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光」首次在全息場景的成功理論探索 為大數據資訊時代提供了...

2020-11-28 硬派網

「螺旋光」首次在全息場景的成功理論探索 為大數據資訊時代提供了大容量的全息術

來源:科技日報 2019-12-11 09:43:35

10日凌晨,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上海理工大學人工智慧納米光子學研究中心負責人顧敏團隊的「軌道角動量全息技術」相關研究成果以8頁長文形式發表在光學期刊《自然·光子學》上,團隊的方心遠博士為第一作者。

該技術利用具有「螺旋」特性的軌道角動量光束作為光學全息過程中的信息載體,實現了超寬帶的光學全息信息傳遞過程,並把「螺旋光」配成多把「鑰匙」,為信息傳遞設置了只有接收人才可打開的專屬信息安全「門」。據了解,這是「螺旋光」首次在全息場景的成功理論探索,為大數據資訊時代提供了大容量的全息術。

隨著資訊時代的快速發展,我們產生的數據信息越來越多,同時又希望能夠用有限的內存記錄下更多的信息。傳統全息顯示技術中,要實現更複雜的顯示效果,只能增加信號源、提升信息通道的數目,但往往會出現「帶寬不夠用」「解析度不高」等情況。

通過對軌道角動量光束空間頻譜面的分析,方心遠發現,「螺旋程度」不同的軌道角動量光對應同一信號源不同的信息通道,進而拓展了傳統全息技術的取樣定理,使軌道角動量光束成為全息過程的大容量信息載體,「相同內存下圖片信息存儲能力可提高100倍」。

事實上,軌道角動量光的不同「螺旋程度」、不同角度、不同光色、波長等可以組合出無限種「姿態」,也就意味著,通過該技術,信息通路可以無限增加,相同內存下信息存儲能力也不僅僅限於目前研究的100倍。同時,不同「姿態」的螺旋光對應著不同信息通路的門鎖,只有知道入射光束的螺旋姿態,才能夠成功解碼出鎖中的全息信息,保護了信息傳遞的安全性。(劉思江 記者王春)

