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些現象表示身體已缺氧,一般與3個因素有關,最好了解下
呼吸是人體的一種無意識行為,我們呼吸的新鮮空氣進入肺部之後,在肺泡中溶解入水裡,然後進入毛細血管與血紅蛋白結合,最後才隨著血液的流動進入人體的各個器官。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有可能會導致輸癢的不足。
一般來說,按照誘因的不同可以將缺氧分為三大類:
一、環境性缺氧
就是空氣中的含氧量不足,從而容易導致人體缺氧。比如:高海拔地區、霧霾天氣、空間狹小而沒有開窗戶、人口太過密集、冬天在家裡烤火等,大多缺氧的人都是由於環境問題導致的。
二、生理性缺氧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器官組織功能下降,因此而導致機體供氧不足。大多數老人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此,老人在運動的時候不宜過於激烈,以舒緩運動較為適合,比如打太極,散步等,跳廣場舞也要與年輕人有所區別為好。
三、病理性缺氧
如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等,或導致氣體交換受阻,或者血液攜氧能力下降等等,也會導致缺氧的現象。
此外,長期緊張、壓力大、熬夜、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的人,以及疲勞之後任然堅持運動的人,也易導致缺氧。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高壓氧醫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高壓氧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楊晶表示:偶爾輕微缺氧不可怕,但頻繁缺氧就要提高警惕。
有這些現象或表示身體已缺氧
一般來說晨起後精神差、打哈欠,整天疲倦無力;記憶力變差、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失眠,經常頭暈、心慌、胸悶、憋氣;情緒不穩、易煩躁、易感冒;一般都會伴有慢性缺氧,對於情況比較嚴重的人,一定要儘早到醫院檢查,早期給予幹預之後症狀完全可逆。
溫馨提示:生活中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同也要注意適當的運動鍛鍊,做做深呼吸等。此外還要定期的堅持肺部功能,尤其是中老年人。及時了解機體變化,早診早治有助減少慢性缺氧現象。
冬季,天氣寒冷之後,人體的器官都會呈現收縮狀態。人體運動也會比較困難,因此在運動的時候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以及氧氣,所以,在運動的時候更加要注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