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底部驚現1500萬噸塑料,糞便中檢出塑料,誰是頭號嫌疑?

2020-10-10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根據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一項最新的研究報告,大約已經有超過1500萬噸的塑料以沉積物的形式存在海底,這個數量達到了海面汙染的2倍以上!

研究人員在距離澳大利亞海岸線數百千米範圍的海底取得的51個海底沉積物樣本(範圍分布在280千米到350千米之間),深度大約在1600米到3000米之間,經過檢測後發現了每克海底沉積物中大約存在14個塑料微顆粒,如果按樣本中的平均數量估計,全球3.6億平方千米的海洋中塑料微顆粒將會超過1500萬噸!

人類生產了多少塑料?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的數據,2017年美國生產了大約3540萬噸的塑料製品,按美國佔比全球塑料生產30%計算,全球每年大約要生產1億噸塑料製品!自1950年以來,大約已經生產了超過83億噸的塑料!

但僅僅只有16%左右的比例被回收利用,而更多的則是被當成無法回收的垃圾進入填埋場,或者丟棄在野外路邊,更多的則是隨著河流衝入了大海,而塑料的降解十分漫長,一個礦泉水瓶降解時間超過450年,儘管這也是一個有限時間,但對人類來說幾乎就是一個半永久性的周期,因為人類生產的速度遠遠超過降解的速度!

動物深受塑料危害

2018年6月,泰國海岸附近一頭領航鯨死亡,它的體內發現了超過80件塑料垃圾,一時間成為新聞關注的焦點。同年11月蘇拉威西島附近水浴中,一頭9.5米長的抹香鯨死亡,體內發現了塑料瓶、袋子、涼鞋,還有一個裝有上千條線繩的麻袋。

2019年4月,一頭懷孕的抹香鯨在義大利的一港口死亡,經過解剖發現,它的體內有23千克的塑料製品,佔據了它胃內大量空間,導致它極度營養不良,無法應對惡劣環境而死!

2019年7月,日本奈良公園9隻鹿因為吞下了大量的塑料垃圾死亡,這些鹿中吞食塑料垃圾最多的高達4.3千克,這些塑膠袋與塑料製品,都是遊客在公園中丟棄的!

糞便中的塑料微顆粒

以上都是動物誤食塑料製品死亡的新聞,人類肯定不會傻到去吃塑膠袋,但很抱歉我們已經在吃了,因為塑料製品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在水中都有微塑料的存在,動物吃塑料,我們能獨善其身嗎?

2018年10月23日,奧地利維也納醫藥大學和奧地利聯邦環境局發表文章稱,在8位全部研究對象的糞便中都發現了塑料微顆粒,這些研究對象年齡在33~65歲之間,在不同洲生活,彼此之間不認識,從事各種職業都有,在參加測試的一周時間裡,有吃塑料包裝的食品,也有淡水魚和海洋魚類等,但無一例外檢出了微塑料顆粒!

人類早已被塑料汙染的魔掌所籠罩,只是我們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不會去吃塑料製品,但很抱歉,我們正在自覺或者不自覺的一點點吃下自己製造的塑料垃圾!

太平洋上的垃圾島

美國東太平洋的加州到夏威夷之間的巨型垃圾聚集範圍,這裡的環流相對靜止,水流的運動將垃圾帶進來後無法循環出去,因此年復一年在這裡堆積!早在1988年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署就發表過論文稱太平洋上存在垃圾帶,而1997年帆船運動員與海洋學家查爾斯·摩爾在返回洛杉磯途中,發現了一片遍布塑料瓶和其它垃圾的海域!

非營利組織「海洋清理基金會」支持的研究團隊對這片海域的統計,截止到2018年4月份,這個垃圾島的面積已經達到了160萬平方千米,大約相當於3個法國本土的面積,而它的增長速度驚人,大約是科學家估計的16倍!

太平洋垃圾島

這些垃圾會在漂浮過程中緩慢降解,沉入海底,或者被浮遊生物或者魚類攝入,通過食物鏈最終將回到人體,這就是人體內為什麼會檢出塑料微顆粒的原因,除了日常塑料包裝的微顆粒,還有的甚至可能來自於很久以前的汙染,最終通過生物體循環回到人類身上!

