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麵袋子都能吃了?看可食用包裝&餐具帶來飲食體驗新革命

2020-12-02 騰訊網

賦予包裝「可食用」的新功能,不僅給人們的飲食方式帶來全新改變,也給企業的創新和可持續發展迎來了新篇章。

文:Camille Chen

來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在信息渠道不斷拓展的時代背景下,人們越來越容易接受並嘗試新鮮事物,飲食方面也是如此。我們所接觸到的各類產品,都有層出不窮的創意,而在食品飲料行業中,除了接連推出新產品,商家還需要對周邊用品的花心思,比如包裝和餐具。多功能性的包裝和餐具已逐漸進入大家視野,大到整體的設計理念,小到一個飲料的瓶蓋,從原料到產品形式,有不少花樣存在。

大家可能會認為,無論怎麼創新,包裝的作用不還是裝飾食品?餐具不也只能輔助用餐?還能怎麼變?奇思妙想的人們索性直接跳過傳統思維,賦予它們「可食用」的新功能,這不僅給人們的飲食方式帶來全新改變,也給企業的創新和可持續發展迎來了新篇章。

今天,Foodaily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包裝和餐具的花樣吃法!

包裝袋遇水即溶,

宅家人士再無垃圾煩惱

方便食品和快餐外賣可謂是宅家飲食榜單上的兩大巨頭,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一個詞:便捷。然而隨著垃圾分類的普及,處理垃圾時的困擾使不少宅家人士對於方便食品和外賣望而卻步。只是煮一包方便麵,就能產生好幾個「非廚餘垃圾」的塑料包裝袋;而點份外賣,更是要瞪著眼睛思考半天,殘羹和垃圾要怎麼處理?

「要是能讓包裝袋『消失不見』就好了!「如果你也這樣想過,那麼英國的Holly Grounds可以告訴你:這個願望並不難實現。

Holly Grounds是英國的設計專業學生,她從方便麵包裝和塑料汙染中獲得靈感,發明了一種可溶解的方便麵包裝。這款包裝由可食用的馬鈴薯澱粉薄膜製成,特點是無味,可熱封,接觸開水後會溶解。據Grounds介紹,這種可溶性包裝的方便麵製作起來會比傳統包裝快得多。面對這一新奇產品,消費者的評價大多也是正面的,表示理解和支持用一個更可持續的解決方案來解決方便麵造成的單一塑料問題。

其實,市場上已經有很多的品牌和設計師設計出了可食用包裝袋,製作基底包括馬鈴薯、雜草軟藺、以及海藻。其中數印尼公司Evoware生產的海藻包裝最為知名。

圖片來源:Google

Evoware的主要產品是由不含防腐劑、無化學物質的養殖海藻製成的食品包裝替代品。和Grounds一樣,創始人David Christian也是從方便麵和塑料汙染中得到的靈感,並且因地制宜,採用了家鄉豐富的海藻作為原料。海藻的生長周期僅45天,在質量、延展性以及可持續性上,都比玉米基底的包裝要好,而且富含纖維、維生素、礦物質,讓人能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圖片來源:Google

Evoware的包裝袋有兩年的保質期,可用於速溶咖啡粉、穀物和方便麵調料等易溶於熱水的食品。人們只需將熱水倒入裝有麵條和調料的碗中,或裝有咖啡袋的杯子中,攪拌後即可食用。該產品也可以用來包裝漢堡,讓吃漢堡人可以省去撕開漢堡紙的步驟,有效避免了「吃紙」的煩惱。此外,即使包裝不被食用,也可以在較短時間內進行100%生物降解,減少塑料對環境的汙染度。目前,Evoware的可食用和可溶解的包裝創新已經獲得不少獎項和曝光,由此可見市場對此類產品的積極認可。

瓶裝水變身小膠囊,

給戶外健身人士減負

在戶外運動過程中,水分的補充尤為重要,但是手持一瓶500毫升的水,對於運動者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圖片來源:Google

2019年倫敦的馬拉松賽場上,試用了一種裝有30毫升運動飲料的純植物材質飲料袋,這是一種叫做Ooho的可食用海藻飲料包裝,由可持續包裝初創公司Notpla開發。Notpla的名字是由「not plastic」(翻譯為無塑料)而來,該公司對塑料包裝的抵制態度可見一斑。

