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時代 全息技術數字存儲拓展想像空間

2020-11-25 科教臺

  話題:全息技術

  三維顯示時代的來臨和網際網路的持續升級,使得信息呈幾何級數暴漲,下一代網際網路(IPv6)、物聯網、雲計算和雲存儲等新型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據存儲和顯示提出了新的挑戰,超大容量數據存儲和超高解析度圖像顯示已成為目前信息技術面臨的最大挑戰。對於這些問題,全息技術有可能提供解決之道。

  1961年,雷射被發明後,全息照相得到實際應用。全息照相利用光的幹涉原理和特殊的感光材料,精確記錄被攝物體發射或透射光波強度和相位信息,從而獲得真實的立體圖像。

  全息照相再現的是一個精確複製的物光波,當我們「看」這個物光波時,可以從各個視角觀察到再現立體像的不同側面,猶如看到逼真物體一樣,具有景深和視差。用高倍顯微鏡觀看全息圖表面,看到的是複雜的條紋,絲毫看不到物體的形象,這些條紋是利用雷射照明的物體所發出的物光波與參考光波幹涉,在平面感光底板上被記錄形成的,即用編碼方法把物光波「凍結」起來。

  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副研究員曹良才指出,全息技術具有非常優越的波前和位相操控能力,現已應用在許多方面,如全息防偽、全息掃面準鏡、商業顯示等,且擁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全息三維顯示

  2009 年末3D 電影《阿凡達》上映。2011 年總共發行約20 部3D 好萊塢電影。2011 年3D 電視機市場井噴增長近500%,預計到2015 年,家庭購買3D 電視機數量將超過3 億臺。在巨大的市場推動和需求牽引下,歐美國家和日、韓等國政府及研究機構對三維存儲技術和顯示技術的基礎研究也急劇升溫,新的材料、器件、方法與系統在近兩年不斷突破和問世。

  曹良才指出,根據全息顯示採用的光波調製器件的工作原理,全息顯示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通過電壓驅動對光波調製器件寫入信號,對光的復振幅進行調製,如聲光調製器、數字微反射鏡、矽基液晶等空間光調製器。一類是在全息材料中通過光學方式寫入波前信息,產生全息像元,由全息像元組成的陣列對光進行復振幅調製,如聚合物光折變材料、光折變晶體、光致變色材料等。

  在下一代顯示技術中,全息技術是熱點,且已得到迅速發展。2008 年和2010 年,Nature雜誌先後兩次發表了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S. Tay等人在全息三維實時顯示領域取得的進展,可以對真實三維物體進行實時動態刷新顯示,該項技術有望在遠程數字醫療和數位化國防技術上得到應用。2011 年,Science發表了東京電機大學和大阪大學的S. Kawata等人利用表面等離子共振克服全息單色顯示局限的研究,他們在玻璃基底的平面全息材料表面覆蓋一層金屬薄膜,實現了真彩色的3D 數字全息圖像的存儲與再現。

  曹良才表示,全息三維顯示可以同時顯示物體的振幅和相位信息,是具有真實感的下一代真三維顯示技術,但它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如需要特殊的記錄系統記錄物體的振幅和相位信息,需要空間相干光照明,需要亞微米像素以及如何生成具有真實感的三維全息圖的計算問題等。

  全息數字存儲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需要存儲各種海量數據,如衛星數據、遙感數據、氣象數據、地震數據、醫學數據等,信息顯示從二維平面顯示向三維立體顯示邁進,信息的存儲容量也需要2到3個數量級的提升,在巨大的存儲需求下,全息存儲技術得到極大的關注。

  據曹良才介紹,全息存儲是受全息照相的啟發而研製的,它需要一套高效率的全息照相系統,首先利用一束雷射照射晶體內部不透明的小方格,記錄成為原始圖案後,再使用一束雷射聚焦形成信號源,還需要一束參考雷射作為校準,當信號源光束和參考光束在晶體中相遇後,晶體中就會展現出多折射角度的圖案,這樣在晶體中就形成了光柵,一個光柵可以儲存一批數據,稱為一頁,由於一個晶體有無數個面,只要改變雷射束的入射角度,就可以在一塊晶體中存儲數量驚人的數據。

