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2100年全球氣候變化預測圖

2020-11-25 199IT
  美國宇航局這一新的數據集結合了來自全球各地的實測數據以及利用氣候模型開展模擬得到的預測數據。這些氣候模擬使用了當前能夠獲得的最佳氣候系統物理模型,對兩類不同的溫室氣體排放模式下全球氣候未來走向進行了測算。這裡展示的是一份全球氣溫圖

2015年6月11日據美國宇航局(NASA)網站報導,該機構近日發布了直到2100年全球氣溫與降水的變化預測情況。這是全球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上升趨勢做出的測算結果。

這項研究中所使用的全部是公眾可以查詢到的公開數據,並根據21個 氣候模型進行模擬計算,反映全球範圍內不同地區隨著二氧化碳不同排放量條件下將會產生的結果。這些數據得到的高解析度結果將讓人們可以查詢每一個單獨的城 市或小鎮每天的測算情況,從而幫助科學家和決策者更好的理解本地以及全球範圍內存在的風險,如嚴重乾旱,洪澇,熱浪以及農業產量的下降等等。

美國宇航局首席科學家艾倫·斯託芬(Ellen Stofan)表示:「美國宇航局正在利用我們藉助空間技術獲取的數據生產出新的產品,從而幫助我們所有人更好的確保我們的未來。藉助這一新的全球數據集,全世界的人們都將擁有一項珍貴的新工具,幫助應對全球變暖趨勢帶來的挑戰。」

這項新的數據集是美國宇航局「地球交換」(NEX)項目下的一項最新成果。這是一項基於美國宇航局加州埃姆斯研究中心(ARC)先進超算中心的大數據研究項目。在2013年,NEX項目曾經發布了覆蓋美國大陸部分的類似全球變化預測圖,該圖可以被用於評估全美各地農業,森林,河流和城市所面臨的潛在氣候風險狀況。

拉瑪克裡什納·涅瑪尼(Ramakrishna Nemani)是美國宇航局埃姆斯研究中心參與NEX項目的科學家。他表示:「這是氣候研究與評估領域的一項基礎資料庫,將擁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美國宇航局正基於NEX平臺持續生產珍貴的基於社區層面的數據產品,從而推進科學合作,知識分享以及研究與開發工作。」

這 一美國宇航局的數據集結合了來自全球各地的實測數據以及利用氣候模型開展模擬得到的預測數據,後者是由國際合作項目「五次耦合模式比較計劃」提供的。這些 氣候模擬工作中使用了當前能夠獲得的最佳氣候系統物理模型,對兩類不同的溫室氣體排放模式下全球氣候未來走向進行了測算。這兩類溫室氣體排放模式分別是: 基於當前排放水平做出的「一如既往型」排放模式,以及假定未來溫室氣體排放將在現有基礎上大大增加的「極端型」排放模式。

此番美國宇航局公布的資料庫可以在精度大約15公裡的空間解析度上測算未來全球各地氣溫與降水情況的變化,涵蓋的時間範圍從1950年一直到2100年。這一總大小11TB的資料庫還可以提供全球各地每天的最大及最小氣溫與降水數據。

NEX是一項結合了最新超級計算技術,地球系統模型,工作流管理以及美國宇航局遙感數據的協作及分析平臺。藉助NEX,用戶可以探索並分析大量地球科學數據,運行並分享各種模型,算法和工作流,在新創立的或現有的項目下展開合作並在本科學領域內或與其他科學領域的研究者交換工作流或測算結果。

對於NEX的數據與分析工具,普通公眾可以通過亞馬遜網絡伺服器,藉助OpenNEX項目進行操作。OpenNEX是美國宇航局與美國亞馬遜公司之間的合作項目,其目的是幫助普通民眾更方便的使用氣象學數據並支持美國以及國際社會對於氣候變化的應對能力。OpenNEX實際上是美國宇航局NEX計劃在公共雲計算環境下的延伸版本。

美國宇航局不斷致力於利用自身在空間觀測方面的優勢,加強我們對自己所生活的這顆星球的了解,改善人們的生活並保障我們的未來。NASA不斷開發新型地球觀測與研究技術,使用長期記錄的數據對地球上相互交融的自然體系進行研究並無償向全球分享它獨特的知識,與全球各地的研究機構開展合作,不斷獲得有關地球正在發生變化的新認識。