圖片來源:Google

賽中總計分發了超過3萬包運動飲料,與同時分發的可堆肥的杯子一起,總共減少了216000個塑料瓶的使用量。Lucozade公司表示,Ooho包裝為英國最受喜愛的運動飲料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飲用方式,新包裝不僅可以避免使用塑料包裝,具有環保優勢,也可以為運動員提供合適的補水選擇。Lucozade公司還將這種膠囊放入了健身房的自動售貨機中,給健身人士提供更方便的飲水選擇。

其實,Ooho的製作靈感來源於分子料理。當把一種口味的冰球浸入氯化鈣和褐藻提取物的混合物中,冰球周圍就會形成一層可食用的膜,當冰融化回到室溫時,即可將其內容物固定成形,奶茶裡的爆爆珠就是這樣製成的,Notpla的ooho也是由此原理開發的。據品牌介紹,與傳統塑料包裝相比,這種海藻袋可以直接食用,也可被完全生物降解,周期僅僅為4-6周,與一塊水果的分解時間相同。此外,因為Ooho的製作方法簡單,用戶還可以直接在家裡製作,每個袋子的成本僅0.02美元,可謂物廉價美。

圖片來源:Google

除了水和運動飲料,Notpla還在積極拓展其他應用。他們曾與蘇格蘭威士忌品牌格蘭威特(Glenlivet)合作,製作了一種名為「無玻璃雞尾酒」的可食用膠囊。另外,公司也製作了可以用來盛放餐館外賣所配的番茄醬或蛋黃醬的小袋。倫敦的一家送餐服務公司JustEat就正在使用這種包裝。

多口味杯勺任你選,

與甜品碰撞出新花火

使用可食用材料包裝食品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安全感,但如果使用的包裝和餐具能讓食物更加可口,無疑會給產品增加一個宣傳點。這個想法被Loliware、incrEdible、Evoware等一些公司實現在了美味的甜品桌上。

Loliware在2015年推出了一種一次性可食用杯子,由100%純天然、非轉基因、無明膠的可持續海藻製成,有五種不同的味道,可在室溫及以下保存冷凍飲品和甜點,非常適合在各種活動中搭配飲料和甜點。

圖片來源:Google

然而不好的消息是,因為大多數顧客抱怨這款杯子太過堅硬,並且價格過於昂貴,每包4個的價格比一包100個塑料杯的價格還要高,Loliware杯子現在已經不再出售。如今的Loliware只做可降解不可食用的吸管,並且只向企業銷售。

圖片來源:Google

同樣是做可食用的海藻杯子,印尼Evoware的情況則恰恰相反。Evoware生產了一種叫Ello Jello杯的手工製作的可食用杯子,特點是有多種口味,如薄荷、橙子、荔枝和綠茶,並且嘗起來像果凍一樣。這種杯子被雅加達的食品和飲料零售商Ong Tek Tjan當做盛放冰淇淋的容器使用。儘管Ello Jello價格比普通的冰激凌杯子高出五倍,消費者對它與冰淇淋的巧妙組合仍然滿懷期待。

圖片來源:Google

勺子也是常見的可與甜品搭配的餐具,Planeteer公司就看中了勺子的實用性,製作出incrEDIBLE可食用餐勺。這款勺子由小麥、燕麥、玉米、鷹嘴豆和大麥五種穀物為基底製作而成,營養豐富,有甜點用和正餐用的兩種尺寸。口味還分為甜味和鹹味,包括黑胡椒、香菜籽、印度馬薩拉、香草和巧克力。據品牌介紹,當與冷甜點一起使用時,勺子可以持續4使用5分鐘,而與熱食物一起使用時,它們可以持續25分鐘。試想一下,用一款黑胡椒味的勺子吃香草冰激凌是一種多麼新奇的味覺體驗呀!

圖片來源:perishablenews.com

incrEDIBLE勺子自2019年2月以來,銷售量超過100萬把,並獲得了2019年SKS未來食品獎、2020世界植物基大獎在內的眾多獎項。為了減少碳排放,Planeteer每生產10萬個可食用的勺子,就要種植250棵樹,目前已經種植了三千多棵樹。據悉,公司還將增加工廠產能,加大產量,降低生產成本,使產品在經濟上更具競爭力。事實證明,在環保的外套下面,只要符合大眾口味,可食用餐具也可以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力。

咖啡杯竟然是曲奇?

