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預測:2100年人類長這樣?看科技如何改變人體形態

2020-10-12 su蘇蘇餵

利用先進的技術對未來進行展望,是一件讓人激動不已,心潮澎湃的事情。然而,一家國外公司通過科學預測,建立了2100年人類的3D模型,醜陋的外表讓人瞠目結舌之際,難以置信。 當然,每一個醜陋的背後都有科學依據。

這個名為「Mindy」的未來人物模型,長有一張嚴重駝背的身軀。製作者表明,嚴重駝背是由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以及伸著脖子觀看手機的不良習慣導致的。健康專家卡萊布-貝克也予以贊同:「長時間地使用電腦和手機,致使頸部肌肉不得不分配額外的肌肉支撐頭部。脊柱也會因為疲勞而長期處於彎曲的狀態。」

頭骨增厚,製作者解釋道:「頭骨增厚,完全是出於抵抗手機輻射的想法出發設置的。而這意味著大腦也會出現容量降低的情況。因為科學研究表明,久坐不動會造成腦容量萎縮。」

彎曲的手肘,是新人類典型的特色。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就能獲悉,這樣的結果是長期抓拿手機造成的。尼科拉-喬德傑維奇表示:「目前,不少人因為長期使用手機導致肘管綜合症,肘部長期彎曲,小拇指,無名指刺痛。如果長此以往,這種手部形態將成為常態。」

至於眼睛,未來人將擁有第二套眼瞼,用於過濾科技設備發出的過量光線。託萊多大學的卡森-拉特納亞克表示:「人類很可能會形成更大的內眼瞼,防止暴露在過度光線下,或者眼睛晶體發生進化阻擋藍光。」

毫無疑問,未來人「Mindy」的整體造型異常醜陋,這家預測公司的營運長傑森-奧勃良也予以肯定:「的確,科技帶給我們諸多便利,但只有適度使用,沒有淪入它的奴隸,最終才能向更好的形態發展。過度接觸,只可能損害我們的健康。」

