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煙臺共建研究所 中科院緣何新建5個研究所

2020-11-29 搜狐網

  昨日,煙臺與中科院籤署了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共建協議未來6天內,中科院還將與另外4地籤署協議共建研究所

  據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記者李斌)城市環境、納米技術、生物能源……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圍繞這些新的研究領域,未來6天內,中科院將通過與地方政府籤署協議書的方式,共建5個研究所,以改變以往科研力量過於集中的局面,更快地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這5個研究所分別是: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

  高度強調區域分布,大力加強與地方政府合作,是中科院此次科技布局重大調整的一大「亮點」。中科院院長路甬祥指出,科研能力的建設必須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互協調、相互支撐;一個國家的科技創新體系,尤其要考慮區域的布局結構。「我國計劃經濟時代的科研力量,地域分布上過分集中在北京與上海,中科院自然環境研究的力量主要側重西部,目前正應加強與沿海省市的合作,還清這份歷史上的『欠帳』。」

  最近十多年來,加快調整科技布局,成為許多國家的共同選擇。法國科研中心自2002年起多次調整發展目標、戰略重點與科學部的設置;俄羅斯科學院2003年將原18個科學部重組為11個,撤銷45個研究機構的法人地位,整合、組建了一批新研究所,2004年又撤銷17個研究院所。此外,德國馬普學會、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日本理化研究所、印度科學與工業研究理事會等無不進行了重大科技布局調整。

  經過知識創新工程試點一期、二期,截至2005年底,中科院院屬法人研究機構由1997年的123個調整為91個。

  中國科學院為什麼要在生物能源、納米技術等領域新建5個研究所?路甬祥對此做出了解釋。

  路甬祥指出,目前在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方面提出需求最為緊迫的,當數與人口健康、資源環境等有關的可持續發展領域,其次就是納米、信息、生物技術等戰略高技術前沿,以及國家安全領域。另外,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不僅西部環境脆弱帶需要保護,海岸帶、城市密集區也面臨著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等新的威脅。

  「在這些領域部署建立相關研究所,是更好地銜接中科院創新能力建設與國家創新體系、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客觀需要,是提升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需要。」

  新建研究所也是提升中科院創新能力的需要。

  「過去我們主要是通過調整、整合、撤併和轉制,高度凝練科技創新目標,推進以研究所為單元的體制創新和制度建設,提高全院的創新能力,推動全院整體創新能力的提升、創新水平的提高。」路甬祥指出,「現在面臨的新的發展形勢,又要求我們在鞏固、提升已有研究所創新能力建設、組建『1+10』創新基地的同時,有目標地部署一批新的研究單元,包括新建一部分研究所。」

  「無論撤所還是建所,都是出於發展、提高的內在需要。」路甬祥強調。

  按照計劃,在和廈門、煙臺等地共建5個新的研究所之後,中國科學院還將在2008年至2010年,有選擇地以合作共建方式再新建5個左右研究所。

  路甬祥表示,中科院將在知識創新工程8年試點的基礎上,繼續深入推進科技布局調整,力爭再用5年左右時間,真正建立起適應未來發展要求的科技布局,同時形成自覺持續進行科技布局調整的機制,為實現創新跨越、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中科院鼓勵高技術領域有條件的研究所在需求集中的地方設立分部,推動各所與大學共建青年科學家夥伴小組和聯合實驗室,與地方政府共建科技園與技術轉移轉化中心,與其他部門及相關企業共建研究機構、研發中心。