外賣咖啡新吃法

當消費者面對陌生事物的時候,用他們熟悉的事物描述陌生的概念也許可以增進產品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比如把「讓包裝可食用」變成「讓食物包裝化」。

圖片來源:cupffee.me

把食物變成包裝,這一概念被Cupfee的團隊巧妙地運用在了咖啡杯上。據官網介紹,Cupfee是一款擁有專利的可食用威化杯,主要由天然穀物製成,特點是對自然友好,酥脆可口,並且不改變所盛放液體原有的味道,不僅適用於咖啡,也適用於各種熱飲和冷飲。每個杯子只有14克重,可容納110毫升的液體,杯子周圍有一圈定製的標籤用於隔熱,並避免因直接接觸而弄髒杯體。

圖片來源:cupffee.me

據品牌介紹,Cupfee的靈感來源於咖啡的配餐——曲奇,作為一款熱量不到60卡路裡的「咖啡杯曲奇」,它可以將熱液體保持在85度,並在40分鐘內保持鬆脆度,完全可以替代普通曲奇作為喝完咖啡後的小食。當然,如果不想吃掉它,它也會在幾周內完全分解,不為環境保護增加負擔。

根據官方數據,熱飲料的平均日消費量為25億杯,其中近三分之一以一次性杯子的形式出售,由於日常生活更加繁忙,這一份額有增加的趨勢。因此,「讓食物包裝化」的價值不僅在於飲食方式的創新,也能替代傳統一次性杯子,為環境做出不小的貢獻。

小結

包裝和餐具的作用及使用感在消費者對於產品的選擇偏好中至關重要。現如今市場上的包裝花樣繁多,想讓消費者心甘情願的為其買單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包裝的視覺和形狀上下功夫,可以給消費者留下美好的視覺印象,而讓消費者直接將包裝或餐具作為食物,則可以給消費者更好的體驗和感受。

雖然可食用包裝和餐具的創新與熱門的環保話題密不可分,但是產品在確保材料的環保性之餘,也需要讓消費者吃的愉快!增強消費者的飲食體驗感,才能體現包裝和餐具「可食用」的價值,在市場上擁有自己的一片天!

