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稱塑料為「工業革命以後人類最失敗的發明」。但即便如此,塑料仍然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這是每個人都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它帶來的問題是非常嚴重的,通常被稱為「白色汙染」。這是由於塑料的堅韌性,使其很容易在自然界之中自然分解。當自然界之中大量存在塑料時,會對生態平衡造成巨大的破壞。
國家間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各國不懈發展自己的軍事和經濟,以便在世界上站穩腳跟。然而,許多國家在注重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工業垃圾和生活垃圾。我們最熟悉的塑料垃圾,如一次性餐具、塑料瓶、食品袋、農用塑料薄膜等,這些垃圾很難降解,對環境造成很小巨大的汙染。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全球每年都有數百萬個含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塑料瓶最終將被丟棄在大街之上和海裡。目前,日本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一種細菌可以「吃塑料」,而在未來,這種細菌有望清理地球之上的塑料垃圾。
文章摘要:「通過對自然環境之中與PET接觸的天然微生物群落的篩選,我們分離出一種全新的細菌ideonella sakaiensis 201-f6,它能作為主要營養源在PET塑料之中生存和繁殖。」
這種細菌屬於腺亞門屬。在環境之中生長時,會產生兩種酶,使pet塑料逐漸分解,最終產生二氧化碳和水。
根據《科學》雜誌的報導,這種細菌對塑料的生物分解具有能耗高、環境友好等優點。未來,通過培養這種專門降解塑料的細菌,進一步增強其合成酶的活性和穩定性,將有可能實現向自然環境釋放無數噸塑料的生物降解戰略。
值得注意的是,與其他細菌之中已知的酶相比,這些酶具有獨有的功能,這就引出了這些吃塑料垃圾的細菌是如何進化的問題。慶應大學生物科學和信息學系的Shosuke Yoshida說:「pet是世界之上普遍使用的塑料產品,pet在環境之中形成的廢物已成為全球性問題。」
有了日本的這一發明,我相信海洋之中的垃圾也可以逐漸消失,給海洋生物一個清潔的生存環境。如此一來,能「吃掉」塑料的細菌可能成為塑料垃圾的「終結者」。對此,有網友表示一定要表揚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