,得去義大利買集熱管,到西班牙買反光鏡,去瑞士買支架,到智利買熔巖鹽。」天津濱海光熱發電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官景棟說,現在不出天津就可以買到整個產業鏈的相關產品,「價格很低,質量更優。」

  「中國製造」帶來的直接效益就是把成本大幅降下來,專家預計到2020年,更清潔、更高效的光熱發電不再只是「陽春白雪」,其成本將降至火電水平。

  「創新的印鈔機開動了!」

  讓這座世界第一家高溫熔鹽槽式光熱發電平臺運轉起來的「大腦」,位於甘肅阿克塞2000多公裡之外的天津濱海高新區。這個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拿出45億元投資,劃出580畝土地,對這個「前景無限」的光熱發電項目寄予厚望——要建成中國首個年產能200兆瓦規模、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基地,計劃於2017年上半年調試並投產。2018年項目全部達產後,預計年產值超百億元。

  一切都在以創新的方式向傳統告別。除了擁有世界最先進的技術之外,這是天津首個採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立項的國家級公共能源示範項目,天津濱海新區政府授予民營企業特許經營30年,中央財政給予政策性支持。今年10月,成為首個獲批國家ppp示範項目的光電項目。

  創新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已經預見了前景:到2020年,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1億千瓦,其中光熱發電總裝機規模500萬千瓦。這將帶動直接投資數千億元,間接投資上萬億元。

  天津濱海高新區工委書記倪祥玉引用了一組數據:根據目前國家能源局透露的規劃目標,從2020年到2030年,光熱發電產業將成為能源建設的主導產業之一,這十年就是萬億級市場。如果按照世界能源研究會預測,2030年光熱發電產業將佔據全球能源供給的11%至16%,那這十年就是萬億美元級別的市場。

  到目前,濱海光熱已與甘肅省酒泉市阿克塞縣、敦煌市等8個地方政府分別籤訂了10×50兆瓦光熱發電機組的開發協議,總裝機容量400萬千瓦,協議投資總規模約1600億元。

  「創新的印鈔機開動了!」倪祥玉說。

  比風能和光伏更高效、更穩定

  在甘肅阿克塞成功併網的光熱發電平臺實現24小時連續發電之後,官景棟宣布,這項技術的發電時長已經代表著目前國際最高技術標準。

  同樣是向太陽要能量,與利用半導體矽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光伏發電不同,光熱發電則是通過聚光裝置將太陽光聚集到吸熱裝置,加熱吸熱裝置內的熔鹽,經傳熱換熱產生高溫氣體或流體,再通過機械做功轉化為交流電。

  官景棟說,與風能、光伏等新能源發電技術相比,光熱發電的優勢顯而易見。除了發電時長優勢之外,光熱發電的效率較傳統風能、光伏發電一般平均要高出近10個百分點。

  「出於對24小時穩定發電並提高收益的渴望,我們選定高溫熔鹽槽式發電技術作為突破方向。」官景棟解釋說,根據聚光方式的不同,光熱發電可分為四種技術路線:槽式、塔式、碟式、菲涅爾式。其中,槽式和塔式是目前兩種主流的光熱利用技術。

  目前全世界的光熱發電體系裡面83%以上都用槽式,雖然造價高,但系統比較穩定。塔式在國際上開始建得比較多,因為投資比較小,收益比較快,但其熱量很難穩定,技術尚未成熟。

  加熱介質的選擇也很有講究,由於介質熔點不同,相應儲熱時間相差巨大。以高溫熔鹽作為介質可以加熱到580度,儲熱時間長達十幾個小時。也就是說,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髮電,同時根據用電的波峰波谷調節發電量,「比如用晚上用不完的俗稱垃圾電來熔鹽,白天可以用於發電,夏天製冷、冬天取暖。」而這些是只有100度沸點水介質及360度沸點的導熱油都無法完成。

  自主研發技術成本降低一半左右

  在此之前,全球範圍內並沒有一家高溫熔鹽槽式電站,一切都僅僅是停留在歐盟HITECO項目中的一個設想。

  官景棟和他的技術團隊意識到這個設想背後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我們花了2000多萬歐元買來歐洲專利、概念和設計,結果發現與實際還差十萬八千裡。」