相關焦點

  • 可食用包裝,引領食品包裝可持續發展
    8月10日,麥當勞中國在其官方微博上就此事作出回應「麥當勞在中國使用的食品包裝材料中,沒有添加PFASs(全氟和多氟化合物),完全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請大家放心!」如果說食品包裝變成可食用的,那是不是就免除很多煩惱了?
  • 方便麵含有致癌物質?吃了32小時不消化?其實方便麵也能吃得營養!
    >二、配菜不同同時打開兩種包裝的方便麵,會發現兩個包裝裡給的配菜量完全不同。以「紅燒牛肉麵」口味為例,桶裝方便麵裡的牛肉粒、雞蛋幹、脫水蔬菜給的比較多,而袋裝方便麵裡的牛肉粒較少。>三、麵餅質量不同桶裝方便麵裡的麵餅,幾乎都是用質量比較好的麵粉做成的,這使得桶裝方便麵的面渣少,而袋裝方便麵裡的面渣比較多。
  • 防腐劑+添加劑 桶裝方便麵包裝上「蠟」 會附著在腸胃上嗎
    「幾乎每個人都吃過方便麵,一袋或者一碗,基本上就會覺得很飽。沒多久,又會覺得餓了,這種消化能力難道需要質疑嗎?」­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楊建鋒說,癌症的發生是綜合因素共同作用下產生的,包括基因、環境、飲食等等。「之前確實有報導說,有人連續吃方便麵而患上了胃癌。其實這是沒有直接根據的,說不定這個人正好是高發人群。」他說。­  不過,他也說,辣味方便麵長期食用,會刺激胃腸道,嚴重的話會引發胃潰瘍,這是有醫學根據的。
  • 被塑料垃圾逼瘋的日本人,研發出了可以吃的餐具!
    近年來,一次性餐具和塑料包裝的用量成倍增長,塑料打包盒、塑料餐具已經成為城市的頭號垃圾。於是有一家日本公司就開始開腦洞了:我們能不能把這些餐具都變成吃的?用餐結束後順便把垃圾吃掉?丸繁制果公司的製作工藝還保證了環保可食用餐具強大的耐水性和耐油性,不僅能盛放一些湯湯水水,就算是油炸的東西也可以很容易的裝進去,並且不會漏油!為了防止消費者不品嘗就丟棄這些餐具,該企業在研發中還努力使這些可食用餐具更加美味。比如,用鮮蝦作為原材料來做成蝦餅味道的餐具,還開發了洋蔥、紫薯、烤玉米等口味的盤子!
  • 「科普」方便麵含有致癌物質?吃了32小時不消化?其實方便麵也能吃...
    一、調料不同一般來說,桶裝方便麵的調味料給的比較多,包括粉包和醬包,而袋裝方便麵的調味料給的比較少,這使得方便麵衝泡出來的口味略有鹹淡。二、配菜不同同時打開兩種包裝的方便麵,會發現兩個包裝裡給的配菜量完全不同。
  • 吃方便麵到底會致癌嗎?別再聽信謠言了……
    桶裝方便麵包裝塗蠟不能消化...... 吃方便麵致癌......」 這個時候,熱愛泡麵的小編,必須站出來解釋一下了。方便麵真的有很多添加劑,會致癌?看完這篇文章,誰也別問第二遍! 01 含有太多防腐劑?
  • 一聞就饞,方便麵為何讓人慾罷不能
    方便麵以麵食為主料,加上脫水蔬菜和各種配料,能夠根據顧客需要進行個性化製作,最大程度地刺激味覺,給人帶來飽腹感。方便麵的發明者安藤百福在實驗過程中發現,泡麵時等3分鐘會讓人的胃口變好,吃起來更加快樂和美味。
  • 方便麵為啥總讓人慾罷不能?
    裡斯諮詢報告指出,2018年全球方便麵銷量1036億份,其中中國方便麵銷量佔全球近四成。那麼,方便麵經久不衰的原因是什麼?它真的對人體有害嗎? 方便麵受歡迎的原因有哪些? 首先是方便快捷的飲食理念。
  • 方便麵吃一次「毒素」囤積兩個月!方便麵的危害到底有哪些,真相是...
    但是,方便麵作為一種可上市的合格食品,真的沒這麼可怕,否則,不就是公開"販毒"了嘛 ~ 所以,這時候必須站出來給解釋一下! 1、方便麵有防腐劑,但量不多 首先,食品防腐劑,能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腐敗變質,從而延長保質期,是可以添加到食品中的。
  • 一碗方便麵20多元,能拯救你空虛的胃嗎?
    2014年至2016年,方便麵市場更是跌入冰點,三年銷量下降近80億包。近年來,方便麵銷量雖有所回升,但與巔峰時期尚有距離。舉例而言,即便是在列車這個方便麵「統治」的基本盤,食品的種類也日趨多樣。高鐵沿途站點甚至提供了外賣服務,不管是洋快餐還是中式炒菜都可以送到車上。事實上,時間大大縮短的高鐵旅程,讓旅客在途中的就餐需求也明顯下降了。
  • 疫情期間還能吃生魚片嗎?家庭烹飪安全九建議
    編者按:這幾天,北京的新冠疫情牽動了大家的心。三文魚等海鮮到底能不能吃、怎麼吃?我們如何降低食材本身可能沾染病毒的風險?家庭烹飪保證飲食安全的九個建議1.暫時不要吃生魚片、生炒、半熟牛排之類沒有經過充分殺菌的美食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講究熟食,是真正的文化智慧,在社會經濟不發達的時代,極大地減少了細菌和病毒的暴發機會。