相關焦點

  • 中科院與煙臺蘇州廈門等地共建5個研究所
    ,共建5個研究所,以改變以往科研力量過於集中的局面,更快地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這5個研究所分別是: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
  • 中科院新建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所等五個研究所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將與有關省、市籤署協議,共建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5個新研究所。
  • 中科院在煙新建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水母網9月18日訊(記者 徐中華通訊員丁富國)今天下午,中國科學院與山東省、煙臺市共建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協議書籤字儀式在濟南舉行。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省委副書記、省長韓寓群,市委副書記、市長孫永春分別代表中國科學院、山東省人民政府、煙臺市人民政府籤署了共建協議書。
  • 中科院攜手山東共建兩新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與山東省、青島市、煙臺市人民政府今天在濟南舉行共建研究所協議籤字儀式。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和山東省省長韓寓群,青島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崔錫柱,煙臺市市長孫永春分別代表四方,籤訂中科院、山東省、青島市共建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及中科院、山東省、煙臺市共建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的協議。出席籤約儀式的還有山東省人大副主任墨文川,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靜海、施爾畏等。儀式由山東省副省長王軍民主持。
  •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揭牌儀式隆重舉行
    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是由中科院與山東省、煙臺市三方共建的創新性國家研究機構,主要圍繞海岸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國家戰略科技需求,針對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研究開發海岸帶資源利用、環境治理、可持續發展決策的科技理論體系和關鍵應用技術,重點開展環境友好型海岸帶資源化學與化工技術、海岸帶環境和生態過程及其檢測與調控技術、海岸帶信息與綜合管理技術應用等領域的基礎性、戰略性
  • 定位高點 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煙臺建分所(圖)
    大中小]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煙臺分所實景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煙臺分所實景  膠東在線網5月16日訊(特派記者 魏琪)「引進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是煙臺市提出的「三個引進」重大戰略決策之一,煙臺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高點定位,與中科院計算所共建煙臺分所暨煙臺中科網絡技術研究所。
  • 中科院8個研究所來煙臺聯姻 達成22個合作意向
    7月11日,中科院8個研究所帶著73項最新技術研究成果來煙臺與企業「聯姻」。這次「聯姻」,「牽紅線」的是技術項目,這是煙臺探索市院合作新模式的結果。我市與中科院的合作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雙方在人才、技術、項目和科研機構建設等方面開展了全方位合作。
  • 攜手共建高水平研究院!煙臺市政府與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籤署...
    12月16日上午,煙臺市政府與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籤署共建煙臺中科先進材料與綠色化工產業技術研究院合作協議。中科院院士劉維民,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王齊華出席。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出席並致辭,副市長張代令代表市政府與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代表籤約,副市長李朝暉、崔宗濤、李波參加籤約。陳飛在致辭中表示,煙臺與中科院有著深厚合作基礎,各項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 煙臺牟平區與中科院瀋陽計算技術研究所籤署合作協議
    煙臺齊魯網12月19日訊(牟平臺 張永輝)近日,中科院瀋陽計算技術研究所、牟平區人民政府、煙臺海德工具機有限公司共建中科院瀋陽計算技術研究所煙臺分所籤約儀式在區賓館會議室舉行,中科院瀋陽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林滸,中科院瀋陽分院副院長馬越紅,煙臺市政府副市長楊麗,牟平區領導李愛傑、王策銘、孫萬坤及相關鎮街
  • 市領導到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調研
    市領導在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調研時指出  充分發揮科研院所優勢,促進全市又好又快發展  膠東在線網11月27日訊 今天上午,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孫永春,在市委常委、秘書長於愛軍,市委常委、副市長許立華,以及市直有關部門和萊山區負責同志陪同下,到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調查研究。
  • 張術平到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調研
    中國山東網煙臺5月25日訊 昨日下午,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到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調研,實地察看部分實驗室和科研成果,並與研究所中層以上幹部座談交流,聽取硏究所整體情況和對煙臺發展海洋經濟的意見建議。副市長王曉軍參加活動。
  • 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煙臺分所揭牌成立
    10月16日訊 (通訊員 張玉鵬 記者 胡昌輝) 近日,全國對俄科技合作基地聯盟第四次會議和煙臺高新區藍色經濟創新型特色園區建設研討會圓滿召開,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煙臺分所揭牌成立。    1998年12月,科技部在煙臺設立了全國首個中俄高新技術產業化合作示範基地,搭建了對俄科技合作的新平臺。依託這一平臺,積極開展對俄科技、經貿、人才等多領域交流合作,與俄羅斯及獨立國協國家150多個單位建立了合作關係,實施合作項目100多個,芳綸1313、高壓氧艙等17個項目實現了產業化,科技交流與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 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煙臺分所成煙臺首批貫標單位
    原標題:中科院煙臺分所成煙臺首批貫標單位  目前,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煙臺分所申請專利、軟體著作權將達到25項,其中軟體著作權9項,申請專利7項,獲得轉讓專利
  • 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合作籤約儀式在煙臺舉辦
    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合作籤約儀式在煙臺舉辦 2019-07-17 18:48:00
  • 中國海洋大學組隊赴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考察
    本站訊 1月28日至29日,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李巍然率有關部門和學院負責人赴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考察,商討科教融合、校所合作等事宜。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高玲瑜,副所長秦松、王曉斌等會見了李巍然副校長一行。
  • 南通市與海洋所籤約共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南通)
    1月11日,南通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共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南通)籤約儀式在青島舉行。南通市副市長徐輝和中科院海洋所所長孫松在協議書上簽字,海洋所黨委書記王啟堯主持會議。孫松首先全面介紹了研究所學科布局、重大科研成果、人才隊伍、能力建設、國際合作、院地合作與高新技術產業化等情況,詳細介紹了海洋所在江蘇沿海地區相關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和進展。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楊紅生發言...
    圖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楊紅生發言  11月29日,由經濟日報社主辦,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經濟日報社新聞發展中心、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承辦的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在煙臺市舉行。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楊紅生在此間介紹了水域生態牧場的相關研究成果。
  • 中科院13家研究所聯合 要在青島做這件事!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1月29日,中科院正式批准依託海洋研究所籌建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記者採訪海洋所所長王凡研究員,對海洋大科學中心未來的模樣進行了描摹。  其中,海洋大科學中心的交叉研究集群位於中科院青島科教園內,由海洋所聯合中科院的其他12家單位共同建設。「這些共建單位既有傳統的在海洋領域具有絕對領先優勢的研究所,如駐青的海洋所、煙臺海岸帶所、南海所和三亞深海所等單位,也有其他領域的院所參與其中發揮學科交叉優勢。」
  • 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戰略研討會及合作籤約儀式暨煙臺成果發布...
    圖片來源:山東省科技廳官網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訊 記者從山東省科技廳獲悉,7月17日-19日,以「創新引領合作共贏」為主題的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戰略研討會及合作籤約儀式暨煙臺成果發布推介會在煙臺市舉行。
  • 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與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7月28日,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與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促進優勢互補,實現合作共贏,共同推進我市海洋經濟大市建設。煙臺市政府副市長李波出席籤約儀式。  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作為煙臺市委海洋發展委員會辦公室所在,承擔著全市海洋事業發展的統籌謀劃、綜合協調和整體推進職責。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作為國內專門從事海岸帶綜合研究的唯一國立研究機構,在海岸帶生態環境安全、資源保護利用與可持續發展等研究應用方面人才資源豐富,科技力量雄厚,科研攻關和技術轉化成績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