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葉蟲的「兔耳朵」 或為迷惑天敵及捕食

2020-12-02 中華網

它們與其它三葉蟲生活在一起,但是卻特立獨行;它們生活在海底,卻長著「一對長長的兔耳朵」;它們存在的時間很短暫,卻為三葉蟲演化史書寫了驚嘆的一筆……

科技日報記者11月23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的碩士研究生孫智新、博士曾晗和研究員趙方臣,在位於山東濰坊的華北地臺寒武紀中期饅頭組地層中,發現一類獨特的三葉蟲。由於該三葉蟲具有特殊的頭部輪廓,酷似一對兔耳朵,因此被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

「這個發現是出人意料的,它長得太奇怪、太令人驚嘆了。」孫智新告記者,耳形範特西蟲的「大耳朵」究竟是一種生活策略,還是走進了生物演化的「死胡同」,需要更多的證據進行研究,但是不管怎麼說,它都為探究寒武紀三葉蟲頭殼形態特化提供了重要案例。

因循守舊的「怪脾氣」讓人猜不透

三葉蟲是一種奇特的遠古動物,半圓形的頭部、紋理分明的肋葉,讓它們看起來就像戴著頭盔的武士。

它們是寒武紀的霸主,有科學家把寒武紀稱為「三葉蟲的時代」。從距今5.2億年前的寒武紀早期開始登場,到2.4億年前的二疊紀完全滅絕,三葉蟲前後在地球上生存了3.2億多年,可見它的生命力極強。

在漫長的時間長河中,它們演化出繁多的種類,有的長達70釐米,有的只有2毫米。但是在寒武紀早中期的數千萬年裡,很多三葉蟲卻是因循守舊的「保守派」,老祖宗傳給它們的形態基本沒什麼改變。

「三葉蟲在寒武紀達到了其分類多樣性的最高峰,但是這一時期成百上千個種屬之間比較相似。一直到了奧陶紀中晚期,三葉蟲才達到形態分異度的巔峰。」孫智新說,這種演化方式,讓人著實猜不透三葉蟲的「怪脾氣」。

比如,寒武紀早中期多節類三葉蟲「三大門派」之一的褶頰蟲類,就是形態「保守」的代表。極盛時期,它曾經佔據整個三葉蟲家族多樣性的半壁江山,前後延續數千萬年,但是它們的形態往往大同小異,尤其是它們的頭部在演化過程中更加保守,這也讓科研人員為其演化歷史所困擾。

「過去,也曾發現頭部特化的褶頰蟲類,但是僅限於在頭蓋邊緣加厚並伸出一根或數根長刺,而且這樣的例子也是屈指可數。」孫智新說道,這或許與寒武紀三葉蟲缺乏群落與生態環境分異有很大的關係。

作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中「跑在最前面」的物種,三葉蟲剛出現時,周圍並沒有那麼多競爭者,它們大多也聚集在淺海生活。但到了奧陶紀,競爭和掠食者逐漸增多,為了適應環境,三葉蟲進入深海「跑馬圈地」,因此有一些三葉蟲進化出不同的眼睛位置、更硬的外骨骼以及必要的生存技能,這些適應能力讓三葉蟲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海底世界顯得更加遊刃有餘。

「兔耳朵」或為迷惑天敵及捕食

2018年,孫智新與導師趙方臣研究員等一行來到山東濰坊,這裡有一處地層剖面,屬於華北地臺寒武紀中期饅頭組,是研究三葉蟲及其生態環境的優良地層,他們在此已發掘研究多年。

沒想到,這一次挖掘卻有意想不到的發現。「我們首先是發現了一些奇怪的三葉蟲幼蟲頭部,看起來像個『馬鞍』,而它們的周圍大多是傳統的三葉蟲,頭部是半圓形。」孫智新說道。

這些奇特三葉蟲數量並不多,而且化石顯得支離破碎。2019年5月,他們找到一枚完整的成蟲化石,直到這時,耳形範特西蟲才現出真容。

耳形範特西蟲的頭部狹長,其長度接近背殼總長度的一半;鞍前區向前延長,中部有一個凹口,使頭蓋前部形似一對「兔子耳朵」;由於特殊的頭蓋形態,活動頰特化成側邊緣平直的砍刀狀。

這些特徵及其特殊的眼脊和頭鞍特徵,使耳形範特西蟲不同於同時期的其他三葉蟲屬,成為寒武紀三葉蟲家族的又一新成員,也成為褶頰蟲家族中罕見的頭部特化類群。

孫智新表示,和同層的其他三葉蟲相比,大部分範特西蟲頭蓋化石的前部已破損折斷,這說明與正常三葉蟲的半圓形頭蓋相比,耳形範特西蟲「異型」的頭蓋可能更加脆弱。因此,耳形範特西蟲獨特的外形可能與捕食、迷惑天敵等其他因素有關。

