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個潤滑油專業術語:粘度、水分、閃點、傾點、酸值...你都懂嗎?

2021-01-19 網易

  1、潤滑油

  假定在兩物體接觸界面滑動,其所降低的摩擦的程度,即稱為潤滑。因此,潤滑可以為任何材質,如液體、半液體、固體、瓦斯等。潤滑的作用在於降低磨損、節約動力、降低摩擦熱、防止生鏽及腐蝕。一般而言,潤滑油系由基礎油及添加劑所構成。如:車用機油、液壓油、空壓機油、齒輪油等都是由此衍生出來的。

  2、粘度

  液體流動時內摩擦力的量度叫粘度,粘度值隨溫度升高而降低。大多數潤滑油是根據粘度來區分牌號的。粘度指數是表示油品粘度隨溫度變化這個特徵的一個量值。粘度指數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隨溫度變化較小,反之亦然。油品粘度增加可能是基於油品的氧化,不溶物含量增高,高粘度油品或水分的滲入。

  粘度一般分為:動力粘度、運動粘度。

  動力粘度:表示液體在一定剪切應力下流動時內磨擦力的量度,其值為加於流動液體的剪切應力和剪切速率之比在我國法定計量單位中以帕/秒(Pas)為單位。習慣用釐泊(Cp)為單位,1cp=10-3Pas。

  運動粘度:表示液體在重力作用下流動時內磨擦力的量度,其值為相同溫度下液體的動力粘度與其密度之比,在我國法定計量單位中以m2/s為單位。習慣用釐斯(cst),1cst=1mm2/s。

  恩氏粘度:在規定條件下,一定體積的試樣從恩格勒粘度計的小孔流出200mL試增所需要的時間(s)與該粘度計測定水的值之比,以0Et表示。

  雷氏粘度:在規定條件下,一定體積的試樣從雷德烏德粘度計流出50mL試樣所需要量的時間,以s為單位。

  賽氏粘度:在規定條件下,一定體積的試樣從賽波特粘度計流出所需要的時間,以s為單位。賽氏粘度分為賽氏通用粘度(以SUV表示)和賽氏重油粘度(以SFV表示)。

  3、動力粘度

  表示液體在一定剪切應力下流動時摩擦力的量度,其值為流動液體的剪切力和剪切速率之比,在我國法定計量單位中以帕秒(pas)為單位。習慣用釐(Cp)為單位,1 Cp=10-pas。

  4、運動粘度

  表示液體在重力作用下流動時內摩擦力的量度,其值為相同溫度下液體的動力粘度與其密度的比,在我國法定計量單位中以mm/s為單位。習慣用釐斯表示。

  5、水分

  油品中有水顯示系統穿漏或空氣中的水分凝結。水分會引起腐蝕和氧化,亦會使油品乳化。水分是指油品中的水分含量,以重量百分數表示。在石油產品分析標準中有好幾種水分測定方法,一般都是以%表示,小於0.03%即為痕跡。特殊要求的油水分以10(ppm)表示。水分應採用離心法、隔濾法或真空處理法清除。

  6、閃點

  在規定的條件下,加熱油品所逸出的蒸汽和空氣的混合物與火焰接觸瞬間時的最低溫度稱為閃點,以℃表示。閃點的測定方法分為開口杯法和閉口杯法。閃點降低顯示油品被燃物所稀釋或是油品過高溫度而裂化。

  7、凝點

  試油在規定條件下冷卻至停止移動時的最高溫度稱為凝點,以℃表示。凝點是評價油品低溫性能的項目。油品的凝點與臘含量有直接關係,油品中含蠟量越多,凝點越高。因此凝點在石油產品加工工藝中可以指導脫脂工藝操作。

