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諾貝爾獎有多神奇:堅持掰手指50年,只為了和母親叫板

2020-12-05 魚餘看世界

在各種科學界如果能夠得到一個諾貝爾獎,那麼往往就能夠擁有很高的地位,但實際上在學界有另外一種諾貝爾獎,就是大名鼎鼎的搞笑諾貝爾獎,在這裡獲獎的項目往往都帶有一些喜劇成分,讓人看了之後笑得肚子痛。

例如有一位老人,他為了獲得搞笑諾貝爾獎,堅持掰手指50年,只為了和自己的母親叫板。掰手指這個動作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尤其是那些文藝作品當中,在打群架之前互相掰手指放狠話,簡直已經成了固定流程。

只要輕輕的按壓指關節,就能夠發出清脆的喀拉聲,確實很有威懾力,然而往往會有很多長輩表示不能隨便按,認為這樣容易得關節病。這位年過古稀的唐納德博士就是從小被媽媽這樣念到大的,他說自己小時候很喜歡這樣壓指關節,結果被媽媽教訓了一頓,讓他非常不服氣。

於是他就開始了自己漫長的「報復」計劃,每天他會按壓自己的左手兩次,而右手並不按壓,這樣就能夠形成一個對照組,堅持了50年之後,他去進行了詳細的檢查,不論是通過常規手段還是用儀器檢測,他的兩隻手骨骼狀況都很良好。

因此他認為這樣可以證明,壓手指這個動作並不會提高關節病的發病程度,事實上這個理念早就已經有人討論過了,只不過他堅持的時間最久最認真,事實上人的關節並不是緊密挨在一起,會有一層關節液作為緩衝區,按壓指關節就是利用這個空腔發出脆響。

而那些表示自己因為壓手指而患上了手指關節病的人,其實是錯怪了這個動作,會影響發病概率的主要是個人的自己體質,而不是壓手指的動作。如果擔心自己壓手指太傷骨頭的話,多吃一點花椰菜,攝取營養成分,起碼能夠起到一些保護作用。

