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處理技術是什麼_圖像處理技術現狀和發展前景

2020-11-24 電子發燒友

   數字圖像處理概要

  數字圖像處理是將圖像信號轉換成數位訊號並利用計算機對其進行處理。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20世紀60年—70年隨著計算機技術與數位電視技術的普及和發展而迅速發展。在80年代——90年代才形成獨立的科學體系。早期數字圖像處理的目的是改善圖像的質量,它以人為對象,以改善人的視覺效果為目的。目前該技術已廣泛用於科學研究、工農業生產、生物醫學工程、航空航天、軍事、工業、機器人產業、政府職能機關文化文藝等多領域。並在其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已成為一門引人注目、前景廣闊的新型學科。

  圖像是指物體的描述信息,數字圖像是一個物體的數字表示,圖像處理則是對圖像信息進行加工以滿足人的視覺心理和應用需求的行為。數字圖像處理是指利用計算機或其他數字設備對圖像信息進行各種加工和處理, 它是一門新興的應用學科,其發展速度異常迅速,應用領域極為廣泛。

  對圖像進行處理(或加工、分析)的主要目的有三個方面:

  (1)提高圖像的視感質量,如進行圖像的亮度、彩色變換,增強、抑制某些成分,對圖像進行幾何變換等,以改善圖像的質量。

  (2)提取圖像中所包含的某些特徵或特殊信息,這些被提取的特徵或信息往往為計算機分析圖像提供便利。提取特徵或信息的過程是計算機或計算機視覺的預處理。提取的特徵可以包括很多方面,如頻域特徵、灰度或顏色特徵、邊界特徵、區域特徵、紋理特徵、形狀特徵、拓撲特徵和關係結構等。

  (3)圖像數據的變換、編碼和壓縮,以便於圖像的存儲和傳輸。不管是何種目的的圖像處理,都需要由計算機和圖像專用設備組成的圖像處理系統對圖像數據進行輸入、加工和輸出。 數字圖像處理過程

  1、 圖像的數位化 通過取樣和量化將一個以自然形態存在的圖像變換為適於計算機處理的數字形式。用矩陣的形式來表示圖像的各種信息。

  2、圖像的的目的是在不改變圖像的質量基礎上壓縮圖像的信息量,以滿足傳輸與存儲的要求。編碼多採用數字編碼技術對圖像逐點的進行加工。

  3、 圖像增強與復原

  圖像增強的目的是將圖像轉換為更適合人和機器的分析的形式。常用的增強方法有:灰度等級直方圖處理;幹擾抵制;邊緣銳化;偽彩色處理。

  圖像復原的目的與圖像增強相同,其主要原則是為了消除或減少圖像獲取和傳輸過程中造成的圖像的損傷和退化,這包括圖像的模糊、圖像的幹擾和噪聲等,儘可能的獲得原來的真實圖像。

  無論是圖像增強還是圖像的復原,都必須對整副圖像的所有像素進行運算,出於圖像像素的大數量考慮,其運算也十分的巨大。

  編碼的目的是在不改變圖像的質量基礎上壓縮圖像的信息量,以滿足傳輸與存儲的要求。編碼多採用數字編碼技術對圖像逐點的進行加工。

  4) 圖像的分割 圖像的分割是將圖像劃分為一些不重疊的區域。每個區域是像素的一個連續集。利用圖像的紋理特性,通過把像素分入特定的區域並尋求區域之間的邊界來實現圖像的分割。

  5) 圖像的分析

  從圖像中抽取某些有用的度量、數據和信息,以的到某種數值結果。圖像分析用圖像分割方法抽取圖像的特徵然後對圖像進行符號化的描述,這種描述不僅能對圖像是否存在某一特定的對象進行回答,還能對圖像內容進行詳細的描述。

  圖像處理的各個內容是有聯繫的,一個實用的圖像處理系統往往結合了幾種圖像處理技術才能得到需要的結果,而圖像數位化則是講一個圖像變換為適合計算機處理的第一步。圖像編碼可用以傳播和儲存圖像。圖像增強和復原可以使圖像處理的最後目的也可以為進一步的處理準備。通過圖像分割得出的圖像特徵也可以作為最終的結果,也同樣可以作為進一步圖像分析的基礎。

  數字圖像處理的發展現狀

  當前,圖像處理面臨的主要任務是研究新的處理方法,構造新的處理系統,開拓更廣泛的應用領域。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主要有:

  1、在進一步提高精度的同時著重解決處理速度問題。如, 在航天遙感、氣象雲圖處理方面,巨大的數據量和處理速度仍然是主要矛盾之一。

  2、加強軟體研究、開發新的處理方法,特別要注意移植和借鑑其他學科的技術和研究成果,創造新的處理方法

  3、加強邊緣學科的研究工作,促進圖像處理技術的發展。如,人的視覺特性、心理學特性等的研究,如果有所突破,將對圖像處理技術的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4、加強理論研究,逐步形成圖像處理科學自身的理論體系。

