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下Paboco®紙瓶社區大咖雲集共同推進可持續包裝

2020-09-17 紙箱微視界


據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的數據,科學家估計每年有800萬噸塑料(約90艘航空母艦的重量)進入海洋。


由BillerudKorsnas 與專業包裝瓶製造公司阿普(Alpla)合資成立的紙瓶公司Paboco®,希望通過製造由可降解植物糖而非化石燃料製成的瓶子,來幫助製造商和分銷商減少一次性塑料廢物的汙染。


BillerudKorsnäs,一家紙包裝開發商,首先在2013年開始這一舉措,並且研究公司、行業領導者 Avantium 和 ALPLA 也加入其中。該項目於2019年10月自豪地宣布,可口可樂,歐萊雅和絕對伏特加公司都已經參與進來。



「我們正在開發世界上第一個用環保的木纖維製成的』紙』啤酒瓶,100%以生物為基礎,且可完全回收。」


不久之後,一家釀造公司在其社交媒體網站上推出了首款用於皮爾森啤酒的紙瓶。這些紙瓶由被稱為「 PEF」的植物基聚合物製成,與塑料同類產品不同,它們有望在一年內完全回收利用並自然降解。創造這些瓶子的可持續發展公司希望在2023年之前將其準備好供消費者使用。



Paboco技術總監克裡斯蒂娜·卡爾森( Christina Carlsen)表示:「我從一開始就參與此項目,我們正在努力為子孫後代打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世界。我們正在做的不只是一個新瓶子,我們正在有所作為。



去年,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C40世界市長峰會期間,嘉士伯集團(Carlsberg Group)發布了有關創建綠色纖維瓶的過程的最新信息,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啤酒「紙瓶」。


由可持續來源的木纖維製成,是100%生物基的並且可以完全回收。該集團還宣布,將與其他領先的全球性公司一道,共同致力於通過紙瓶技術的發展來發展可持續包裝。


這些發展是嘉士伯可持續包裝創新之旅的延續,也是其可持續發展計劃「攜手邁向零」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其對啤酒廠實現零碳排放的承諾,以及到2030年全價值鏈碳足跡減少30%。



嘉士伯發布了兩個新的綠色纖維瓶研究原型。兩者均由可持續採購的木纖維製成,可完全回收利用,並具有內部屏障,可讓瓶子盛裝啤酒。


一個原型使用了薄的再生PET聚合物薄膜屏障,另一個原型使用了100%生物基PEF聚合物薄膜屏障。這些原型將用於測試阻隔技術,因為嘉士伯正在尋求一種解決方案,以實現其最終目標:實現100%無聚合物的生物基瓶子。



「儘管我們還沒有完全做到這一點,但是這兩個原型機是朝著實現將突破性技術推向市場的最終目標邁出的重要一步。創新需要時間,我們將繼續與領先的專家合作,以克服剩餘的技術難題,就像我們減少塑料的 Snap Pack一樣。」


嘉士伯在2015年啟動了開發由可持續來源的木纖維製成的瓶子「綠色纖維瓶」的項目,該項目與創新專家EcoXpac,包裝公司BillerudKorsnäs和丹麥技術大學的博士後研究人員一起獲得了丹麥創新基金的支持。


該社區將領先的全球公司和專家團結在一起,以推進可持續包裝的願景,提供對環境影響較小的高質量產品。



嘉士伯對可持續包裝創新的關注並不新鮮。早在2018年,這家丹麥啤酒廠已經推出了許多包裝創新技術,包括可回收的收縮膜,綠色標籤墨水和創新的Snap Pack,該產品採用將罐頭粘合在一起的解決方案,代替了六包裝周圍的塑料包裝。




嘉士伯的包裝改進是其長期改進和創新過程的一部分,其中包括開發科學突破,例如純酵母和pH規模。



Paboco 臨時執行長 Gittan Schiöld 說: 「我們正在整個價值鏈上進行協作,共擔風險,並團結一致地認為紙瓶將成為現實,並從根本上改變這個行業。」



嘉士伯集團發展副總裁 Myriam Shingleton 說,」我們很高興其他志趣相投的公司也加入了我們,成為 Paboco 紙瓶社區的一部分。諸如此類的夥伴關係,以創造可持續創新的願望為紐帶,是實現真正變革的最佳途徑。」