相關焦點

  • 搞笑諾貝爾獎有多神奇:堅持掰手指50年,只為了和母親叫板
    在各種科學界如果能夠得到一個諾貝爾獎,那麼往往就能夠擁有很高的地位,但實際上在學界有另外一種諾貝爾獎,就是大名鼎鼎的搞笑諾貝爾獎,在這裡獲獎的項目往往都帶有一些喜劇成分,讓人看了之後笑得肚子痛。例如有一位老人,他為了獲得搞笑諾貝爾獎,堅持掰手指50年,只為了和自己的母親叫板。
  • 為什麼手指上的關節可以掰出聲音,而且隔一會又可以掰出聲音?
    很多人都有手指一掰「咔咔」作響的體驗。甚至還有人十分迷戀這種感覺,覺得能把手指掰響是一種很man的行為。可是,響聲究竟是從哪裡發出的呢?一篇早在2015年發表的論文似乎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答案的關鍵在於氣泡!我們的手指裡有氣泡?沒錯,準確地說,是指節間的空腔裡有滑液,當拉動手指關節時,空腔的壓力突然改變,滑液中就會產生氣泡並發出聲響。實驗裝置: 核磁共振掃描儀+手部牽引儀……不信?
  • 手指掰得啪啪響,會得關節炎?有人專門做了個實驗
    於是他開始了五十年如一日的「掰手指」實驗:每天掰一掰自己的左手,從二十幾歲開始,他堅持只掰左手手指,每天兩次。從 1948 年到 1998 年 ,已是醫學博士的唐納德把左手掰了至少 36500 次。為啥沒有掰右手呢?
  • 2006年度搞笑諾貝爾獎揭曉(組圖)
    核心提示在諾貝爾獎獎項紛紛出爐之際,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也於當地時間5日晚在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哈佛大學揭曉。「搞笑諾貝爾獎」於1991年在美國創立,由劍橋市幽默科學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提供贊助,宗旨是「表彰那些不能也不應該被重複的科學研究」,讓人們「先是大笑,然後開始思考」。
  • 2017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了!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又有多位科學家憑藉出人意料的研究成果獲得了不同獎項。  今年是第27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每年的頒獎典禮都是「第一屆」。
  • 2013年搞笑諾貝爾獎頒獎:輕功水上漂不是夢
    這項研究到底有什麼意義呢?當然不是為了到月亮上去玩「水上飄」。這些義大利科學家在論文中寫道,這些問題涉及「比較生理學」。「對水面上這種運動模式的重組和適應,或許有助於設計製造仿生機器人,也有助於尋找新的運動技能。」
  • 搞笑諾貝爾獎:日本連續14年獲獎,內容搞笑卻發人深省
    2020年的諾貝爾獎項已經全部公布,今年並沒有日本科學家入選,可是在「搞笑諾貝爾獎」領域,日本人並未缺席,今年同樣有日本人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殊榮」。從2007年開始,日本人已經連續14年獲得搞笑諾貝爾獎項了,在業界,搞笑諾貝爾獎與諾貝爾獎項其實知名度都很高,每年也會受到許多人的關注。這篇文章,我們就講一講,日本人都獲得過哪些搞笑諾貝爾獎,其中的一些獲獎原因,也是讓人啼笑皆非。
  • 搞笑諾貝爾獎:日本連續14年獲獎,內容搞笑卻發人深省
    2020年的諾貝爾獎項已經全部公布,今年並沒有日本科學家入選,可是在「搞笑諾貝爾獎」領域,日本人並未缺席,今年同樣有日本人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殊榮」。從2007年開始,日本人已經連續14年獲得搞笑諾貝爾獎項了,在業界,搞笑諾貝爾獎與諾貝爾獎項其實知名度都很高,每年也會受到許多人的關注。
  • 「輕鬆周末」你聽說過搞笑諾貝爾獎嗎?一起來看看究竟有多搞笑
    不過今天咱們要說的是創立於1991年的「搞笑諾貝爾獎」,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AIR),評委中有些是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其目的是選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研究。
  • 囧囧有神的「搞笑諾貝爾獎」
    「Ig諾貝爾獎」和已屆百年的「諾貝爾獎」最大的區別,在於獲獎者們回答的問題。一個「諾貝爾獎」的獲得者,花上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解決的是一個困擾了科學界很久的問題;而一個「Ig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也許只是憑直覺,用三十秒鐘,就解決一個他自己很想知道答案的問題。
  • 2019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又有中國科學家獲獎
    獲獎者除了獲得一個「習慣」的獎盃以外,還有一張寫著「你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的證書」,以及10萬億辛巴威幣(約合人民幣0.2元)的「巨款」。來自伊朗的Iman Farahbakhsh發明了自動換尿布機,功能包括自動拆尿布、衝洗屁屁、烘乾屁屁、換上新尿布一條龍服務,全程透明有保障。這臺神奇機器已經獲批美國專利,編號為10034582。
  • 別小看「搞笑諾貝爾獎」,要向好奇心致敬
    一本正經地「搞」科學9月15日,2017年「搞笑諾貝爾獎」(Ignoble Nobel Prizes)頒獎儀式在一片嬉笑聲和紙飛機滿天飛的清奇畫風中順利舉辦。來自全球各地約一千名觀眾有幸目睹了這場科學界的搞笑大會。
  • 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出爐
    ,就知道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來了。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都是什麼神奇的研究。聲學獎:給鱷魚吸氦氣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人類吸了氦氣,聲音會變尖變卡通,不用變聲器,就能變聲papi醬。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聲學獎,就頒給了這項研究,獲獎者是史蒂芬·雷伯(Stephan Reber)、西村武(Takeshi Nishimura)、朱迪斯·佳尼斯(Judith Janisch)、馬克·羅伯遜(Mark Robertson)和特庫姆塞·費奇(Tecumseh Fitch)。
  • 5名殺人兇手居然獲得了諾貝爾獎!這也太搞笑了吧?
    你聽說過「搞笑諾貝爾獎」嗎?諾貝爾獎全世界都知道,代表著人類智慧與文明的巔峰。但「搞笑諾貝爾獎」還真不是人人都了解!這個聽起來不太正經的獎項事實上是有年頭、有歷史的。1991年,「搞笑諾貝爾獎」由科學幽默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主辦,至今已跨過30個年頭。
  • 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出爐,川普榮獲醫學教育獎!其他還有什麼
    來源: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看到這些神奇的研究,就知道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來了。雖然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這第30屆「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沒有像往年一樣在哈佛大學舉辦頒獎典禮。那麼鱷魚這樣總愛大叫的爬行動物,吸入氦氣也會有同樣的效果嗎?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聲學獎,就頒給了這項研究,獲獎者是史蒂芬·雷伯(Stephan Reber)、西村武(Takeshi Nishimura)、朱迪斯·佳尼斯(Judith Janisch)、馬克·羅伯遜(Mark Robertson)和特庫姆塞·費奇(Tecumseh Fitch)。
  • 為什麼中國人難以獲得諾貝爾獎?還有搞笑諾貝爾獎?
    搞笑諾貝爾獎是什麼?搞笑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評委中有些是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其目的是選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研究。從1991年開始,每年頒獎一次。入選「搞笑」版諾貝爾獎的科學成果必須不同尋常,能激發人們對科學、醫學和技術的興趣。
  • 2012-2019年搞笑諾貝爾獎盤點
    美國人馬克·亞伯拉罕斯創辦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此人創辦了一份名為《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的科學幽默雜誌,從1991年開始,每年頒獎一次。入選「搞笑」版諾貝爾獎的科學成果必須不同尋常,能激發人們對科學、醫學和技術的興趣。
  • 為什麼掰手指會「咔咔」響?到底能不能掰?骨科醫生說出實話
    導語:生活當中有一些年輕人在閒來無事的時候經常喜歡掰指甲,發出咔咔的聲響。有些人覺得這種聲響可以激發自己的靈感,但是有些人覺得掰手指甲會造成關節疼痛,所以會選擇放棄。而有些人覺得經常掰指甲會傷害到自己的手指關節,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
  • 搞笑諾貝爾獎:除了搞笑,知道點別的也很有必要
    搞笑諾貝爾獎每年頒發10個獎項,除了對標諾貝爾獎的生物、化學、醫學、物理、和平、經濟和文學等獎項之外,還包括其他隨機的細分獎項。獲獎者自費到場,領取由廉價原材料製作的手工獎盃和普通A4紙列印的獲獎證書。獎盃很廉價,幾周就會爛掉,列印的證書上則會有真正諾獎得主的籤名。自2012年起加入經濟獎勵——面額高達10000000000000的辛巴威幣,約合人民幣0.18元。
  • 2019年搞笑諾貝爾獎:袋熊便便為什麼是方的?撓痒痒到底有多爽?
    相信有很多人已經在期待10月的諾貝爾獎頒獎了,這是幾乎所有科研人每年必看的新聞。可是,你知道嗎?在這之前還有一個更霸氣的諾獎,而且出手更加大方,一次就頒發給10個人哦!搞笑諾貝爾是什麼?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 Prizes)顧名思義,就是對諾貝爾獎的搞笑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