  曹良才指出,全息存儲可以超越現有的平面位式存儲,是一種三維頁式存儲方式,具有超高存儲密度、超快速和超大容量等特點,全息光碟可達TB量級,數據傳輸可達Gbp/s,美國的InPhase公司和日本的Optware公司一直致力於全息存儲技術領域,尤其是大容量全息光碟的研發。

  在曹良才看來,全息存儲的發展面臨兩大困難:一是信號的幹擾問題,由於全息採用的是用雷射曝光光碟上的圖像,然後用物鏡捕捉進行解碼,這樣的工作原理,就導致了全息驅動器對於光的幹涉和其他噪音的幹擾非常敏感;二是對震動和溫度特性相當敏感,在全息驅動器工作時,一點點的震動就會導致全息成像出現偏差。儘管如此,全息存儲技術也將會在信息量迅猛增長的未來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全息圖像處理

  信息光學是光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結合,近幾年來發展迅速,其中,光學技術對信息的採集、存儲、傳輸、處理和顯示非常重要,全息圖像處理提供了一種不同於電子計算機的圖像處理方法。

  光學相關器是基於光學相關的圖像識別技術,再利用光學透鏡的傅立葉變換性質、計算全息濾波器和頻域濾波技術,實現光學圖像的相關運算處理。相較電子計算機圖像識別技術,光學圖像識別技術具有天然的空間並行性,速度極快,信息容量大,且不受電磁幹擾。

  體全息相關器基於超高密度體全息存儲和VLC光學相關識別技術,據曹良才介紹,其最大的特點是存儲器與運算器的一體化,它集中了全息存儲器容量大、通道多、速度快等優點和光學相關器抗幹擾性能強、準確率高、實時性好等優點,能夠快速多通道並行運算處理,比傳統的光電系統高2個數量級。

  基於體全息相關器開發出來的圖像識別、內容尋址以及關聯讀出等功能具有重大的應用價值,適用於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自動導航、飛彈防衛、三維物體識別、內容尋址等各種圖像與模式識別領域。

  曹良才表示,在全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下,未來可能出現全光信息技術,信息的產生、處理、傳輸、存儲和顯示都由全光光子器件完成。「信息處理和傳輸速度更快,存儲容量更大,且低碳節能,因此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記者 原詩萌 實習生 李豔麗)