  5、圖像處理領域的標準化。圖像的信息量大、數據量大, 因而圖像信息的建庫、檢索和交流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就現有的情況看, 軟體、硬體種類繁多,交流和使用極為不便,成為資源共享的嚴重障礙。應建立圖像信息庫,統一存放格式,建立標準子程序,統一檢索方法。

  圖像處理技術未來的發展前景

  1、超高速、高解析度、立體化、多媒體、智能化和標準化方向發展 提高硬體速度,不僅提高計算機的速度,而且A/D和D/A的速度

  要實時化;提高解析度,主要提高採集解析度和顯示解析度;立體化,圖像是二維信息,信息量更大的三維圖像將隨計算機圖形學和虛擬實境技術的發展將的到廣泛應用;多媒體化,20世紀90年代出現的多媒體技術,其關鍵就是圖像數據的壓縮。智能化,是計算機識別和理解按照人類的認識和思維方式工作,能夠考慮到主觀概率和非邏輯思維;標準化,以統一的標準來實現圖像的處理與傳輸。

  2、圖像與圖形相結合朝著三維成像或多維成像的方向發展

  3、新理論和新算法的研究 圖像處理科學經過初創造期、發展期、普及期和廣泛應用期,近年來引入了一些新的理論提出了一些新的算法,如:Wavelet、Fractal、Mor-phology、遺傳算法和神經網絡等,其中Fractal廣泛應用於圖像處理、圖形處理、紋理分析,同時還用於物理、數學、生物、神經和音樂等方面。

