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記者/畢嘉琪 實習生/陳幸芝 通訊員/餘敏健)近年隨著科學類真人秀電視節目《最強大腦》的熱播,節目中諸如「快速記憶撲克牌」「快速倒背數字」等數字記憶項目被許多人視為「超強腦力」的體現。打著「學快速記憶提升學習能力」口號的培訓班更日益紅火。然而,作為《最強大腦》的「科學判官」,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魏坤琳對「記憶數」的學習提升作用卻直言「有保留」。
近日,魏坤琳在廣州出席了卓越教育投資兒童早教品牌愛貝睿的媒體見面會。談到兒童腦力開發問題,「Dr.魏」再次展現出「冷麵」判官的耿直勁:「我很反感社會上對記憶數作用的誇大,它對學生整體學習能力的提高絕對沒有市面上說得那麼大!」
在魏坤琳看來,電視節目中挑戰記憶撲克牌、二維碼等項目具有很強的表現力。「記憶一些沒有意義的隨機信息,當然也是展示了腦記憶的能力,但這個本身跟學習沒有太多的關係。」魏坤琳分析,學習的本質不光是記憶的問題,還需要理解。
「對於記憶數本身,我持一個中立的態度。」魏坤琳解釋,市面上很多腦力培訓機構培訓類似記憶撲克牌這樣的項目,實際上是讓記憶者掌握一個記憶的技巧,把隨機無意義的信息變成對記憶者而言有意義的信息。「當然,這對於記憶能力非常差的人群來說,對提升記憶能力是會有幫助,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作用不大。」
「Dr.魏」說,目前沒有任何研究說明,練習記憶數能夠促進心理學中所說的工作記憶。「工作記憶是人智商的核心,不僅跟運算速度有關,也跟短時間內處理信息操控信息有關。所以不能說,練習記憶數人就變聰明了,只能說掌握了一個記憶的竅門而已。」
前段時間,魏坤琳更發微博,對市面上一些誇大宣傳更用實際行動「打假」。「Dr.魏」忍不住爆料:前陣子《最強大腦》選手李子強被北大錄取,這位「學霸」隨即成為了眾多記憶培訓機構炒作宣傳的對象。「那廣告誤導很多家長學生,好像練了記憶數就能上北大。其實不是的,是李子強在別的方面能力很強,絕不是他在記憶數方面強,北大就錄取他。」
作為北大教授的「Dr.魏」對選材傾向很有發言權:「北大招生,看都不會看你是不是世界記憶大師!」因此,他提醒家長和學生們,若要提高學習能力,還是要靠系統學習。光是盲目追捧練習記憶法,提高死記硬背的能力,收效不會太大。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兩個孩子「奶爸」的魏坤琳還透露最近的工作計劃——成為愛貝睿兒童實驗室主任,把腦科學和育兒結合研究。「我在想能不能把腦科學過去二三十年的成果拿出來,推動愛貝睿與卓越教育共同開拓新一代兒童教育產品,從線上內容到線下實體,從家長到孩子,從大腦到行為,創造全新的教育生態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