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提及魔術時,我們會想到什麼?
是這個?
還是這個?
亦或是這個?
魔術的魅力即在於真實與虛幻的無縫銜接,美妙的夢境、神秘莫測、富於變化……所有關於神秘與夢幻的詞都可以加於「魔術」一身。猶記得前幾年每年的春晚,都會有一場魔術秀,其變幻莫測的變化、引人入勝的遐想、出乎意料的結果都會使得魔術這個節目在春晚所有作品中脫穎而出。
那如果用魔術進行教學呢?或許我們平常人只能想想了,但是最近卻有一所學校在給孩子們進行網課的過程中,運用魔術進行上課,不僅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保證了課堂的效果,而且還培養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果然,「別人家」的東西就是好,以前我們需要向「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如今終於輪到家長老師了,也需要向「別人家的學校」學習!哈哈哈~
由於疫情的原因,很多學校都掀起了「網課」的形式,四川一所小學就突發奇想,為了能夠讓孩子更好地進入課堂,研究起了「數學魔術」課堂的形式。
「我們認為,引導孩子們進行的數學學習,教材知識作為基礎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怎樣將白紙黑字的公式運用自如,跳出書本,走進生活與實踐,培養孩子們良好的數感,也是小學階段數學學習的重中之重。而「數學魔術」以其獨特的趣味性,極好地順應了花仔們「玩」這一天性,成為了我們的選擇。」
居家戰疫期間,一場以挖掘數學奧秘。培養花仔數感為主要目標的雲上魔術之旅就此拉開了帷幕。
生活中的數學奧秘真的有很多,
小到一張紙,一張撲克牌,
我們和孩子,都需要去發現,
這就是「數學魔術」帶給我們的寶藏。
以此為基礎,綜合在校教學期間的實操經驗的基礎上,學校三年級的數學老師們與大花仔們開啟了雲上魔術之旅的思考與籌劃。
特殊時期的家校協力合作,每一位老師、家長都在盡力地為小朋友們思考,協助他們解決問題,希望藉此給予他們更多對生活的觀察視角、對生活學習與數學學習的思考。
舞臺與學習終究是屬於孩子們的,就像在分享靈動課堂裡進行的學習一樣,老師們同樣會在雲上的平臺給予孩子更多展示與完善自己的機會。
選擇自己熟悉的道具,硬幣、撲克、花籃……再對比其大小數值與操作難度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展示方式,這樣的準備過程,出自孩子們對生活中數學的理解與觀察。
別人家的學校果然是奇思妙想、硬招百出,但我們相信每一種大膽的嘗試、每一次家校的協同互助,都會給孩子們的成長帶來積極地影響。在進行試驗的過程中,孩子們能夠發現自身的不足,這樣在老師家長的幫助下進行完善,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師生關係就這樣在家校協作過程中建立了起來。
整個課程進行的很美好,雖然有一些遺憾,但是遺憾也是一種美好,可以期待下一次的相遇。
親愛的你,覺得這樣的課程好嗎?
(素材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