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芳:深度拓展圖像識別技術應用,助力數字醫學發展

2020-11-26 中國網

       近幾年圖像識別技術在許多領域內大方異彩,當下最熱門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醫學圖像分析(醫學計算機視覺),其中醫學圖像分析領域內的醫學圖像分割領域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可用於影像引導介入治療,定向放療等過程中。

  隨著計算機輔助診斷的深入研究以及醫學臨床的需求增長,醫學圖像分析得到不斷發展,研究對象也日益廣泛,從過去具有明顯診斷特徵的病種擴展到多種不同器官、解剖形態、功能過程的圖像。可以說自動精準定量的計算機輔助圖像分析在幫助臨床醫生和研究者高效準確地處理海量圖像信息方面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以目標檢測及跟蹤、目標識別、醫學圖像分割為主要方向,重慶郵電大學軟體工程學院副教授周麗芳近年來致力於醫學圖像領域的研究,成功開展了多項具有高創新性和科學價值的項目研究。項目成果產生的新技術和新方法為醫學輔助診斷提供了重要參考,同時也推動了醫學圖像分析在理論方法和應用上的進步。

  器官分割是醫學圖像處理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隨著成像技術的發展,如磁共振成像、計算機斷層掃描和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等,醫生完成相關的工作都會使用計算機輔助方法。在臨床醫學上,快速、準確的器官分割在診斷、分類、手術計劃的制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種基於改進樹狀部分模型的醫學圖像自動分割方法」是周麗芳在項目《基於視頻的敏感目標跟蹤與識別方法研究》研究上的專利成果之一。該方法通過CCP算法對醫學圖像進行分割,能夠準確、自動的提取肝臟輪廓,將分割結果顯示出來為醫學輔助診斷提供參考。作為一種新的、應用於肝臟圖像分割的輔助診斷方法,它的提出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在醫學圖像分割過程中過多的依靠人為的操作、或者半人為的操作問題,在實際工作中有助於減少臨床醫生工作,減少主管因素影響,進而提高診斷的準確率、降低分割錯誤。

  隨後,周麗芳陸續發表了 「Automatic Liver Segmentation Using shape context constraint Network」、一種優化樹模型的肝臟自動分割方法研究等有關醫學圖像自動分割方面的論文,分別被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信息學會議論文集和中文核心期刊《計算機工程》收錄。此外,研究成果「一種基於改進樹狀部分模型的醫學圖像自動分割方法」已經正式獲取授權專利。

  除了在醫學圖像分割方向上的研究,周麗芳圍繞醫學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層面開展了多項深入研究,為推動數位技術輔助檢查診斷、數位技術輔助治療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目前,她正在參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面向腦病輔診的多模態多尺度醫學圖像融合方法研究》,主要負責配準及特徵優化方面的理論分析與算法設計。據了解,該項目自2020年1月啟動,主要就腦部多模態醫學圖像處理面臨的腦組織自動分割、快速準確配準、融合方法存在的塊效應、結構信息丟失和色彩失真等問題,以臨床MRI、CT、PET和SPECT等多模態醫學圖像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圖像融合研究。該項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論研究價值和實際意義。」

  實際上,周麗芳的研究工作不僅限於推動圖像識別在診斷中的應用。在專業從事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與圖像處理科研工作的十多年間,她還在致力於圖像特徵提取與識別、目標檢測與跟蹤等方面關鍵技術的研究,特別在複雜條件下人臉識別技術領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和廣泛的應用價值。其中,她提出的在光照影響下以及視頻動態條件下的人臉信息提取與識別方法,加速了人臉識別技術在身份驗證、智能考勤、門禁安防等領域的實際應用。

  2018年10月,在第八屆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上,周麗芳憑藉參研項目《智慧金融中的集成生物識別關鍵技術及應用》的研究成果,獲得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一等獎。該項目由重慶中科雲從科技有限公司、廣州雲從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中科院重慶院、重大和重郵組成產學研研發團隊,針對金融交易中頻發的交易欺詐、惡意攻擊等問題,研發了一整套面向智慧金融的智能生物識別技術體系和應用系統。隨後,這套面向金融行業集成生物識別技術成為在金融業推廣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的關鍵標準,同時被納入公安部制定的公共安全行業標準和「基於可信環境的遠程人臉識別認證系統技術要求」國家標準,充分顯示了其在技術創新中的先進性。

  不難發現,圖像處理技術、計算機視覺技術的進步和應用推廣極大推動了各個行業的智能化、信息化發展。作為領域內專家,周麗芳不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更成功將圖像識別、人臉識別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引入金融、網絡安全領域,以促進相關行業系統優化發展。特別以她現階段的研究重點醫學圖像處理技術為代表,該技術作為提升現代診斷和治療水平的重要工具, 使實施風險低、創傷性小的手術方案成為可能,未來也將在醫學信息研究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推廣

