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食品包裝會致癌:怎麼破?

2021-01-09 快科技

本文專家: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FDA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後

我們常說合理劑量內的添加劑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相反,適量的添加劑可以更好地保存食品的口感及品質。

但最近,美國兒科學會(AAP)發表一則聲明,聲明中稱許多用於保存、包裝食品的化學物質,會對兒童及成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對於兒童而言,由於其身體各方面系統發育尚不完全,這些化學物質對其危害更大,長期大量食用含有此類化學物質的食物,甚至會對發育產生影響,產生性早熟、肥胖等問題。

那麼,這些有害物質主要有哪些?哪些食品中會出現這些有害物質?又該如何預防呢?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一一介紹。

有害物質為何會出現在食品中?

這些物質主要來源於食品的包裝材料中。

在食品的包裝材料製作過程中,為了改善其外觀、力學、光學等性能,或是為了防止其化學物質遷出,廠家往往會在標準的合理範圍內,加入一些化學添加劑。

這些添加劑在特定條件下(光照、高溫環境)會發生降解,並產生一些低分子量物質,這些物質與添加劑本體會從包裝材料中遷移至食品中,導致人體攝入本不存在於食品中的化學物質,從而危害人體健康。

有害物質有哪些類別?

一、雙酚類物質

來源

雙酚類物質主要來源於金屬罐頭內部的塗層,此外,在部分水桶、礦泉水桶中也常含有雙酚類物質,其受熱或者在光照環境下容易釋放。因此由此材料包裝的食品十分容易受到雙酚類物質汙染。


危害

雙酚類物質種類較多,其中以雙酚A最為大眾所熟悉。其作用與雌性激素類似,會對兒童的生長發育產生影響,導致其生育能力降低,並導致肥胖,嚴重則還會影響兒童的神經和免疫系統。正因如此,我國禁止進口、銷售含有雙酚A的嬰幼兒奶瓶。

二、鄰苯二甲酸酯

來源

鄰苯二甲酸酯具有一定的塑化作用,常常被添加至塑料中使其變得更為柔韌。其常存在於一些食品用的吸管、打包盒中。

此外,一些保鮮膜中也會存在少量的鄰苯二甲酸酯,其在受熱(盛放一些過熱的食物時)後,會從這些材料中游離出來,進入食物中。

危害

鄰苯二甲酸酯對人體的健康有嚴重的危害。它在人體和動物體內發揮著類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幹擾內分泌,影響男性生殖器發育,並導致男性精液量和精子數量減少。

此外,還可能導致女性罹患乳腺癌的機率增加。而對於兒童而言,攝入過多此類物質,會對其肝臟和腎臟造成損傷,並可能引起兒童性早熟。

三、人工食用色素

來源

食品中的色素可分為兩類,分別為天然著色劑和人工合成著色劑。

天然著色劑主要來源於動、植物組織中,常見的天然著色劑主要有辣椒紅、甜菜紅、紅曲紅、胭脂蟲紅等;人工合成著色劑主要有莧菜紅、胭脂紅、日落黃等,與天然色素相比,其顏色更加鮮豔,不易褪色,且價格較低,因此應用更為廣泛。

危害

目前,人工合成色素的安全性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其存在的問題主要有致癌物質芳香胺超標、成品脫色試驗不合格以及重金屬含量超標等。

此外,不合格的著色劑還可能含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食用過多的人工合成色素,很有可能會對臟器造成過大負擔,引發臟器受損,嚴重則會引發癌症。

四、硝酸鹽及亞硝酸鹽

來源

這兩類物質常被添加於加工肉,如罐頭、香腸、熱狗中,其主要用途為保色,以保證這些製品呈現粉嫩的肉質色澤。此外,一些醃製類食物,如鹹肉中,也會含有少量的硝酸鹽及亞硝酸鹽。

危害

對於硝酸鹽及亞硝酸鹽的危害大家應該並不陌生,長期食用含有此類物質的食物,會干擾甲狀腺激素的產生,嚴重則會引發胃腸道癌症。

五、全氟烷基類物質

來源

全氟烷基化合物是碳氫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中的氫原子全部被氟原子取代後所形成的一類化合物。其具有優良的化學性質(熱穩定性、化學穩定性和疏水疏油性),因此被廣泛的應用於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在食品包裝領域,它主要被用於防油防水的包裝中。

危害

此類化合物被明確證實具有明顯的肝臟毒性,近來大量的研究顯示該類化合物還有免疫毒性、神經毒性、生殖和發育毒性。此外,還有證據表明,該類化合物還可能與癌症有關。

如何避免這些物質的攝入?

