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ncet: 震驚!專家預測2100年世界將遭受人口重大變化

2020-12-07 生物谷

隨著工業化時代的快速發展,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大多數國家不可避免的趨勢。由於人口數量以及年齡結構在資源、醫療保健需求、環境和經濟等諸多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在公共健康領域,了解未來人口的發展特徵對於有效預測和應對不斷變化的年齡結構至關重要。


鑑於不斷變化的人口規模和年齡結構可能會對大多數國家的經濟,社會和地緣政治產生深遠影響,以及目前缺乏有效的預測人口相關數據的統一方法的現狀,在最近發表於《The Lancet》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評估研究所的Christopher J L Murray博士等人開發了一套預測死亡率,生育力,遷移和人口的新方法。此外,作者還還評估了未來人口變化對地域經濟和地緣政治的潛在影響。


以往人口預測模型的局限性


自1950年代以來,世界人口預測的任務主要是由聯合國秘書處經濟社會事務部人口部門(UNPD)負責,每份報告將體現各個國家的未來五年人口變化趨勢。根據UNPD的最新預測結果,2100年全球人口將到達100.88億,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人口將達到37.8億。為了不斷適應新的全球人口變化特徵,UNPD報告在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對出生率以及死亡率的統計模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儘管如此,UNPD報告在對於「長期遷徙」這一對人口變化同樣具有顯著影響的因素卻仍保持較大的不確定性。在最新版的人口預測報告中,UNPD僅將時間作為影響人口生育率與死亡率的唯一因素。由於進行了複雜的擬合運算,在此基礎上很難再次接受其它因素(例如政策等)的矯正。


除了UNPD這一官方報告之外,還有許多「民間」的人口預測模型也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同,其中包括由奧地利Wittgenstein中心作出的人口預測模型。該模型混合了多種基於以往數據的模型,同時加入了專家建議的「受教育程度對生育率影響」這一指標。在被業界廣泛使用的同時,該模型也暴露出很多問題,其中包括對於低生育率國家或地區的預測結果波動較大。這主要是由於該模型是將「15歲以上女性的假想隊列」作為生育率的指標,而且沒有考慮她們的死亡率。這種假設與真實情境仍有較大出入。


新模型與新發現


針對此前人口預測模型的不足,作者等人分別從出生率,死亡率以及遷徙等不確定因素入手進行了優化。首先作者採用了此前發表的全因素死亡率預測方法,並且將其預測範圍擴展到了2100年。之後,作者通過對實際隊列中50歲女性的生育情況進行統計分析,並且將受教育程度以及避孕措施納入考量,從而優化了對女性生育率的預測效果。另外,作者建立了針對長期遷徙這一不確定性因素的預測模型。由於「出生率」,「死亡率」以及「遷徙」是三個彼此獨立的人口影響因素,作者在標準框架之外還建立了替代性框架,其中將受教育程度以及避孕措施變化速率進行了較大幅度的改動,並以此為基礎探究其對人口變化的影響。研究的最後,作者還探究了人口變化可能對經濟以及地緣政治產生的影響。


根據標準框架模型,2100年全球生育率為1.66(UI: 1.33-2.08)。全球人口預計在2064年達到頂峰,峰值為97.30億(88.4–100.9),2100年這一數值將會下降到87.90億(68.3-118)。2100年五個人口最大國家分別是印度10.9億(7.2-17.1),奈及利亞7.91億(5.9-11.6),中國(7.32億(4.56-14.99),美國3.36億 (2.48-4.56)和巴基斯坦2.48億 (1.51–4.27)。調查結果還表明,世界許多地區的年齡結構會發生顯著變化,年齡在65歲以上的人口將為2.370億(1.91–2.87),年齡在20歲以下的人口為1.70億( 1.11–2.81)。到2050年,預計151個國家的生育率將低於人口更替水平(TFR <2·1),到2100年低於該數值的國家將達到183個。包括日本,泰國和西班牙在內的23個國家到2100年的人口下降幅度將超過50%,中國人口下降比例也將達到48.0%。


(不同地區人口生育率低於人口更替水平的年限/預測年限)


對於人口結構變化對經濟的影響,作者首先在標準框架模型中比較了2017年十個勞動力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在1950年到2100年之間的人口變化趨勢。根據預測,中國和印度的工人人數將在未來的近一百年內大大減少,而奈及利亞則呈穩定增長態勢。到2100年,印度仍是世界上工作年齡人口數量最高的國家,其次是奈及利亞,中國和美國。此外,儘管美國2100年的生育率已經低於最低替代水平,但移民的存在仍舊能夠維持美國的勞動力需求。


(1950-2100 世界主要勞動力人口國家勞動力數量變化趨勢)