相關焦點

  • 全息技術實現空間物聯 數字營銷的新未來正在重構商業格局
    全息技術實現空間物聯 數字營銷的新未來正在重構商業格局來源:聯商網2019-10-18 22:38第六屆中國(杭州)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第二屆浙江數字貿易交易會亮點之「全息技術」。第六屆中國(杭州)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第二屆浙江數字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2019電博會、數交會」)告訴你,想像沒有極限!
  • 「螺旋光」首次在全息場景的成功理論探索 為大數據資訊時代提供了...
    10日凌晨,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上海理工大學人工智慧納米光子學研究中心負責人顧敏團隊的「軌道角動量全息技術」相關研究成果以8頁長文形式發表在光學期刊《自然·光子學》上,團隊的方心遠博士為第一作者。該技術利用具有「螺旋」特性的軌道角動量光束作為光學全息過程中的信息載體,實現了超寬帶的光學全息信息傳遞過程,並把「螺旋光」配成多把「鑰匙」,為信息傳遞設置了只有接收人才可打開的專屬信息安全「門」。據了解,這是「螺旋光」首次在全息場景的成功理論探索,為大數據資訊時代提供了大容量的全息術。
  • 前沿研究丨光學數位化全息技術——全光學機器學習展望
    編者按談起全息技術,馬上想到的畫面很可能是科幻電影裡的場景,著金屬質感服飾的人,手臂一揮,空中便出現了立體數字影像,推動情節發展的最關鍵信息或數據一一展現。伴隨著計算機尋址空間光調製器(SLM)的發明,動態數字全息技術成為可能,利用該器件,多張全息圖之間實現切換僅僅需要幾毫秒。目前,基於SLM的數字全息術已經被應用於3D顯示、全息加密、數字全息顯微術、光學數據存儲、光學捕獲等眾多領域。
  • 成都米樂高圖像科技 全息技術實現空間物聯
    現在有一項技術叫做全息技術,這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技術,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有了應用,但2013成都米樂高圖像科技創始人李勇峰先生及其團隊將3D全息技術應用到婚禮上,改變了傳統婚禮,在其不斷地努力下,創造了幾百場全息婚禮,用科技帶給了他們真正的屬於自己的一場婚禮。
  • 不一樣的3D——全息影像技術
    傳統全息技術採用滷化銀等材料製成感光膠片,完成全息圖像信。20世紀60年代末期,古德曼和勞倫斯等人提出了新的全息概念———數字全息技術,開創了精確全息技術的時代。到了90年代,隨著高解析度CCD的出現,人們開始用CCD等光敏電子元件代替傳統的感光膠片或新型光敏等介質記錄全息圖,並用數字方式通過電腦模擬光學衍射來呈現影像,使得全息圖的記錄和再現真正實現了數位化。
  • 「全球全息AI視覺第一股」赴美上市,全息技術的想像空間有多大?
    隨著5G時代到來,全息技術也擁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目前,微美雲息的全息面部識別技術和全息面部變化技術正在應用於微美雲息現有的全息廣告和娛樂業務,技術也正在不斷升級,以期在更多的行業領域取得突破。微美雲息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基於全息技術應用的商業生態系統。根據企查貓工商信息顯示,北京微美雲息軟體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5月27日,法人代表為姚招華,註冊資本為515.4639萬元人民幣。
  • 數字時代的信息觸手可及,我們卻記不住任何知識
    信息膨脹與信息丟失,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悖論之一。從文字產生、印刷書籍、再到數字記憶,存儲技術的發展並沒有解決我們對於記憶的困擾。網絡平臺一旦關閉,我們的回憶、愛好、生活感悟、學習資料都會消失。數字時代的數據不斷膨脹,也在不斷丟失,信息觸手可及,我們卻記不住任何知識。
  • 每幀3GB:HypeVR推出空間全息影像技術
    僅供參考:Red的解析度為5K,12臺……清晰度難以想像。至於六自由度,英文叫做6 degrees of freedom (6dof)是一個物理上的術語,指的是物體能夠在三維空間裡,在xyz三軸方向上自由運動以及圍繞三軸自由轉動的能力。
  • 全息宇宙中的信息
    通過研究黑洞的神秘特性,物理學家已經推斷出空間區域或物質和能量的數量可以容納多少信息的絕對限制。相關結果表明,我們認為具有三個空間維度的宇宙可能會被寫在二維表面上,就像全息圖一樣。我們每天對世界的三維認知既可能是一種深刻的幻覺,也可能只是觀察現實的兩種替代方式之一。一粒沙子可能不會包含我們的世界,但平面屏幕可能會。
  • 全息投影3D電子數字沙盤的用途
