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100%是騙人的,真相是這樣嗎

2021-01-12 海峽網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增加,在健康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多,導致各類保健品層出不窮。補氣血的、排毒養顏的、護肝護眼的還有最常見的補鈣等等一系列保健品,可謂是消費者想補什麼,保健品廠家就生產什麼。

然而,這一片繁華之下卻是一地雞毛,保健品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累累差評。甚至連人民日報都曾發聲《中國的保健品都是騙人的》,名為保健,卻為何一提就讓大眾嗤之以鼻?難道,所有的保健品真的都是騙人的嗎?

經常可以看到國內保健品,為謀求暴利粗製濫造以劣充好;虛假宣傳誇大功效,假產品欺詐老人,營銷號炒話題等內容,導致國內保健品被妖魔化的尷尬處境。但並不是說保健品100%都是騙人的,而是說國內保健品存在的這些問題,讓大眾不信任,官方的批判。

可為什麼澳洲保健品風靡全球,在國內更是備受歡迎?澳洲有著世界上嚴格的保健品質量體系,保健品歸類於輔助藥物,受澳洲國家藥品總局(TGA)監管,通過立法實行藥品的生產標準,從原料的採購、檢驗、生產工藝、過程、成品及包裝檢驗等各個環節嚴格監督。且TGA認證實施可召回制度,後續產品出現問題,將會被原廠召回,保障消費者利益和健康。

在國內進口保健品市場的紅海中,為何澳洲N29能在半年時間裡做到備受國內消費者熱愛?澳洲N29作為老字號澳洲保健營養品牌,自1929年在南澳洲誕生,從專注藥品研發到上世紀70年代進軍營養保健品領域,91年來以專業的製藥精神不斷改革創新,研發新時代下的保健營養品,幫助上千萬澳洲家庭獲得營養和專業的健康保健品。特別一提的是澳洲N29多維鈣片,運用鈣添加維生素D3搭配維生素K2科學的高端補鈣配方,富含的維生素D3幫助鈣吸收,特別添加維生素K2把鈣引進骨骼,一吸一引科學補鈣。

進入中國市場後,澳洲N29品牌順時而動,根據中國需求聚焦家庭營養健康市場,而對於消費升級迫切需求,依託澳大利亞專業科研團隊的不斷創新,打造品牌產品差異化競爭力,針對家庭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定製科學健康的營養解決方案。

澳洲N29品牌現有奶薊草護肝膠囊、蔓越莓膠囊、維骨力素、多維鈣片、魚油膠囊等各類營養保健產品。未來,將會以家庭為消費場景,不斷沉澱和拓寬家庭領域的保健需求,開發適合的、科學的營養健康品,加深加寬產品線更符合中國家庭消費群體。

未來,隨著國內保健品市場需求日益增長,國內外品牌競爭會更加劇烈,而品牌應強化自我監督和創新意識,推出更加優質的科學的營養產品,消費者應樹立對於保健品的科學認知,正確的科學的對待保健品,而國家相關部門也應完善相關監察體系,共同促進保健品行業健康的良性的發展。