來源: 消費日報    | 作者:王新文    | 責編:華曉梅    電子信箱:184042016@qq.com    

相關焦點

  • 指靜脈識別技術的源起、應用與發展深度解析
    在2019年,指靜脈識別技術在支付、安防、地鐵、門鎖、消費電子等領域均有創新性的應用,如日立製作所和東芝推出「刷手指」支付服務、廣州地鐵推出指靜脈識別過閘機、格力推出指靜脈智能鎖、小米有品上架多親指靜脈識別私密箱等。本文將從技術原理、發展歷程及門鎖領域應用三個方面對當前最火熱的指靜脈識別進行深度解析。
  • 深度學習與圖像識別 圖像檢測
    CNN等為什麼對圖像領域更加有效,因為其不但關注了全局特徵,更是利用了圖像識別領域非常重要的局部特徵,應該是將局部特徵抽取的算法融入到了神經網絡中。圖像本身的局部數據存在關聯性,而這種局部關聯性的特徵是其他算法無法提取的。深度學習很重要的是對全局和局部特徵的綜合把握(2)深度學習不是一個黑箱系統。
  • 前沿研究丨深度學習在醫學超聲圖像分析中的應用
    文章指出,在醫學超聲圖像分析中,深度學習展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簡要介紹了一些流行的深度學習結構,討論了深度學習方法在超聲圖像分析的各種特定任務(如圖像分類、物體檢測與目標分割)中的應用。文章指出了深度學習在醫學超聲圖像分析應用中所面臨的挑戰以及潛在的發展趨勢。
  • 技術| 基於深度學習圖像識別的變電站監控系統
    打開APP 技術 | 基於深度學習圖像識別的變電站監控系統 發表於 2019-07-22 08:29:10 基於計算機網絡技術以及無線通信技術和視頻監控技術,研究深度學習圖像識別的變電站基建安全行為監控系統。
  • 深度學習在醫學影像中的研究進展及發展趨勢
    隨著深度學習的出現,利用深度神經網絡分析醫學影像已成為目前研究的主流。根據醫學影像分析的流程,從醫學影像數據的產生、醫學影像的預處理,到醫學影像的分類預測,充分闡述了深度學習在每一環節的應用研究現狀,並根據其面臨的問題,對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關鍵詞:深度學習 ; 醫學影像 ; 圖像處理 ; 人工智慧 ; 卷積神經網絡論文引用格式:王麗會,秦永彬.
  • 基於深度學習的人臉識別技術全解
    自20世紀下半葉,計算機視覺技術逐漸地發展壯大。同時,伴隨著數字圖像相關的軟硬體技術在人們生活中的廣泛使用,數字圖像已經成為當代社會信息來源的重要構成因素,各種圖像處理與分析的需求和應用也不斷促使該技術的革新。計算機視覺技術的應用十分廣泛。數字圖像檢索管理、醫學影像分析、智能安檢、人機互動等領域都有計算機視覺技術的涉足。
  • 應用豐富的「卷積神經網絡」技術,怎樣實現了圖像識別?
    (原標題:應用豐富的「卷積神經網絡」技術,怎樣實現了圖像識別?) 摘要: 本文將使用卷積神經網絡來介紹「圖像識別」的概念、應用和技術方法。
  • 深度學習下的醫學圖像分析(一)
    近年來,深度學習技術一直都處於科研界的前沿。憑藉深度學習,我們開始對圖像和視頻進行分析,並將其應用於各種各樣的設備,比如自動駕駛汽車、無人駕駛飛機,等等。A Neural Algorithm of  Artistic  Style是一篇最新發表的研究性論文,論文向我們介紹了如何將一種風格和氣質從藝術家身上轉移至一張圖像,並由此創建出另一張新圖像。
  • AI+醫療系列之一:智能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系統
    AI在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領域的應用 AI在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的核心分為兩部分:一是圖像識別,在數據採集環節應用,通過對影像等多媒體醫療非結構化數據的分析,提取出有臨床意義的信息。二是深度學習,在學習和分析環節應用,這是整個AI診斷中最核心的環節。
  • 從傳統圖像算法到深度學習,文字識別技術經歷了這些變化
    文字識別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分別是傳統圖像算法階段和深度學習算法階段。傳統圖像算法2012年之前,文字識別的主流算法都依賴於傳統圖像處理技術和統計機器學習方法實現,利用光學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把印在或寫在紙上的文字讀取出來,並轉換成一種計算機能夠接受、人又可以理解的格式。
  • 神經網絡技術解析:手寫數字識別項目解讀
    打開APP 神經網絡技術解析:手寫數字識別項目解讀 澤南 張倩 發表於 2021-01-13 15:50:11 手寫數字識別是很多人入門神經網絡時用來練手的一個項目
