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完美器官源找到了:豬

2020-12-08 快科技

器官移植是治療器官功能終末期衰竭的主要手段,但供體短缺嚴重製約了器官移植技術的開展,而豬是異種器官移植的最佳選擇對象在國際上已成為共識,但豬的器官被移植到人身上會有排斥反應。

最近美國哈佛醫學院遺傳學實驗室的喬治·邱奇和他的研究小組宣稱,他們攻克了讓豬成為人體器官捐獻者的一個最大難關——斷絕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PERVs)在器官移植接受者體內重新激活的可能性。這一歷史性突破,有望使豬成為完美的人類器官捐獻者。

在自然界,豬與人類之間的緊密親緣關係讓其具有了成為人類器官捐獻者的潛力。幾十年來,科學家也一直努力使其成為人類器官移植的穩定供應源,但人體免疫系統的排斥反應和豬基因中病毒造成的感染是研究的兩大阻礙。

此次,邱奇領導的研究解決了這些問題。他們通過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地在豬胚胎中滅活了62種PERVs。這一數量是科學家在其他動物身上所能滅活的內源性逆轉錄病毒數量的十倍。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成就使他們能夠製造出合適的人類器官捐獻者。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邱奇的研究小組還對豬胚胎中超過20個基因進行了修飾,以解決器官移植後的人體免疫系統的排斥反應問題。研究小組目前拒絕透露所修飾的具體基因包括哪些,但表示要使得豬成為人類器官移植的來源,對某些基因的修飾和滅活PERVs二者缺一不可。

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擁有一百多萬個特定類型的重複元件副本(Alu),被認為是逆轉錄病毒衍生物。最新研究表明,豬基因組中大約有11%的重複元件(PRE-1),這一比例與靈長類動物的Alu幾乎相同。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研究報告稱,這些豬重複元件的結構和功能非常類似於靈長類動物的Alu,暗示人類和豬之間存在比之前所認為的關係親近得多。