  8、傾點

  指在規定條件下,被冷卻了的試油能流動時的最低溫度,以℃表示。傾點和凝點一樣都是用來表示石油產品低溫流動性的指標。

  9、機械雜質

  存在於油品中所有不溶於規定溶劑的雜質叫做機械雜質。

  10、水溶性酸或鹼

  指存在於油品中可溶於水的酸性或鹼性物質的總稱。

  11、抗泡性

  防止油品運動過程中產生氣泡現象的性能。

  12、色度

  反映油品顏色深淺程度(精製程度)的理化指標。

  13、摩擦學

  研究作相對運動相互作用的對偶表面的理論和實踐的科學技術。

  14、摩擦

  阻礙兩物體接觸表面發生切向相對運動的現象。摩擦亦常用於表示摩擦力。

  15、磨損

  物體表面相對運動時工作表面物質不斷損失或產生殘餘變形。磨損過程主要因對偶表面間的機械、化學與熱作用而發生。

  16、潤滑

  用潤滑劑減少兩摩擦表面之間的摩擦和磨損或其它形式的表面破壞。

  17、摩擦力學

  研究固體在機械能影響下的微觀與超微觀過程的力學分支。

  18、摩擦物理學

  研究作相對運動的相互作用表面的物理學分支。

  19、摩擦化學

  研究作相對運動的表面摩擦區引起對偶表面層的機械、物理和化學變化的反應的化學分支。摩擦化學的重點是研究潤滑劑組分與摩擦表面相互發生的化學作用的化學反應。

  20、磨檫副

  使兩構件互相接觸並有相對運動的聯接。

  21、外摩擦

  同「摩擦」。

  22、內摩擦

  同一物體內諸部分之間相對位移產生的摩擦。

  23、靜摩擦

  兩物體在外力作用下產生微觀預位移,即彈性變形及塑性變形等,但尚未發生相對運動時的摩擦。在相對運動即將開始瞬間的靜摩擦,稱為極限靜摩擦或最大靜摩擦,此時的摩擦係數稱為靜摩擦係數。