未來的地球恐將被塑料淹沒

多倫多大學的保護生物學家史蒂芬妮·波雷爾稱,如果按當前的增長率,預計到2030年,全球每年向河流,湖泊和海洋的排放量可能高達5300萬噸。各位知道2015年時各國制定的不可接受目標是多少嗎?800萬噸!

大約是當年認為汙染極限的幾乎7倍,人類還有底線嗎?未來將直接就洞穿自己當年定下的底線,真是莫大的諷刺!因此她呼籲全球各國立即行動起來,一起遏制塑料汙染!

塑料汙染還能治理嗎?

2010年,一家在荷蘭鹿特丹的WHIM公司曾計劃,利用太平洋垃圾帶中漂浮的4.4萬噸垃圾,建造一個1萬平方公司的漂浮島,這個計劃看上去十分誘人,因為如果建成漂浮島的話,它將成為海洋魚類和鳥類的天堂,因為人類估計是不敢登島的,那麼人類的禁區,而且還是一個相對穩固的區域,那麼必將成為野生動物的樂園!

不過可惜的是已經過去了十年,仍然沒有任何動靜,畢竟如此龐大的工程,絕不是一家公司所能獨自承擔的,比如聯合國環保組織來牽頭實施,但這有可能嗎?我們還是期待這一天的!

降解塑料的酶

2020年3月份,《Nature Reviews Chemistry》的封面刊登了湖北大學生命科學院、省部共建生物催化與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陳純琪教授、戴隆海副教授、馬立新教授(國重主任)與郭瑞庭教授共同合作的論文《植物生物質降解酶與塑料降解酶的比較與應用展望》,提出了以酶蛋白質和PET水解酶結構高效分解塑料的可能。

能水解PET的IsPETase(左)和來源於細菌的角質酶

由於塑料也是透過碳-碳或者碳-氧鍵組成的高分子碳氫化合物,因此有可能存在某種酶和微生物能降解它,而近年來也不斷有發現,比如2016年日本的一處塑料回收場,分離出了一株能夠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為唯一碳來源的菌株,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提高效率,以達到工業處理廢塑料的目的。

希望還是有的,不過同志仍需努力!

延伸閱讀:垃圾製造冠軍

據BBC在2019年7月5日發表文章的數據,全球生活垃圾製造量最大的是美國人,他們生產的垃圾數量是全球平均數據的3倍,人均年生產垃圾大約773千克,約佔全球垃圾總量的12%,一個美國人一年生產的垃圾是一個中國人的3倍!

全球生活垃圾的最大製造者是美國人。如果按人頭平均,美國人產生的垃圾是全球平均數的三倍。

而回收垃圾美國的比例只有35%,而德國則達到了68%,在西方發達國家中,美國人倒數第一,是唯一製造垃圾量超過回收量的國家!在這裡還有一個打破大家認識的數據,中國和印度佔世界人口的36%以上,不過僅佔全球城市垃圾的27%。但並不表示我們可以沾沾自喜,反而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垃圾處理技術的差距,更應該在這方面加大投入,建設少汙染,無汙染的人居環境!

