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次性餐具和塑料包裝的用量成倍增長,塑料打包盒、塑料餐具已經成為城市的頭號垃圾。
於是有一家日本公司就開始開腦洞了:
我們能不能把這些餐具都變成吃的?用餐結束後順便把垃圾吃掉?
這家腦洞巨大的日本公司名叫丸繁制果公司,近日因推出了一款可食用的咖啡杯而受到了人們的關注,由於該產品既環保又美味,一時間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紛紛嘗試。
這家公司原本是一家生產冰淇淋甜筒為主的公司,只有50個員工。但是2011年起,該公司開始腦洞大開研發了食用餐具。丸繁制果公司最初生產是一種可食用的託盤,主要用於戶外活動中盛裝食物。拿在手裡不僅小巧輕便,而且擺放各種食物都不在話下。用完即可食用,口感就和冰淇淋的蛋筒一樣,酥脆香甜。
2017年,丸繁制果公司還推出了一款以燈芯草為原料的可食用筷子,口感和餅乾很像,還帶著榻榻米的香氣!
更吸引人的是,每一雙筷子內含相當於一盤蔬菜沙拉的食物纖維量!這下年輕人們樂了,不僅可以不用洗筷子、不用垃圾分類,還可以順便養養生!
丸繁制果公司的製作工藝還保證了環保可食用餐具強大的耐水性和耐油性,不僅能盛放一些湯湯水水,就算是油炸的東西也可以很容易的裝進去,並且不會漏油!
為了防止消費者不品嘗就丟棄這些餐具,該企業在研發中還努力使這些可食用餐具更加美味。比如,用鮮蝦作為原材料來做成蝦餅味道的餐具,還開發了洋蔥、紫薯、烤玉米等口味的盤子!
盤子設計也在不斷升級,從原來有些簡陋的設計,到現在不管是形狀、條紋和顏色都非常的漂亮,隨便擺盤都非常可愛!
丸繁制果公司專務董事榊原勝彥表示,此前,這家企業一年銷售可食用餐具約3000件,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公司訂單量逐年上升。僅在今年第一季度就收到了六七千件餐具的訂單。目前,可食用餐具的價格是塑料餐具的10倍,但相信隨著銷售規模擴大,價格能夠逐步降低,也會有更多人願意為環保多花一些錢。
他還強調,「可食用餐具」其實是食品,企業將嚴格按照日本相關法律標準來生產,完全可以放心。甚至強調,非常期待在中國市場發展,希望該產品能在中國得到更多認可。
日本每年產生約940萬噸塑料垃圾,人均產生的塑料垃圾世界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且至從中國實施洋垃圾禁令以及《巴塞爾公約》將塑料垃圾列入進出口限制對象以來,日本已經遭受嚴重衝擊,各地的塑料垃圾不斷累積,一些地方已經出現了非法丟棄現象。
為了應對嚴峻形勢,不僅丸繁制果公司,日本許多企業都開始研發或採用環保產品,努力減少塑料垃圾得到產生。比如,日本不少餐館已經將塑料吸管更換為以玉米為原材料的吸管;日本調味品企業味之素集團計劃把一部分包裝的主要原料由塑料改為可降解紙;日化企業花王公司近日也宣布,將在2030年之前把洗髮水、護髮素的塑料瓶升級為100%可循環利用的軟塑膠袋;方便麵生產企業日清集團也將通過使用生物可降解塑料來減少塑料包裝。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
更多環保動態,請掃碼關注——「阿拉善SEE華東中心」
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