相關焦點

  • 未來人類長啥樣?科學家曝光2100年人類長相!駝背粗脖兩層眼皮
    中國小康網訊 猿猴多年來的演進變化成為人類,現代人回頭看以前人類的圖片資料,會覺得很不可思議,感慨時間和環境給人類帶來的巨變,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未來的人類,看現在的我們,會不會也有同樣的反應呢?你能想像80年後,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嗎?
  • 科學家預測2100年人類長相 臉上多了這個(圖)
    原標題:科學家預測2100年人類長相 臉上多了這個(圖)科學家模擬出來的公元2100年的人類長相。(圖源:鏡報)海外網7月3日電 日前有科學家公開預測公元2100年人類的長相,引發討論。「Mindy」未來人示意圖(圖源:鏡報)據英國《鏡報》報導,一公司與科學家合作,創造了一個名為「Mindy」的未來人類模型,圖片中可以看到,人類未來因為長期坐在辦公室用電腦、玩手機等原因導致駝背、頸部肌肉也變得粗壯,為的就是支持看電腦和手機的頭部姿勢。未來人類還長出第二層眼瞼。
  • 2100年的人類什麼樣?彎腰駝背,手肘彎曲 | What people will look like in 2100?
    From carpal tunnel syndrome and eye strain to the condition known as "tech neck",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echnology
  • IBM 2019年科技預測:五年改變人類生活五項技術
    北京時間6月6日消息, IBM連貫性發布五項被認為會在接下來五年中改變人類生活的科技(「5 in 5」), 從2006年開始已經推出的55項預測中,很多已經變成了現實
  • 科學家預測2100年地球將迎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科學家警告稱,最早到2100年,地球將迎來又一次物種大滅絕。這種擔心的出現是基於這樣一推測,到本世紀末,會有大量的碳被排放到海洋之中,超過地球的承受極限,從而導致第六次物種大滅絕。這意味著2100年,世界可能會進入「未知領域」。
  • MIT教授:2100年人類或迎來末日,滅絕從海洋開始
    編者按:麻省理工學院地球物理學教授丹尼爾·羅斯曼(Daniel Rothman)對過去 5.4 億年的碳循環變化進行了分析,確定了其中的「災難闕值」,並將研究成果發表在了《Science Advances》雜誌。2100年,海洋碳含量將接近或超過「災難闕值」,從而引發一些無法預測的變化。
  • 未來的人類長什麼樣?是新興的超人類,還是長相奇特的ET模樣?
    在過去的200萬年間,從原始人類到現代人類,人類的大腦一直在增大,也變得更加聰明了,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在最近的1萬年裡,大腦反而有變小的趨勢;,其實就是通過科技來改變人體的自身條件,克服人體隨著時間推移產生的多種不利因素,例如疾病、衰老、殘疾和死亡等等消極問題。
  • 2100年的德國氣候預測
    全球氣候保護組織IPCC在研究報告中寫道,可以肯定氣候會越來越暖和,從1880年以來氣溫已經升高了1°C。造成地球變暖的原因95%確定為人類自己。德國氣象部門預測,從1881-2016年德國全年平均氣溫上升了1.4°C,到2100年氣溫還將繼續上升,相比前工業革命時期(1850-1900年)上升2.5-5°C。
  • 人類警鐘再次被敲響!加拿大科研團隊預測:北極熊或在2100年滅絕
    加拿大科研團隊預測:北極熊或在2100年滅絕眾所周知,動物的生存依賴生態環境,如果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話,那麼該環境下動物種群的生存狀況往往也不會樂觀。作為北極地區典型的物種之一,北極熊的存亡與北極的冰川情況息息相關。而在全球變暖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北極地區的冰川加速融化,北極熊最終會滅絕嗎?
  • 人類還在進化的鐵證,手臂上的一條血管,告訴我們人體還在改變
    就這樣,地球上最強大的生物出現了,這就是人類。如果是這樣的篩選過程,進化速度應該會非常慢,而不至於像現在我們看到的這樣,僅僅在100年的時間裡就提升了這麼多。其次,研究人員認為,體內多一根血管,會讓一個人有更大的風險患上腕管症候群。
  • 科學好故事|等到2100年,地球將變得有多熱?
    雖然很多國家都在為改善現狀作出努力,也有觀點認為,這只不過是在延緩地球的病症,地球的體溫是會發生周期性改變的,而我們恰好處在了溫度的上升曲線上。不論人類是否願意,時間的車輪依舊滾滾向前。或許等全世界的領導人為慶祝2050年的到來而齊聚一堂時,他們會回憶起30年前的那場冠狀病毒疫情。在對抗全球變暖的徵途中,這場疫情成為了重要的轉折點。
  • 《柳葉刀》最新預測!2100年,全球人口88億,印度11億!中、美呢?
    周三(15日),全球知名的醫學學術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 雜誌刊登的一篇文章中稱,據一批國際學者對世界人口增長預測顯示,未來全球人口將發生巨變。具體來看,到2064年,全球人口將達到高峰,而到2100年之前,這一數字可能會降至88億,這比聯合國的預測整整少了20億人。
  • 全球海平面上升,可能是預測的兩倍,東京2100年或沉入海底
    根據PNAS(《美國科學院院報紙》, 國際四大名刊之一,與《自然》、《科學》、《細胞》齊名)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由於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蓋融化快於預期,如果人類溫室氣體排放量繼續增長,到2100年海平面上升將達到2m。
  • 未來人類是什麼樣子的?科學家預測5種生命形態,你怎麼看?
    科學家曾經推測,太陽只有50億年的壽命了,人類也將只能存在5億年的時間,如果人類還有5億年的時間生存,那麼未來的人類是什麼樣子的呢?在漫長的自然演變中,人類的形態其實一直在發生改變。通過科學家出土的古人類化石來看,現代人類與古代人類在體型樣貌上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古代的人類體型較小,骨盆較大,腦袋比較細長。
  • 未來人類長什麼樣?科學家模擬2100年人類長相,臉上多了這個
    審核:小文 人類是地球上唯一一種在進化過程中擁有了智慧,並且能夠進行獨立思考的生物。在漫長的進化歷程中,人類逐漸與其他的動物變得不一樣,慢慢地開始利用雙腿走路,用雙手進行勞作。而且人類的身體也變得直立。
  • 谷歌首席科學家稱,2045年人類將實現永生,納米機器人將接管人體
    庫茲韋爾之所以作出這樣的預言,是基於這樣的判斷:人體即將可以植入納米機器人,納米機器人開始接管人類的免疫系統,把病原體,腫瘤等一系列的病變錯誤進行修復。人體開始啟動程序化,植入納米程序晶片後開始由機器人編程,實現一系列的組織器官的修復,比如癌症還有心血管疾病的修復。
  • 未來學家預測人類2019年~2099年改變,「新人類」看我們像我們看金魚
    人類將能戰勝那些會害進步國家中95%喪命的疾病,老化的速度也將大幅下降,甚至能夠反轉。2. 2020年2020年開始,「人體2.0」將開始問世,主要運用納米科技。不同的廣告,將透過音訊個別傳輸給每個人。4. 2025年
  • 2100年第一批人類將開始走向滅絕
    如果氣候以目前的趨勢持續下去,到2100年,地球的三分之一土地將成為沙漠,而非洲肯亞境內的遊牧部落可能成為第一批滅絕的人類。 英國氣象辦公室通過計算機模擬試驗,預測出未來100年的氣候變化。他們發現,如果氣候以目前的趨勢持續下去,到2100年,地球的三分之一土地將成為沙漠,而非洲肯亞境內的遊牧部落可能成為第一批滅絕的人類。
  • 《監視資本主義:智能陷阱》:科技科學如何滲透並掌控人類生活
    換言之,我們得檢視科技科學如何滲透人類真實生活當中,以及它的真相與真實性的存在。此外,在所謂的監控資本主義時代(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之下,我們所要面臨的生存威脅挑戰為何?
  • 北極熊或與2100年前滅絕?專家預警,地球或發生不可逆轉改變!
    專家預測2100年北極熊將滅絕一段時間以來,北極地區氣候環境也是有些不太平,紅色的藻類植物覆蓋在冰川之上,這就意味著北極的氣溫持續升高,藻類植物擁有了天然的生存環境,在這樣的情勢下,一些新生的動物便會出現在北極生態圈,北極圈的生態平衡被打破,它們對於改變的環境無法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