研究人員希望能儘快把經過基因編輯的豬胚胎植入母豬體內。邱奇稱,豬是一種能同時作為食物、寵物和器官備份的動物,如果通過基因編輯也能給豬裝上聲帶,它們也許就能夠與人類談判達成協議,以後面兩種身份服務,而不僅僅只作為食物。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基因編輯豬有望成為人的器官來源
    經過無數次的嘗試以及失敗教訓,人們才逐漸意識到,豬可能是更為理想的器官供體。在器官的功能、大小以及可及性上,豬都是人類理想的器官供體。  但豬作為供體,面臨著兩個主要問題:一是異種器官移植所造成的免疫排斥;二是豬自身攜帶有病毒,如果將其器官移植到人體,可能會造成危害。
  • 在豬體內培育人類器官?人類幹細胞與豬DNA已成功相結合
    科學家們在利用豬的身體來幫助培育人類器官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人員已經成功地將人類幹細胞與豬的DNA相結合,其最終目標正是在豬的體內培育人類身體器官  支持者認為,這一進展將終結人類移植器官短缺的局面,但批評者則指責這是「弗蘭肯斯坦式的科學」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7日消息,人類器官的短缺問題一直困擾著醫學界,而近日,科學家們在利用豬的身體來幫助培育人類器官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6種人類基因注入豬睪丸 改良豬長人類器官(圖)
    可用於器官移植手術,不會產生排斥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7日報導,英國生殖學專家溫斯頓爵士準備在未來的三個月內開始飼養一些已接受基因改良的豬,他的技術可以同時飼養成百上千的「基因改良豬」。這些豬能提供可用於人類器官移植的心臟、肝臟和腎。豬器官大小如人器官溫斯頓透露,這種技術的核心是,將含有人類基因的病毒注入到小豬的睪丸,或直接將這些病毒注入到精子中。溫斯頓特別指出,與其他的方法相比,他推崇的這個方法更為切實可行以及人性化;他已經為該技術申請了專利,「這個技術可以帶來無法想像的商機。
  • 給數百萬人帶來希望:楊璐菡創造出可給人類器官移植的基因編輯豬
    楊璐菡帶領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第一代可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十幾頭經過CRISPR基因編輯的「豬3.0」成功問世,它們是迄今為止基因編輯數量最多的動物。根據研究人員對細胞的各種測試,這些小豬的器官和人有更好的免疫兼容性,並且完全消除了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PERV),可以滿足安全、成功移植到人類體內的要求。
  • 把豬的器官移植給人類是否能成為未來
    但是為什麼科學家們選擇了豬,而不是猴子呢?這是因為與人類同屬靈長類的動物,如猴子、猩猩等,生長周期都比較長,繁殖率也較低。如果用於改造成為器官移植的供體動物,不但飼養成本較高,也不容易滿足器官移植需求。相比之下,豬的生長周期較短,繁殖率也很高,豬器官大小與人類也非常相似,所以被科學界公認為是異種器官移植的理想供體。
  • 一隻豬對器官移植的貢獻,人類最早將在2021年底接受豬心移植
    研究員之一皮爾森說:「在過去的35年中,我們小組和其他人進行了大量研究和努力的結果表明:豬-人的心臟移植是可行的!」 他預測,人類最早將在2021年底接受豬心臟的移植。萬能豬的有趣事器官移植是治療器官功能終末期衰竭的主要手段,但供體短缺嚴重製約了器官移植技術的開展。
  • 第一個臨床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
    當前,器官短缺在全球範圍內都是一項重要議題。楊璐菡博士長期專注於豬的異種器官移植,此前曾帶領團隊在Science發表論文首次利用基因編輯技術獲得了不含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豬,然而圍繞異種器官移植方面的免疫兼容性仍然存在較大問題。
  • 渾身是寶的豬,器官很快就要移植給人?
    近期的研究表明,豬的心臟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人類心臟移植的供體。 2020月10日5日,《Circulation》上發表了「Progress Toward Cardiac Xenotransplantation」文章,對異種豬來源的心臟作為人的移植供體的研究進展進行了報導,提示異種豬心臟移植可以延長心衰患者生命。
  • 豬3.0有望解決異種器官移植難題?或成為臨床異種器官移植雛形
    啟函生物的科學家將 CRISPR-Cas9 和轉座子技術結合在一起,培育出了「豬 3.0」。豬 3.0 具有 13 個獨立的基因修飾,用以修改豬與人之間免疫和凝血方面的不兼容,並根除了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這項研究早先在 2019 年 11 月發表在 bioRxiv 預印本上。
  • 異種移植:豬的器官「得天獨厚」
    異種移植,簡單說,即把一種動物的細胞、組織或器官,移植到另一種動物體內。人類期望通過這一技術,在符合安全和倫理的前提下,解決移植供體短缺難題,治療人類疾病。十年前,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王維教授團隊關於「豬胰島移植」研究,在全球率先獲得重大突破。2008年11月,中國牽頭制定的世界首個異種移植國際標準《長沙宣言》誕生。
  • 中外合作育出首批無「毒」活豬,3年內實現豬到人的器官移植
    哈佛大學教授、基因技術領域著名科學家喬治·丘奇認為,這批克隆豬的誕生和存活具有奠基性,異種器官移植有望兩年內被安全應用到臨床上。豬是解決人類器官短缺理想供體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每年超200萬人需器官移植,但器官捐獻數遠低需求數。移植器官供體不足隨著老齡化和慢性疾病的多發愈加嚴重,供需矛盾突出。
  • 豬肝移植給猴子已存活16天,未來豬的器官或可移植給人體
    日前,多基因編輯豬-恆河猴異種肝、心、腎器官移植在位於陝西西安的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順利實施。研究團隊使用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PERV)敲除的13個基因修飾豬作為供體,將一個供體豬的肝、心、腎分別移植給3隻恆河猴受體。
  • 基因編輯豬1.0升級為豬3.0,異種器官移植之路還有多遠
    時隔三年,楊璐菡歸國後組建的杭州啟函生物公司領銜團隊在英國《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宣布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成功解決了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和增強異種器官免疫相容性兩大異種移植安全性難題,這讓她和團隊距離實現「人人用得上」的異種器官移植夢想更近一步。
  • 基因編輯豬1.0升級為豬3.0,異種器官移植之路還有多遠
    時隔三年,楊璐菡歸國後組建的杭州啟函生物公司領銜團隊在英國《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宣布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成功解決了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和增強異種器官免疫相容性兩大異種移植安全性難題,這讓她和團隊距離實現「人人用得上」的異種器官移植夢想更近一步。
  • 豬豬可以拯救人類的器官嗎?
    「豬3.0」,成功解決了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和增強異種器官免疫相容性兩大異種移植安全性難題……——新華網什麼?畢竟要是按照人類器官這個需求量,不用幾年黑猩猩就可以滅絕了。豬也許可以改變一切一扇門關上了,科學家又打開了一扇窗,而且好像還是先進的落地窗。他們把目光投向了豬。
  • 走近器官異種移植新星楊璐菡博士的科研歷程:豬是怎麼飛起來的
    豬即將作為人類救生器官的供體來源!What?生物學家Marc Guel告訴楊璐菡,這個月的重點是「代孕母豬」並沒有使胎兒感染PERV(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這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這個具有傳染性的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可能導致腫瘤,白血病,如果移植到患者中,則會出現神經元變性。為了使異種移植成功,PERV必須敲除。
  • 一頭豬的傳奇:基因工程助力器官移植
    多年來,器官移植受困於可用於移植的器官源(供體)不足,這早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眾所周知,許多人因為乳糖不耐而不能喝牛奶;鮮有人知的是:另有一些人,他們因為對豬、牛、羊等紅肉中的一種糖類過敏,甚至一輩子不能吃紅肉。
  • 基因編輯「豬3.0」,有望用於異種器官移植
    獲取最有價值行業趨勢信息日前,在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團隊研究下,十幾隻經過CRISPR基因編輯的「豬3.0」成功問世,這些小豬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不僅安全且和人有更好的免疫兼容性,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該研究於9月21日發表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
  • 一頭豬要如何拯救人類?異種移植從科學研究正走向臨床治療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教授、湖南省異種移植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維告訴紅星新聞,「豬的器官大小與人類相近,也與人器官的生理功能相似。以豬胰島素為例,豬胰島素與人胰島素相差僅一個胺基酸,可以在人體發揮應有的功能。而且豬與人類共同生存了這麼多年,沒有發現不可避免的嚴重的人獸共患病,全球科學家數十年的研究結果證明經過豬作為移植供體是可行的。」
  • 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的「豬3.0」誕生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記者彭茜)由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成功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領銜該研究的杭州啟函生物公司團隊說,科研人員把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術和轉座子基因插入技術結合,修改了一批基因位點,培育出一種特別的豬,具有13個獨立的基因修飾。研究者修改了豬與人之間免疫和凝血方面的不兼容性,並徹底根除了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