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環保組織的一份報告稱在麥當勞、漢堡王等主要快餐店的食品包裝中發現有毒物質PFAS。據了解,PFAS是與癌症,肝損傷甲狀腺疾病和發育問題相關的一類化學物質,耐高溫且不易降解的化學物質,可能致癌、導致體重增加,影響兒童發育和免疫系統,大多數人通過食用受汙染的食物或飲料而接觸到該物質。
8月10日,麥當勞中國在其官方微博上就此事作出回應「麥當勞在中國使用的食品包裝材料中,沒有添加PFASs(全氟和多氟化合物),完全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請大家放心!」
如果說食品包裝變成可食用的,那是不是就免除很多煩惱了?
01 香草味咖啡杯
2019年年末,紐西蘭航空與Twiice合作推出一款香草味「可食用的脆皮餅乾咖啡杯」,咖啡杯以小麥粉、糖、雞蛋和香草香精為原料製作。餅乾杯耐熱、防漏,乘客不用擔心咖啡喝到一半杯子就漏了。這種餅乾杯所帶的淡淡香草味,與咖啡香氣混合在一起,給乘客帶來美妙的味覺體驗。
紐西蘭航空公司客戶體驗部門高級經理妮基·蔡夫說,用過餅乾杯的乘客都很喜歡,航班上還用餅乾杯盛放甜點。紐西蘭航空將繼續試用可食用咖啡杯,並與其他夥伴合作,探索推廣並長期使用的可能性。
02 巧克力咖啡杯
無獨有偶,早在2015年,肯德基已經在英國推出食用的咖啡杯。
肯德基的可食用咖啡杯跟紐西蘭航空的有什麼不同?我想大概是味道不一樣吧~肯德基「Scoff-ee Cup」可食用咖啡杯,以餅乾作為杯身,內壁塗有一層白色朱古力,外圍則包裹著一層糖紙方便舉杯。倒進熱咖啡後,咖啡熱力會將糖衣和白巧克力融化,杯子也會變得鬆軟,喝完咖啡後可將杯子直接吃掉,環保又不浪費。
03 抹茶筷子
2018年,餓了麼宣布「可食用筷子DIBLE CHOPSTICKS」上線,筷子三種不同口味(抹茶、麥香、紫薯)。這種筷子不僅可以像傳統筷子一樣用來吃飯,而且飯後還可以吃掉,主要由麵粉、黃油、牛奶和水等原料製成,保質期為10個月,丟棄後一周內可降解。除了筷子之外還有勺子、碗具、杯子等可食用餐具。
04 榻榻米味筷子
日本Marushige公司也曾推出過可食用筷子,它同樣使用環保材料製成,但這雙筷子並不「美味」,而且總有一股「榻榻米的味道」。為什麼是榻榻米味的筷子?那是因為日本的榻榻米主要材料是一種叫做 Igusa的蘆葦,而這款看起來像是格力高的百奇餅乾的筷子也是以同樣的原料製成的……
其實它聞起來味道還不錯,但味道肯定不及上面的「餓了麼」筷子香,它吃起來更像是在「吃草」。因為製作原料特殊,筷子裡面的食物纖維相當於60棵生菜裡纖維的總和,也就是說吃一雙筷子相當於吃了一整碗蔬菜色拉。
05 海藻吸管
來自紐約帕森設計學院畢業的兩位設計師Chelsea Briganti與Leigh Ann Tucker,共同推出了一款可以食用的生物可降解的海藻吸管,避免環境汙染問題。堆肥能力更是驚豔之處,即便不吃掉它,在自然環境中它也可以和食物殘餘完全降解,只需60天。這已經不是她們第一次突發奇想,創造出可以吃的器皿了,幾年前,她們就已經設計出可以食用的水杯,並得到了廣泛認可。
而吸管則是以杯子為原型再創新,成份不僅僅是瓊脂和有機糖精,還含有豐富種維生素,保質期2年。還有柑橘、櫻桃、抹茶等口味,不僅好看還好吃。
在韓國更有一款可食用的「大米吸管」,吸管以70%的大米和30%的木薯組成的,從外觀上看,普通吸管無異,表面光滑且具有韌性。根據大米吸管的開發者介紹,大米吸管能夠在熱飲中浸泡兩到三個小時,在冷飲中堅持的時間更長。
06 植物基桶
The Robin Collective設計了一款可以吃的植物基桶,包括炸蘑菇塊、番薯條以及素食大蒜蛋黃蘸醬三種食物的套裝。這三種食物分別包裝在帶桶蓋的、美味有營養的可食用(或者可生物降解)桶中。
植物基桶以黑麥麵粉、腰果、斯佩爾特小麥粉、榛子、燕麥、椰子、芝麻、黑種草籽、南瓜子、茴香、亞麻籽和橄欖油為原料製作,通過使用食品飲料的衍生品來減少環境汙染。
07 可食用漢堡紙
肯德基及美國的Bob's快餐店都曾推行過一款可食用的漢堡包包裝紙,無論是吃掉還是當做餐巾紙使用都可以有效減少紙張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