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1500萬噸塑料,4500米生物檢測出微塑料?誰是嫌疑人

2020-10-11 十裡娛樂

自1909年美國化學家貝克蘭造出酚醛樹脂,這項發明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人類因此進入塑料時代, 塑膠袋的廣泛使用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新的篇章。

但是由於塑料不可降解,每天每個人都在不斷的消耗各種塑料製品,塑料垃圾不斷增加, 陸地上, 海洋中塑料垃圾堆積, 給地球的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危害。而海洋中存在的各種垃圾碎片被聯合國稱之為「溫柔的海洋殺手」。

據統計,全球海洋塑料垃圾約佔全部垃圾的60%至80%,超過5億件、至少25萬噸的塑料浮在海洋中。而除了我們可見的漂浮垃圾外, 有人認為:深海才是這顆星球表面最大的微塑料墳場

2017年,我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從大洋4500米深的海底帶回了海洋生物, 並檢測出體內有微塑料。

而根據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研究結果顯示,大約超過1500萬噸的塑料沉澱在海底,是海面汙染垃圾的2倍以上!



人類生產的塑料垃圾可把地球整個包起來

根據英國萊斯特大學揚·扎拉謝維奇教授的調查顯示,自二戰到以來,人類生產的塑料總量做成保鮮膜,可以把地球整個包起來!自1950年以來,人類就大約生產了超過83億噸塑料!

塑料幾乎無處不在,有的被埋進垃圾場,有的被丟棄在野外, 有的漂洋過海,出現在幾乎每一片沙灘,有的沉積在最深的海床上,而中國在第34次南極考時海域發現微塑料,人類活動的汙染已遍布全球各個角落。

塑料給帶來的危害

當然塑料也不是不能完全降解的,但是塑料降解的過程非常緩慢, 對於人來來說, 光 一個塑料瓶的降解的時間就要450年, 對我們人類短暫的生命而言, 這是一個漫長的不能在漫長的過程, 但塑料垃圾的產生遠遠超過了降解的速度。

有人認為, 只要塑料降解, 就不再破壞地球的環境, 給人類帶來危害, 但是事實遠比我們想的更加骨感, 有科學家表示塑料降解,並沒有完全消失, 而是以異種微小的顆粒存在, 這種塑料碎片顆粒存無法用肉眼觀察到。

2004年英國科研人員發現了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肉眼往往難以辨別的微塑料。也是人類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這些被微塑料汙染的海洋生物, 被人類端上餐桌上, 被汙染的海水自來水, 食鹽的形態進入人類的體內, 成為人類生存的重要威脅者。

深海的垃圾對海洋生物造成的危害更是有目共睹, 早在2018年一頭鯨魚體內發現了80見塑料垃圾, 而同年, 人類在一頭抹香鯨體內發現了塑料瓶、袋子、涼鞋,還有一個裝有上千條線繩的麻袋。

日本奈良公園9隻鹿因為吞下了大量的塑料垃圾死亡。

除了生吞塑料導致死亡的動物之外, 人類雖然不吃垃圾, 也同樣沒有倖免於垃圾的 危害中。

2018年奧地利維也納醫藥大學和奧地利聯邦環境局通過來自同州, 不同職業的人研究, 發現他們的糞便中都發現了塑料微顆粒,這些研究對象年齡在33~65歲之間,在參加測試的一周時間裡,他們吃不同的食,比如:塑料包裝的食品,淡水魚和海洋魚類。


微塑料不會因為地域, 種族, 食物, 生活習慣而避開人類, 相反它已經無處不在。

而當,當溫度達到65℃時用它盛裝食物的餐具等物品,產生的有害物質對人體的肝臟, 腎臟和中樞神經造成傷害。

塑料汙染要怎麼治理?

回收裂解

這種辦法是法是將廢舊塑料製品中的樹脂高聚物進行較徹底的大分子鏈分解,使其回到低分子鏈狀態,分解後產物的使用價值高,目前技術已經非常的成熟,設備的投入相對較低,不會造成二次汙染。


降解塑料的酶

2020年,來自湖北大學生命科學院、省部共建生物催化與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教授們

,提出了以酶蛋白質和PET水解酶結構高效分解塑料的可能。

能水解PET的IsPETase(左)和來源於細菌的角質酶

研究人員們認為塑料透過碳-碳或者碳-氧鍵組成的高分子碳氫化合物,可能存在某種酶和微生物能降解它。希望這種科技 能夠早日得到運用。

當然解鈴還須繫鈴人,拯救地球,保護環境,我們不能僅僅寄希望於科學家研究出無毒無汙染的塑料替代品,和可完全降解的方法。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 減少塑料的使用和浪費,比如出門購物時使用無紡布、布質購物袋,拒絕一次性塑膠袋。出門玩耍時儘量自帶水杯, 參與垃圾分類,減少有塑料垃圾垃圾的使用。


關注我, 每天給你分享更多有趣, 好玩的新鮮事!