  一切必須從頭開始。然而,光熱發電系統本身就像是一臺精密的儀器,需要一大批高科技配套產品。起初,他們在中國連供應商都找不到,「例如反射鏡,當時國內僅能生產電視屏幕大小,但電場需要2平方米1個;集熱管需要耐高溫550度以上;跟蹤太陽的精度達不到正負1.2毫弧度……」而這些如果都從國外買,成本高得可怕。

  「一片反射鏡從歐洲買,150歐元1片,而我們一個電廠要用40萬片。從智利買回來的高溫熔鹽要1000歐元1噸;義大利集熱管1.3萬歐元1根,而跟蹤裝置更是高達幾百萬歐元……」國產化,成為生存下去唯一的選擇。2015年起,官景棟在天津建起全球第一個光熱產業園,致力於熔鹽槽式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的研究開發、技術引進、裝備製造、系統集成以及光熱電站的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及維護,「自主研發出一批高品質的反射鏡、集熱管等配套產品,生產成本下降了一半左右。」

  截至目前,已註冊成立包括光熱技術研究院、光熱發電設備製造、光熱發電投資等9家公司。官景棟說,產業園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創新來自義大利、德國、瑞士等國家的頂尖技術成果,已擁有熔鹽槽式光熱發電的全套核心技術,獲得光熱技術專利168項,正在申請辦理的專利超過400項,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下一步,如果實現大規模量產,將真正把光熱發電成本拉低到火電的水平,「未來幾年,將成本降到5毛錢一度。」

  帶動能源產業向光熱產業集群發展

  倪祥玉更看重的,是光電項目在未來幾年對天津其他傳統產業在轉型中的巨大拉力,「對與之相關的鋼鐵和玻璃等產業,都將帶來顛覆式的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光熱發電與其他能源形態並非排他的,而是互補發展。光熱發電可以解決風電、光伏的缺點,原來建風電、光伏發電站,必須要建火電站來配套,現在就可以建光熱電站配套。這也就是說,未來的新能源電站,將是完全脫離火電,名副其實的新能源電站,「太陽能產業要發展,一定是光伏、光熱齊頭並進、互補發展。」

  倪祥玉說,天津高新區集聚了多家世界級新能源企業,在實現新能源產業規模快速增長,在風力發電、綠色儲能電池、太陽能光伏、LED、智能電網等多個新能源技術領域具有非常強的競爭力,初步形成了具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調動這些能源企業的積極性,加強企業間的緊密配合、聯動發展、在項目建設上通力合作、互相支撐,把第一批光熱示範項目做實、做好,從而帶動中國的光熱發電產業真正起跑。」