相關焦點

  • 「闢謠」人民日報從來沒有說過保健品都是騙人的!
    這種假冒國家級大報等權威媒體的名義,散布虛假錯誤的言論,其用心是非常險惡的,這樣的「謠言」對行業的發展、社會的和諧具有極大的破壞力,對此,希望有關部門給予堅決徹查! 首先,喜歡使用」所有」和「無一例外」這種詞彙的,或者隨隨便便下這種結論的,只能出自某些別有用心的陰險小人嘴裡。 你怎麼知道所有的保健品都是騙子呢?
  • 家用淨水器是騙人的?淨水背後的真相是什麼?聽聽專業揭秘
    家用淨水器是騙人的嗎?從這些背後看看淨水的事實是怎麼樣的!自來水汙染用科技來揭秘如今淨水器的推銷方式多種多樣,不少商家為了提高可信度。科技手段都用上了。電解水實驗,看起來很專業,通過測試自來水、礦泉水、純淨水三個水質,現場點解之後,發現純淨水的水質最好,自來水和礦泉水都有不同黑色、褐色物質出現。從而來證明,淨水器淨化的水更乾淨,讓我們少喝到髒物質!真的是這樣嗎?
  • 科技日報:保健品不是神藥只是食品,說能治病的肯定是騙人的
    原標題:科技日報:保健品不是神藥只是食品,說能治病的肯定是騙人的保健品不是神藥只是食品。且不論引起人神共憤的權健騙局,就說那些我們日常所見的保健食品真的有宣傳所言的神奇功效嗎?葡萄籽可以抗癌、抗氧化?近幾年,平時吃葡萄被我們吐掉的葡萄籽,因商家宣稱其提取物能抗癌、抗氧化、延緩衰老,而被製成各種葡萄籽保健品賣得火熱。小小葡萄籽真有這麼多功效嗎?
  • 方舟子打假著名保健品 常見保健品幾乎一網打盡
    [內容速覽]學生物醫學出身的方舟子「用科學說話」,指名道姓地揭露了二十多種常見虛假保健品的真相,並指出消費者不要輕信虛假浮誇的宣傳。在這本書中,學生物醫學出身的方舟子「用科學說話」,指名道姓地揭露了二十多種常見虛假保健品的真相。方舟子表示,對待假保健品、假藥泛濫,如果讀者能多了解一些生物醫學方面的科學知識,不輕信虛假浮誇的宣傳,那麼至少能夠做到自保,減少受騙上當、危及身體健康的機會。
  • 利德治療儀 是騙人的嗎?
    節日臨近,保健品成為消費者們孝敬家人、走親訪友的必備禮物。保健品在這幾年一直處於風口浪尖,一個又一個欺詐案件被爆出,結果不吝唏噓。關於保健品銷售,國家已經多次頒布各類規定,防止消費者受騙。雖然保健品售假的有很多,但並不代表就沒有正規的保健品。
  • 家用淨水器不要買了 都是騙人的?真的是這樣嗎?
    慧聰淨水網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安裝淨水器,淨水器成為許多家庭都必買的家用電器,然而,淨水器真的有用嗎?有一部分人認為,家用淨水器不要買了,都是騙人的,真的是這樣嗎?    淨水器有沒有必要安裝?     淨水器的出現是幫忙淨化自來水,降低水中的汙染汙染含量,然而你家的自來水有沒有問題呢。    實際上,自來水存在汙染的情況,在一些地區是存在的,有些是持續出現,有些是偶爾發生。但無法預估。
  • 保健品騙局:喝了量子杯的水 就能包治百病?
    這些推銷人員說,是通過量子的振動,清除血管裡的毒素,「打通任督二脈」,這樣不僅癌症可以治,腦萎縮也能治,只是要買6000元一個的「量子杯」,就能加入治療,治好陳杰母親的腦梗「不在話下」。推銷員3:「我們就是用量子把所有的經絡打通,打通那個任督二脈,通過量子每秒上億次的同頻振動,打通血管裡的毒素垃圾。為什麼會形成心梗腦梗?
  • 專家:炒作「量子」概念,全是騙人
    自權健事件後,全社會對保健品非法宣傳的問題格外關注。而除了像權健這樣的「巨頭」,全國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保健品公司,打著「包治百病」、「高科技治病」的幌子對老年人精準施騙。為了獲取老年人的信任,有些不法企業甚至還打著「國家、中央事業單位」的旗號招搖撞騙。
  • 虛假保健品是如何「忽悠」人的?
    10日,廈門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了《廈門市2014年十大消費典型案例》,其中涉及製售假冒保健品等。章某等人開設的假冒保健食品地下生產窩點,涉案金額達500餘萬元,已移送公安機關立案處理。(3月11日《海峽導報》)不法之徒以「免費試用、健康講座、免費體檢」等名義,誇大保健品功效,甚至以保健品代替藥品進行虛假廣告宣傳,讓老年消費者花高價購買保健品,上當受騙。他們的伎倆不外乎以下幾點:一是以產品體驗為誘餌。通過現場講課、放錄像等方式,讓他們免費體驗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再進行銷售;二是以講座或體檢為幌子。講座一般都是前階段「洗腦」,後階段賣「藥」; 三是以虛假宣傳為手段。
  • 「量子醫學產品」,是蒙人保健品的新馬甲
