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體會彈力的產生條件,掌握彈簧彈力的特點。
【知識點睛】
1. 彈性和塑性
受力時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性質叫做彈性;形變後不能自動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性質叫做塑性。
2. 彈力是指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於要恢復原狀,對接觸它的物體產生的力。
壓力、支持力、拉力都屬於彈力。
3.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彈力跟彈簧的形變量成正比。
【經典例題】
例1 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初二下冊力學知識精講》-02彈力-彈力
關於彈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一定存在彈力作用
B. 只有受彈簧作用的物體才受到彈力作用
C. 只有相互接觸並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間才存在彈力作用
D. 彈簧的彈力總是跟彈簧的長度成正比
例2 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初二下冊力學知識精講》-02彈力-彈力
如圖所示,一根彈簧,一端固定在豎直牆上,在彈性限度內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彈簧另一端,下列有關「彈簧形變產生的力」描述正確的是( )
A. 手對彈簧的拉力
B. 彈簧對手的拉力
C. 牆對彈簧的拉力
D. 以上說法都正確
【免費視頻】
1.本題視頻解析見騰訊課堂免費課程《初二物理下冊力學經典400題》-2-彈簧彈力的特點(3)
在探究彈簧長度與力的關係時,選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彈簧,將甲、乙彈簧左端固定在牆上,用大小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為F的力壓乙的右端,在丙彈簧左右兩端施加大小為F的拉力,在丁彈簧左右兩端施加大小為F的壓力,四根彈簧都水平靜止,如圖所示,此時四根彈簧的長度分別是L甲、L乙、L丙、L丁,則( )
A.L甲=L乙=L丙=L丁
B.L乙=L丁<L甲=L丙
C.L甲=L乙<L丙=L丁
D.L丁<L乙<L甲<L丙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隨堂練習】
1. 判斷以下結論是否正確
(1)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不一定產生彈力( )
(2)物體只要發生形變,一定產生彈力( )
(3)物體產生彈力,一定發生形變( )
(4)彈力僅僅是指彈簧形變時對其他物體的作用( )
(5)彈簧越長,彈簧所受拉力越大( )
(6)彈力是指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於要恢復原狀,對接觸它的物體產生的力( )
(7)壓力、支持力、拉力都屬於彈力( )
2. 幾位同學使用彈簧拉力器鍛鍊身體,每位同學都可以將彈簧拉力器拉開至兩臂伸直,兩臂伸直時對彈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
A.幾個同學都一樣大
B.手臂長的同學
C.體重大的同學
D.力氣大的同學
答案:
經典例題
例1:C; 例2:B.
隨堂練習
1. √;×;√;×;×;√;√. 2.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