相關焦點

  • 大洋底部到底有多少垃圾?糞便中被檢測出塑料,萬物皆循環
    對於海底到底沉積了多少塑料,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給出了答案,在相關的報告中,可以發現至少有1500萬噸以上的塑料在海底以沉積物的形式存在著,比起海面汙染,這個數量已經高出了兩倍。經過一系列檢測,可以發現每克海底沉積物裡存在著14個塑料微顆粒。以樣本中的平均數量為參考,可以估計出全球海洋中的塑料微顆粒至少在1500萬噸以上。
  • 海底1500萬噸塑料,4500米生物檢測出微塑料?誰是嫌疑人
    自1909年美國化學家貝克蘭造出酚醛樹脂,這項發明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人類因此進入塑料時代, 塑膠袋的廣泛使用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新的篇章。 但是由於塑料不可降解,每天每個人都在不斷的消耗各種塑料製品,塑料垃圾不斷增加, 陸地上, 海洋中塑料垃圾堆積, 給地球的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危害。而海洋中存在的各種垃圾碎片被聯合國稱之為「溫柔的海洋殺手」。
  • 美國,塑料垃圾頭號生產國
    《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篇最新研究論文表明,美國是塑料垃圾的頭號生產國,同時,在造成海洋塑料汙染方面,美國排名全球第三。這項新研究挑戰了曾經認為美國已經充分「管理」塑料垃圾的假設,即收集、適當地填埋、回收或以其他方式包裝塑料垃圾。
  • 未來全球塑料排放量將達5300萬噸,科學家:人體糞便發現塑料
    多年的發展中,人類社會已經無法離開塑料,它在我們的衣食住行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最終分解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大小,科學家藉助電腦模擬來分析這些調查結果後得出了驚人的數字:全球海洋中至少有5.25萬億個塑料碎片(直徑從低於1nm的微小粒子到直徑超過20cm的大碎片),海洋塑料汙染物總重量約26.9萬噸。
  • 美國成塑料垃圾頭號生產國
    最新研究表明:美國成塑料垃圾頭號生產國科技日報北京11月2日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10月30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篇最新研究論文表明,美國是塑料垃圾的頭號生產國,同時,在造成海洋塑料汙染方面,美國排名全球第三。這項新研究挑戰了曾經認為美國已經充分「管理」塑料垃圾的假設,即收集、適當地填埋、回收或以其他方式包裝塑料垃圾。
  • 美國是塑料垃圾的頭號生產國 海洋塑料汙染方面排名全球第三
    美國是塑料垃圾的頭號生產國 海洋塑料汙染方面排名全球第三 2020-11-03 10:56:50 來源:科技日報 10月30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篇最新研究論文表明,
  • 珠峰峰頂驚現微塑料
    原標題:珠峰峰頂驚現微塑料   近日,普利茅斯大學的科學家在《One Earth》期刊發論文稱,在珠峰峰頂發現微塑料,這是迄今為止人們發現的所處位置「最高」的微塑料
  • 上千鯊魚被塑料纏住 海洋垃圾成生活在大海中生物的頭號殺手
    上千鯊魚被塑料纏住 海洋垃圾成生活在大海中生物的頭號殺手時間:2019-07-08 15:01   來源:文匯客戶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上千鯊魚被塑料纏住 海洋垃圾成生活在大海中生物的頭號殺手 據《太陽報》7月5日報導,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新研究顯示,已發現1116隻鯊魚和鰩魚被海中塑料垃圾纏住
  • 我們吃海鮮,海鮮吃著塑料長大:1400萬噸的微塑料彌散海裡
    1400萬噸直徑小於5毫米的微塑料。CSIRO首席研究通過《海洋科學前沿》上發表的這項研究顯示,在如此遙遠,如此深的地方探測到微塑料」表明塑料被擴散得如此之廣。根據收集到的數據,科學家得出結論,目前在海洋底部有1,440萬噸的微塑料顆粒。
  • 人類糞便首次發現塑料微粒後,我再也不敢用塑料吸管了......
    海洋生物體內、飲用水、食鹽中都已有微塑料的痕跡,而前段時間竟有研究表示,人類大便中首次發現塑料微粒(雖然這和基因編輯相比英國衛報奧地利環境局和維也納醫科大學最新研究報告人類糞便樣本中首次發現微塑料▲首席研究員Philipp Schwabl博士在URG論壇發布報告研究人員對8名志願者進行了一周的飲食追蹤在他們每日的糞便樣本中統統發現了微塑料
  • 科學家在人體糞便中發現塑料,難度霍金預言要印證?
