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年的德國氣候預測

2021-02-15 德國熱線

2018年異常乾旱的夏季引起很多人的對氣候變化的討論。很多學者還收集了今年7月各種氣象異常乃至極端的數據進行研究分析。未來幾年會發生哪些變化?德國本地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下會出現哪些情況呢?

全球氣候保護組織IPCC在研究報告中寫道,可以肯定氣候會越來越暖和,從1880年以來氣溫已經升高了1°C。造成地球變暖的原因95%確定為人類自己。德國氣象部門預測,從1881-2016年德國全年平均氣溫上升了1.4°C,到2100年氣溫還將繼續上升,相比前工業革命時期(1850-1900年)上升2.5-5°C。
 

氣溫上升2.5-5°C是個什麼概念?

Helmholtz-Zentrum Geesthacht解釋,到2100年德國南部會出現更多高溫熱浪。熱浪(持續三天的高溫天氣)頻率為每年5-10次。然而北部氣候不會發生太多變化。當然乾旱在未來將會更加嚴重,持續時間更長。如果不能將氣溫升高限制在2°C之內,未來出現的乾旱氣候可能會更加極端。

到本世紀末,降雨將會增加。2100年最悲觀的天氣預測會出現更多惡劣天氣,尤其是可能出現造成洪水災害的異常大雨。強雷雨天將會減少,但是一旦出現強度會超過現在,冰雹天氣出現的次數也會增多。

格林蘭島和北冰洋上的冰雪融化,海水受高溫影響膨脹造成德國的北海和東海海平面升高。在過去的100年中北海海平面上升20cm,東海上升了15cm。

到2100年海平面上升速度會提高,北海和東海岸的水平面會繼續上升30-80cm。北海居住人口稀疏,而且有穩定的堤壩。然而東海的海平面上升可能改變海岸線。風暴潮發生頻率會更高,高度可能達到1米。

風暴潮或稱暴潮(英語:storm surge)是由熱帶氣旋、溫帶氣旋、冷鋒的強風作用和氣壓驟變等強烈的天氣系統引起的海面異常上升現象,又稱「風暴增水」、「風暴海嘯」、「氣象海嘯」或「風潮」。風暴潮會使受到影響的海區的潮位大大地超過正常。如果風暴潮恰好與影響海區漲潮相重疊,就會使水位暴漲,海水湧進內陸,造成巨大破壞。

阿爾卑斯山區的冰川受到進一步變暖的嚴重威脅。到2100年冰川可能完全消失,冰川的融化已經影響了山區河流,春季的水量增大,會增加土地侵蝕。

德國高山上還殘存有永久凍土,目前山體上的碎石坡和冰磧繩因為凍土固定相對穩定。當永久凍土在氣溫升高發生融化時,會更頻繁地發生山體滑坡,造成危及山區鐵路等基礎設施的災害。

對於德國的森林來說,長期乾旱對大面積覆蓋的森林來說非常難解。氣溫升高,只要樹木供水充分是沒有問題的。樹木自身都有應對短期乾旱的生長機制。但如果幹旱持續太久或連續幾年發生,樹木就會停止萌芽,不再結出果實。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意味著德國的森林面積會有所減少。德國森林產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總排量的1/5,因為森林面積減少造成的Co2的減排微不足道。。
由於木材作為可再生資源很受歡迎,需求將會增加。而德國本身木材行業就存在供應缺口,如果森林蓄積同時減少,未來可能需要進口更多的木材。