相關焦點

  • 信息處理能力是光纖傳輸的100倍?上理工團隊研發世界首個超寬帶...
    該技術不僅顛覆了全息影像的傳輸方式,更是為傳輸過程設置了一把「安全鎖」。據悉,這支由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顧敏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創造性地利用軌道角動量光束作為光學全息過程中的信息載體,實現了世界上首個超寬帶的光學全息過程,也為大數據資訊時代提供了大容量全息術。10日凌晨,相關研究成果以長文形式發表在世界光學頂尖期刊《自然-光子學》上。
  • 新技術顛覆全息影像傳輸方式
    上海理工大學人工智慧納米光子學研究中心顧敏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創造性地利用具有「螺旋」特性的軌道角動量光束作為光學全息過程中的信息載體,實現了世界上首個超寬帶的光學全息過程,為大數據資訊時代提供了大容量全息術。他們研發的軌道角動量全息技術,不僅顛覆了全息影像的傳輸方式,更是為傳輸過程設置了「信息安全」的保護屏障,使得這樣酷炫的場景可以變為現實。
  • 滬科研團隊研發出超寬帶光學全息技術
    ,為大數據資訊時代提供了大容量全息術。實驗數據。供圖北京時間12月10日,相關研究成果以長文形式發表在世界光學頂尖期刊《自然-光子學》上。顧敏為該論文通訊作者,上理工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特聘研究員方心遠博士為第一作者。這也是近年來中國科研人員在該刊發表的唯一一篇全息信息安全技術領域長文。
  • 神奇「光鑰匙」解碼「鎖住」的全息影像 世界首個超寬帶光學全息...
    這聽起來似乎有點「科幻」,但有這樣一支科研團隊,他們研發的軌道角動量全息技術,不僅顛覆了全息影像的傳輸方式,更是為傳輸過程設置了「信息安全」的保護屏障,使得這樣酷炫的場景變為現實。,實現了世界上首個超寬帶的光學全息過程,為大數據資訊時代提供了大容量全息術。
  • 上理工顧敏院士團隊研發世界首個超寬帶光學全息技術
    圖說:軌道角動量光束作為光學全息過程中的信息載體,實現超寬帶光學全息過程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斑斕的光為我們帶來美妙的審美,也成為了信息的載體。不同顏色和各方向的光波震動姿態成為一條條搭載信息的通路。
  • 蘋果全息車窗概念曝光,微美全息為AR-HUD屏打造AI+SDK服務
    蘋果於2019年2月首次申請了名為「帶全息平視顯示器的系統」的專利。  2019年以來蘋果在汽車領域獲得的30多項專利,涉及自動駕駛、AR導航、車載VR、車內支付、生物識別、智能硬體、車外交互、虛擬後視鏡等多個領域。  傳統的HUD設置使用投射的光將信息顯示在通常是車輛前擋風玻璃的表面上。
  • 蘋果全息車窗概念曝光 微美全息為AR-HUD屏打造AI+SDK服務
    另一方面,蘋果的系統將依賴於顯示輸出設備以及由全息元件形成的光學組合器。這些全息元件可以被配置為以特定角度反射光。  與傳統的HUD概念一樣,蘋果的系統可以通過一組傳感器,攝像頭和其他來源來獲取有關車輛,乘客及其周圍環境的數據。然後,可以通過前擋風玻璃,側窗或可能具有不同視角的另一個表面上的全息元素顯示此數據。
  • 檢測「螺旋光」光纖將網際網路速度大幅提高
    【手機中國新聞】據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稱,他們研發的新型納米光子設備通過檢測特殊形式的「螺旋光」光纖,可以比傳統光纖更快地編碼和處理數據,可以讓網際網路速度提高100倍以上。  目前的寬帶光纖通信系統裡,光纖作為傳輸媒介的一種通信方式,傳輸的光脈衝的信息。
  • 信息爆炸時代 全息技術數字存儲拓展想像空間
    話題:全息技術  三維顯示時代的來臨和網際網路的持續升級,使得信息呈幾何級數暴漲,下一代網際網路(IPv6)、物聯網、雲計算和雲存儲等新型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據存儲和顯示提出了新的挑戰,超大容量數據存儲和超高解析度圖像顯示已成為目前信息技術面臨的最大挑戰。對於這些問題,全息技術有可能提供解決之道。
  • 全息宇宙中的信息
    然而,如果我們從工程學,生物學和物理學中學到任何東西,那麼信息就是一個重要因素。汽車工廠的機器人配有金屬和塑料,但如果沒有大量的指示告訴它焊接到哪個部位等,它就沒有任何用處。體內細胞中的核糖體被提供胺基酸結構單元,並由ATP轉化為ADP釋放的能量提供動力,但是如果沒有從細胞核中的DNA帶來的信息,它就不能合成蛋白質。同樣,一個世紀的物理學發展告訴我們,信息是物理系統和過程中的關鍵參與者。
  • 馬雲全息影像亮相引發熱議,微美全息AR+AI視覺引領5G全息通訊應用