  • 吃一包方便麵,肝要排毒32天?經常吃方便麵會致癌?
    之所以會有「吃一包方便麵要排毒32天」的說法,主要是因為方便麵裡面含有很多的添加物質,在很多人看來這也是不利身體健康的,一包方便麵放置好久都不會壞掉,人吃了消化的時間也會很長。但其實,不論是方便麵還是其他一些視食品,都是會使用到一定量的食品添加物質的,以此來確保它的外觀、口感等都比較完好。
  • 組圖:寧現售方便麵含多種添加劑 食用需謹慎
    該微博在其他新聞網站轉發時,被起了個極為「驚悚」的標題:《別吃方便麵,有毒》,微博中稱「方便麵、乳飲料、薯片、冰激凌、餅乾等食品所含的添加劑最多。一包方便麵最多可有25種食品添加劑!」 事實上,方便麵含添加劑不是什麼秘密,但多到「有毒」的程度,這讓不少年輕網友心驚膽戰。
  • 吃一次方便麵竟需要32天「解毒」?這些實情很少有人知道……
    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人均消費29包方便麵,不少人紛紛表示都有自己的一份力……但也有更多的人一邊吃,一邊擔憂:方便麵裡有很多添加劑……桶裝方便麵內壁蠟不能消化……吃方便麵致癌……真的嗎?誠然,方便麵包裝上的配料表中,確實寫著有不少添加劑,比如碳酸氫鈉、苯甲酸鈉、六偏磷酸鈉等。但是,正規廠家生產的方便麵中所添加的食品添加劑本身都是合法合規的。
  • 常吃方便麵的危害?
    如長期食用方便麵,其他營養物質的長期缺乏,會造成人體營養不良,從而會導致一系列的疾病的發生,如頭暈、乏力、心悸、精神不振等,嚴重者可出現體重下降,肌肉萎縮等營養缺乏之表現。一、造成營養的缺乏方便麵中的維生素、卵磷脂以及各種礦物質的含量都非常低,而這些營養元素是是維護大腦正常功能的必要元素,專家指出,蛋白質、糖、鈣、卵磷脂、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以及b族維生素是大腦發育必需的營養元素,長吃方便麵的話,營養的缺乏會影響大腦的發育和思維能力。
  • 大腦影響飲食份量,避免暴飲暴食的10項建議
    近年來,很多餐廳開始採用買一送一,或是買小換大的營銷手段,例如麥當勞買小份薯條換大份,星巴克每逢節日買一送一等,這樣的營銷手段自然會提升銷量,但常常會造成購買者飲食過量。另外,近幾十年來,有許多專家學者都認同,肥胖人數急速增加的原因之一就是飲食份量的增加。
  • 早餐選擇吃方便麵,一天都不消化?其實,方便麵不消化的原因在這
    方便麵是生活中最常見的速食麵,食用起來非常簡單,放入調味料,再用熱水衝開泡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食用。不僅簡單快捷,還能立刻為身體補充能量,是很棒的食物。不過,關於方便麵健康的說法一直備受爭議。一方面,它卻是方便,味道也不差,很適合坐長途車的人或者加班的人食用,溫暖了腸胃,補充了能量。另一方面,很多人說它是垃圾食品,存在很多防腐劑,經常吃沒什麼營養。甚至網上經常流傳著,方便麵裡面的添加劑,32小時都不消化。方便麵裡的毒性物質,肝臟要32天才能解毒。難道早餐如果選擇吃方便麵,一天都不會消化掉?
  • 塑料餐具的種類分為哪些 如何選購塑料餐具
    市面上塑料餐具的產品種類眾多,究竟該如何選購呢,快和PChouse一起看看吧。
  • 麥當勞快餐包裝檢出致癌物,包裝上的數字表示什麼?你知道嗎?
    PFAS是怎樣被我們吃下去的人體中PFAS主要是通過飲食攝入的,很多食物中都檢測出PFAS,其中海鮮中的含量較多,其他肉類、乳製品、蛋類和蔬菜中也可檢測到。塑料已經成為餐具和食品包裝的主要材料之一,如果細心觀察,你可能會發現,很多塑料包裝或餐具上,有一個三角形可回收標誌,裡面還寫有1個數字。這個數字表示什麼含義,你知道嗎?
  • 蘑菇碗、海藻杯也能吃?食品包裝的探索任重道遠
    另外一個二人組用摺疊式叉子和勺子組合製作了別出心裁的紙板盒,用餐者可從穿孔的邊緣將它們撕下來。就餐結束後,所有東西都可被扔進堆肥箱。大多數回收的塑料被粉碎、融化,並被改造成商品木材、羊毛或地毯等新商品,最終仍會被運往垃圾填埋場。製造商們繼續製造更薄的瓶子和收縮包裝,但事實上,塑料是由不可再生的資源製造的,無論是石油還是天然氣,而且大多數都沒有「第二次生命」。但塑料包裝有許多優點,這使得替換它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