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8月17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16日,2019 DeeCamp人工智慧訓練營正式結營。經過一個月的密集學習和訓練,600名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的DeeCamp學員完成了50個AI實踐課題。
2017年,創新工場發起首屆DeeCamp人工智慧訓練營,這是一個致力於培養人工智慧應用型人才的公益項目,旨在提升高校AI人才在行業應用中的實踐案例經驗,同時推進產學研深度結合。
今年夏天,李開復、張潼、周志華、吳恩達等業內最頂級AI大牛導師的「學術+產業」課程培訓為有志在AI領域發展的學子們又打開了新的視野。
在觀看這50支學生AI團隊的Demo時,你會被他們的激情感染,也會被他們的專業所驚豔到。在中國AI的「黃埔軍校」中,能看到令人期待的AI的未來。
AI的明日之星
在一個月時間中,2019DeeCamp學員們完成了由22家企業發起的50個AI相關課題,接受了總計115位來自企業的技術負責人和工程師的課題輔導。最終,6個項目作為代表在結營儀式上做了展示並獲獎。
其中,令記者印象深刻的一個項目是「寵物健康狀態評價AI」。該項目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快速地知道寵物的身體狀況,對狗狗的肥胖狀況實現初步判斷進而去優化餵養?
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全國全國養狗家庭已經超過3400萬,市場潛力巨大。
據介紹,這個項目攻堅的技術堡壘可以被分解為狗體檢測、品種識別、年齡分類、體型度量,解決了體型標籤幾乎無法獲得、不同品種狗的肥胖標準不同、多隻狗的照片難以識別等技術難點。
通過其小程序中的AI識別功能,可以建立一個快速可行的體檢系統,讓主人在家就能知道寵物的狀態,並為寵物安排合理的生活。
在未來,這一項目的價值非常豐富。首先,通過傳授狗狗主人相關知識,增加了用戶購買意向,直接連結到京東的瑪氏狗糧商店,為公司直接帶來銷售價值;其次,這一寵物健康評價產品為瑪氏構建更複雜的基於AI的寵物線上初診體系奠定基礎,作為全球第一,為在線寵物出診服務提供行業標杆;另外,該產品小程序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能夠吸引用戶使用,通過小程序的分享功能,還可以使該產品產生病毒營銷的效果;最後,項目收集了大量的狗狗數據支持瑪氏的大數據寵物學研究,這些數據和技術同時可遷移至其他寵物或動物的研究之中。
除此之外,「挑戰鬥地主AI」再一次在遊戲AI領域實現了重要突破。在這個遊戲上,AI玩家要與人類玩家對戰需要對14種合法牌型、13551種合法出牌、10的30次方的狀態空間和10的85次方的遊戲樹進行全面考慮。
目前,業內對這一問題普遍採用規則模型+搜索的方式,DeeCamp學員創新性地使用了多模型融合的鬥地主AI。從技術先進度角度看,該項目史無前例地將遊戲領域內的領先核心算法應用到鬥地主中;其次,結合RankSVM思路,設計了全新的鬥地主監督學習模型,實現了玩家出牌行為的模仿;此外,小組設計了多個強化學習模型,並取得了超越已有論文的水平,創新性地使用強化學習進行多模型融合。
該項目組組長張天昊同學介紹,相較於鬥地主界「龍頭老大」騰訊使用監督學習做牌型預測,並且基於牌型預測做策略搜索,我們加入了博弈論的思想,使用了CFR模型;同時使用強化學習,在試錯與探索的過程中,學會鬥地主策略;還用了多模型融合的思想,將多個模型的優點結合起來,方案具有擴展性。
在50個AI項目中涵蓋了零售、金融、遊戲等多領域,在各個層面都為AI的實際應用打開了全新的想像空間和實踐空間。
「AI黃埔軍校」DeeCamp
從2017年開始,創新工場就開始探索如何在高校中培養出更多AI人才的路徑。目前,這一模式已經可以做到規模化和可複製化。
在模式上,DeeCamp開創了一種特殊的形式——將創造性的前沿工程實踐項目,與能夠發揮學生自主精神的組織形式相結合;將打通學術和產業邊界的知識課程體系,與強大的師資力量相結合;建立可複製、可規模化的人才培養體系,開放相關教學資源。
課程設置方面,今年的DeeCamp課程升級為12次學術課程、18次產業課程、50個實踐課題組成的三級課程體系,知識課程圍繞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機器人與自動化、自動駕駛5個全球最熱的AI研究方向展開,實踐課題涵蓋金融、零售、醫療健康、教育、公益、移動網際網路6大領域。
導師團隊包括:兩位AI世界級專家張潼教授、周志華教授作為DeeCamp科學總顧問,全球知名人工智慧專家吳恩達,以及由創新工場CEO李開復老師領銜的來自創新工場、華為、路孚特(Refinitiv)、快手、滴滴、追一、曠視、科大訊飛、文遠知行、Google等頂尖公司的產業導師,著名科幻作家陳楸帆帶來跨界課程。
事實證明,從2017年、2018年的1個城市,到2019年1月DeeCamp冬令營在北京和南京開展的「雙城記」,再到本屆2019DeeCamp的北京、南京、上海、廣州四城同時開營,DeeCamp正在用實際行動不斷印證著人才培養模式的規模化和可複製性。
今年,DeeCamp人工智慧訓練營學員是從全球1000餘所高校的超過10000 名本科、碩士、博士報名生中,層層選拔出來的130所國內外高校的近600位學生。
據了解,今年的報名者涵蓋全部C9高校、除醫學院外的全部985高校,及300餘所國外高校。這意味著,今年的DeeCamp學員分布也十分廣泛,他們來自100餘所國內高校及近30所海外高校。
統計顯示,2018DeeCamp錄取人數排名Top20的國內高校是: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復旦大學、東北大學、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排名Top3的海外高校是: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在結營儀式上,李開復博士高度肯定了DeeCamp學員們在過去一個月裡的AI學習成果,「雖然同學們在DeeCamp訓練營的學習結束了,但大家的AI之旅才剛剛開始。」
李開復博士認為,當下AI正在進入AI+、去賦能傳統行業的時代,是AI開花結果的最好時期,這個階段將會釋放大量的商業機會和人才成長機會,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時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