相關焦點

  • 2100年全球氣候預測:熱熱熱!地球變地獄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今天公布了2015-2100年全球氣溫、降水變化的預測情況,結果觸目驚心,尤其是這張氣溫圖:雖然沒有溫度標尺,但是很明顯可以看出,地球仿佛已經變成了一個大熔爐,或者更像是個地獄。
  • 2100年的德國氣候預測
    2018年異常乾旱的夏季引起很多人的對氣候變化的討論。很多學者還收集了今年7月各種氣象異常乃至極端的數據進行研究分析。未來幾年會發生哪些變化?
  • 到2100年,融化的冰蓋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增加15英寸以上
    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發現,如果人類繼續以目前的速度排放溫室氣體,那麼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可能會上升超過38釐米。 研究繼續表明,人類活動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例如二氧化碳,對氣候變化和地球溫度的升高做出了重要貢獻。隨著氣溫上升,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蓋融化。
  • 全球氣候變化對美國的影響
    美國政府16日公布的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稱,目前全球範圍內的氣候變化是人為因素導致的,氣候變化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將是廣泛而深遠的。報告還認為,未來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將取決於今天的選擇。
  • 到2100年,融化的冰蓋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超過38釐米
    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發現,如果人類繼續以目前的速度排放溫室氣體,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將上升15英寸(38釐米)以上。研究表明,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對地球氣候變化和氣溫升高有著重大影響。
  • 到2100年,融化的冰蓋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超過38釐米
    年,全球海平面將上升15英寸(38釐米)以上。而冰蓋的貢獻會有多大,實際上取決於氣候的變化。因此,如果人類的溫室氣體排放繼續以目前的速度增長,格陵蘭島和南極洲融化的冰蓋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15英寸(38釐米)以上。這項新研究是冰原模型相互比較項目(ISMIP6)的一部分,該項目由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領導。
  • 最新研究顯示到2100年,氣候變化將導致北極熊滅絕
    2020年7月20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預測,如果不採取更多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北極熊將在本世紀末滅絕。科學家警告說,北極海冰融化可能導致許多北極熊最早在2040年出現飢餓和繁殖失敗。該研究預測,在人類的有生之年,北極熊這種處在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可能會全部滅絕。
  • 專家預測2100年世界將遭受人口重大變化
    根據UNPD的最新預測結果,2100年全球人口將到達100.88億,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人口將達到37.8億。為了不斷適應新的全球人口變化特徵,UNPD報告在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對出生率以及死亡率的統計模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儘管如此,UNPD報告在對於「長期遷徙」這一對人口變化同樣具有顯著影響的因素卻仍保持較大的不確定性。
  • 全球變暖是謊言?美國宇航局承認氣候變化的真正原因!
    但有趣的是,看到陰謀集團試圖利用氣候變化來增加他們的利潤和擴大他們的控制解開。60多年來,美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宇宙航行局(NASA)已經知道發生在行星氣候模式上的變化是完全自然和正常的。但是航天局,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選擇了讓人為的全球變暖騙局繼續存在和傳播,這損害了人類的自由。
  • 2017-2100年全球生育率和人口預測,預計中國人口或將減少48%
    點擊查看 近日,Lancet刊登了一項預測性分析的結果,基於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BD)2017的數據,使用隊列要素預測法,預測了195個國家和地區2018年到2100年的人口數量。
