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教授:2100年人類或迎來末日,滅絕從海洋開始

2021-01-15 36氪

編者按:麻省理工學院地球物理學教授丹尼爾·羅斯曼(Daniel Rothman)對過去 5.4 億年的碳循環變化進行了分析,確定了其中的「災難闕值」,並將研究成果發表在了《Science Advances》雜誌。2100年,海洋碳含量將接近或超過「災難闕值」,從而引發一些無法預測的變化。原文發表自 MIT News ,作者為 Jennifer Chu。

有科學家稱,到 2100 年,將會發生大規模人類滅絕。這種擔心的出現是基於這樣一推測,到本世紀末,會有大量的碳被排放到海洋之中,超過地球的承受極限,從而導致人類的滅絕。

在過去漫長的 5.4 億年裡,我們所在的地球已經經歷了五次這樣的災難,其中包括恐龍滅絕。最糟糕的一次發生是 2.52 億年前,也是被稱為「大滅絕」的災難事件。這場災難的元兇是海水酸化,最終造成95% 以上的海洋生物死亡。

麻省理工學院地球、大氣與行星科學系地球物理學教授丹尼爾·羅斯曼(Daniel Rothman)表示,我們現在也正看到了同樣令人不安的一幕,而這次是由於人類因素所導致的全球變暖。羅斯曼教授對過去 5.4 億年的碳循環變化進行了分析,其中包括五次滅絕事件。他據此確定了碳循環中的「災難闕值」,如果超過了這一闕值,就會導致地球環境不穩定,最終導致大規模的滅絕事件。

羅斯曼教授近日在《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出如果以下兩個闕值,超過其中一個就會發生大規模種族滅絕事件:對於較長時間尺度範圍上發生的碳循環變化,如果這些變化的發生速度超過了全球生態系統的適應速度,那就會發生滅絕事件;對於較短時間尺度範圍內的碳循環變化,這種變化的發生速度無關緊要。重要的是變化的大小會決定滅絕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羅斯曼教授表示,鑑於現在二氧化碳排放量在較短時間內出現上升,所以是否會出現第六次滅絕主要取決於人類向海洋排放的碳是否超過闕值。他在一個基本的物理原理基礎上,提出了一個簡單的數學公式,計算得出這一闕值約為 3100 億噸,而這一數值大約相當於 2100 年前人類活動將會排放到海洋中的碳量,這也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所預測的最好的情形。最差的情形是到 2100 年,海洋中的碳量將達到 5000 億噸,遠遠超過了災難闕值。

那這是否意味著本世紀與下一個世紀之交的時刻就會發生大規模滅絕事件呢?羅斯曼教授表示,這樣的生態災難需要一些時間(大約是 1 萬年)才能發生。但是他表示,到 2100 年,世界可能會陷入未知的形態之中。他說道:「並不是說馬上就會發生災難,而是說, 如果不加以控制,碳循環將進入一個不再穩定的狀態,由此引發的變化也無法預測。按照過去的數據來看,這種行為與大規模滅絕息息相關。」

19 世紀以來,地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一直保持穩步上升趨勢,但是要準確破譯這一行為是否會導致大規模種族滅絕的發生仍然是一個挑戰。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已經排放了 15,400 億噸二氧化碳,燃燒的煤能堆砌起一個 72 英尺寬、24 萬英裡長的廣場,這長度也是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其中一半的二氧化碳保持在大氣中,另外一半中的大部分已經溶解在海洋之中,導致海洋酸化。

羅斯曼說道:「我們應該想辦法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這也是研究過去的意義所在,通過對過往事實的研究和分析,警醒現在。」

參考連結:http://news.mit.edu/2017/mathematics-predicts-sixth-mass-extinction-0920

http://nypost.com/2017/09/20/an-apocalyptic-mass-extinction-will-begin-in-2100-scientists-say/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