來源:食品飲料行業微刊等,彩盒微視界編輯整理


END

相關焦點

  • PABOCO紙瓶還在艱難前行,可行持續必須有所作為?
    ,並在新聞稿中解釋說:「我們正在開發世界上第一個用環保的木纖維製成的』紙』啤酒瓶,100 %以生物為基礎,且可完全回收。」 這些紙瓶由被稱為「 PEF」的植物基聚合物製成,與塑料同類產品不同,它們有望在一年內完全回收利用並自然降解。創造這些瓶子的可持續發展公司希望在2023年之前將其準備好供消費者使用。
  • 紙吸管被「群嘲」,PLA吸管貴,限塑令下餐飲企業有本難念的經
    生產熱敏紙的冠豪高新董秘辦負責人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目前已有子公司在生產可降解無紡布、餐具等可降解產品,相關產品訂單也排得比較滿。「隨著限塑令近一步落實,這一塊的市場肯定會越來越大。」不過該負責人也透露,短時間內公司還不敢大範圍擴大生產,讓公司猶豫的原因是,2008年限塑令實施至今,國內塑料製品的使用量依然不小,未來國家關於限制塑料製品使用的政策能夠落實到哪個層面,相關政策會不會有所反覆,也決定著可降解材料等塑料替代品的市場。限塑不能一蹴而就冠豪高新的擔憂並非毫無依據。
  • 限塑令升級! 「以紙代塑」成趨勢 這一產品年內已漲價三輪
    最近,20多個省份相繼發布了新版的「限塑令」,「限塑令」再度升級。  繼菜市場、超市後,快遞行業成為又一塑料使用大戶。據新聞報導,我國塑料類快遞包裝有99%不能夠有效利用,而紙質類快遞包裝有著80%的有效利用率。
  • 限塑令升級!「以紙代塑」成趨勢這一產品年內已漲價三輪!
    最近,20多個省份相繼發布了新版的「限塑令」,「限塑令」再度升級。繼菜市場、超市後,快遞行業成為又一塑料使用大戶。據新聞報導,我國塑料類快遞包裝有99%不能夠有效利用,而紙質類快遞包裝有著80%的有效利用率。
  • 「限塑令」升級,可降解塑料能成為最終的解決之道嗎?
    01、步步緊逼的「限塑令」今年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及相關部門發布了一項關於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這是繼13年前的「限塑令」以來的第一次升級,保證到2025年底,全國塑料製品的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等各個環節均建立起基本制度。
  • 造紙行業深度報告:限塑令機遇來臨,造紙行業準備好了嗎
    報告亮點報告對 2008 年限塑令頒布後國家及全國各地限塑政策進行了詳細梳理,同時 對新版限塑令下可降解塑料缺口以及白卡紙、箱板紙為代表的替代紙品需求規 模進行詳細測算,並對龍頭企業的影響進行分析。1)2008 年限塑令實行至今已 達 12 年,報告對限塑令頒布後國家及各省市的配套支持政策進行梳理,理清 全國各省市在限塑工作方面的推進效果,把握國家對限塑工作的政策導向和執 行進度。2)報告對新版限塑令帶來的塑料缺口和替代需求進行詳細測算,對造 紙行業在限塑令下的新機遇進行量化。得到面對新版限塑令下多領域的替代需 求,我國可降解塑料 2020 年存在供給缺口 1200 億個。
  • 最嚴限塑令來襲:可降解塑料與紙業輪番漲價 多家公司瞅準機會擴產
    與此同時,市場對於傳統塑料替代品的關注度與日俱增,可降解塑料與紙包裝是替代品中的佼佼者,不少上市公司瞅準機會忙擴產,希望解決替代品面臨的成本高企、產能不足等問題。20餘省份頒布「地方版」限塑令傳統塑料製品大限將至,距離今年年底的時間表已不足4個月。
  • 廣東最嚴「限塑令」實施一周 貪方便「習慣」何時「可降解」?
    廣東最嚴「限塑令」實施一周 貪方便「習慣」何時「可降解」?廣東省發改委提到,廣東省塑料產業的產量、產值約佔全國的16%和26%,位居全國首位,但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塑料技術和產能方面存在明顯短板。為此,廣東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該「限塑令」自今年9月1日起開始實施,被稱為廣東版最嚴「限塑令」。
  • 最嚴「限塑令」實施首周: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帶著問題,分別從最熱的替代品——可降解塑料、紙等入手,採訪行業專家、一線企業,發現了一幅「限塑令」風口下的行業百態圖。記者調查發現,可降解塑料原材料PBAT一個月漲價達13%,可降解塑膠袋短短一周每噸竟漲了4000元。
  • 最嚴「限塑令」激活需求 紙價起飛造紙股擴產搶「風口」
    一方面是需求增加而白卡紙產能不足,另一方面是限塑令下「以紙代塑」的新市場契機出現,多家紙業上市公司紛紛發布產能擴充公告,積極分享這場周期盛宴。業內也普遍認為,2021年白卡紙將延續上漲勢頭。紙業上市公司擴產忙「現在終端價格還比較穩定,但漲價是肯定的,畢竟原材料價格漲了許多。」
  • 「禁塑令」下 可降解發泡材料成新寵