  • 氣候變化衝擊!NASA預測:未來300年,南極冰川融化速度將會放緩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項最新研究驚人地宣稱,對未來500年氣候變化的預測高估了南極冰層融化對海平面上升的影響。氣候變化:美國宇航局估計南極洲的融化速度將比之前認為的要慢。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氣候專家認為,到2250年,自然過程將抵消海平面上升的影響。科學家目前估計,南極洲冰蓋的融化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20%至25%。這個可怕的數字很大程度上是由水溫升高造成的,水溫升高影響了南極洲冰蓋和冰川的完整性。此前對未來500年的氣候預測發現,影響南極洲斯韋茨冰川的冰川融化面積正在迅速擴大。
  • 專家預測:2100年,全球海平面或將上升40釐米
    外媒援引研究人員的話稱,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蓋正按照聯合國預測的海平面上升的最壞情況發展,這凸顯了當前氣候變化模型的缺陷。這兩處冰蓋完全消融後的融水量,足以使海平面上升65米。據法新社巴黎8月31日報導,從2007年至2017年,由於冰川消融崩塌所造成的冰蓋大規模減少幾乎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作出的最極端的預測結果完全一致。該委員會預測,到2100年,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蓋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40釐米。他們在《自然·氣候變化》月刊上發表了其預測結果。
  • 氣候變化衝擊!科學家警告:海平面上升80%的預測是錯誤的
    一項新研究發現,氣候變化預測大大低估了格陵蘭島冰蓋融化對全球海平面上升80%的影響。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的影響將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19到63英寸。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氣候科學家擔心,這些影響將在未來200年變得明顯。
  • 到2100年,由於冰原繼續融化,海平面可能上升超過一英尺
    一項最新發表的研究表明,如果溫室氣體排放繼續保持目前的速度,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可能上升超過一英尺。這項研究由來自全世界36個機構的60多名冰、海洋和大氣科學家領導,並得到美國宇航局的支持。諾維茨基繼續說:「我們花了六年多的時間,與世界各地從事冰蓋、大氣和海洋建模的科學家們舉行了研討會和電話會議,以建立一個最終能夠改善我們對海平面上升預測的社區。」它起作用的原因是極地社區很小,我們都非常渴望解決未來海平面的問題。我們需要知道這些數字。」這項研究將有助於指導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定於2022年發布的下一份報告。
  • 全球海平面上升,可能是預測的兩倍,東京2100年或沉入海底
    根據PNAS(《美國科學院院報紙》, 國際四大名刊之一,與《自然》、《科學》、《細胞》齊名)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由於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蓋融化快於預期,如果人類溫室氣體排放量繼續增長,到2100年海平面上升將達到2m。
  • 《柳葉刀》最新預測!2100年,全球人口88億,印度11億!中、美呢?
    未來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又是哪些?周三(15日),全球知名的醫學學術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 雜誌刊登的一篇文章中稱,據一批國際學者對世界人口增長預測顯示,未來全球人口將發生巨變。具體來看,到2064年,全球人口將達到高峰,而到2100年之前,這一數字可能會降至88億,這比聯合國的預測整整少了20億人。
  • 2100年氣候變化能殺死大量北極熊—新聞—科學網
    氣候變化可能意味著許多北極熊的滅絕圖片來源:All Canada Photos / Alamy 隨著海冰的消失,不受控制的氣候變化將在本世紀末之前「毀滅」世界上所有的北極熊。 北極熊依靠海冰捕獵海豹,這意味著隨著北極變暖,最後的26000頭北極熊正被推向禁食的生理極限。然而,由於缺乏種群統計數據,科學家很難給出每個北極熊種群在未來還能維持多久的準確時間線。
  • 國際最新研究:到2100年海岸洪水或威脅20%全球GDP
    中新網北京7月31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項氣候變化研究的論文指出,到2100年,受海岸洪水事件威脅的資產價值或達全球GDP的20%。資料圖:當地時間2020年7月17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沿海地區遭極端巨浪侵蝕,海岸線步步緊逼居民區,居民住宅岌岌可危。
  • 氣候變化可能導致全球生物多樣性突然喪失
    Pigot博士及其來自美國和南非的同事正在努力預測整個21世紀中生物多樣性的威脅,而不僅是某一年。他們使用了1850-2005年的氣候模型數據,並與30652種鳥類、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魚類以及其他動植物的地理範圍相互參照。
  • 2100年珊瑚消失
    在近日於美國聖地牙哥舉行的2020年海洋科學會議上,一項新的研究報告顯示,到2100年,不斷上升的海水表面溫度和酸性水域可能讓現存的珊瑚礁棲息地全部消失,這意味著這些地區的修復項目可能面臨嚴重挑戰。由於氣候變化和汙染,科學家預測,未來20年內,70%到90%的珊瑚礁或消失殆盡。一些組織試圖通過將實驗室裡生長的活珊瑚移植到瀕臨死亡的珊瑚礁上,來遏制珊瑚數量的下降。他們提出,新珊瑚將促進珊瑚礁的恢復,使其重回健康狀態。但新研究發現,到2100年,合適的珊瑚棲息地將所剩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