隨後,作者對勞動年齡人口的預測轉化為GDP總量的排名。根據標準框架模型,中國GDP將在2035年升至世界第一,但隨後會在2098年被美國再次取代。2100年印度與日本將分別處於第三與第四大經濟體的位置。此外,儘管本地人口大量減少,但由於寬鬆的移民政策,澳大利亞與以色列仍保持強勁的經濟發展。假設按年齡和性別分布的勞動力參與情況保持不變,那麼成年非勞動人口與勞動人口的比率可能將在2100年達到1.16,高於2017年的0.80。



預計到2035年中國將成為最大經濟體,但在標準框架模型中,美國將在2098年再次成為最大經濟體。教育和避孕需求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指標將導致2100年全球人口為629億(4.82-8.73),人口為680億(5.27-9.51)假設這些驅動因素的變化率為第99個百分點。


另外,作者通過比較標準框架以及替代性框架下的人口變化差異,發現女性受教育程度和避孕措施將會有效加速生育率下降。其中,受教育程度在最大的影響下將會導致2100年全球人口進一步縮減到62.6億(48.2-87.3),而避孕措施在最大的影響下將會導致2100年全球人口下降至68億(52.7-95.1)。


總之,作者的研究一方面佐證了此前很多關於人口下降的預測的合理性,提出了人口數量下降將會對全球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另外一方面,作者的發現表明,女性受教育程度和避孕措施的將加速生育率下降和人口增長緩慢。 如果總體生育率持續低於最低更替水平,將會對包括中國和印度在內的許多國家的經濟,社會,環境和地緣政治產生嚴重後果。 在未來幾年中,在增強女性生殖健康的同時,制定適應持續低生育率的政策將至關重要。


參考資料:


1. Vollset, Stein Emil et al.Fertility, mortality, migration, and population scenarios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from 2017 to 2100: a forecasting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The Lancet. DOI: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677-2