  24、動摩擦

  相對運動兩表面之間的摩擦。此時的摩擦係數稱為動摩擦係數。

  25、摩擦係數

  阻礙兩物體作相對運動的摩擦力對壓緊兩物體的法向力的比值。

  26、滑動摩擦

  兩接觸物體接觸點具有不同的速度和方向時的摩擦。

  27、滾動摩擦

  兩接觸物體接觸點,具有相同的和速度和方向的摩擦。

  28、自旋摩擦

  兩接觸物體環繞其接觸表面的法線作相對旋轉時的摩擦。

  29、幹摩擦

  兩物體間名義上無任何形式的潤滑劑存在時的摩擦。嚴格地說,幹摩擦時在接觸表面上無任何其他介質如溼氣及自然汙染膜。

  30、邊界摩擦

  作相對運動的兩固體表面之間的摩擦磨損特性,主要由表面性質與極薄層的邊界潤滑劑性質所決定,而與潤滑劑膜體積特性關係不大的摩擦狀況。

  31、流體摩擦

  作相對運動的兩固體表面被具有體積特性的流體潤滑劑完全隔開時的摩擦。也就是由流體的粘性阻力或流變阻力引起的摩擦。

  32、潤滑摩擦

  兩固體的摩擦表面之間有任何形式潤滑劑存在的摩擦。

  33、混合摩擦

  在兩固體的摩擦表面之間同時存在著幹摩擦、邊界摩擦或流體摩擦的混合狀況下的摩擦。又稱為半乾摩擦或半流體摩擦。

  34、疲勞磨損

  相互作滾動或滾動兼滑動的兩接觸表面,在交變接觸應力重複作用下,由於表層材料疲勞,產生微觀裂縫分離出磨粒或碎片而剝落,形成凹坑而引起的磨損。又稱點蝕。

  35、腐蝕磨損

  金屬表面在摩擦過程中與周圍介質在化學與電化學反應作用下產生的磨損過程。

  36、正常磨損

  設計允許範圍內的磨損。

  37、潤滑類型

  潤滑劑在兩表面間存在的條件和狀態。

  38、流體潤滑

  作相對運動的兩固體表面被具有體積粘度特性的流體潤滑劑完全隔開時的潤滑狀態。

  39、混合潤滑

  在兩固體的摩擦表面之間同時存在著幹摩擦、邊界潤滑或流體潤滑的混合狀態下的潤滑狀態。

  40、固體潤滑

  作相對運動的兩固體表面之間被粉未狀或薄膜狀固體潤滑劑隔開時的潤滑狀態。

  41、邊界潤滑

  作相對運動的兩固體表面之間的摩擦磨損特性取決於兩表面的特性和潤滑劑與表面間的相互作用及所生成邊界膜的性質的潤滑狀態。

  42、極壓潤滑

  作相對運動的兩固體表面之間的摩擦磨損特性取決於潤滑劑在重載下與摩擦表面產生化學反應的潤滑狀態。

  43、流體靜壓潤滑

  依靠外部的供油系統將具有一定壓力的潤滑劑供送到支承力,在支承油腔內形成具有足夠壓力的潤滑油膜將兩表面分隔開的潤滑狀態。又稱流體靜潤滑。

  44、彈性流體動壓潤滑

  相對動動兩表面之間的摩擦和流體潤滑劑膜的百度取決於表面彈性變形以及潤滑劑在表面接觸區的流變特性的潤滑狀態。又稱彈性流體靜潤滑。

  45、氣體潤滑

  相對運動兩表面被氣體潤滑劑分隔開的潤滑。

  46、磁流體動壓潤滑

  其有效力是由電磁作用所引起的流體動壓潤滑。又稱磁流體動力潤滑。

  47、潤滑方式

  向摩擦表面供緞帶潤滑劑的方法。

  48、連續潤滑

  潤滑劑連續地送入摩擦表面的潤滑方式。

  49、間歇潤滑

  潤滑劑周期地送入摩擦表面的潤滑方式。

  50、循環潤滑

  潤滑劑送到摩擦點進行潤滑後又回到油箱再循環使用的潤滑方式。

  51、全損耗性潤滑

  潤滑劑送到摩擦點進行潤滑後不再返回油箱循環使用的潤滑方式。又稱單程潤滑。

  52、壓力潤滑

  用油泵裝置將具有一定壓力的潤滑劑供送到摩擦點的潤滑方式。又稱強制潤滑。

  53、油浴潤滑

  摩擦表面部分地或全部浸入潤滑油池中的潤滑方式。

  54、油環潤滑

  用直徑大於軸頸的環隨軸一起旋轉,將正面貯油器中的潤滑油帶到軸頸上的潤滑方式。

  55、油墊潤滑

  由毛氈或類似材料製成的油墊向摩擦表面供給潤滑劑的潤滑方式。

  56、浸油潤滑

  即油浴潤滑。

  57、飛濺潤滑

  將潤滑劑飛濺到運動副摩擦表面上以保持潤滑的方式。

  58、滴油潤滑

  間歇而規律地將潤滑油滴到運動副摩擦表面上以保持潤滑的方式。

  59、溢流潤滑

  將低壓潤滑油連續送到摩擦表面上然後溢出的潤滑方式。有時也用來指油浴潤滑。

  60、油鏈潤滑

  使用油鏈隨軸一起轉動,將下面貯油器中的潤滑油帶到軸頸上的潤滑方式。

  61、油輪潤滑

  使用固定於軸上的油輪隨軸一起轉動,將貯油器中的潤滑油送到軸頸上的潤滑方式。

  62、油霧潤滑

  潤滑油微粒藉助氣體載體運送,用凝縮嘴分配油量,並使微粒凝縮後供送到各潤滑點的潤滑方式。

  63、噴射潤滑

  潤滑劑與一定壓力的壓縮空氣在噴射閥混合後射向潤滑點的潤滑方式。

  64、油/氣潤滑

  壓縮空氣與油液混合後呈油/氣――微細油滴或顆粒狀送向潤滑點的潤滑方式。又稱氣溶膠潤滑。

  65、分散潤滑

  使用可攜式工具的手動加油。

  66、摩擦點

  摩擦力起作用的部位。摩擦點是摩擦副的組成部分。

  67、潤滑點

  向指定摩擦點供送潤滑劑的部位。潤滑點是機器或機組集中潤滑系統的組成部分。

  68、潤滑泵

  依靠密閉工作容積的變化,實現輸送潤滑劑的泵。

  69、潤滑劑

  加到兩相對運動表面間能減小摩擦、降低磨損的物質。

  70、潤滑油

  主要用於減小相對運動表面間摩擦力的油品。

  71、基礎油

  主要生產潤滑劑和其它產品的精製油品。這種油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和其它油品或添加劑摻合使用。

