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復 陳廣學
華南理工大學 製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廣東 廣州 510640
摘 要:智能包裝已成為我國現代包裝行業新的發展方向。近年來,諸多包裝企業積極布局智能包裝,其不僅加大了研發投入力度,而且在市場應用方面也不斷推出新型智能包裝商品及創新服務模式。從構建智能包裝系統的總體技術方案看,智能包裝的關鍵技術包括智能包裝體系架構、包裝數位化技術、包裝可視化技術及智能包裝雲平臺(大數據平臺)四個方面。智能包裝極大地拓展了包裝在產品保護、服務、信息處理等方面的功能,已日益成為產品功能的延伸,成為集成各種創新技術手段的載體,其將在防偽溯源及食品和藥品安全、現代物流及供應鏈創新、「新零售」諸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市場應用前景極為廣闊。
關鍵詞:智能包裝;物聯網;包裝數位化;包裝可視化;大數據;雲平臺
包裝工業屬於服務型製造業,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材料科學、計算機技術、現代控制技術、人工智慧等相關技術的進步帶動了智能包裝的飛速發展。德國於2013年4月推出「工業4.0」概念,即「生產製造智能化」。2015年,作為我國未來10 a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行動綱領和未來30 a實現製造強國夢的奠基性文件《中國製造2025》頒布,旨在加快製造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以實現智能製造和智能管理。文件明確提出:智能製造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也是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的主攻方向[1-2]。從《中國包裝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關於加快我國包裝產業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可知,包裝工業的發展重點是:面向建設包裝強國的戰略任務,堅持自主創新,突破關鍵技術,全面推進綠色包裝、安全包裝、智能包裝一體化發展,有效提升包裝製品、包裝印刷、包裝裝備等關鍵領域的綜合競爭力。為了推動智能包裝的快速發展,《中國包裝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以智能包裝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著力發展智能包裝商品,大力提升包裝產業信息化水平。因此,智能包裝在我國獲得了快速發展的新契機,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和使命,已成為我國現代包裝行業新的發展方向。
鑑於食品、飲料和藥品等商品關乎日常生活和人類健康,特別是食品安全事件的頻繁出現以及消費者質量安全意識的日益提升,國務院辦公廳於2015年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重要商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指出圍繞重要商品如一般食品、食用農商品、藥品、稀土商品等,各地區、各部門應積極推動採用物聯網、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的追溯體系的應用。商務部也組織各行業對電商物流綠色包裝進行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市場運用和普及[3]。可見,食品、藥品及電商、物流等行業對智能包裝需求非常強烈,是智能包裝增長最快的應用市場。此外,以高速寬帶網際網路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以及品牌商和消費者對商品包裝功能的日益重視和不斷追求,促使智能包裝在日常消費領域以及電子商品、工業商品等領域都呈現出巨大的應用需求和潛在市場,主要應用於防偽、防竄貨、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以及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等方面[4-5]。
3.1 智能包裝體系架構
3.2 包裝數位化技術
3.3 包裝可視化技術
3.4 智能包裝雲平臺(大數據平臺)
4.1 行業前景可期
4.2 智能包裝在防偽溯源及食藥品安全中的作用
4.3 智能包裝在現代物流及供應鏈創新中的作用
4.4 智能包裝在「新零售」中的重要作用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