相關焦點

  • 2100年,地球迎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在近5.5億年歷史中,地球已經歷過5次物種大滅絕事件,每次都會造成整科、整目甚至整綱生物短時間內從地球上集群性消失。而現在,由於人類活動導致的植物生存環境破壞、自然資源過度開發以及汙染和氣候變化,物種正以比過去快千倍的速度滅絕,專家們預言稱,人類正在迎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 科學家預測2100年地球將迎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科學家警告稱,最早到2100年,地球將迎來又一次物種大滅絕。這種擔心的出現是基於這樣一推測,到本世紀末,會有大量的碳被排放到海洋之中,超過地球的承受極限,從而導致第六次物種大滅絕。這意味著2100年,世界可能會進入「未知領域」。
  • 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若不重視人類將滅絕
    有報導稱,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據BBC報導,《自然》雜誌(Nature)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研究指出,北極熊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覓食,而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尋找食物、哺育幼崽,這或將導致北極熊的數量大幅下降。
  • 2100年第一批人類將開始走向滅絕
    如果氣候以目前的趨勢持續下去,到2100年,地球的三分之一土地將成為沙漠,而非洲肯亞境內的遊牧部落可能成為第一批滅絕的人類。 英國氣象辦公室通過計算機模擬試驗,預測出未來100年的氣候變化。他們發現,如果氣候以目前的趨勢持續下去,到2100年,地球的三分之一土地將成為沙漠,而非洲肯亞境內的遊牧部落可能成為第一批滅絕的人類。
  • 不到100年!北極熊或在2100年滅絕,怎麼拯救?難點何在?
    據BBC報導,《自然》雜誌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而若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保持現狀,到2100年幾乎所有北極熊都將滅絕。
  • 最新研究顯示到2100年,氣候變化將導致北極熊滅絕
    2020年7月20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預測,如果不採取更多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北極熊將在本世紀末滅絕。科學家警告說,北極海冰融化可能導致許多北極熊最早在2040年出現飢餓和繁殖失敗。該研究預測,在人類的有生之年,北極熊這種處在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可能會全部滅絕。
  • 26億年前,地球迎來第一次生物大滅絕,99%的生命因環境變化消失
    因為2020年的開年相對來說過於「魔幻」,於是,很多朋友都在擔心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即將要出現,以及人類就要迎來了「世界末日」等問題。當然,這種擔心是多慮的,因為除非是小行星撞地球、黃石火山爆發等災難突然出現,人類才會迎來「世界末日」。
  • 世界末日不再遙遠?4大災難若出現,地球或迎來第6次生物大滅絕
    4大災難若出現,地球或迎來第6次生物大滅絕對於現在有著安逸生活的人類來說,可能對於世界末日這種話題充滿著不屑和質疑,平時我們也會在電視新聞中看到,地球上發生的小規模的災難,例如龍捲風、洪水、火山爆發、?
  • 世界末日不再遙遠?4大災難若出現,地球或迎來第6次生物大滅絕
    對於現在有著安逸生活的人類來說,可能對於世界末日這種話題充滿著不屑和質疑,平時我們也會在電視新聞中看到,地球上發生的小規模的災難,例如龍捲風、洪水、火山爆發、 地震、海嘯等,這些都是大自然不可抗力導致的,雖然對於世界末日有著質疑的態度,但誰也不敢否認其發生的可能性,提起世界末日這四個沉重的大字,大多數人對其感受都是深不見底的恐懼和絕望。
  • 到2100年人類會滅絕?牛津大學:滅絕可能性高達19%。令人擔憂
    據英國《每日星報》9月22日報導,牛津大學未來人類研究所(Future of Humanity Institute)計算,在本世紀末(2100年前)之前,人類滅絕(或「生存風險」)的總體概率高達19%,令人擔憂。
  • 北極熊活不了多久,人類在摧毀它的一切,研究員稱只能活到2100年
    年,部分北極熊種群或許會從地球上滅絕,這項研究報告也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英國《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北極熊陷入生存危機的呢?不過,雖然體型龐大,它們卻身手矯健,在陸地上,北極熊的奔跑速度可以達到40公裡/小時,而到了海洋之中,北極熊的速度則為10公裡/小時。1774年,航海家們在北極發現了北極熊的存在,從那時起,北極熊就和人類之間,展開了一場長期的「拉鋸戰」。人類的打獵、捕殺等行動,對於北極熊都產生了很大的威脅,而且出於利益,北極熊也被人們販賣到世界各地的海洋館之中,用來攬客。