  • 圖像處理技術是什麼_圖像處理技術現狀和發展前景
    數字圖像處理概要   數字圖像處理是將圖像信號轉換成數位訊號並利用計算機對其進行處理。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20世紀60年—70年隨著計算機技術與數位電視技術的普及和發展而迅速發展。在80年代——90年代才形成獨立的科學體系。
  • 深度學習下的醫學圖像分析(四)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談論了深度學習相關的基本內容。本文,我們將關注於醫學圖像及其格式。 本文分為三個部分——醫學圖像及其組成、醫學圖像格式和醫學圖像的格式轉換。本文希望通過對深度學習的相關知識的介紹,最終達到醫學圖像分析的目的。
  • 創新應用人臉圖像識別技術 讓追思更便捷
    本報記者 路建英 朱婕妤  生命,在紀念中永恆……  為了便於人們隨時隨地追思緬懷選擇海葬、自然葬等節地生態葬式的親人,北京八寶山禮儀公司新近推出「生命晶石」項目,並將人臉圖像識別技術應用於該服務中。  ●「人臉圖像識別」技術助力殯葬行業  據安善公司負責人陳捷介紹,「生命晶石」服務流程包括接收骨灰、骨灰分析、鈣質融合、晶石凝結、首飾加工等5個步驟。「生命晶石」還配套有人臉圖像識別技術,用戶只需打開「凡念」微信小程序,掃描識別「生命晶石」產品上的逝者照片,即可了解逝者生平事跡、視頻影像和照片等內容。
  • 「AI深度合成」迎商業化元年,技術應用與治理路徑該如何展開?
    就深度合成的發展趨勢來講,特別是從網際網路行業的應用來看,目前「數字人」是它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應該說「數字人」是多個人工智慧技術的集大成者,它需要綜合運用各種AI技術和方法,如計算機視覺、視頻合成、語音合成、自然語言處理等等。目前,「數字人」已經成為 AI領域的新風口,國內外的主流網際網路公司都在加強布局,未來這個技術會應用在非常廣泛的領域。
  • 生物識別技術四大種類介紹(人臉、指紋、虹膜、聲紋)
    虹膜圖像採集需要用到CCD、CMOS及人機互動、視覺反饋模塊等。然後通過數字圖像處理技術、模式識別和人工智慧技術對採集到的虹膜圖像進行處理、存儲、比對,實現對人員身份的認證和識別。   4、聲紋識別技術   與人臉、指紋、虹膜的人體生理特徵不同,聲紋屬於人體行為特徵。聲紋識別是一項提取說話人聲音特徵和說話內容信息,自動核驗說話人身份的技術。
  • 指靜脈識別技術的最新發展與應用
    但這同時也是一個窺探、破解、盜用等問題泛濫的時代,即使越來越複雜的密碼讓人感覺安全,一個人面對太多密碼也會出現記憶混亂、遺忘等問題,由此催生出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的生物識別技術如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指紋識別等的出現。其中指紋識別應用雖然風頭正健但卻容易被仿冒和被盜,有的個體因為指紋特徵很少或者在特殊的條件下如手指潮溼、破損等無法識別。
  • 信息爆炸時代 全息技術數字存儲拓展想像空間
    在下一代顯示技術中,全息技術是熱點,且已得到迅速發展。2008 年和2010 年,Nature雜誌先後兩次發表了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S. Tay等人在全息三維實時顯示領域取得的進展,可以對真實三維物體進行實時動態刷新顯示,該項技術有望在遠程數字醫療和數位化國防技術上得到應用。2011 年,Science發表了東京電機大學和大阪大學的S.
  • AI 技術將如何助力人類健康 | 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
    Microsoft Healthcare 以AI助力人類健康福祉計算機科學日新月異,並一直與人類的生活緊密相關,為社會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AI 的發展使過去的許多不可能成為現實,能夠識別單詞和圖像,發現複雜系統中的模式並進行推理,像人類一樣學習。
  • 一文探討可解釋深度學習技術在醫療圖像診斷中的應用
    然後,結合三篇文章具體分析了可解釋深度學習模型在醫療圖像分析中的應用。作為一種領先的人工智慧方法,深度學習應用於各種醫學診斷任務都是非常有效的,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了人類專家。其中,一些計算機視覺方面的最新技術已經應用於醫學成像任務中,如阿爾茨海默病的分類、肺癌檢測、視網膜疾病檢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