1、外出就餐時,儘量選擇用木質或者陶瓷的餐具,避免使用塑料餐具。如果需要打包時,也應該選擇可以受熱的容器(如陶瓷或者可以加熱的塑料製品)盛放。

2、 通常而言,正規市售的塑料瓶裝飲料,其材質都符合相關規定,可以放心飲用,但應儘量避免將其放置於高溫或者陽光直曬的環境下,以免有害物質溶出。

3、在對塑料餐具盛放的食物加熱前,應該關注下其底部的回收代碼。底部代碼為5的餐具,其材質為聚丙烯(PP),可以微波爐加熱且可以重複使用。

而底部代碼為7的餐具,其材料為PC及其他類,可以耐受一定高溫,但可能含有雙酚A,因此不建議給兒童使用;其餘代碼的餐具,其材質不適合重複使用或者直接加熱,不建議家庭使用。

相關焦點

  • 「包裝」出來的隱患讓食品也躺槍
    創意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遠徵近日,費列羅旗下健達巧克力倍多、瑞士蓮巧克力牛軋糖、德國品牌Rubezahl巧克力三款產品被德國媒體曝光檢測出礦物油,而這一可致癌的成分來源於再造紙包裝,由此引發公眾對食品包裝安全的關注。事實上,近年來由包裝不合格造成的食物汙染事件屢屢發生。
  • 正規塑料包裝的食物不致癌
    最近有傳言稱,美國醫師協會發現了引發癌症的「兇手」——塑料,提倡不要喝塑料杯子中的茶、咖啡或任何熱的飲品,不要吃任何包在紙裡的或塑膠袋子中的熱食,不要吃塑料盒中的食品或微波食品。傳聞稱,當食物被置於在高溫下時,塑料產生的化學物質能引發52種癌症。因此,須避免飲用各種置於塑料瓶中的飲料。
  • 用塑膠袋包裝食品安全嗎?又需要怎麼辨別呢
    而符合包裝食物要求的,有安全認證的塑膠袋的價格往往要高出一倍多,因此很多小吃攤的老闆為了降低自己的成本,使用的塑料包裝大多是從批發市場購買的便宜貨。這些便宜的塑膠袋在製作上大多是加入了加工過的舊料,甚至全部是用舊料製作而成。這些舊料是通過加工回收過的塑料製品合成而來的,它們的種類相當雜亂,甚至會有農用薄膜、化工用桶、乃至醫院的廢棄物。
  • 這種保鮮膜會致癌!
    大家依然可以將那些疑似謠言的信息發給康康姐讓咱們來幫大家做出最專業的判斷最近就有一條信息引起了康康姐的注意信息裡說市面上很多保鮮膜都不能用會致癌聽康康姐解釋一下嘛人家沒有故意拽文只是因為這條消息內容是有真有假啊真:的確有一類保鮮膜對咱們的身體有害,要小心避免假:這類保鮮膜如今已經幾乎看不著了,所以根本不可能出現「市面上很多」的情況現在康康姐給大家做一個詳細的解釋先說說真的那部分
  • 自己會動的義大利麵,食品包裝另類思路
    會動的!這是什麼?這是什麼?這是什麼?!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再去買義大利麵的時候,看到的都是這種體態扁平、造型獨特、遇水會動的神奇義大利麵了。這款看似只是有趣的義大利麵,不僅僅使用了當下大熱的3D列印技術,更是實現使立體的食物扁平化保存,減少包裝耗材、運輸與儲存空間,為食品生產商、銷售商節約成本提供了另類新思路。
  • ...在中國使用的食品包裝材料中沒有添加PFASs(全氟和多氟化合物...
    文 / TIER2020-08-10 12:31:58來源:FX168 【麥當勞回應快餐包裝中檢出致癌物質】近日,環保組織的一份報告稱,在麥當勞、漢堡王及Wendy's等主要快餐店的食品包裝中,發現有毒物質PFAS。
  • 健康|經常使用保鮮膜會致癌?專家這樣說
    近日,有傳言表示經常使用保鮮膜會致癌,這則傳言是真的嗎?對此,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專家委員會委員阮光鋒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只要符合《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鮮膜》《食品安全標準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用添加劑使用標準》(GB9685—2016)等相關國家標準的產品,就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更不會致癌。
  • 可食用包裝,引領食品包裝可持續發展
    近日,環保組織的一份報告稱在麥當勞、漢堡王等主要快餐店的食品包裝中發現有毒物質PFAS。據了解,PFAS是與癌症,肝損傷甲狀腺疾病和發育問題相關的一類化學物質,耐高溫且不易降解的化學物質,可能致癌、導致體重增加,影響兒童發育和免疫系統,大多數人通過食用受汙染的食物或飲料而接觸到該物質。
  • 你知道食品包裝上「零添加」背後的真相嗎?
    你知道食品包裝上「零添加」背後的真相嗎?「食品添加劑是食品工業中研發最活躍、發展和提高最快的部分之一。它是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質,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食品添加劑大大促進了食品工業的發展,只有使用食品添加劑才能延長食品的貯藏期,保證食品安全,為人們提供更加美味和營養的食品,滿足人們不同的需求。
  • 麥當勞回應包裝檢出致癌物質!對身體有多大危害?還能吃嗎?
