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咖啡協會的數據統計,日本人平均每天喝咖啡1.6杯,日本咖啡的消費量排在世界前五;而中國人年均喝咖啡不到6杯,儘管從2008年—2018年,中國的咖啡銷量已經從30萬袋增長了快13倍。
日本作為一個咖啡文化繁榮的國家,咖啡文化早已自成一派,而福岡這個城市也具有濃厚的咖啡文化氛圍。
「no coffee no life」的咖啡文化也早已殺入中國,各式各樣的連鎖咖啡品牌、獨立小眾咖啡店、優秀國外咖啡品牌不斷湧現。
以咖啡為主導的日系潮流生活店鋪
NO COFFEE便是來自日本福岡的網紅咖啡店,成立於2015年,以「Life with good coffee「為核心理念,集咖啡、甜品、潮牌與生活方式於一體,是引領日本新一波咖啡熱潮的代表之一 。
福岡首店是一家街角咖啡店,店鋪面積不大,整體以混凝土灰色為主調,吧檯、水泥階梯座位和周邊陳列區以及落地窗,營造了一個簡約舒適的空間,顧客可以一邊喝咖啡一邊欣賞街景。
NO COFFEE這個名字是源於創始人佐藤慎介」No Coffee No Life「的想法,他所打造的NO COFFEE不止是一家咖啡店,更是一家以咖啡為主導的日系潮流生活店鋪。
創立短短5年,憑藉對潮流的敏銳嗅覺和豐富經驗,品牌不斷拓展周邊產品品類,從服飾、環保袋到手機殼等一系列的周邊衍生品;同時,店內也會舉辦各種活動。
直到2019年末,NO COFFEE終於進軍海外市場,在上海開出海外第一家店。
首家海外門店:咖啡+甜品+酒吧
2019年12月31日,NO COFFEE 在上海TX 淮海一樓開出品牌首家外海門店「NO COFFEE SHA CHINA」。這既是一家咖啡店,也是一家甜品店,還是一家酒吧。
不同於福岡店的質樸的水泥灰設計,NO COFFEE上海店延續了品牌調性,保留了品牌固有的生活態度,整體設計以黑白為主色調的簡約工業風,更加現代和摩登。
這家門店劃分為吧檯區、客座區和周邊商品區,貫徹著NO COFFEE的「Life with good coffee」生活理念,加入了本土元素和創意,創造出「咖啡×甜品」的奇妙搭配。咖啡的價格從25—65元不等。
除了帶來高品質的咖啡之外,NO COFFEE還售賣很多合作款:藤原浩的杯子、海賊王的t shirt、IDES的足球、GLOBAL WORK的衛衣、Billionaire Boys Club的鑰匙扣、STANLEY的保溫瓶、EastPak的雙肩包等,還有上海特別系列單品和自家烘焙的咖啡豆,這裡更像是一家「潮流咖啡店」。
NO COFFEE還帶來了全球限量20個的NO COFFEE × plantica × Ceramic Japan 三方聯名的限量球鞋花瓶。其中Ceramic Japan瀨戶燒是擁有近50年歷史的日本陶器品牌,產品融合了傳統技法與現代設計理念,兼顧實用性與藝術性。
TX淮海作為淮海中路的全新潮流新地標,由日本著名建築師青山周平參與設計的一個美感與實用性並存的3000平米美食集市。除了NO COFFEE以外,還有網紅奶茶店machi machi、權志龍姐姐的潮牌We11Done中國首店等。
咖啡 + 潮流產品 ,打破固有印象
在NO COFFEE之前,早就有不少日本咖啡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比如日本國民咖啡品牌DOUTOR、Omotesando Koffee、Koffee Mameya、東京人氣咖啡猿田彥等,都扎堆在上海、香港、臺北等城市開設海外門店。
縱觀上海的咖啡市場環境,同樣是咖啡文化濃厚,市場也已經相當成熟。想要在這獨立咖啡店林立的城市中突圍而出,像NO COFFEE這樣一個「咖啡 + 潮流產品 」的品牌,不止是咖啡,還大力發展跨界合作這一塊,打破人們對咖啡品牌單一的固有印象,打破同質化嚴重的上海咖啡市場。
對「NO COFFEE NO LIFE」的概念無限延伸,NO COFFEE圍繞咖啡所推出的產品群已經突破了傳統咖啡店的屬性,TA所涉及的跨界合作對象涵蓋了街頭品牌、藝術家、大 IP 等,例如藤原浩、Billionaire Boys Club、CONVERSE、Disney、日本香氛生活品牌retaW、fragment design、FR2、GLOBAL WORK 等各多個品牌,得到當下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總結-
中國的咖啡市場體量和巨大潛力早已引起各方的重視,國內外咖啡連鎖品牌紛紛開始跑馬圈地、布局佔位。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對於國內新晉咖啡品牌也好,或是國外人氣咖啡品牌,TA們將首店開在上海對於判斷中國市場還是十分有利的。
與日本咖啡文化不同,中國年輕人在消費升級的影響下,是從精品咖啡時代才開始接受普遍接受喝咖啡這件事。在這樣一個高速增長的咖啡消費品市場,業內不少人更看好像Seesaw、Manner Coffee、%Arabica這類專注於做品質咖啡的品牌去收穫最終每日咖啡高留存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