  72、合成潤滑劑

  採用化學方法製得的潤滑劑。

  73、潤滑脂

  將稠化劑分散於流體潤滑劑中所組成的一種穩定的固體或半固體產品。這種產品可以加入旨在改善某種特性的添加劑和填料。

  74、添加劑

  能賦予油品某種特性或加強其本來具有的某種性能而加入的物質。

  75、抑制劑

  能阻止或延遲石油產品發生不良現象(如貯存汽油膠質的生成,潤滑油變色等)的物質。

  76、礦物油

  天然存在的,或都從處理其它礦物原料中得到的,主要由各種烴組成的混合物。

  77、用過油

  在使用期間性質已經發生變化(不管它是不是適合其原來的使用目的)的油品。

  78、礦脂

  從精製渣油中得到的一種半固態滑膩物質。商品名稱是凡士林。

  79、渣油

  蒸餾後剩在塔底的產物。

  80、原油

  直接從油井中開採出來的,主要由各種烴組成的液態或半固態物質。

  81、烷基原油

  含蠟量較低而膠質、瀝青質含量較高的原油。

  82、蠟基原油

  含蠟量較低而膠質、瀝青質含量較低的原油。

  83、合基原油

  介於環烷基和石蠟基之間的原油。

  84、硫原油

  一般指硫含量大於0.5%的原油。

  85、表觀粘度

  表示非牛頓液體流動時的內摩擦特徵所採用的術語。亦稱相似粘度。

  86、溫系統

  評價潤滑油在規定溫度範圍內粘溫性的一個計算值。粘溫係數小,表示油品粘度隨溫度變化較小。

  87、粘度指數

  表示油品粘度隨溫度變化這個特性的一個約定量值。粘度指數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隨溫度變化較小。

  88、灰分

  在規定條件下,油品被碳化後的殘留物經煅燒所得到的無機物,以重量百分數表示。

  89、殘碳

  在規定條件下,油品在裂解中所形成的殘留物,以重量百分數表示。

  90、滴點

  在規定條件下的固體或半固體石油產品達到一定流動性時的最低溫度。

  91、總鹼性

  在規定條件下,中和存在於1G試樣中全部鹼組分所需要的酸量,以相當的氫氧化鉀毫克數表示。

  92、水溶性酸或鹼

  存在於油品中可溶於水的酸性或鹼性物質。

  93、油泥

  油中具有形成沉澱物傾向的固體物質和液體物質的聚集體。

  94、發動機油泥

  發動機油和燃料在使用中形成的沉積於內燃機空間外的發動機部件上的不溶物。其中也可能含有水。

  95、使用試驗

  將試樣置於實際使用的機械上,根據不同的工況、環境條件下進行一定作業時間或一定行程的結果來評價油品使用性能的試驗。

  96、道路試驗

  採用車輛在公路上或者底盤功率計上進行實際行車,以確定燃料或潤滑劑實用性的試驗。按這種方法測定的辛烷值稱為道路辛烷值。

  97、金屬加工液

  為了提高金屬加工效果而在加工過程中用於工件與工具或模具之間主要起冷卻、潤滑、清洗及防鏽作用的液體。金屬加工液通常是由礦物油、動植物油或合成原料按任何比例摻合而成。

  98、金屬切削液

  為了提高金屬切削加工效果而在加工過程中注入工件與刀具(或磨具)之間的流體,又稱潤滑冷卻液。金屬切削液通常分為切削油、乳化液和化學切削液等。

  99、乳化液

  濃縮液用水稀釋後使油以微小的顆粒穩定地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呈乳化狀或懸濁狀的金屬加工液。乳化液可分成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兩個類型。

  100、油品的理化分析

  在用潤滑油的理化分析是檢測潤滑油性能變化的基本手段,通過定期檢驗,可以更有效的使用潤滑油,變定期換油為定質換油從而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101、酸鹼度

  油品中的酸鹼度用總酸值和總鹼值來確定。油品的總酸值是量度因油品氧化而產生酸性物質的指標,新油的酸值較低,但油品在使用過程中,由於氧化而生成酸性物質並不斷積累,從而酸值會逐漸增加。

  油品的總鹼值是量度油品中鹼性添加劑含量的指標,有些種類的油品,如發動機油或汽缸油中含有一定量的鹼性添加劑,以中和燃油燃燒過程中所產生的酸性物質。總鹼性降低到一定程度,油品必須更換。水份和其他油的侵入都有可能導致總鹼值的劇烈變化。

