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處可見的廢棄塑料礦泉水瓶,令環境保護者頭疼不已。其實要想改變這種情況也不難,做個可以吃的瓶子不就搞定了麼?倫敦三位工程師發明了一款可食用水球「Ooho!」。Ooho!是個氣泡狀的可持續包裝袋,可以代替塑料瓶和杯子。球面是雙層凝膠狀的膜,由褐藻提取出的海藻酸鈉和氯化鈣製造而成,純天然可食用。吃一個球,喝一口水,發明者表示這一發明有望取代礦泉水瓶。
Ooho
普通的礦泉水瓶可是白色塑料汙染的主要來源之一,它們也佔了礦泉水售價中很大一部分。相比這些昂貴而不環保的普通礦泉水瓶,Ooho!實在是強韌,低價又環保,成本只有2美分,如果你不願意吃,將其丟棄,其也能在環境中進行完全的降解。眾所周知,塑料瓶是由聚乙烯製成的,是一種典型的白色汙染物。塑料瓶要經過500年才能被完全降解,給自然環境造成很大負擔。Ooho的出現,將可能替代市面上的普通塑料瓶,大大降低這種汙染。經過反覆的實驗和嘗試,設計師們最終確定Ooho現在的成分比例。Ooho是由海藻提取物製成的,利用表面膠化成球的製作方法,將水包裹在裡面,是一種純天然的「水瓶」,對人體沒有任何危害。
「Ooho!」是把水包裹在可食用海藻薄膜內的新技術
ooho!是由棕藻的提取物和氯化鈣合成的,原型是倫敦 的Rodrigo Garcia Gonzalez和 另外兩個小夥伴Guillaume Couche Pierre Paslier發明的owner-tracking hop! suitcase 。原料經過混合後塗抹在覆蓋冰雪的巖石上。當冰雪化了,這些水珠就各成形態。食用者僅需要在薄膜上破開一個小口就能直接飲用了。這種容器通過「spherification」技術將水盛在雙層薄膜中,所謂的 spherification 技術就是將液體塑成球形的技術,最早出現於1946年,近來被西班牙廚師 elBulli 推廣後開始普及。Ooho!的雙層外膜可以確保 Ooho 內部衛生乾淨,而且兩層膜間可以夾帶標籤,無需使用粘合劑。雙層外膜可以調味和著色,也可以用來裝其他的液體,比如軟飲、烈酒和護膚品等。
這種新的裝水方式希望可以代替塑料瓶裝水,該技術利用表面膠化成球的製作技巧,將水巧妙的包裹在雙層薄膜內
這種技術最關鍵的地方在於,先把水凍成冰塊,然後再包入薄膜內,這樣可以儘可能做成更大的水球。在嘗試膠化成球技術過程中,團隊不斷變換原料種類、摻入比例和添加量,終於研製出了各種型號的「Ooho!」雙層海藻薄膜的神秘「配方」。雙層膜既可以保證內部飲用水的衛生,還為識別標籤留出了合適的位置:把識別標籤夾在兩層膜之間,就不用使用粘膠了。該技術的另一個創新之處是在封裝水時,先把水凍成固體(冰塊),這樣就能做成更大的水球,還能保持鈣和藻類物質鎖在薄膜內。
Ooho是由海藻提取物製成的,利用表面膠化成球的製作方法,將水包裹在裡面
skipping rocks實驗室打算在英國舉辦的倫敦馬拉松比賽和有名的格拉斯頓伯裡音樂會上售賣Ooho。因為像進行一次馬拉松比賽將會發出75萬瓶水。設想一下,如果將來Ooho被廣泛使用,那麼人們也會省去很多麻煩,比如參加馬拉松比賽的運動員,不需要擰開瓶蓋,也能成功補水,可謂是既環保又方便。目前,由化學家,工程師,設計師和商業顧問組成的skipping rocks實驗室的團隊正在繼續開拓海藻在其他包裝用途中的使用,他們的目標是成為全球領先的海藻材質包裝的生產商。
ooho!的食用包裝可以調味和著色,也可以用來裝其他的液體,比如軟飲、烈酒和護膚品等。
skipping rocks實驗室打算在英國舉辦的倫敦馬拉松比賽上售賣Ooho
當然如果你不想吃「水瓶」,也不用勉強,可以直接扔掉,因為材質特殊,4-6個周就會降解,所以完全不會汙染環境
相比目前昂貴而不環保的普通礦泉水瓶,Ooho!顯得非常強韌,低價又環保
有一個人正在從ooho!中喝水
更多精彩,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