    看到媒體揭露的這一切,不少消費會覺得相當眼熟:這些不正是早前保健品、保健儀器使用過的伎倆嗎?普普通通的產品,換包裝、編概念,變身「量子醫學產品」,為的就是牟利。 利用「量子醫學」騙取錢財的不法商家已被立案調查,但類似的騙局一再發生,相關的思考不能停止。 首先,消費者要擦亮雙眼。對子虛烏有的忽悠不買帳,消費騙局自然會隨之減少。
  • 保健品管理,加拿大這樣做
    一些人認為,中國保健品市場的管理應與先進國家接軌,採用更規範、更科學的手段加強監管;另一些人卻認為,先進國家在保健品市場的監管是「以放為主」,比中國更寬鬆,「充分尊重市場篩選原則」,要接軌,就應學習這種「市場化的寬鬆」。有趣的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見解,卻不約而同將「保健品大國」加拿大當做最典型的例證。
  • 又一保健品被查處!「中科靈芝孢子油」號稱能治癒癌症
    一家名為中科的保健品企業日前就被曝光,說是自家保健品可以治療癌症和心血管疾病,還請來了所謂的「名醫」現場問診,診斷的結果自然是,吃中科的藥才能徹底治癒。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接到舉報後,立刻對這些門店進行了查處,相關保健品的檢測工作也正在進行之中。
  • 玫琳凱保健品靠譜嗎?看看這幾點就知道
    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堅持使用護膚品、出門畫上得體的妝容外,不少女性也會選擇購買一些適合自己的保健品。而玫琳凱作為近些年被不少女性所信賴的國際大品牌,自然也有不少人會問玫琳凱保健品靠譜嗎?我們今天就來具體聊聊。玫琳凱保健品靠譜嗎?
  • 8旬老人5年花掉300萬買保健品,甚至打算賣房變現
    上海的湯老伯曾是一名大學教授然而近幾年他痴迷上了買保健品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不僅花光了 300 萬積蓄甚至還打算賣房變現花 300 萬買保健品 還準備賣房變現>在國外工作的湯先生前不久接到了中介電話說他父親打算賣房變現湯先生十分驚詫匆匆趕回國了解情況回到家他驚呆了81 歲父親的家裡保健品和器械堆積如山老父親說這些東西都是四、五年裡購買的為了買這些保健品湯老伯足足花掉了三百萬的積蓄
  • 這5種風靡朋友圈的保健品 是時候告訴你真相了
    近日,一則「女子輕信保健品微商代理,2萬元打了水漂」的新聞使得微商又重新回到輿論的漩渦中。 記者調查發現,微商以做生活用品、化妝品、面膜、內衣等為主,其中又以保健品微商居多。因缺乏相關法律監管,微商保健產品宣傳功效性色彩濃重,「防癌」、「治療」等字眼頻頻出現。 那麼,朋友圈中泛濫的各種保健品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 8旬大學教授300萬買保健品還不夠,欲賣房再買 稱:可以調理身體
    導讀:8旬大學教授花300萬買保健品還不夠,欲賣房再買 稱:可以改善身體畫面中的湯老伯今年已經年過八旬了,曾經是某大學的大學教授。但是就在前一段時間,湯老伯給自己的兒子打電話,說要把房子賣了。兒子就問遇到什麼問題要賣房子,湯老伯就說自己買保健品沒錢了。
  • 退休醫生竟也痴迷保健品 花幾十萬購買還說吃不完當飯吃
    為了購買這些保健品,丁阿婆不但把每月的退休金花在保健品上,甚至連一輩子攢下的存款也都投了進去。  丁阿婆 孫女:「存了幾十萬塊錢好像可能都買保健品用掉了,她基本上應該沒什麼積蓄了。」  連續幾年的時間裡,丁阿婆一直在購買這些保健品,無論子女怎麼勸阻,都無法阻止丁阿婆對保健品的鐘情。
  • 反保健品鬥士黃秀蘭,曾被騙買40萬保健品,她卻說不怪推銷員
    即便那時,她已經寫過關於「老年人應慎重對待保健品」的書,且看到了「老人陷入保健品泥潭,欠債數萬元無奈自殺」之類的新聞。如今,黃秀蘭不再購買任何人推銷的保健藥物或者器材。之前剩下的,有些扔掉、有些送人,還有少數存著。親戚朋友登門道賀:您終於醒悟了。 她接受電視臺採訪時面朝鏡頭,義憤填膺吶喊:對坑騙老人的山寨保健品零容忍!
  • 無中文標籤沒「藍帽子」 進口保健品可以這樣賣?
    原標題: 追蹤報導|既無中文標籤也沒「藍帽子」,這樣的進口保健品真的可以賣嗎?《「幸福之家」有多幸福》 系列報導刊發後,引發熱議。近幾天法治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除了幸福九號,以給老年人提供免費健康講座為名推銷保健產品的門店也不在少數。
  • 人民日報:14種保健品被吹上天,卻沒什麼卵用
    新浪財經:目前中國所有的保健品都是騙人的,沒有例外 ALDEN:不要在保健品上浪費錢 由此可見,就連《人民日報》和《Health》這樣影響力極大的刊物,都在報導保健品無用,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