「生命演化史已證明,許多高度特化的類群在環境變化面前抗逆性較弱,耳形範特西蟲的頭部長成這個樣子,或許是三葉蟲在演化中走出的『勇敢一步』,但也有可能是不太成功的一步。」孫智新說,他們總共發現了50枚耳形範特西蟲化石,與同地層其它三葉蟲相比,數量很少,而且該地層屬於快速沉積地層,說明耳形範特西蟲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在此之後,再也沒有其它三葉蟲長出這樣的「兔耳朵」來,特立獨行成為生命的絕唱。(記者 張 曄)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只因一對「兔耳朵」,這種三葉蟲踏入進化「死胡同」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它們與其它三葉蟲生活在一起,但是卻特立獨行;它們生活在海底,卻長著「一對長長的兔耳朵」;它們存在的時間很短暫,卻為三葉蟲演化史書寫了驚嘆的一筆…… 科技日報記者11月23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的碩士研究生孫智新、博士曾晗和研究員趙方臣
  • 5億年前的三葉蟲為何長著「一對兔耳朵」?
    它們與其它三葉蟲生活在一起,但是卻獨立特行;它們生活在海底,卻長著「一對長長的免耳朵」;它們存在的時間很短暫,卻為三葉蟲演化史書寫了驚嘆的一筆……記者11月23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的碩士研究生孫智新、博士曾晗和研究員趙方臣,在位於山東濰坊的華北地臺寒武紀中期饅頭組地層中
  • 它叫範特西,來自寒武紀,是長著「兔耳朵」的三葉蟲
    褶頰蟲類(ptychopariids)是寒武紀中期最繁盛的三葉蟲類群,也是眾所周知的「保守」類群,其大同小異的形態困擾了許多三葉蟲學者。相比較尾部,頭部在三葉蟲演化過程中更為保守,因此在寒武紀早中期的褶頰蟲類中,頭部特化的例子極為稀缺。而在這些屈指可數的例子中,褶頰蟲類頭部特化的展現方式也非常單調,主要以頭蓋的前邊緣加厚並伸出一根或數根長刺為特徵。
  • 古生物學家發現5億年前「兔耳朵蟲」 是遠古節肢動物三葉蟲的一種
    原標題:古生物學家發現5億年前「兔耳朵蟲」  記者30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最近在山東濰坊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奇特蟲子。這種遠古蟲子頭部輪廓形似一對兔耳朵,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  據介紹,此次發現的耳形範特西蟲是遠古節肢動物三葉蟲的一種。
  • 它們存在時間短暫 卻為三葉蟲演化史書寫了驚嘆的一筆
    它們與其它三葉蟲生活在一起,但是卻特立獨行;它們生活在海底,卻長著一對長長的兔耳朵;它們存在的時間很短暫,卻為三葉蟲演化史書寫了驚嘆... 它們與其它三葉蟲生活在一起,但是卻特立獨行;它們生活在海底,卻長著「一對長長的兔耳朵」;它們存在的時間很短暫,卻為三葉蟲演化史書寫了驚嘆的一筆……科技日報記者11月23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的碩士研究生孫智新、博士曾晗和研究員趙方臣,在位於山東濰坊的華北地臺寒武紀中期饅頭組地層中
  • 科學家發現一種遠古蟲子 頭部輪廓形似一對兔耳朵
    這種遠古蟲子頭部輪廓形似一對兔耳朵,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據介紹,此次發現的耳形範特西蟲是遠古節肢動物三葉蟲的一種。在5億年前的寒武紀,三葉蟲是當之無愧的「海洋霸主」。它們的身體表面長著堅固的甲殼,好像身穿盔甲的武士。從5.2億年前出現,到2.5億年前滅絕,三葉蟲在地球上生存了約2.7億年,可見生命力之頑強。新發現的耳形範特西蟲體長約4釐米,長相奇特。
  • 【新華網】古生物學家發現5億年前「兔耳朵蟲」---中國科學院
    【新華網】古生物學家發現5億年前「兔耳朵蟲」 2020-12-01 新華網 王珏玢 【字體:這種遠古蟲子頭部輪廓形似一對兔耳朵,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  據介紹,此次發現的耳形範特西蟲是遠古節肢動物三葉蟲的一種。在5億年前的寒武紀,三葉蟲是當之無愧的「海洋霸主」。它們的身體表面長著堅固的甲殼,好像身穿盔甲的武士。從5.2億年前出現,到2.5億年前滅絕,三葉蟲在地球上生存了約2.7億年,可見生命力之頑強。
  • 古生物學家發現5億年前「兔耳朵蟲」