    「熱點事件」每天都會有,因為餐品包裝中存在有害物質,「麥當勞」在這兩天登上了微博熱搜。一種經常吃的「快餐食品」,怎麼又和致癌扯上了關係?我們普通人該如何看待這件事?在不惶恐的前提下,我與您探討下這個問題。
  • 食品包裝中的智能化包裝技術
    【包裝內參網 資訊】生鮮是指沒有經過烹飪製作或深度加工過的初級食品。生鮮的保質期比較短,保存條件相似。生鮮包括冰鮮、凍鮮、水果、蔬菜、肉類、水產、乾貨等食品。 傳統的生鮮包裝多為在保鮮盒內裝上生鮮食品,再覆蓋上保鮮膜作包裹。
  • 【謠言榜】塑料瓶裝水經過暴曬會致癌?
    真相:目前尚沒有科學證據表明塑料包裝會引發癌症。鑑別要點常用的食品塑料包裝材料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等,為高分子材料,由多個單體經化學方法聚合而成,分子量很大,不會向包裝內食品輕易遷移
  • 【食品包裝】食品包裝盒的常用材質有哪些 食品包裝袋材質有哪些
    【食品包裝】食品包裝袋材質有哪些 食品包裝盒的常用材質有哪些 食品包裝設計要求儘量地降低包裝成本,而且要保證包裝的美觀和大方。作為包裝裝潢設計人員,必須熟悉和掌握各種包裝材料的資源、性能、價格以及加工工藝條件等。包裝材料種類繁多,各有不同特性。
  • 美國消費者組織要求禁止食品包裝使用高氯酸鹽等化學物質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接獲來自9個消費者協會的兩份請願書,內容是要求該局禁止食品包裝使用兩類有毒化學物質,即高氯酸鹽及長鏈全氟化碳。高氯酸鹽通常加添在食品容器的密封墊片中,亦可減少乾燥食品包裝中的靜電。
  • 保障外賣食品安全就要層層包裝嗎?製作過程更重要
    隨著外賣市場的競爭越發激烈以及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衛生的高度關注,對外賣餐品進行「精美」包裝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但有不少消費者質疑外賣存在過度包裝的傾向。有店主表示,包裝已成品牌門面,甚至成為各家營銷的重點,展現的是一種個性和態度。業內人士則直言:單就包裝而言,過度精細的包裝對於食品安全而言意義不大。
  • 經常使用保鮮膜會致癌,是真的嗎?最好避開油和酒
    近日,有傳言表示經常使用保鮮膜會致癌,這則傳言是真的嗎?對此,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專家委員會委員阮光鋒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只要符合《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鮮膜》《食品安全標準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用添加劑使用標準》(GB9685—2016)等相關國家標準的產品,就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更不會致癌。
  • 專家稱致癌保鮮膜符合國家標準 儘量購買PE膜(圖)
    「PVC保鮮膜致癌說」引發消費者對超市部分生鮮產品的不信任感。早報資料PVC食品保鮮膜到底是否能夠致癌?北京市塑料研究所總工辦的董工程師表示,是否致癌可以討論,但PVC食品保鮮膜符合國家衛生標準。DEHA食用後會干擾人體內分泌,引起婦女乳癌、新生兒先天缺陷、男性精蟲數減低,甚至精神疾病等。」正因為此,歐洲早在1992年就禁止使用PVC作為食品包裝材料。日本也在2000年禁止使用PVC食品包裝。據世界包裝組織理事會宣布,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和歐洲各國現已全面禁止使用PVC包裝材料。
  • 受熱後會釋出苯乙烯單體 熱飲塑料杯致癌嗎?
    原標題:受熱後會釋出苯乙烯單體 熱飲塑料杯致癌嗎?   對於很多人來說,寒冷的天氣喝一杯熱咖啡、奶茶,既方便,又時尚。不過,有媒體報導稱,熱飲料杯的材料是聚苯乙烯,受熱後會釋出苯乙烯單體,而苯乙烯單體可能造成免疫力的下降,增加癌症的風險。這樣說來,我們還能買熱飲喝嗎?
  • 2020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食品加工和包裝機械展覽會招商啟動
    2020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食品加工和包裝機械展覽會   同期舉辦:中國(青島)國際食品博覽會   展會規劃    1號館食品   2號館食品  3號館機械  4號館機械 5號館食品    6號館機械   7號館食品
  • 防腐劑+添加劑 桶裝方便麵包裝上「蠟」 會附著在腸胃上嗎
    ­  關於方便麵的各種傳言,致癌、包裝有毒等在網上從來沒有停止過。從油脂含量高,含有防腐劑、添加劑不健康,到碗裝方便麵上的「蠟」會附著到胃壁上,方便麵從內到外一直受到質疑。­  今天,請來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想證明一件事——方便麵是不是垃圾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