德國熱線理財保險, 房屋, 工作, 美食, 汽車, 打折微信群

請聯繫微信號:www-dolc-biz,註明微信群名稱

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環保與能源」版

相關焦點

  • 2100年全球氣候預測:熱熱熱!地球變地獄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今天公布了2015-2100年全球氣溫、降水變化的預測情況,結果觸目驚心,尤其是這張氣溫圖:雖然沒有溫度標尺,但是很明顯可以看出,地球仿佛已經變成了一個大熔爐,或者更像是個地獄。
  • 美國宇航局:2100年全球氣候變化預測圖
    美國宇航局這一新的數據集結合了來自全球各地的實測數據以及利用氣候模型開展模擬得到的預測數據這些氣候模擬使用了當前能夠獲得的最佳氣候系統物理模型,對兩類不同的溫室氣體排放模式下全球氣候未來走向進行了測算。這裡展示的是一份全球氣溫圖2015年6月11日據美國宇航局(NASA)網站報導,該機構近日發布了直到2100年全球氣溫與降水的變化預測情況。這是全球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上升趨勢做出的測算結果。
  • 最新研究顯示到2100年,氣候變化將導致北極熊滅絕
    2020年7月20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預測,如果不採取更多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北極熊將在本世紀末滅絕。科學家警告說,北極海冰融化可能導致許多北極熊最早在2040年出現飢餓和繁殖失敗。該研究預測,在人類的有生之年,北極熊這種處在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可能會全部滅絕。
  • 專家預測:2100年,全球海平面或將上升40釐米
    外媒援引研究人員的話稱,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蓋正按照聯合國預測的海平面上升的最壞情況發展,這凸顯了當前氣候變化模型的缺陷。這兩處冰蓋完全消融後的融水量,足以使海平面上升65米。據法新社巴黎8月31日報導,從2007年至2017年,由於冰川消融崩塌所造成的冰蓋大規模減少幾乎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作出的最極端的預測結果完全一致。該委員會預測,到2100年,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蓋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40釐米。他們在《自然·氣候變化》月刊上發表了其預測結果。
  • 2100年的世界人口可能比聯合國的預測低20億
    巴黎(法新社)-周三發表的一項重大研究預測,到2100年,地球將有88億人的家園,比聯合國目前的預測少20億人。該研究預計,新的全球力量結盟將由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形成。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柳葉刀》雜誌上報導說,到本世紀末,除非有大量移民湧入,否則195個國家中的183個國家將降至維持人口水平所需的替代門檻以下。
  • 科學家預測2100年地球將迎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科學家警告稱,最早到2100年,地球將迎來又一次物種大滅絕。這種擔心的出現是基於這樣一推測,到本世紀末,會有大量的碳被排放到海洋之中,超過地球的承受極限,從而導致第六次物種大滅絕。這意味著2100年,世界可能會進入「未知領域」。
  • 2100年中國人口是增是減?聯合國預測後,給出一組數據令國人擔憂
    如今世界上最強大的五個國家就是中美俄,其次則是印度、德國、法國、英國以及日本等一些國家。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如今已經達到了14億,這也就意味著我國是有著充足的勞動力的,這也是為何各國願意來到中國投資和發展的原因,一方面就是勞動力,另一方面則是市場廣闊。很多人可能認為我國人口如此充足,肯定不會像其他國家一樣擔心人口的問題,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 2100年氣候變化能殺死大量北極熊—新聞—科學網
    氣候變化可能意味著許多北極熊的滅絕圖片來源:All Canada Photos / Alamy 隨著海冰的消失,不受控制的氣候變化將在本世紀末之前「毀滅」世界上所有的北極熊。 北極熊依靠海冰捕獵海豹,這意味著隨著北極變暖,最後的26000頭北極熊正被推向禁食的生理極限。然而,由於缺乏種群統計數據,科學家很難給出每個北極熊種群在未來還能維持多久的準確時間線。
  • 2100年珊瑚消失
    在近日於美國聖地牙哥舉行的2020年海洋科學會議上,一項新的研究報告顯示,到2100年,不斷上升的海水表面溫度和酸性水域可能讓現存的珊瑚礁棲息地全部消失,這意味著這些地區的修復項目可能面臨嚴重挑戰。由於氣候變化和汙染,科學家預測,未來20年內,70%到90%的珊瑚礁或消失殆盡。一些組織試圖通過將實驗室裡生長的活珊瑚移植到瀕臨死亡的珊瑚礁上,來遏制珊瑚數量的下降。他們提出,新珊瑚將促進珊瑚礁的恢復,使其重回健康狀態。但新研究發現,到2100年,合適的珊瑚棲息地將所剩無幾。