    全息圖的每一部分都記錄了物體上各點的光信息,故原則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現原物的整個圖像,通過多次曝光還可以在同一張底片上記錄多個不同的圖像,而且能互不幹擾地分別顯示出來。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全球全息AR市場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自2016年以來吸引了大量投資,為行業增長做出了巨大貢獻。包括研發在內的幾個組織正在大力投資於該技術,為企業和消費者群體開發解決方案。
  • 大數據的力量來自「大成智慧」資訊時代大數據的再認識 | 網際網路...
    大數據已成為媒體與大眾關注的新技術,大數據的應用也預示著資訊時代將進入一個新階段,但人們對大數據的認識有一個不斷加深的過程。1 大數據興起預示「資訊時代」進入新階段1.1 看待大數據要有歷史性的眼光資訊時代是相對於農業和工業時代而言的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不同時代的生產要素和社會發展驅動力有明顯差別。資訊時代的標誌性技術發明是數字計算機、集成電路、光纖通信和網際網路(全球資訊網)。
  • AI時代,數據挖掘過時了嗎?—企業數據挖掘成功之道(理論篇)
    大數據時代、人工智慧時代,機器學習、人工智慧、深度學習、集成學習……概念漫天飛,數據挖掘似乎成為一個過時技術和概念。今天小編結合多年專業學習與研究經驗,從實踐應用的角度重新梳理一下「數據挖掘」,讓您能夠拋開概念了解本質!
  • AR引領汽車發布新潮 新增應用場景微美全息能否脫穎而出
    這些就是運用AR(增強現實)全息技術所實現的。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技術是一種將虛擬信息與真實世界巧妙融合的技術,將計算機生成的文字、圖像、三維模型、音樂、視頻等虛擬信息模擬仿真後,應用到真實世界中,兩種信息互為補充,從而實現對真實世界的「增強」。
  • 天空地一體、數字孿生、全息交互:十年後,我們或將與6G相遇
    SpaceX公司計劃在2024年前發射1.2萬顆衛星,組成一個龐大的星鏈網絡,為全球所有地區的人提供網際網路服務。而在6G網絡下,衛星通信終端和地面通信終端正朝著一體化方向發展,空天地海一體化、立體化的融合網絡將成為現實,6G還可為深空通信的探索和發展提供支持。6G將頻段擴展到了處於整個電磁波頻譜的最後一個跨度太赫茲。
  • 邢會強:大數據時代個人金融信息的保護與利用
    內容摘要個人金融信息具有多樣性、敏感性、精準性、高價值等特徵。大數據時代的個人金融信息保護需求對現行法律理論、相關制度與機制以及金融機構的個人信息保護管理能力都帶來了挑戰。在大數據時代,金融法需要被重新定義,即金融法實際上是包括企業信息和個人信息在內的數據管理、共享與利用之法。在大數據時代,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法需要轉型升級。
  • 生物信息學為大數據 「插上翅膀」
    圖為陳潤生院士正在做報告「如今,生物信息學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也是資訊時代帶給生物醫學的巨大推動力。」8月3日,在第十四屆國際生物信息學論壇(IBW 2019)上,哈佛大學教授劉小樂表示,生物醫藥領域產生了海量的數據,如何通過生物信息學與計算科學弄懂這些數據,成為生命科學領域專家共同關注的話題之一。
  • 360潘劍鋒:全息星圖測繪照亮網絡「黑暗森林」賦能高質量發展
    360集團首席科學家潘劍鋒在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中表示,目前,360全息星圖網絡空間測繪系統已經積累了數十億測繪數據,實現了網絡安全防護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將助力360新一代網絡安全能力體系持續為企業、政府、國家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防護。
  • 數字經濟升級,微美全息AR+AI影像技術助構5G產業生態
    這其中,5G、人工智慧、大數據及雲計算等作為數字經濟關鍵技術,更是各行各業科技企業加快數位化轉型、全面走向數字經濟的關鍵,主要途徑和重要體現便是以新興技術為手段重新定義一個行業。微美全息已集全息AI雲移動軟體開發商、處事商、運營商身份於一身,也成為海內領先的全息AI領域整合平臺之一。 面部識別技術,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利用攝像設備採集人面部圖像或者是視頻,通過提取其中的關於面部圖像特徵,與資料庫中存儲的特徵模板進行搜索匹配,當相似度超過設定閾值就會輸出匹配成功,反之輸出匹配失敗結果。
  • 馬化騰:VR技術新場景將推動產業網際網路升級,微美全息AI+AR視覺引領...
    可以為用戶及其家人提供健身設備、健身課程,以及有趣的交互體驗。2020年8月,騰訊額投資飛虎互動。2020年8月,騰訊投資三角獸科技。2020年9月22日,騰訊投資動視雲。 AR/VR領域,騰訊的投資版圖也布局極廣,例如投資了虛擬音樂會運營商 Wave。這家公司與唱片公司、經紀人公司和獨立藝人合作,舉辦以虛擬化身為特色的虛擬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