    ,使得3D電子虛擬數字沙盤發生了從工業時代到電子資訊時代的光速飛越!3:信息同步通過現實場景與虛擬場景銜接下的全息投影3D電子數字沙盤,通過交互控制,信息傳送可通過城市基礎地理信息及規劃信息資料庫直接調取圖表、文字、照片、視頻等多類信息,都配備同步的三維信息化數字場景場景,可實時查看相關內容。
  • 新技術顛覆全息影像傳輸方式
    上海理工大學人工智慧納米光子學研究中心顧敏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創造性地利用具有「螺旋」特性的軌道角動量光束作為光學全息過程中的信息載體,實現了世界上首個超寬帶的光學全息過程,為大數據資訊時代提供了大容量全息術。他們研發的軌道角動量全息技術,不僅顛覆了全息影像的傳輸方式,更是為傳輸過程設置了「信息安全」的保護屏障,使得這樣酷炫的場景可以變為現實。
  • 數字經濟升級,微美全息AR+AI影像技術助構5G產業生態
    當前,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日趨成熟,已成為科技公司硬核底色和進步的必要條件,並通過數位化路徑滲透到各行各業,驅動產業持續創新變革。 數位化經濟的驅動力鋒芒已露。
  • 蘋果新品將搭載全息3D技術 微美全息打造科技視覺虛擬5G通訊
    蘋果目前的概念渲染圖外觀樣式設計也都非常多,而且很多概念渲染圖看起來都和傳統的手機設計完全不同,可能有的消費者會認為概念渲染圖中的設計過於誇張,但是我覺得正是由於手機概念渲染圖的存在,所以才給了大家對於未來手機的想像空間,並且將大家對於手機的需求也都很清楚地表達出來。
  • 超寬帶全息技術:應用於高安全性能加密的軌道角動量全息技術
    實驗中實現了高階軌道角動量的操控,由此大大提升了信息光學領域的安全性能。該研究成果於2019年12月在線發表於光學頂尖期刊《自然-光子學》上,論文題目為「應用於高安全性能加密的軌道角動量全息技術"(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holography for high-security encryption)。
  • 數字雷射全息投影
    傳統的全息攝影技術本質上是一種模擬的非實時性的繁瑣的純光學技術,近年來興起的數字信息處理技術及其有關器件設備(計算機、數碼攝像機、CCD器件、新型液晶顯示屏、空間光調製器、網際網路等)和自動化控制技術不斷衝擊傳統的全息攝影技術,使它有了新發展。  一、什麼是全息三維?
  • 上理工顧敏院士團隊研發世界首個超寬帶光學全息技術
    近日,由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亞科學院與工程院院士、國際光學丹尼斯·加博爾(Dennis Gabor)獎獲得者、上海理工大學人工智慧納米光子學研究中心顧敏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創造性地利用具有「螺旋」特性的軌道角動量光束作為光學全息過程中的信息載體,實現了世界上首個超寬帶的光學全息過程,為大數據資訊時代提供了大容量全息術。
  • 滬科研團隊研發出超寬帶光學全息技術
    ,為大數據資訊時代提供了大容量全息術。顧敏為該論文通訊作者,上理工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特聘研究員方心遠博士為第一作者。這也是近年來中國科研人員在該刊發表的唯一一篇全息信息安全技術領域長文。對傳統全息顯示技術而言,一張平面全息圖往往只能記錄一張圖片,然而隨著資訊時代的快速發展,需要利用相同的內存記錄下更多的圖片。
  • 蘋果的全息圖新AR+AI技術專利涉及硬體軟體系統和交互等許多方面
    AR作為一種增強現實技術,目前發展迅速。VR/AR時代也被稱為第三代網際網路時代。人與計算機的關係將進入一個人機互動的時代,從單個人類獲取信息。蘋果應用的 AR 相關專利涉及硬體、軟體、系統和交互等許多方面。僅年初,蘋果公司就獲得了 59 項增強現實和 3D 重建技術專利,而且這個數字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加。
  • 虎牙攜手華為高科技+AI互動,微美全息AR+直播系統數字展示亮眼
    在2G和鍵盤機時代,主流手機直播形式是文字直播。文字直播指評論員把比賽實況以文字的形式轉述給觀眾。這種方法省流量,2G網速就可以勝任。對手機要求也很低,只要是智能機就可以。5G帶來的不僅是上網速度的飛躍。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5G將以一種全新的網絡架構提供峰值10Gbps以上的帶寬,用戶體驗速率可穩定在1-2Gbps。
  • 三維全息投影技術有哪些應用領域
    三維全息投影技術也可分為360度全息投影技術、270度全息投影技術和180度全息投影技術。它們之間略有不同,適用範圍也不同。360度全息360度全息投影技術可以使立體圖像直接懸浮在設備外部的自由空間,無需任何屏幕或介質,是一種任意角度的三維圖像顯示,存儲信息量大,通過記錄的圖像可以顯示豐富多彩、立體生動地展示信息,而無需將產品帶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