相關焦點

  • 就是這些指標決定了潤滑油好不好
    油品的危險等級是根據閃點劃分的,閃點在45℃以下為易燃品,45℃以上為可燃品,在油品的儲運過程中嚴禁將油品加熱到它的閃點溫度。在粘度相同的情況下,閃點越高越好。因此,用戶在選用潤滑油時應根據使用溫度和潤滑油的工作條件進行選擇。一般認為,閃點比使用溫度高20~30℃,即可安全使用。
  • 潤滑油基礎知識
    6、密封作用:潤滑劑對某些外露零部件形成密封,能防止水分雜質侵入。 7、減震作用:在受到衝擊負荷時,可以吸收衝擊能,如汽車減震器等。8、清淨作用:通過潤滑油的循環可以帶走雜質,經過濾清器濾掉。各按粘度分幾個牌號,共 63 種。 添加劑的品種很多,主要類型有清淨分散劑、抗氧抗腐劑、抗磨劑、油性劑、抗氧劑、粘度指數改進 劑、防鏽劑、降凝劑、抗泡劑等。
  • 潤滑油分析主要實驗方法標準對照表——國標、國際標準
    ,在摩擦部件中起著降低摩擦、減輕磨損的重要作用,同時,潤滑油還能潤滑機械設備運動部件、清除汙染物、密封防漏等,對機械平穩正常工作形成保護,機械設備的「健康狀況」和「使用壽命」等重要信息都可以從在用潤滑油的質量、潤滑油狀態分析中獲得。
  • 潤滑油檢測與監測指標解讀—黏度、酸值
    潤滑油的理化指標,體現的是潤滑油的基本性質,在產品開發、生產、銷售、採購以及技術監督部門進行檢查等方面被廣泛使用。 潤滑油在使用過程中,由於其具有良好的潤滑減摩、冷卻降溫、密封、清淨分散、防鏽防腐、減震緩衝等作用,潤滑油不僅可以保證機械設備在高負荷或高速條件下運轉,更可以延長設備使用的壽命。對在用油的理化指標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如黏度、酸值、水分、磨粒分析、顆粒汙染、漆膜傾向等,可以通過在用油的性能變化,掌握設備的的運行狀態,為設備潤滑制定合理的配套解決方案。
  • 潤滑油粘度知多少 為你解答粘度的秘密
    潤滑油的話題已經不只一次提起了,它對汽車的發動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潤滑油的選擇也是至關重要的,除了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品牌,其次還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型號,也就是粘度。潤滑油粘度是表示潤滑油阻止自身流動的能力,是潤滑油最重要的屬性。換句話說,粘度越大的潤滑油,越不容易流動,粘度小的,則流動性好,就像蜂蜜和水。
  • 雲南省市場監管局:1批次發動機潤滑油產品實物質量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9年2月21日,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通報2018年雲南省發動機潤滑油產品質量風險預警監測情況。據通報,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開展發動機潤滑油產品質量風險預警監測工作,雲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具體承擔抽樣、檢驗工作。
  • 詳解航空潤滑油指標之運動粘度
    運動粘度對航空潤滑油有重要的參考意義現在飛機一般都具有全天候、全空域的基本使用性能要求,特別是戰鬥機、軍用飛機更是如此為了應對如此苛刻的運行環境,航空潤滑油必須兼顧較為寬泛的溫度使用能力。為了防止疲勞磨損殷勤的剝落,潤滑油必須具有足夠的油膜厚度,以保證在工作溫度範圍內都有足夠的彈性流體動力的潤滑能力。這就是運動粘度參數由來。
  • 導熱油的傾點和凝點是兩個概念,你知道嗎?
    導熱油的傾點和凝點,很多人可能會搞不清楚,會以為就是一個概念,其實這兩者還是有很不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他們兩者之間的微妙關係吧。克拉克導熱油樣品,免費提供導熱油傾點是指油品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被冷卻的式樣能夠流動的最低溫度。
  • 潤滑油粘度檢測最佳溫度 40度還是100度
    「檢測潤滑油的粘度時,最佳的檢測溫度是多少度?應該是40度還是100度?」粘度是潤滑油最重要的指標,潤滑油是否適宜使用,首先就要看粘度是否處在要求的範圍。粘度不合適,那麼潤滑油就不宜使用,因此粘度是潤滑油常見的檢測項目。在檢測粘度時,一般有運動粘度或者絕對粘度兩種檢測,其中尤以運動粘度居多。
  • 經典潤滑油:機動車製冷系統對潤滑油的要求是什麼
    製冷系統中潤滑油的存在對壓縮機性能、換熱器中的流動和傳熱以及對毛細管中的節流過程都有重要的影響。潤滑油是否適用於製冷系統,主要取決於潤滑油的特性能否滿足要求, 評價潤滑油品質的主要因素有:粘度、與製冷劑的互溶性、熱化學穩定性、吸水性。統一經典潤滑油檢測重點一般就是上面這幾條。