  新能源代替火電的時代終將到來。官景棟打了個形象的比方:「如果把新能源比成是一個皇冠,那麼光熱發電就是皇冠上的明珠,這個明珠就在天津,在我們中國人手中。」

相關焦點

  • 成本是光伏發電3-4倍 光熱發電靠譜嗎?
    我們今天也來比一比,首先看光伏發電,主要優勢有:(1)基本不受地域影響,理論上只要太陽能照到就能裝;(2)不消耗化石能源,無汙染,零噪聲;(3)發電過程簡單,直接從光能轉變成電能,沒有中間環節;(4)佔用土地少,如果裝在房頂上,佔地基本為零;(5)結構簡單,便於搭建,維護成本低。
  • 光熱發電投資成本可驟降32%!SCARABEUS超臨界二氧化碳光熱技術研究...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相對低廉的光伏發電和風能快速發展的當下,光熱發電項目的部署似乎受到一些影響。因此,成本的下降對於光熱發電行業而言至關重要。隨著全球各國可再生能源滲透率的不斷提高,擁有儲熱能力的光熱發電將開闢新的機遇。
  • 塔式光熱發電創新技術之選擇
    但 要實施超臨界二氧化碳太陽能熱發電,就不能不對塔式熱發電技術進行再創新。塔式光熱發電技術在我國備受推崇,從 2005 年南京江寧和 2006 年北京延慶大漢兩 個實驗項目算起,目前已經建成和在建的示範項目就多達 8、9 個,是國際上應用該技 術最多的國家。什麼原因呢?一句話,「高溫、高工況、高效率」即「三高」最吸引中國專家的眼球。
  • 多能互補:光熱發電行業新的發力點
    而通過將光熱發電與風電、光伏、儲能、儲熱等合理搭配,不僅能夠在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納利用的同時,為電力系統提供一定的容量支撐和調節能力,還能夠為電站尋得更多降本空間。對於光熱發電技術來說,也能夠在無法立刻進入平價時代的現階段找到一個大展身手的平臺,在發揮技術優勢的同時,通過多種能源優化配置的運營手段降低度電成本。
  • 成本或直降50%!美科學家在光熱發電反射膜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問道十四五 共話光熱發展大計 CSPPLAZA光熱發電網訊:據外媒報導, 當前光熱發電項目普遍採用體積相對龐大、價格昂貴的玻璃反射鏡,而夏威夷創新實驗室正在開發一種可用於光熱發電項目使用的低成本液體金屬塗層(聚合物反射膜)。
  • 細數幾種「光熱發電+」電站開發模式
    就入選中國首批示範的20個項目來說,均採用單一的塔式、槽式或菲涅爾式技術。而同樣由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3個首批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範工程中也包含一定的光熱發電裝機,其中由山東電力建設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擔任EPC的魯能海西州格爾木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範項目目前也在積極推進建設。
  • 光熱發電:中國下一張「國家名片」?
    項目利用光熱技術的儲能功能,降低島內對柴油發電依賴的同時,保護當地生態環境。該項目是葛洲壩國際公司與浙江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控太陽能)組成的聯營體與英國投資商在希臘國別的成功合作,是中國光熱發電產業首次以完整的「技術+設備+工程」模式走出國門。看到這個消息,筆者深感欣慰。
  • 全面提高發電效率&降低成本?來看看塔式光熱電站如何做到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作為主流的光熱發電技術路線之一,塔式光熱發電近年來備受關注。相比成熟的槽式技術,塔式光熱發電有著更高的熱效率和聚光比,地形要求較低等優勢,但也有著風險高、技術成熟度缺乏驗證,控制系統複雜等不足。
  • 光伏發電與光熱發電各有什麼優缺點
    ③發電成本高   ④光伏板製造過程中不環保      什麼是光熱發電   光熱發電也叫做聚焦型太陽能熱發電配備專門蓄熱裝置的太陽能光熱發電 電站,不僅在啟動時和少雲到多雲狀態時可以補充能量,保證機組的穩定運行,甚至可以實現日落後24 小時不間斷髮電,同時可根據負載、電網需求進行電力調峰、調度。   3、規模效應下成本優勢突出。   因熱電轉換環節與火電相同,太陽能光熱發電也與火電同樣具備顯著的規模效應,優於風電和光伏等。
  • 太陽能光熱發電的主要形式_太陽能光熱發電有哪些特點