    「限塑令」已推廣十餘年,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相對現在的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已然出現了一定的脫節滯後。《固廢法》將於2020年9月1日起施行。「限制一次性塑料製品」成為亮點,鼓勵和引導減少使用、積極回收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發改委《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從明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 「限塑令」帶動上市公司擴產能 紙吸管供不應求
    原標題:「限塑令」帶動上市公司擴產能 紙吸管供不應求   新一輪塑料汙染治理意見從2021年1月1日起開始正式實施,在史上最嚴「限塑令」之下,可降解塑料行業迎來了新的商機
  • 限塑令倒計時!記者實探商超餐飲動向,除了可降解塑料,這個板塊也受益
    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隨著限塑令的推進,可降解塑料概念大漲。由於紙袋、紙杯為一次性塑料製品的重要替代物,造紙板塊也受益。12月3日,紅星新聞記者走訪成都多家商場超市、餐飲門店,並採訪了限塑令涉及的重點行業企業,了解塑料使用大戶們的現狀和應對計劃。
  • 限塑令升級,2020年塑料行業還值得投嗎?
    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在2020年1月19號發布,《意見》指出,實施新版限塑令的主要目標在於,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 「限塑令」即將升級「禁塑令」,誰是下一個受益的6板莫高股份?
    意見提出,在2020年、2022年和2025年,我國將分階段禁止13類塑料製品,範圍遠遠超過「限塑令」。相比於2008年「限塑令」,這份文件則被稱為「禁塑令」,力度更強。 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 2019 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 400 萬噸。而外賣和快遞正在加劇這一問題。
  • 限塑令實施11年 「塑戰速決」不能只靠可降解塑料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我國執行11年之久的「限塑令」,以及某些行業至今難改的我行我「塑」。目前,包括我國在內,全球共有近90個國家和地區採取了不同措施限塑,包括我國在內的15個國家和地區已明令限塑。儘管我國的大超市已對塑料購物袋收費,但菜市場、小商超裡的超薄塑膠袋依然是免費使用的。特別是在網際網路興起後,外賣、網購等成為了塑料使用大戶,這些塑料並不在「限塑令」的限制範圍內。
  • 史上最嚴「限塑令」實施兩周 仍有店鋪使用非降解塑膠袋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 自今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各大購物場所的一次性塑膠袋逐漸退出市場。然而,《中國消費者報》調查發現,北京一些小型店鋪仍在使用普通塑膠袋。2020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此通知也被稱為是史上最嚴限塑令。
  • 加強版「限塑令」來了:各界應對如何?已有概念股聞風而動
    在此背景下,被坊間稱為加強版「限塑令」推出,根據公告,上述辦法落地還有約一個月時間。以往作為使用大戶的商超和餐飲企業如何應對?政策對產業的發展有何影響?證券時報記者近日對此作了一番調查。加強版「限塑令」下 商超和餐飲企業積極應對我國塑料製品的消費量驚人。
  • 限塑令首周: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 紙製品24小時滿負荷生產 上遊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帶著問題,分別從最熱的替代品——可降解塑料、紙等入手,採訪行業專家、一線企業,描繪出一幅「限塑令」風口下的行業百態圖。  記者調查發現,可降解塑料原材料PBAT一個月漲價達13%,可降解塑膠袋短短一周每噸竟漲了4000元。
  • 限塑令首周: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紙製品24小時滿負荷生產,上遊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帶著問題,分別從最熱的替代品——可降解塑料、紙等入手,採訪行業專家、一線企業,描繪出一幅「限塑令」風口下的行業百態圖。記者調查發現,可降解塑料原材料PBAT一個月漲價達13%,可降解塑膠袋短短一周每噸竟漲了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