  • 全球海平面上升,可能是預測的兩倍,東京2100年或沉入海底
    根據PNAS(《美國科學院院報紙》, 國際四大名刊之一,與《自然》、《科學》、《細胞》齊名)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由於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蓋融化快於預期,如果人類溫室氣體排放量繼續增長,到2100年海平面上升將達到2m。
  • 2100年,地球可能升溫4℃
    原標題:2100年,地球可能升溫4℃   全球變暖已不是科學新命題,但一個新的氣候模型發現,地球升溫將超過預期。研究人員稱,除非溫室氣體的排放減少,地球到2100年將至少升溫4℃,是世界各國政府警戒線的兩倍。
  • 因氣候變暖太快 大山雀可能在2100年滅絕
    因氣候變暖太快,大山雀可能在2100年滅絕   由於氣候變化對主要食物來源的影響,英國最常見的花園鳥類之一可能在2100年完全滅絕。   挪威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大山雀的種群模型來模擬更暖和的天氣的影響。
  • 因氣候變暖太快,大山雀可能在2100年滅絕
    因氣候變暖太快,大山雀可能在2100年滅絕  Winnie Lee • 2020-11-09 11:10:27 來源:前瞻網
  • 國際最新研究:到2100年海岸洪水或威脅20%全球GDP
    中新網北京7月31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項氣候變化研究的論文指出,到2100年,受海岸洪水事件威脅的資產價值或達全球GDP的20%。資料圖:當地時間2020年7月17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沿海地區遭極端巨浪侵蝕,海岸線步步緊逼居民區,居民住宅岌岌可危。
  • 【研究人員預測2100年世界人口88億:2100年多國人口或將減半】近日...
    【研究人員預測2100年世界人口88億:2100年多國人口或將減半】近日,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柳葉刀》雜誌上刊文稱,由於出生率下降,全球人口預計在2064年前後達到97億峰值後逐漸萎縮,到本世紀末將減少至88億人。到2100年,日本、韓國、泰國、西班牙和葡萄牙等23個國家的人口將減半。
  • 加拿大科研團隊預測:北極熊或在2100年滅絕
    加拿大科研團隊預測:北極熊或在2100年滅絕眾所周知,動物的生存依賴生態環境,如果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話,那麼該環境下動物種群的生存狀況往往也不會樂觀。作為北極地區典型的物種之一,北極熊的存亡與北極的冰川情況息息相關。而在全球變暖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北極地區的冰川加速融化,北極熊最終會滅絕嗎?
  • 2100年全球人口預測出爐 中國跌至第三 但將成本世紀第一強國
    聯合國預測廿一世紀全球人口將持續增長,但美國華盛頓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全球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97億的巔峰,之後因婦女生育率下滑而開始減少。到2100年時,全球人口估計約88億,屆時中國內地人口將只有7.3億,各國國力排名將因人口消長而重新洗牌。目前全球人口為77.95億。
  • 專家預測2100年世界將遭受人口重大變化
    以往人口預測模型的局限性自1950年代以來,世界人口預測的任務主要是由聯合國秘書處經濟社會事務部人口部門(UNPD)負責,每份報告將體現各個國家的未來五年人口變化趨勢。根據UNPD的最新預測結果,2100年全球人口將到達100.88億,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人口將達到37.8億。
  • 2100年海平面或抬高3.6米,NOAA保守預測,6座美國城市可能淹沒
    趣味探索訊 到了2100年,人類世界會變成個什麼樣子呢?我相信很多人都非常期待,地球是否看起來更綠,人類居住環境是否更優美,空氣品質是否變得更清新,畢竟那時的人類科技上升到一個新水平,不過氣候專家在擔憂:或許到了本世紀末,地球環境反而變得更糟糕,因為氣候變暖正影響著南北極融化。
  • 聯合國預測2100年人口:世界人口將突破110億,中國數字令人擔憂
    根據聯合國頒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數據可知,預計到210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110億人,真正達到了「人口爆炸」,那麼到2100年,中國又會有多少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