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讀者對這個「Ooho」一定很疑惑 ,這不是什麼奇怪的叫聲,而是一種材料的名稱,確切地說就是一種能夠替代傳統飲料瓶的容器發明,它不僅節能環保,而且體積很小方便攜帶,相對於目前市場上的各種飲料瓶來說,它就是未來容器的樣品。
當然想法是好的,實行還是需要很多努力的,在這項技術還沒有應用於產品生產之前,我們先來說一說生活中最常見的礦泉水吧!縱觀國內市場上的各大品牌的礦泉水,它們不僅價格彼此相仿,而且味道也很相似,千篇一律的礦泉水使得我們消費者在挑選的時候也很頭疼。然而在嚴峻的礦泉水競爭中,有一個品牌的礦泉水,它的價格與其他品牌的礦泉水在價格上面相比要低很多,它就是康師傅,然而這是什麼原因呢?
一、康師傅為何價格低廉
1、降低生產成本,以此打擊假冒。早前的礦泉水價格並不是現在這樣的,但是市場上出現了非常多的假冒產品,所以各大品牌不得不做出改變。當時是2005年的時候,礦泉水界的幾個大品牌在一起商量了對策,它們決定降低成本,而且還要把低價貫徹到底,甚至比市場上的假冒產品還要低價,如此一來假冒產品便沒有了市場和利潤,那些假冒偽劣也就會自動退出。而一瓶水的最終價格是由好幾個方面組成的,其中的包裝費用佔比11.3%,在不影響水質量的大前提下,幾個廠牌從產品外包裝入手,把舊包裝的塑料瓶換成比較薄的可回收薄瓶,整個產品換成用膜包裝,把低價進行到底。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康師傅的瓶身如此地纖薄了。
2、常年低價走群眾路線,被迫只能走低端市場。前面說到降價,而這價格戰一打起來便是10多年,直到現在造成了9塊錢能批發24瓶的現象,零售價也不過1元一瓶,價格仍然比其他品牌礦泉水要便宜。而價格這麼低,不說假冒產品了,就連消費者也不太待見康師傅的低價礦泉水,因此很多超市的進貨量也逐漸變少,漸漸地就只能進入低端市場了。
那麼相信這時很多觀眾朋友就有疑問了,在這種情況下康師傅為何還不把價格調回來呢?那是因為長期的低價策略,讓康師傅的低價定位在群眾中埋下了深刻印象,不像其它大品牌擁有獨特的品牌定位,比如農夫山泉的天然水、百歲山的貴族水等等,低價了這麼多年,康師傅想一下子重新定位可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了,而這價格當然也提不上去了。
二、關於可食用的水泡「Ooho」
我們的文章剛開頭便介紹了這個「Ooho」,這不是什麼怪叫,它是一種新型可食用材料發明,不僅是一種可食用的材料,發明者直接將它作為了一種載體,用來裝載液體的一種容器,可以當成可以食用的「水瓶」。這種可食用的材料是由天然海藻進行萃取得到的成分再加氯化鈣所得到的一種凝膠化合物,是可以吃進肚子裡的。
而「Ooho」這種「水瓶」能夠把液體包裹住,變成類似於一個水球的樣子。它的原理就是先把液體凍成冰,然後用這種新型材料薄膜包裹在外面,塑成球形的樣子,十分晶瑩剔透。
出於對「水瓶」球體的加固和衛生的考慮,這種水球是採用了雙層膜結構,人們在飲用的時候需要撕開最外面的第一層膜,而第二層膜就是新型可食用凝膠化合物。所以說,別看它晶瑩剔透看上去十分脆弱,一般的揉捏對它是沒有任何影響的,並不會讓它破損。這種新型容器不僅可以用來裝礦泉水,還可以用來盛放其他液體,如果汁、酒類,甚至護膚品都是可以的。
「Ooho」是由倫敦的三名在校學生發明的,他們最開始的想法就是想製作一種「不僅環保而且可以食用的水瓶」,三名同學在沒有外界支持的情況下花了三年的時間終於獲得了成功,一舉成為了校園最受歡迎的飲品,不僅如此,產品的名氣還傳到了校外,得到了一些社會上面的組織的關注,一些馬拉松組織也前來找他們合作。因為「Ooho」水球喝起來十分方便,只需撕開外層包裝然後整顆水球放到嘴巴裡面就可以,因為那是可食用的「水瓶」。「Ooho」不僅使用方便,而且成本低廉,比一般的礦泉水塑料瓶便宜很多倍,批量生產以後每個水球的生產成本還不到2美分。
當然這層薄膜有些人不想吃也沒關係,撕開一個小口子把裡面的水喝掉也可以,而也不用擔心這層薄膜和傳統塑料瓶一樣成為塑料垃圾,因為它的自然降解時間只有4-6個月,時間一到就會自然降解。「Ooho」同時具有食用性以及可降解性,不僅可以食用而且非常環保,替代了傳統的塑料水瓶,而且十分便於攜帶。
如果這樣的水球問世,網友們會不會整顆吃進肚子裡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