  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數字圖像處理顯得越來越重要。數字圖像處理技術正在向處理算法更優化、處理速度更快、處理後的圖像清晰度更高的方向發展,實現圖像的智能生成、處理、識別和理解是數字圖像處理的最終目標。小至個人的生活、工作,大到宇宙探測和遙感技術的應用,數字圖像處理技術是其他任何技術都無法替代的,它將獨立佔有一席天地,所以我們任重而道遠,努力去探究這門技術,讓它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機器視覺和智能圖像處理技術之間的關係
    一般認為機器視覺「是通過光學裝置和非接觸傳感器自動地接受和處理一個真實場景的圖像,通過分析圖像獲得所需信息或用於控制機器運動的裝置」,可以看出智能圖像處理技術在機器視覺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智能圖像處理是指一類基於計算機的自適應於各種應用場合的圖像處理和分析技術,本身是一個獨立的理論和技術領域,但同時又是機器視覺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技術支撐。
  • 樂視極色炫彩引擎是什麼?淺談智能電視圖像處理技術
    智能電視發展至今,也不斷有新鮮的專業名詞湧出,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消費者學習成本進一步加劇,考慮因素增多,購買意願下降。下面ZNDS小編將以樂視的「極色炫彩引擎」為例和大家談談圖像處理技術。首先我們需要明白樂視「極色炫彩引擎」到底是什麼?這種看起來十分「高大上」的技術其實就是一種圖像處理技術。
  • 圖像噪聲處理系統設計開題報告_圖像噪聲處理實驗報告 - CSDN
    一、論文選題依據(包括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研究的理論與實際意義,對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作用等)醫學影像技術的發展歷史可追溯到1895 年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了X 射線並把它用於醫學診斷。從而發明了X 射線成像技術, 它第一次無損地為人類提供了人體內部器官組織的解剖形態照片, 從而為醫生臨床診斷提供了重要的生物信息。
  • 話題大家談:如何應對圖像的二次處理
    ,突出強光源前的主體物,從而提升過曝區域的圖像細節、保留暗區圖像細節的技術;背光補償和強光抑制都可以看成是寬動態技術在某些特定場景下為達到特定目的的一種圖像處理技術;3D數字降噪主要應用於低照環境下,運用視頻圖像在時域和空域的相關性和稀疏性來抑制視頻圖像的噪聲,從而達到提升視頻圖像信噪比的目的。
  • 計算機視覺和圖像處理之間有什麼區別?
    現代機器視覺系統背後的的核心動機在於模擬人類視覺,用於識別圖案,面部以及將將2D圖像轉化為3D模型等。在概念層面,圖像處理和計算機視覺之間存在很多重疊,並且經常被誤解的術語可以互換使用。在這裡,我們簡要概述了這些技術,並解釋了它們在基礎層面上的不同之處。
  • 如何學好圖像處理——從小白到大神?
    1958年美國Calcomp公司研製出了滾筒式繪圖儀,GerBer公司把數控工具機發展成為平板式繪圖儀。在這一時期,電子計算機都主要應用於科學計算,而為這些計算機配置的圖形設備也僅僅是作為一種簡單的輸出設備。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數字圖像處理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 基於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的巖石節理寬度測量
    這種方法受人為因素和儀器精度的影響很大,結果不穩定且數據不精確。而對於巖體微裂隙的測量來說,則只能在顯微鏡下進行。一般採用的方法是:首先對對象巖體取樣,並從中採集數字圖像信息,然後沿用傳統的人工測量方法,對圖像中的目標物體進行測量,最後得出測量結果。這種方法只是在數據採集時提高了精確度,但在測量過程中由於缺少對現有圖像分析技術的應用,測量結果並不理想。
  • Nat Biotechnol:中美科學家開發出更快的螢光顯微鏡圖像處理技術...
    2020年7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國家生物醫學成像與生物工程研究所和中國浙江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新的顯微鏡圖像處理技術,可以將後處理時間縮短高達幾千倍。
  • 醫學信號與圖像處理算法中的並行化
    近年來,我國醫療影像儀器製造行業發展迅速,一些中檔設備技術的轉移強化了本土研發和生產規模,相關海歸人才進一步提升了國內企業的競爭力,部分醫療器械產品出口逐年增加,在國際市場上也佔有相當份額。因此,醫學信息處理日益成為學者,行業人士和普通大眾關注的焦點。  對於傳統醫學信號與圖像處理大量依賴專用的硬體設備,不僅致使造價昂貴,而且很多性能瓶頸無法得到突破。
  • 計算機視覺(圖像)技術:視覺圖像搜索綜述
    九、圖像識別技術:  圖像識別技術是數字圖像處理和模式識別技術相結合的產物。1.圖像預處理  圖像預處理技術就是對圖像進行正式處理前所做的一系列操作。圖像預處理技術分為兩大方面,即圖像增強和圖像復原技術。
  • Matlab圖像增強與復原技術在SEM圖像中的應用
    0引 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49973.htm  根據國內外的相關文獻,研究和發展圖像處理工具,改善
  • 圖像檢測技術在靜態風電葉片檢測中的應用綜述
    摘要: 在簡述靜態風電葉片損傷的基礎上,本文主要針對圖像檢測技術在靜態風電葉片無損檢測中應用的研究方法及應用現狀進行綜述研究,重點闡述並橫向對比了目視法、紅外熱成像法、數字圖像相關技術、超聲檢測技術、機器視覺檢測技術及其他圖像檢測技術。
  • 淺析人工智慧的卷積神經網絡與圖像處理
    淺析人工智慧的卷積神經網絡與圖像處理 demi 發表於 2019-11-02 11:23:43 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卷積神經網絡 CNN(Convolutional Neural
  • 【數字圖像處理系列五】圖像濾波之空間濾波:圖像平滑降噪和圖像銳化
    】基本概念:亮度、對比度、飽和度、銳化、解析度【數字圖像處理系列二】圖像增強:線性、 分段線性、 對數、 反對數、 冪律(伽馬)變換、直方圖均衡【數字圖像處理系列三】圖像數據集增強方式總結和實現【數字圖像處理系列四】在圖像增強:線性、 分段線性、 對數、 反對數、 冪律(伽馬)變換、直方圖均衡【數字圖像處理系列三】一文中我們從圖像灰度變換的角度闡述了圖像增強的各種方式,本文我們將一起學習圖像處理中重點的方式:圖像濾波,圖像濾波分為空間域濾波和頻率域濾波,頻率域濾波我們將在下一節重點說明。
  • 低成本CMOS圖像傳感器推動醫學技術向前發展
    醫學技術一直是CCD(電荷耦合設備)圖像傳感器的重要應用領域之一。現在,CMOS傳感器已進入高速發展時期。究其原因,首先,CMOS圖像質量可與CCS圖像相媲美。其次,利用標準半導體製造工藝,CMOS傳感器在價格方面佔據很大優勢。第三,CMOS傳感器在電路集成方面的無限潛力可以減少輸入輸出接口數量。
  • 周麗芳:深度拓展圖像識別技術應用,助力數字醫學發展
    隨著計算機輔助診斷的深入研究以及醫學臨床的需求增長,醫學圖像分析得到不斷發展,研究對象也日益廣泛,從過去具有明顯診斷特徵的病種擴展到多種不同器官、解剖形態、功能過程的圖像。可以說自動精準定量的計算機輔助圖像分析在幫助臨床醫生和研究者高效準確地處理海量圖像信息方面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 智能圖像處理 讓機器視覺及其應用更智能高效
    編者按:無論是「中國製造2025」還是「工業4.0」都離不開人工智慧,離不開計算機視覺,而智能圖像處理是機器視覺的核心技術,隨著圖像處理水平的不斷提高,一定會有力地推動機器視覺的迅速發展。
  • 8月技術沙龍分享| 灰度變化與空間濾波+圖像處理中的傅立葉變換+FICO數據建模技術分享
    Hi,上研的各位產品經理、技術大拿們~想減少重複開發嗎?想要傳道、授業、解惑嗎?
  • OpenCV圖像處理專欄十五 |《一種基於亮度均衡的圖像閾值分割技術》
    前言對於光照不均勻的圖像,用通常的圖像分割方法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論文《一種基於亮度均衡的圖像閾值分割技術》提出了一種實用而簡便的圖像分割方法。該方法針對圖像中不同亮度區域進行亮度補償,使得整個圖像亮度背景趨於一致後,再進行常規的閾值分割。實驗結果表明,用該方法能取得良好的分割效果。
  • 圖像處理 淺談圖像金字塔
    圖像金子塔,是一種經典的圖像多尺度描述方法。它將降採樣和平滑濾波結合在一起,對圖像進行多尺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