相關焦點

  • 大洋底部驚現1500萬噸塑料,糞便中檢出塑料,誰是頭號嫌疑?
    根據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一項最新的研究報告,大約已經有超過1500萬噸的塑料以沉積物的形式存在海底,這個數量達到了海面汙染的2倍以上!(範圍分布在280千米到350千米之間),深度大約在1600米到3000米之間,經過檢測後發現了每克海底沉積物中大約存在14個塑料微顆粒,如果按樣本中的平均數量估計,全球3.6億平方千米的海洋中塑料微顆粒將會超過1500萬噸!
  • 1500萬噸微塑料汙染海底:保護海洋生態,挽救海洋動物
    塑料垃圾充斥我們的日常生活,即使在遠離塵囂的海洋深處也未倖免。根據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的最新報告,估計約有1500萬噸的微塑料已落入深海,是海洋表麵塑料汙染量的兩倍之多。研究人員在距澳大利亞海岸線數百公裡的位置採集了海底沉積物,計算出微塑料在全球海洋沉積物中的分布可能遠高於預期。研究結果發表在《海洋科學前沿》雜誌。
  • 糞便中被檢測出塑料,萬物皆循環
    對於海底到底沉積了多少塑料,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給出了答案,在相關的報告中,可以發現至少有1500萬噸以上的塑料在海底以沉積物的形式存在著,比起海面汙染,這個數量已經高出了兩倍。,深度大概在1600-3000米這個範圍內。
  • 我們吃海鮮,海鮮吃著塑料長大:1400萬噸的微塑料彌散海裡
    5毫米的微塑料。對3km深度海洋沉積物的分析表明,海底塑料的數量可能是浮在表面的塑料數量的30倍。「我們需要徹底杜絕這種情況」科學機構CSIRO已在距南澳大利亞海岸距離288-349公裡處,深度1,655-3,016米的六個位置收集了沉積物碎片並進行分析。
  • 全球海底微塑料汙染或達1400萬噸以上 人類如何應對「海洋中的PM...
    微塑料部分來源於塑料製品,本身釋放著有毒有害物質,對海洋環境造成直接危害。同時微塑料容易被海洋生物吞噬,在海洋生物體內蓄積,危害海洋生物安全,危害海洋生態系統的穩定。更令人擔憂的是,海洋微塑料不僅存在於海洋,而且有可能通過海洋食物鏈傳遞,最終進入人體。研究表明,部分金槍魚、龍蝦等海洋生物體內均檢測到微塑料的存在。
  • 塑料微顆粒:嬰兒泡奶都被波及,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10月6日,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的最新報告稱,全球海洋中可能有超過1500萬噸的微塑料,它已經從食物鏈最底端環節入侵到了我們的生活之中!但海洋總給人很遙遠的感覺,不過更殘酷的現實馬上就開始展現在大家眼前!
  • 科學家在海底發現有史以來最高水平的微塑料含量
    一項國際研究項目揭示了海底有史以來最高的微型塑料碎片含量水平,僅1平方米的薄層中就有高達190萬片。每年有超過1000萬噸的塑料垃圾進入海洋。漂浮在海上的塑料垃圾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然而,這樣的漂浮在海面上的塑料垃圾只佔進入世界海洋的塑料的不到1%。
  • 浮遊生物泵在海洋微塑料垂直運移的應用
    NEC、NECC、SEC、KC、ITF代表北赤道海流、北赤道逆流、南赤道流、黑潮和印尼通流(引自,Daoji Li et al.2020)  根據Sprintall et al.等人的研究,其將海水分為表層海水(0-200m)、鹽躍層水(200 - 600米,位於鹽躍層內)、中層水(鹽躍層以下600 - 1500米)、深層水(1500 - 4000米)。
  • 研究人員估計海底塑料碎片超過1400萬噸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最新研究表明,全球海洋底部沉澱著超過1400萬噸直徑小於5毫米的微型塑料碎片。,其中一些採自3000多米深的海底。研究人員發現,排除樣本中水的重量,平均每克海底沉積物含有1.26塊微型塑料碎片。結合這一估算和其他科研機構研究成果,研究人員推斷,全球海底沉澱的微型塑料碎片多達1440萬噸,比海面漂浮的塑料垃圾多30倍。
  • 海底一萬米沒有魚卻發現了塑料,這會給人類帶來多大威脅?
    有一群科學家從生物學的角度給出的答案是沒有,他們認為魚類的極限深度應該在8200米左右,當然這也只是一種推測究竟正不正確還需要更多的考察。——塑料垃圾來自中科院和浙大的科研團隊在馬裡亞納海溝10908米的海水和深海軟泥裡,檢測出了大量微塑料