    太陽能光熱發電是什麼原理   太陽能光熱發電是指利用大規模陣列拋物或碟形鏡面收集太陽熱能,通過換熱裝置提供蒸汽,結合傳統汽輪發電機的工藝,從而達到發電的目的。採用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避免了昂貴的矽晶光電轉換工藝,可以大大降低太陽能發電的成本。而且,這種形式的太陽能利用還有一個其他形式的太陽能轉換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即太陽能所燒熱的水可以儲存在巨大的容器中,在太陽落山後幾個小時仍然能夠帶動汽輪發電。
  • 太陽能光熱發電
    太陽能光熱發電是指利用大規模陣列拋物鏡面或碟形鏡面收集太陽熱能,通過換熱裝置提供蒸汽,結合傳統汽輪發電機的工藝,從而達到發電的目的。  採用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避免了昂貴的矽晶光電轉換工藝,可以大大降低太陽能發電的成本。
  • 光熱發電的前景和弊端分析
    目前光熱發電項目電價構成中,融資成本的比重在20%以上,因此若未來推行低息貸款等政策,將有效降低成本、推動項目發展。>   在全球可再生能源蓬勃發展的當下,隨著光伏和風電裝機容量不斷提升、發電成本不斷下降,以及蓄電池價格的持續削減,為了保持光熱發電競爭力,充分發揮其儲能和調峰優勢,光熱開發商們開始日益注重電站的性能改善、標準化以及通過大規模部署以降低發電成本。
  • 一文看懂光熱發電和光伏發電的區別
    ③目前相對於火力發電,發電機會成本高。   ④光伏板製造過程中不環保。   光熱發電的概念   太陽能光熱發電是指利用大規模陣列拋物或碟形鏡面收集太陽熱能,通過換熱裝置提供蒸汽,結合傳統汽輪發電機的工藝,從而達到發電的目的。
  • 世界首個旋式鑄造單晶爐研製成功,有望大幅降低光伏發電成本
    世界首個旋式鑄造單晶爐在賽維研製成功,該旋式鑄造單晶爐由多晶矽鑄錠爐改造而成,單爐矽錠重量可達1200kg,經測算,相比傳統直拉單晶工藝,旋式鑄造單晶爐製造的單晶成本大幅降低20%。業內專家分析認為,旋式鑄造單晶爐一改直拉單晶傳統工藝,是一項單晶製造行業顛覆性技術革新。
  • 光熱發電,太陽能利用的下一個蛋糕
    自20世紀70年代起太陽能光熱發電作為一種替代能源方式逐步開始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雖然目前光熱發電的成本仍高於傳統化石能源發電,但未來隨著技術的成熟和規模化的應用,光熱發電的成本有望降低到和傳統化石能源相當的水平。
  • 光熱發電為何熱不起來?
    光熱電站的加入顯著減少了棄風棄光,同時光熱發電成本也有所降低。在技術路線驗證可行的背景下,許多光熱資源豐富的地區正積極規劃建設含光熱發電技術路線的多能互補項目,例如,甘肅省玉門市擬與華東電力設計院、江蘇鑫晨光熱公司聯合開發投資光伏光熱多能互補電站項目,其中含光熱項目200兆瓦。
  • 中國太陽能光熱發電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
    未來光熱發電具有較大的下降空間,根據 Estela 等多家機構預測,未來光熱度電成本將有 40%以上的下降空間  **年柯林頓基金會氣候行動(CCI)團隊以在中國建設一個 50MW 的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站(4 小時儲熱)為典型案例,測算了 國內光熱電站的投資和運維成本。
  • 同樣是太陽能發電,為什麼光熱發電一直「默默無聞」?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陳勁濤、陳琳(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在已知的清潔能源中,太陽能無疑是目前地球上可以開發的、儲量最多的可再生能源。從導熱介質環節思考,光熱發電所使用的熔鹽等物質,成本低、價值高、可持續利用,是優於高成本、低壽命的光伏電池的。因此,光熱發電的能量儲存能力遠高於光伏發電。同時,光熱發電由於儲能效果好,在接入電網時,受到天氣環境因素的影響就會小,對電網負荷波動的響應會低。因此,在發電的可調度性上,光熱發電更優於光伏發電。
  • 為什麼要投資光熱發電(CSP)?
    簡單來說,光熱系統通過聚光裝置來收集太陽能。聚集起來的太陽能可以用於工業用熱或發電,熱量易於長期保存,價格便宜,就像一個熱水瓶,可以使您的咖啡整天保持溫度。單純以電站容量單位MW成本計算,光伏和風電似乎比光熱便宜。業內人士不懈地指出,這種比較具有誤導性。這是因為大多數光熱電站都裝有儲熱裝置。
  • 為何「光熱發電」很陌生?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於光熱發電並不熟悉。 從導熱介質環節思考,光熱發電所使用的熔鹽等物質,成本低、價值高、可持續利用,是優於高成本、低壽命的光伏電池的。因此,光熱發電的能量儲存能力遠高於光伏發電。同時,光熱發電由於儲能效果好,在接入電網時,受到天氣環境因素的影響就會小,對電網負荷波動的響應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