相關焦點

  • 《Lancet》預測:2035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全球人口將在50年內開始減少
    幾十年後,隨著生育率下降,以及日本和義大利等國家的人口將減少一半,人口數量將會下降。年人口數量將高達123億,而且仍然沒有平穩的跡象。」這些結果不僅為未來幾十年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提供了一個更新的數字,還描述了不同國家人口密度的波動圖和公民身份構成的關鍵變化。如今,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中平均每名婦女一生生育4.7次,到2100年這一數字將降至人口替代率以下。例如,2017年的尼日創下了驚人的記錄,每個母親生育7個孩子。根據這個最新的模型,到2100年,該數字應降至1.8。
  • 2017-2100年全球生育率和人口預測,預計中國人口或將減少48%
    點擊查看 近日,Lancet刊登了一項預測性分析的結果,基於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BD)2017的數據,使用隊列要素預測法,預測了195個國家和地區2018年到2100年的人口數量。
  • 【研究人員預測2100年世界人口88億:2100年多國人口或將減半】近日...
    【研究人員預測2100年世界人口88億:2100年多國人口或將減半】近日,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柳葉刀》雜誌上刊文稱,由於出生率下降,全球人口預計在2064年前後達到97億峰值後逐漸萎縮,到本世紀末將減少至88億人。到2100年,日本、韓國、泰國、西班牙和葡萄牙等23個國家的人口將減半。
  • 新研究稱,2050年後全球人口開始減少,到2100年將減少10億
    在很多人看來,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提高,世界人口應該變得越來越多才是,調查數據也證明了一個事實:在最近幾十年中,全球人口正呈爆發式增長,2006年全球人口66.01億,2007年人口增加到66.83億,2008年人口達到67.66億,到了2017年,全球人口增加到75.30億,也就是說
  • 2100年的世界人口可能比聯合國的預測低20億
    巴黎(法新社)-周三發表的一項重大研究預測,到2100年,地球將有88億人的家園,比聯合國目前的預測少20億人。該研究預計,新的全球力量結盟將由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形成。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柳葉刀》雜誌上報導說,到本世紀末,除非有大量移民湧入,否則195個國家中的183個國家將降至維持人口水平所需的替代門檻以下。
  • 聯合國預測2100年人口:世界人口將突破110億,中國數字令人擔憂
    根據聯合國頒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數據可知,預計到210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110億人,真正達到了「人口爆炸」,那麼到2100年,中國又會有多少人口?
  • 世界人口或在本世紀中葉後減少,全球人口和經濟將重大轉變
    數據概覽世界人口可能在本世紀中葉後減少,預測全球人口和經濟實力將發生重大轉變——《柳葉刀》(The Lancet)發表一項最新分析,預測了涵蓋全球195個國家的全球、地區和國家層面的人口數量、死亡率、生育率和人口遷移情況。
  • 專家預測:2100年,全球海平面或將上升40釐米
    外媒援引研究人員的話稱,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蓋正按照聯合國預測的海平面上升的最壞情況發展,這凸顯了當前氣候變化模型的缺陷。這兩處冰蓋完全消融後的融水量,足以使海平面上升65米。據法新社巴黎8月31日報導,從2007年至2017年,由於冰川消融崩塌所造成的冰蓋大規模減少幾乎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作出的最極端的預測結果完全一致。該委員會預測,到2100年,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蓋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40釐米。他們在《自然·氣候變化》月刊上發表了其預測結果。
  • 210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109億,中國佔多少?聯合國的預測令人擔心
    而一個國家的發展,最離不開的就是勞動力,那勞動力從何而來,那就是人口數量。如今世界人口接近76億,中國作為數一數二的世界人口大國,也有近14億人,人多力量大,所以中國是生產製造大國名副其實。未來世界人口是出於上升的趨勢,聯合國專家也做出了預測,預計210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109億,而中國人口佔多數?聯合國的預測是在令人擔心。
  • 2100年世界總人口將達88億
    【2100年世界總人口將達88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近日在英國《柳葉刀》雜誌發表文章稱,到210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88億,比聯合國目前的預測少20億,而且,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會塑造新的全球力量格局。
  • 世界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峰值 到210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五...
    【世界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峰值】據法新社15日報導,長期以來許多人擔憂未來「人口爆炸」將令地球不堪重負。然而,最新一項研究表明,這一擔憂可能有些多餘。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15日發表於《柳葉刀》雜誌上的研究預測,全球人口將在本世紀下半葉出現負增長。這項由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資助的研究對整個21世紀的「人口持續增長」提出質疑。
  • 2100年全球人口預測出爐 中國跌至第三 但將成本世紀第一強國
    聯合國預測廿一世紀全球人口將持續增長,但美國華盛頓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全球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97億的巔峰,之後因婦女生育率下滑而開始減少。到2100年時,全球人口估計約88億,屆時中國內地人口將只有7.3億,各國國力排名將因人口消長而重新洗牌。目前全球人口為77.95億。
  • 聯合國大膽預測:2100年世界人口數量將高達110億,我國會是多少
    人口是一個內容複雜、綜合多種社會關係的社會實體。就人口而言,是每個國家永恆的話題。據統計,在上個世紀之交的2000年,全世界有61億人口,到2019年,人口數量達到了77億。那麼,到2100年,世界將會有多少人口呢?
  • 人口「爆炸」!世界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峰值,2100年只剩88億
    7月15日,華盛頓的IHME研究所發表研究發表研究顯示,「44年後,世界人口將會達到一個峰值,就是97億,世界人口將會在本世紀的下半葉出現負增長,也就是在2064年達到峰值之後逐漸下降到88億。」報告中還指出,2100年,世界老齡化人口將持續增長,65歲以上的人口24億,而20歲人口17億。
  • 科學家研究稱,到2100年,世界一半的沙灘將消失
    研究人員周一警告說,到2100年,氣候變化和海平面上升可能會毀滅世界上一半的海灘。他們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報導說,即使人類減少了導致全球變暖的化石燃料的汙染,到那時地球上超過三分之一的沙質海岸線可能會消失,從而削弱大小國家的沿海旅遊業。
  • 聯合國預測2100年,世界人口將高達110億,中國的人口是多少?
    眾所周知,全球人口數量一直都以直線上升的趨勢不斷增加,在之前的一次中國人口普查中,我國居民人口達到了13億多人,直到如今,預估我國人數將達到將近14億,這是多麼驚人的增長。這僅僅是中國這一個國家,全球人口數量的增長,更是難以想像,所以說我們的地球承載了太多的壓力。
  • 2100年,世界人口88億,23國人口減半,中國多少人?美、印呢?
    ,未來全球人口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23個國家的人口恐怕將會減半。據該項研究顯示,預計每個國家的人口都會減少,全球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本世紀的最大值——97億,隨後將逐步下降,到2100年,人口大約為88億。這一數字比聯合國的預測整整少了20億。《柳葉刀》報導稱,女性獲得了現代節育手段和教育改善,這是導致全球人口的出生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 最新研究稱世界人口2100年將降至88億人口減少這事兒到底是好還是糟
    在人們的印象裡,全球人口長期以來一直增長,給地球環境資源帶來了沉重的壓力。不過,科學家最新預測,全球人口形勢將發生變化。近日,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在《柳葉刀》上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稱,受生育率下降影響,世界人口預計在2064年達到約97億的峰值後開始萎縮,到2100年將降至88億左右。
  • 圖說:聯合國發布人口預測 2100年中國只有10億
    圖說:聯合國發布人口預測 2100年中國只有10億 2015-08-03 08:36:20 字號:A- A A+ 來源:觀察者網 關鍵字: 人口
  • 聯合國最新報告預測 全球人口2100年「觸頂」109億
    原標題:聯合國最新報告預測 全球人口2100年「觸頂」109億參考消息網6月19日報導外媒稱,全球人口在本世紀末前後將達到峰值。據美聯社6月17日報導,聯合國6月17日稱,未來世界人口將變得更老,增加速度也將變慢。全球人口增速與兩年前的預期相比有所放緩,到2050年總人口預計會從當前的77億增加到97億。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人口司在一份名為《世界人口展望2019:重點》的新報告中預計,世界總人口將在本世紀末前後達到近110億人的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