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類是原生生物界一類真核水生生物,無維管束,能進行光合作用,體型大小各異,小至長1微米的單細胞的鞭毛藻,大至長達60公尺的大型褐藻,藻類沒有根、莖、葉,這點與苔蘚植物類似,藻類植物的種類繁多,目前已知有3萬種左右,以前植物學家多將藻類和菌類納入一個門,即藻菌植物門,隨著人們對藻類植物認識的不斷深入,認為藻類不是一個自然分類群,並根據它們營養細胞中色素的成分和含量及其同化產物,鞭毛以及生殖方法等分為若干個獨立的門,我國大多數藻類專家主張將藻類分為11個門,即藍藻、紅藻、隱藻、甲藻、金藻、黃藻、硅藻、褐藻、裸藻、綠藻、輪藻等。
藻類有廣泛的用途。
一,海藻的利用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國勞動人民很早就利用它作食品或營養品,我國人民很早就知道食用海帶,福建一帶用養殖和加工紫菜也有很長的歷史,還有裙帶菜,石花菜,髮菜等都是藻類。
二,藻類及其萃取物除了作為食用、藥用之外,藻類,大型海藻及微藻均可加工成有機肥和飼料,促進農業和畜牧業發展。
三,藻類製品有幾十種,如紅藻製成品如瓊脂,瓊脂用於魚罐頭製造、烹製魚的包裝、織物上漿及膠片和高級黏合劑的製造,又可用於湯、調味汁、果凍、糕餅、糖果等中,由角叉菜製成的角叉菜膠,用途與瓊脂相同,又包括鈉、鉀、鈣鹽,藻酸是褐藻的組分,還可製成鹼金屬鹽,有些藻類還可以提取碘鹽,還可以製作藻類面膜等。
四,固氮藍藻是地球上提供化合氮的重要生物,可用於生產生物氮肥,目前已知固氮藍藻有120種, 藍藻含有大量的氮磷、微量元素和有機質,藍藻還可以經發酵生成沼氣、藻粉還可製成生物塑料,塑料託盤、薄膜、等產品,藻類資源利用可以形成多種產業鏈,同時可以改善沿海農村就業結構,增加就業。
五,藻類植物可以作為一種生物燃料的原料使用,在生物燃料的開發中,酒精因為具有安全、價廉與低汙染性等特質,目前酒精發酵的來源主要以糖蜜和玉米發酵為主,大型藻類的多醣體直接轉化成酒精以及抽取微藻油脂作為生物柴油,均可能是更為經濟的途徑,據報導,每公頃玉米每年只產18加侖生物柴油,棕櫚樹僅達700-800加侖,由於藍藻生長快,每公頃開放式池塘藻類每年可生產20000加侖柴油,當藻類植物油被提取後,其殘餘物還用來生產纖維素酒精和作為動物飼料,微藻作為生物能源,具有多方面的開發價值,繁殖快且所需養分不多,主要是陽光、水和二氧化碳,不會與農牧業爭地,相對於其他植物,藻類含有較高的脂類、可溶性多糖等,同木質纖維素材料相比,藻類的光合作用效率比樹木高,易被粉碎和乾燥,加工處理成本較低。
六,藻類在生物醫學和農業應用前景也很廣,從褐藻中提取的藻膠酸、甘露醇和紅藻中提取的瓊膠在醫學中應用廣泛,其中有些藍藻還能固定空氣中游離的氮素,提高土壤肥力。藻類是魚類食物鏈的基礎,魚類的天然餌料,所以在淡水魚類養殖中,多通過施肥,繁殖藻類,為魚類提供餌料,但是,當浮遊藻類大量繁殖發生水華的時候,由於水中缺氧或產生有毒物質,也可能引起魚類死亡。
我們有很多的胡海,池塘和沼澤地,種植藻類植物在我國應該不難,另外,如能通過轉基因提高其產油得率,其作為生產生物柴油原料的前景會更好。
七,我國有幾大個大的淡水湖,如江蘇太湖,安徽巢湖,由於水質退化,這些湖海的汙染嚴重,富營養化程度加重,經常發生藍藻泛濫,從湖內氮、磷的營養成分分析,其指標均在中營養和富營養化水平,以氮、磷指標評價,太湖的中營養化和富營養化的面積已佔太湖總面積的90%以上,無錫市太湖沿岸富營養化程度均較高,近幾年雖然有好轉,但夏季經常仍然有藍藻滋生,嚴重影響水質,而且藍藻當廢物撈掉,要花費很多勞力,這些年江蘇省環太湖周邊幾個縣市,特別是無錫,花在太湖環境治理上的錢不少,但是效果不盡如人意,如果能將太湖藍藻承包給企業去處理,充分利用起來,不但能節省很多治理環境的資金,還可以變廢為利。
7,我國很多高校開設了很多偏門的專業,如製糖專業,小龍蝦專業,藻類作為最多的生物群體,對其開發利用卻很少,建議一些高校開設藻類利用專業,培養更多的人才去搞藻類開發利用,可以大大推動我國藻類的生物利用水平,我國有些高校雖然開設有海洋生物專業,但大多數研究的是海洋動物類,對藻類的研究和利用是遠遠不夠的。
海藻是當今世界上生物量最大、最古老的植物之一,海藻還具有耐鹽鹼,耐酸,有卓越生存能力,生長通常只需日光、空氣和海水,人們便可以周而復始地從浩翰的海洋中不斷索取它,大型巨藻個體大、生長快、產量高。被譽為「海洋速生林」。以每公頃種1000株為例,年產巨藻鮮重可達750-1200噸,折合每公畝產量達50-80噸,如果能將其充分利用起來,一定可以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