  • 一個茶包泡出百億塑料微粒!塑料就是這樣出現在你的餐桌
    然而加拿大一項最新研究稱,用茶包泡茶,會讓你喝下百億塑料微粒。專家,告訴你什麼是微塑料,幫你揪出藏在身邊的微塑料。一個茶包泡出百億塑料微粒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上的最新研究稱,塑料材質的茶包會在茶水中留下很多顆粒物質,當它們浸泡在熱水中時,數十億個塑料微顆粒物質會釋放到茶水中。
  • 澳科研機構:深海微塑料汙染更嚴重
    新華社坎培拉10月6日電(記者嶽東興 白旭)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6日發布公報說,該機構已完成世界第一個評估全球海底微塑料汙染總量的研究,結果表明,全球深海中約有1400萬噸該類汙染物,預計是海洋表麵塑料汙染總量的兩倍以上。相關成果已發表在新一期《海洋科學前沿》雜誌上。該研究負責人賈斯廷·巴雷特介紹,進入海洋的塑料汙染物會分解,最終形成微塑料。
  • 深海10898米,沒發現生物,卻驚現微塑料!難怪禁釣有人拍手稱快
    目前世界範圍內載人下潛的最大深度是10898米,登上月球的人數都比到達這一深度的人數多!在10600米的深度上,人類發現了巨型阿米巴蟲,而在10898米的深度上,人類卻未曾發現有任何人類肉眼能夠看到大小的生物存在!然而,更為奇幻的是,在這個深度,人類卻發現了微塑料!
  • 深海1萬米,沒發現生物,卻驚現微塑料!難怪禁釣有人拍手稱快
    在10600米的深度上,人類發現了巨型阿米巴蟲,而在10898米的深度上,人類卻未曾發現有任何人類肉眼能夠看到大小的生物存在然而,更為奇幻的是,在這個深度,人類卻發現了微塑料!塑料顆粒以及紡織纖維,通常認為粒徑小於5mm的塑料顆粒為微塑料。
  • 《自然通訊》首次考察大西洋內部微塑料含量:遠遠高於此前預期
    微塑料是指所有尺寸小於5毫米的塑料纖維、顆粒或薄膜,廣泛分布於海洋和陸地等各個環境介質中。微塑料可被生物吸收積累,產生生態風險和健康風險。研究表示,此前關於海洋微塑料的研究數據主要集中在地表水和海底尺寸大於250微米的塑料顆粒上,測量點的地理分布較為稀疏,而整個海洋內部尺寸小於250微米的微塑料豐度和分布仍然未知。
  • 研究稱全球海底沉積逾1400萬噸微型塑料碎片
    中新網10月7日電 據法新社報導,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球海洋底部大約沉積著逾1400萬噸微型塑料碎片,從大量進入海洋的垃圾中分解而來。資料圖:來自紐約布魯克林的建築設計公司StudioKCA用從海洋中打撈起來的5噸塑料垃圾,打造了一個38英尺(約11.6米)高的巨型鯨魚「摩天大樓」(Skyscraper),提醒人們關注海洋環境狀況
  • 微塑料現身珠穆朗瑪峰,這標誌著地球徹底被微塑料統治
    剛剛,新聞報微塑料已經攻陷珠穆朗瑪峰峰頂。這是繼馬裡亞納海溝之後,珠峰頂部首次發現微塑料。至此,包括空氣、地表、海洋的地球立體空間全部被微塑料汙染。2018年11月30日,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王菊英副主任表示,不管是在海水中,以及海底和海底沉積物當中,都發現有微塑料的存在。」
  • 澳大利亞一項調查顯示,海底約有1400萬噸微塑料
    據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統計,世界海底估計有1400萬噸的微塑料,這些微塑料是從每年進入海洋的大量垃圾中分解出來的。該機構表示,這些微小汙染物的數量是先前本地化研究結果的25倍,並稱之為對全球海底微塑料的首次評估。
  • 英研究首次考察大西洋內部微塑料含量:遠遠高於此前預期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實習生 王禕琛微塑料是指所有尺寸小於5毫米的塑料纖維、顆粒或薄膜,廣泛分布於海洋和陸地等各個環境介質中。微塑料可被生物吸收積累,產生生態風險和健康風險。然而在海洋等偏遠地區,仍然缺乏微塑料積累系統的可靠量化數據,難以評估微塑料積累造成的生態和環境危害。
  • 塑料正反噬人類?科學家在93%的飲用水樣品中,發現了微塑料
    塑料正反噬人類?科學家在93%的飲用水樣品中,發現了微塑料在1分鐘內,全球就能賣出100 萬個塑料瓶,200萬個塑膠袋,人類平均每年製造800萬噸塑料廢物。這些急速增加的塑料要等1000多年才能降解。儘管人類知道塑料對於地球的危害,卻不知道微塑料也在侵蝕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