    ,塑料在人類生活中具有非常廣泛的作用,在100多年的發展中,人類社會已經無法離開塑料,它在我們的衣食住行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許多塑料製品在陽光和海浪的衝擊下會分解,最終分解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大小,科學家藉助電腦模擬來分析這些調查結果後得出了驚人的數字:全球海洋中至少有5.25萬億個塑料碎片(直徑從低於1nm的微小粒子到直徑超過20cm的大碎片),海洋塑料汙染物總重量約26.9萬噸。
  • 人類糞便中發現微塑料顆粒
    由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領銜的一項研究發現,人類糞便中也存在微塑料。    研究人員在8名研究參與者的糞便樣本中發現了塑料顆粒,每一個糞便樣品中出現了多達9種不同類型的塑料,顆粒微小。專家認為,腸道內的塑料會抑制免疫系統,幫助毒素、有害細菌以及病毒的傳播。
  • 全球海底微塑料汙染或達1400萬噸以上 人類如何應對「海洋中的PM...
    原創 李茹玉 中國環境近日,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發布一項新的研究成果:據估算,世界海洋底部可能有至少1400萬噸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其重量可能是漂浮在海洋表面的塑料碎片的30多倍。深海就像一個「水槽」,匯聚著大量微塑料。
  • 科學家在人類糞便中,發現殘存的塑料微粒
    平均每年將近有800萬噸的塑料製品被陸地水流帶入海洋,然後通過洋流被帶到海洋各處,就連地球上目前最深的幾個海溝我們也在其中發現了塑料。如果我們能把海水都抽乾,你就會發現人類目前製造的大部分塑料都躺在了海底,塑料在海洋裡經過陽光和海水的侵蝕會分解成微小的塑料微粒。
  • 在人糞便中發現塑料微粒 我們正在自食其果
    奧地利環保署和維也納醫科大學發表報告,已經在人類糞便中發現塑料微粒,而源頭很可能是透過生物鏈的循環,人類把自己製造的塑料垃圾吃下肚了!這份報告指出,奧地利團隊向來自日本、義大利、芬蘭、荷蘭、波蘭、英國以及俄羅斯和奧地利等8個國家的志願者,採集糞便樣本,受測者在提供樣本前1個星期,曾吃下含有塑料包裝食物及喝瓶裝水,其中6人曾吃過深海魚,無素食者,結果報告發現,全部糞便樣本都含有塑料微粒。從這些志願者的糞便樣本中,採集到的塑料微粒最多達9種,而且在每10公克的樣本中,平均發現20粒塑料微粒,相當驚人。
  • 研究人員估計海底塑料碎片超過1400萬噸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最新研究表明,全球海洋底部沉澱著超過1400萬噸直徑小於5毫米的微型塑料碎片。研究人員發現,排除樣本中水的重量,平均每克海底沉積物含有1.26塊微型塑料碎片。結合這一估算和其他科研機構研究成果,研究人員推斷,全球海底沉澱的微型塑料碎片多達1440萬噸,比海面漂浮的塑料垃圾多30倍。
  • 1500萬噸微塑料汙染海底:保護海洋生態,挽救海洋動物
    塑料垃圾充斥我們的日常生活,即使在遠離塵囂的海洋深處也未倖免。根據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的最新報告,估計約有1500萬噸的微塑料已落入深海,是海洋表麵塑料汙染量的兩倍之多。研究人員在距澳大利亞海岸線數百公裡的位置採集了海底沉積物,計算出微塑料在全球海洋沉積物中的分布可能遠高於預期。研究結果發表在《海洋科學前沿》雜誌。
  • 國家為何要禁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塑料製品危害是否是危言聳聽?
    塑料是 20 世紀發明的。塑料製品以其成本低、便利等特點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好處。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人們的生活起居似乎都離不開塑料,從飲水瓶到餐具,從辦公用品到生活用具,可以說塑料的影子無處不在。與此同時,塑料垃圾也越來越多。每年塑 料袋的消耗量高達 10 000 億個,合計每年產生 100萬噸的塑料垃圾。
  • 塑料微顆粒:嬰兒泡奶都被波及,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10月6日,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的最新報告稱,全球海洋中可能有超過1500萬噸的微塑料,它已經從食物鏈最底端環節入侵到了我們的生活之中!但海洋總給人很遙遠的感覺,不過更殘酷的現實馬上就開始展現在大家眼前!
  • 環保科普|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
    由於塑料垃圾具有難以降解和長距離遷移等特性,導致在全球海洋環境中廣泛分布,從近岸到深海大洋,從赤道到兩極,從表層海水到深海海底,都有海洋塑料垃圾的蹤跡。據統計,人類迄今生產的83億噸塑料製品中約63億噸已被棄置,其中79%進入垃圾填埋場或自然環境中,僅9%被回收利用。陸域垃圾通過河流、雨水衝刷等多種途徑進入海洋,並在海洋環境中不斷累積。據估算,約80%的海洋垃圾來自陸地,其中塑料垃圾約佔垃圾總量的80-95%,全球每年向海洋中排放塑料垃圾重量約8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