    這種遠古蟲子頭部輪廓形似一對兔耳朵,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據介紹,此次發現的耳形範特西蟲是遠古節肢動物三葉蟲的一種。在5億年前的寒武紀,三葉蟲是當之無愧的「海洋霸主」。它們的身體表面長著堅固的甲殼,好像身穿盔甲的武士。
  • 古生物學家在山東濰坊發現5億年前「兔耳朵蟲」
    從5.2億年前出現,到2.5億年前滅絕,三葉蟲在地球上生存了約2.7億年   記者11月30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最近在山東濰坊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奇特蟲子。這種遠古蟲子頭部輪廓形似一對兔耳朵,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  據介紹,此次發現的耳形範特西蟲是遠古節肢動物三葉蟲的一種。
  • 中科院古生物學家在山東濰坊發現5億年前「兔耳朵蟲」
    這種遠古蟲子頭部輪廓形似一對兔耳朵,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耳形範特西蟲(Phantaspis auritus)復原圖(霍秀泉繪)據介紹,此次發現的耳形範特西蟲是遠古節肢動物三葉蟲的一種。在5億年前的寒武紀,三葉蟲是當之無愧的「海洋霸主」。它們的身體表面長著堅固的甲殼,好像身穿盔甲的武士。
  • 山東濰坊,5億年前的「兔耳朵蟲」被發現,將是三葉蟲的新品種?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在山東濰坊發現了一種長相怪異的「兔耳朵」蟲,它的外形輪廓很像一隻兔子,為了讓人們更好的記住他,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研究員趙方臣驚嘆,「這樣怪長相的蟲,我們還是第一次見到」。大多數人可能會認為這是一個長達幾米甚至幾十米的遠古型巨蟲,很遺憾,這個小傢伙僅僅只有4釐米,不過它奇特的外表迅速吸引了研究者的興趣。
  • 南京古生物所專家將5億年前三葉蟲命名為「範特西...
    記者26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的碩士研究生孫智新、博士曾晗和研究員趙方臣,在位於山東濰坊的華北地臺寒武紀中期饅頭組地層中,發現一類獨特的三葉蟲。由於該三葉蟲具有特殊的頭部輪廓,酷似一對兔耳朵,因此被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一語雙關,研究人員埋下的一個小彩蛋:既表明範特西蟲具有奇幻而超乎想像的外貌,同時也向音樂人周杰倫致敬。
  • 牛魔是牛耳朵,豬八戒是豬耳朵,公孫離是兔耳朵,那玄策是啥耳朵
    王者榮耀有100多個英雄,Timi設計師對每個英雄都進行了精緻的製作,一些小小細節都做得滴水不漏、甚至包括英雄的耳朵;王者榮耀每個英雄都有自己的特色,在這麼多英雄裡能露出耳朵的英雄也特別的少,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英雄都有誰吧。
  • 墨西哥兔
    是世界第二最細小的兔,僅次於侏兔。它們的耳朵很圓,腳短,毛短而厚。會發出很高音的聲音來警告其他兔子。[1]墨西哥兔(10)2生活習性編輯墨西哥兔一般棲息在海拔2800-4250米的針葉林及巖石地帶。以小群生活,成員約有2-5名,夜間活動,吃薩卡通草的葉子及赤楊的樹皮等。在雨季,它們會吃麥及穀類等農作物。[1]
  • 90後研究生用周杰倫專輯為5億年前三葉蟲命名
    受訪者供圖長著「一對兔耳朵」的三葉蟲三葉蟲是一種奇特的遠古動物,半圓形的頭部、紋理分明的肋葉,讓它們看起來就像戴著頭盔、穿著鎧甲的武士。它們是寒武紀的霸主,有科學家把寒武紀被稱為「三葉蟲的時代」。2018年,孫智新與導師趙方臣研究員等在位於山東濰坊的華北地臺寒武紀中期饅頭組地層中,發現一類獨特的三葉蟲。這種三葉蟲具有特殊的頭部輪廓,酷似一對兔子耳朵。它頭部長度接近背殼總長度的一半;鞍前區向前延長,中部有一個凹口;由於特殊的頭蓋形態,活動頰特化成側邊緣平直的砍刀狀。
  • 今日科技話題:三葉蟲、嫦娥五號第一次軌道修正、反鐵電體、DNA...
    1  只因一對「兔耳朵  11月23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的碩士研究生孫智新、博士曾晗和研究員趙方臣,在位於山東濰坊的華北地臺寒武紀中期饅頭組地層中,發現一類獨特的三葉蟲。
  • 魔道:汪嘰化身小兔兔,不能隨便摸耳朵,羨羨摸耳朵就被兔嘰咬了
    導讀:看過《魔道祖師》的朋友,都知道這部作品中的主人公都喜歡小兔子,而且經常有關於小兔子的造型,今天汪嘰就化身成為了小兔子,一起來看看這隻兇兇的小兔兔吧! 01汪嘰化身小兔兔 小白兔是《魔道祖師》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