  • 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人類再不重視環境保護就要晚了!
    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人類再不重視環境保護就要晚了!時間:2020-07-21 14:42   來源:上海熱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人類再不重視環境保護就要晚了!
  • 最新研究顯示: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據BBC報導,《自然》雜誌(Nature)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最早到2040年,許多北極熊可能會面臨繁衍問題,致使一些地區的北極熊開始滅絕。而若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保持現狀,到2100年幾乎所有北極熊都將滅絕。參加此項研究的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生物學家皮特·莫爾納稱,「北極熊本就生活在地球的最頂端(最北邊);如果海冰消失,它們將無處可去」。
  • 身陷多重困境,北極熊或將於2100年滅絕_中國海洋外宣第一官網 海洋...
    洞穴中的北極熊2020年7月20日,《自然》雜誌發布的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Jan Hendriks最新發表的研究文獻《模擬北極熊亞種群增長率的變化由於遺留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時間和空間趨勢》發現,從1990年開始,在北極地區,大多數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和汞的大氣濃度依然很高,目前這一濃度又開始上升。獵物體內的多氯聯苯濃度(當量毒性(TEQ))對北極熊亞種群構成了最大的威脅。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阻止全球變暖拯救北極熊
    一個國際組織預測,這種大型肉食動物會因此數量銳減,有的種群到2100年甚至可能滅絕。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法新社報導,「北極熊國際」研究人員以北極浮冰融化速度和北極熊可空腹存活時間為基礎推測,得出上述結論。研究報告發表於20日出版的英國《自然·氣候變化》雜誌。
  • 已顯示出物種大滅絕特徵,或迎來第6次生物大滅絕
    最近這些年,由於氣候變化導致海洋溫度上升,使得寄生在珊瑚上的藻類大面積死亡,使得珊瑚出現大面積白化。在地球46億年的歷史之中,地球上不斷有生物因無法適應環境而滅絕,這種滅絕在生物史上屬於比較正常的情況。
  • 地球迎來世界末日之前 太陽風暴將摧毀地球?
    &nbsp&nbsp&nbsp&nbsp9月6日消息,地球迎來世界末日之前,太陽風暴將摧毀地球?在二戰之後就有很多關於世界末日的傳言但都沒有證實,據了解,我們一直都在擔心人類將會被世界末日毀滅,科學家稱在未來,地球會被太陽風暴毀滅,人類會在世界末日之前被毀。
  • 北極熊或在2100年滅絕?全球變暖致海冰破裂消亡 難以覓食餵養幼仔...
    據BBC的7月20日報導,專家警告:若不採取更多措施,北極熊將在2100年前滅絕。全球變暖導致大量海冰破裂消亡,北極熊難以覓食和餵養幼仔。科學家Amstrup說,全人類要團結起來應對氣候問題,拯救北極熊也是拯救人類自己。
  • 二氧化碳排放過高,地球 2100 年或進入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據Space北京時間10月3日報導,一項新研究顯示,到2100年人類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將足以引發地球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研究顯示,過去一個季度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長,可能使世界接近「災難的門檻」,環境不穩定和物種大滅絕將不可避免。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動物保護難點何在?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動物保護難點何在?年滅絕。最早到2040年,許多北極熊可能會面臨繁衍問題,致使一些地區的北極熊開始滅絕。而若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保持現狀,到2100年幾乎所有北極熊都將滅絕。參加此項研究的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生物學家皮特·莫爾納稱,「北極熊本就生活在地球的最頂端(最北邊);如果海冰消失,它們將無處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